棉花逼近歷史底部 這是熊市的開端還是牛市的前夜?

2020-12-15 金融界

來源:大宗內參

作者: 夜星辰

棉花市場近期持續暴跌,如今cf2005合約已經接近歷史底部,那麼後期市場又會怎樣運行?大宗內參本次圓桌話題邀請到了東海期貨棉花研究員王琪瑤、中銀國際期貨棉花研究員熊濤以及中信建投棉花研究員吳新揚來為大家解讀棉花的基本面。

大宗內參:經過去年貿易戰和今年疫情影響棉花價格已經跌的比較多了,您認為這是否是棉花未來的長期低點區域,為什麼?

王琪瑤:首先,從歷史角度來看,棉花價格在10000-16000元/噸,目前05合約已經接近底部價位,09合約還存在時間升水,因此也可以看作進入了歷史價格低點區間。同時,從成本角度出發,由於機採棉的推廣和普及,也使得我國棉花種植成本大幅下降。具體來說,2017/18年度籽棉收購價格在7元/公斤左右,其中手摘棉的人工成本佔到其中3.5元/公斤,而隨著機採棉不斷普及,機採棉的採摘成本僅為0.6元/公斤。新疆籽棉收購價格5.41元/公斤,同比下降16.77%。2019/20年度新疆機採棉平均加工成本12200元/噸左右。目前05合約已經跌破成本,遠月合約也存在價值低估區間,綜合兩方面看,棉價已經處於長期低點區域。

熊濤:貿易戰對棉花的價格影響長達大半年,等到中美稍有緩和,棉價也有所反彈,沒想到疫情又來,而且是由先國內,再國外,且目前國外疫情仍在蔓延。在中美貿易戰時,美棉在60美分,鄭棉在12000元一線的低位經受住了考驗。而且這一線也是棉價的低估值區間。但是這一次疫情屬於黑天鵝事件,也是預期之外的東西,其間還有歐美股市大跌,原油暴跌。大概率棉價的低點會被擊穿。美棉價在60美分下,鄭棉在12000元/噸下都是低價區間,但是疫情對全球經濟衝擊,金融市場目前的恐慌情緒,我們無法基於宏觀和恐慌情緒給棉價估值,只能等待疫情得到控制或見到歐美股市止跌。

大宗內參:請從供應端 需求端 貿易端來展望下半年棉花行情?

吳新揚:從供應角度來講,目前棉花已經處於低估值狀態,供應端對棉花價格的邊際影響將不斷放大。當前處於棉農種植時期,種植意願,植補政策值得關注,而資金也將把炒作重心放在天氣、蟲害上。這點一直是農產品期貨交易的共識之處,下面重點談談我們劍走偏鋒的研究。

從需求角度來看,未來的棉花行情也是值得長期性關注。我們認為,棉花行情和經濟環境、經濟政策息息相關。從全球近十多年的統計來看,棉花消費量保持在一定高位來回波動,因受化纖替代,棉花消費量難繼續擴大。其中消費量大幅走低的有兩年,2008年,當年爆發金融危機,2011年,歐洲多國發生歐債危機。那麼在今天全球新冠病毒蔓延的疫情,顯然又一次成為全球性的風險事件,並且從資本市場表現來看,影響力不亞於2008年,

我們團隊做過一個商品板塊在每次風險事件下表現的研究,發現農產品在每一次風險事件下跌幅度最低,工業品下跌幅度明顯;而當大宗商品集體反彈時,工業品反彈幅度最大,農產品偏弱。但農產品板塊中也有特例,那就是棉花,這一點與棉花的工業品屬性相關。

另外從經濟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角度上看,由於美國資本的自由流通,全球流動性導致美國的貨幣政策能夠快速傳導至不同國家的商品市場。寬鬆的貨幣政策容易導致美元貶值、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王琪瑤:從供應端看,目前的種植階段比較關鍵。2020年2月底,中國棉花協會對內地12個省市和新疆自治區共2425個定點農戶進行了第三次2020年植棉意向面積的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全國植棉意向面積為4573.57萬畝,同比下降5.03%,降幅較上期縮小0.33個百分點。國際方面, USDA的報告中,全球收穫面積為3310萬公頃,同比減少4%;美棉種植面積為1250萬英畝,同比下降9%。隨著棉價繼續下跌,預計實際棉花種植面積會也會更低。因此,這就涉及到新年度棉花的供應問題。

需求方面,目前在疫情背景下看不到什麼樂觀因素,在下半年,如果疫情得以好轉,需求屆時才能復甦。就目前情況來看,國內方面,目前棉紡企業主要忙碌於年前訂單的完成,但是後續訂單杳無音信,隨著國際疫情的蔓延,此前給予希望的外銷訂單,如今也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如果國外疫情發展超預期,或將影響美國、歐盟、日韓等國家的消費量,市場預期或將影響約260萬噸的棉花消費量。

貿易端看,我國今年依然會進口美棉、巴西棉,一方面補一些國儲棉,另一方面,我國存在產需缺口,底價時期也可能刺激我國開啟進口通道,近期我國也在持續加大進口美棉。

熊濤:棉花的供應端,今年中國和美國的棉花種植意向都有5%的減幅。整體新年度棉花的產量,會穩中略降,當然這只是目前的預測。而且我們看到市場前期對沙漠蝗災的炒作,4月份中美也會開始播種,需要關注天氣和播種進度。需求端受疫情的情況,肯定是向下的,這是大概率事件。貿易端變化不大,變數在中國對美棉的進口政策。大宗內參:從農產品周期來講棉花處於熊市的開端還是牛市的前夜?

王琪瑤:周期方面看,棉花應該處於熊市的中後期,目前價格主導已經轉移至宏觀風險上,全球疫情的發展仍在演進之中,在此階段談長牛為時尚早。長牛的驅動仍然在醞釀之中,其中可能的因素驅動主要集中在新一年度的種植端,在目前棉價處於較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種植熱情,這也就是行業周期的體現。

熊濤:棉價熊了好幾年,目前還示結束,定義為熊市的尾巴或者更貼近些。至於說牛市,恐怕還早。

大宗內參:您對棉花下半年長線策略怎麼看?

吳新揚:綜合來看,棉花低估值的狀態放大了供應端對價格的邊際影響,而寬鬆的貨幣政策決定了棉花價格暫時難以進一步下跌。隨著後期風險事件情緒消化,經濟觸底,股票市場大漲,棉花或隨著其它工業品,憑藉其迅速修復的消費大幅反彈上漲。可以說,目前棉花已經處於長期低點區域,大幅反彈可能頻發。不過需要注意,黑天鵝會下蛋,一旦突發新的風險事件,棉花可能還有進一步下跌空間。策略的角度來講,建議結合期權博取低位反彈,可結合下跌行情買入虛值看漲。

王琪瑤:下半年長線策略,主要看供應端的縮減能否趕上需求端的減少,兩者博弈。但放到時間維度,新年度如果從種植端就開始縮減,再加上蝗蟲、氣候等潛在利多炒作,上漲推動因素還是比較多,需求方面,隨著疫情的好轉,需求逐步恢復,同樣也是向好的趨勢,因此,從長線考慮,建議在09合約在12000元/噸以下分批進場試多,滾動交易。

熊濤:個人偏向於低位做多。從基本面看,估值夠低,有一定的安全邊際。但從宏觀面看,還沒有到位。

相關焦點

  • 牛市是什麼意思?熊市又是什麼意思?
    「熊市」又稱為空頭市場(Bear market) ,指證券市場上價格走低的市場。股票市場上賣出者多於買入者,股市行情看跌稱為熊市。當市場下跌幅度超過20%的時候,就稱為熊市。
  • 牛市熊市是什麼意思? 牛熊分界線是指什麼線?
    所謂「熊市」,也稱空頭市場,指行情普遍看淡,延續時間相對較長的大跌市。出現牛市標誌主要有:①價格上升股票的種數多於價格下降股票的種數;②價格上升時股票總交易量高,或價格下降時股票總交易量低;⑥證券公司降低對借債投資者自有資金比例的要求,使他們能夠有較多的資金投入市場;⑦政府降低銀行法定準備率;⑧企業的管理人員、董事和大股東競相購買股票。  什麼是熊市?
  • A股估值分化:這是少部分公司牛市的延續,還是全面牛市的開啟?
    核心結論: 「結構性嚴重高估」已是當前A股的一大困擾,表現為:新興經濟的估值多數在歷史高位,交易擁擠;傳統經濟的估值多數在歷史低位,性價比高。展望未來,估值分化繼續趨勢性走闊,還是趨於收斂?——即少部分公司牛市的延續OR全面牛市的開啟?
  • 熊市底部有哪些特徵?熊市底部的特點
    熊市也叫空頭市場,是指價格長期呈下跌趨勢的證券市場。價格變化的總趨勢是不斷走低,特徵是大跌小漲。 熊市底部有哪些特徵?
  • 牛市來臨什麼徵兆?看完日進鬥金不是夢!
    >以上就是A股歷史上的八次牛市,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維持的時間較短,最長是2005年到2007年的牛市,但也僅僅2年4個月,全部的牛市時間加起來是9.5年,在A股28年歷史中佔了34%,其他的18.5年要不是熊市,要不是震蕩市。
  • 中國股市:A股想重返牛市先把這4個問題解決好!看完大徹大悟!
    中國股市歷次牛市規律縱觀歷史軌跡,中國股市經歷了一場真正的約八輪牛市: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當時,a股市場剛剛開放,這激發了全國人民的熱情。第五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在經歷了兩年的熊市之後,該指數達到了歷史最高的2245點,牛市持續了兩年。
  • 從五個角度剖析 大宗商品真能開啟結構性牛市嗎?
    第一輪牛市始於1970年代初,這輪牛市在布雷頓體系崩盤後的通脹飆升、美元熊市、兩次石油危機中展開,它維持了10年之久。  第二輪長期牛市始於21世紀初,中國工業化進程和美元下跌成為關鍵驅動因素,這輪牛市在2008~10年達到頂峰,隨後步入長期熊市,這輪熊市很可能已經在今年三月的市場暴跌中結束。
  • A股熊市也有潛在大牛股,原來熊市盈利翻倍沒那麼難!
    A股熊市也有潛在大牛股,原來熊市盈利翻倍那麼輕鬆!第一種:連續十字星既然一根十字星說明多空雙方力量達到均衡,那麼連續十字星則意味著多空雙方僵持時間已經很久,繃緊的弦就要斷裂。均衡即將被打破,迅猛的變盤就在眼前。
  • 中國股市:目前離超級牛市到來還有多久?牛市這樣做才賺錢!
    牛市中怎麼把握機會?這是每個散戶都關心的問題,畢竟牛市不頻繁,你要好好盈利才對得起自己!因此,選擇布局的股票將直接影響未來的牛市,請記住以下幾點:1.要找業績優秀的股票,但是股價錯殺嚴重的個股,因為這些股票往往只在熊市中呈現,一旦到達牛市,就會有非常逆襲的上漲,甚至是價值回歸和爆發的過程。2.牛市裡不買融資股票,不買融資股票!
  • 巴菲特點破中國股市:A股有沒有牛市規律可循,虧損散戶還要等多久...
    第五輪牛市:1999年5月19日到2001年6月14日 中間持續了2年的熊市後,股指創出了2245點的歷史新高,牛市也維持了2年 %,維持了2年4個月,這是最為波瀾壯闊的牛市。
  • 老哥談幣:歷史不會簡單的重複 但卻總是驚人的相似
    歷史不會簡單的重複,但卻總是驚人的相似。我們圈子有幾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如果你列舉出來,你會發現真的很奇怪。比如:1.幾乎人人都知道10個玩合約有9個都是爆倉歸零的結局,然而合約玩家總是絡繹不絕,源源不斷,合約市場的交易額也是遠超現貨;2.幾乎人人都知道BTC減半之前會跌,減半完幾個月之後會漲,於是現在BTC漲了,然後很多人一路從9000看空到18000,更有甚者,從9000一路做空到18000;3.幾乎人人都知道BTC能賺錢,買BTC幾乎從不套人,歷史上
  • 巴菲特談論中國市場:下一次牛市會在什麼時候開始?反覆閱讀10遍
    第三輪牛市:1994年7月29日到1994年9月13日 注意時間,這中間經歷了一年5個月的熊市,當時人們對股市的信心消失殆盡,相關部門出臺三大利好救市,一個半月指數漲到1052點,漲幅200%,堪稱暴漲,只維持了一個多月,開始下跌。
  • 《China Daily》頭版頭條:宜信怎麼看牛市?
    這是近期宜信觀點第二次登上《China Daily》。在此之前的3月16日,美股第四次熔斷前夜,王浩宇關於科技股的觀點也在《China Daily》上大幅刊載。繼上周三大指數暴漲之後,本周一,三大股指繼續上攻,創業板指創逾四年半新高。同日,創業板註冊制迎來IPO第一審,市場化改革日漸深入。新牛市,「新」在哪裡?
  • 老熊的春天來了——要向史上最長的牛市說bye-bye了嗎?
    坦率講,過去的十年牛市機會被自己浪費了大半。最後一次看準方向是川普剛剛勝選之後。儘管選舉的結果令我失望透頂,感覺美國倒退了500年(我知道,美國歷史才244年),被甩進失敗國家的行列,但三大股指齊刷刷飆漲,分明指出新一輪牛市開跑了。然而在內心深處我仍是一隻死不改悔的老熊。我不相信這個建立在虛幻之上的牛市能跑很遠,泡沫之上的泡沫能夠發得很大。
  • 經歷三輪牛熊的吳偉志說,A股底部特徵越來越明顯!
    」這是7月1日,中歐瑞博吳偉志最新寫給投資者信中的內容。投資圈有句老話說,時間和規模都是業績的天敵。短期來看,總是不停有新秀私募冒尖,紅極一時,然而沒有經歷過時間的考驗,可持續性或者穩定性總是存疑的。成立時間超過10年的私募不多,凡是現在還活躍在市場的老牌私募,都有自己的過人之處。中歐瑞博成立於2007年,迄今有11年的歷史。
  • A股熊市已來!躲是躲不掉的!凜冬將至,漫漫長夜!
    在我國很忌諱談熊市,因為一旦談熊市,會被認為是政治不正確。就像在A股市場裡,唱空喊空的人,一樣不受人待見。關於這一點,我國股市的特點就非常明顯了,畢竟我國股市長期以來,都是政策市,意思就是政策主導市場,而不是經濟本身主導市場。然而隨著時代和社會進步,所有的政策市都面臨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就是社會經濟發展要遵循經濟規律的,經濟規律就是存在經濟蕭條,衰退,復甦,繁榮,幾個階段。
  • A股,多數人失去信仰的時候,牛市將繼續進行!
    聊一聊大牛市中如何操作的問題今天晚上想和大家聊聊牛市中到底該怎麼操作,這關係到大家到底能不能完整地擁抱這一輪大牛市。我知道,這幾天的猛跌,可能已經打碎了很多人的牛市夢,很多人已經不相信股市了、不相信還有牛市了,特別是一些加槓桿爆倉的。
  • 林園:熊市就不該參與 離股市遠一點
    他認為,熊市就不該參與,離股市遠一點,那是對大多數人的高位,你不要參與,那是對大多數人的高位,你不要參與。他進一步解釋,在今天這個位置,你要賺好第一筆錢,這個積累一定要有,因為牛市就是比膽大,賺了錢的人才會膽大,沒賺錢的人,熊市裡虧了很多錢的人,他一定膽小,市場決定了他必須膽小。
  • 崔紅建:2021年會很像2010年 市場還是牛市、結構比倉位更重要
    來源:聰明投資者百億私募石鋒資產崔紅建:2021年會很像2010年,市場還是牛市,結構比倉位更重要「中國並不是一個牛短熊長的市場,它實際上是一個牛長熊短的市場。」「縱觀這15年的A股市場以後你會發現,真正的熊市就三年,2008年,2011年,還有2018年,它是沒有任何結構性機會,是完全的大熊市。說明一個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