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片裡的抗美援朝《萬眾一心》

2020-12-26 央視新聞

當中國人民志願軍打響入朝作戰第一仗時,一場聲勢浩大的全國人民抗美援朝運動也隨之在國內展開。

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下,全國掀起參軍、參戰熱潮,青年和學生踴躍報名參加志願軍和各種軍事幹部學校。大批鐵路員工、汽車司機和醫務人員,志願到朝鮮擔負戰地勤務和運輸工作。

志願軍在朝鮮前線浴血奮戰捷報頻傳,也有力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民眾積極響應中央「增產節約」的號召,踴躍捐獻財物。各行各業開展熱火朝天的生產勞動競賽,保證以充足物資供應志願軍的戰場需要。

戰場之外,舉國同心。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全國各族人民和各界人士,在建國初期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想前線之所想,急前線之所急,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從1951年6月1日至1952年5月底,短短一年時間,僅全國各族愛國同胞捐贈的現金,就可購買飛機3710多架。飛機、大炮等各種武器裝備被源源不斷地運往朝鮮前線。

抗美援朝運動,為志願軍前方作戰提供了有力保障,也極大促進了國內全面工作的開展。中國原定的國民經濟恢復計劃,於1952年底前全面完成。1953年,即開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五年經濟建設計劃。這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抗美援朝期間,邊打邊建創造的一個奇蹟。

總監製丨駱紅秉 姚永暉 王姍姍

監製丨耿志民 朱勤效 劉幗軼 劉洋

製片人丨韓任偉

主編丨彭裔然

編導丨子恆

剪輯丨劉清林

配音丨楊海波

編輯丨寇琳陽 王藝諾

資料丨鄧青燕 徐堃 劉芃芃 張春暉

製片丨楊波 張雲昊 張博

相關焦點

  • 八一廠戰地攝製組:用生命和膠片真實記錄抗美援朝戰爭
    1952年10月,剛剛成立兩個多月的八一電影製片廠,迅速組成戰地攝製組,奉命開赴抗美援朝前線。他們不怕犧牲,頑強拼搏,竭盡全力將電影攝影機鏡頭推向戰場的最深處,用電影膠片真實記錄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熱情歌頌了「最可愛的人」,同時也充分展示了新中國第一代軍隊電影人的壯麗風採。
  • 紀錄電影《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起映
    紀錄電影導演郝蘊攜製作團隊前期進行了大量的深入調研,不僅挖掘國內相關文獻史料,首次獨家解密真實歷史影像,也從多國戰地記者拍攝的紀錄片中發掘罕見抗美援朝時期的戰場紀實畫面以及原聲解說音頻素材,力求能夠「原汁原味」展現「立國之戰」。每一盒膠片都是一段真實過往,每一槍一炮都是一個真實生命。
  • 門頭溝融媒:學習抗美援朝精神 做好新聞宣傳工作
    12月2日,門頭溝區融媒體中心黨支部開展特色黨日活動,組織支部全體黨員到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參觀「銘記偉大勝利 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展覽通過540餘張照片、1900餘件文物,以及大量視頻、實物場景,充分展示「抗美援朝」重大決策過程、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戰役戰鬥、重要歷史人物,全面回顧中國共產黨領導抗美援朝戰爭的光輝歷程和寶貴經驗,生動反映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重點展示志願軍將士的英雄氣概和不畏強敵、制勝強敵的精神優勢,展現全國各族人民同仇敵愾、萬眾一心的愛國情懷,彰顯中華民族不畏強暴
  • 抗美援朝戰場上,有一支以筆為槍保家衛國的「筆墨勁旅」|周斯傑|...
    廣播是當時唯一能及時溝通朝鮮戰地與國內信息的便捷媒介,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為主的新中國廣播電臺對抗美援朝做了大力宣傳。北京電影製片廠也派出抗美援朝攝影隊奔赴朝鮮,他們拍攝的抗美援朝新聞簡報極大地鼓舞了國內億萬民眾。攝影師在戰地活動時還曾與敵軍對射並抓到了俘虜。在地方報社方面,《東北日報》作為東北局的機關報,在抗美援朝戰爭準備階段就開始部署隨軍採訪報導工作。
  • 跨過鴨綠江2020-抗美援朝電視劇在線觀看-全集免費播放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跨過鴨綠江》,於12月27日晚登陸CCTV-1黃金時間,震撼開播。宏大題材、高遠立意、頂尖陣容、精良製作上的四大看點,將點燃大國豪情,帶領觀眾走進70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 都蘭縣公安局組織觀看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都蘭縣公安局組織觀看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電視直播 2020-10-23 1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藝謀抗美援朝電影有網友猜出片名?主題令人熱血
    此次,他拍攝的是「抗美援朝」題材。昨天,一組張藝謀東北雪地勘景圖暴光,照片中張藝謀身著厚重羽絨服、羽絨褲,戴著皮製棒球帽和皮手套,眼光鋒利。隨勘景圖同時暴光了一段勘景視頻,視頻裡,張藝謀時時與拍照引導趙小丁、美術引導林木交換,樹模場景結果,構想影片畫面。
  • ...歌以詠懷,重溫這些抗美援朝電影裡的歌曲,依舊讓人熱血沸騰▸...
    光影留聲,歌以詠懷,重溫這些抗美援朝電影裡的歌曲,依舊讓人熱血沸騰▸欣賞◂ 2020-10-24 0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抗美援朝志願軍老兵武紀星:穿梭在槍林彈雨裡的衛生員
    2020年10月23日 是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在未來的日子裡 我們將帶著大家去認識
  • 但有一息尚存,就奮鬥不止——記抗美援朝老兵尹華欽
    他就是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90歲高齡的抗美援朝老兵尹華欽。 「難道真要讓敵人打到家裡來,你們不知道日本鬼子當年在這裡都禍害成什麼樣。」 那時的尹華欽還是個孩子,但是他親眼目睹了侵略者的殘暴,更感受到了萬眾一心抵禦外敵的家國情懷。因此,當以美國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直逼鴨綠江,戰火燒到家門口時,1950年8月,剛滿二十歲的尹華欽響應國家號召,毅然從軍,編入15軍45師,任該師135團營部通訊員。1952年2月,從遼寧安東(今丹東)隨部隊跨過鴨綠江,入朝作戰。
  • 準備好墜入膠片的時間漩渦裡了嗎?
    膠片很感性,它給的信息不多但卻飽含情感。"那麼,準備好墜入膠片的時間漩渦裡了嗎?Miriam自幼是和她的胞胎妹妹、兩個弟弟以及一個姐姐在柏林郊區的一個小鎮上長大的,靦腆安靜的Miriam總是什麼也不說,卻總在沉默裡用故事構建自己的世界,這個小癖好就像是她的秘密武器,在攝影裡,她用這個秘密武器來創作角色、讓故事發生。
  • 膠片攝影師的復古咖啡店裡,一起拍照回到過去
    咖啡店也是自由膠片攝影師 24-航的「私人小型展覽館」。m:mars H:24-航自由的攝影師和看店的咖啡廳老闆其實舊裡堂在膠片攝影圈子裡並不陌生,很多同好者經常會來店裡坐坐聊天,初學者也會慕名來這裡跟 24-航交流學習。「之前我算是『活』在網絡裡的自由攝影師,大家通過微博、公眾號還有 B 站認識我,跟我互動。
  • 膠片攝影百科之七:從膠片相機到朋友圈 談談膠片的衝洗與數碼化
    前言:膠片為什麼要數碼化關於膠片攝影,小編此前已經分享了六篇內容,介紹了在如今這個手機輕攝影無比流行的時代,我們為什麼還要拍膠片,以及歷史上我們沒有經歷過的各類型經典的膠片銘機,還有就是各有其個性的膠捲產品。那麼如果你看了前面的內容,開始和小編一樣入坑了膠片攝影。
  • 抗美援朝197653是什麼意思 抗美援朝是哪一年戰爭簡介及歷史意義
    197653的意思是:197653名抗美援朝烈士。「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1950年的今天,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抗美援朝戰場。抗美援朝中國犧牲了多少人 ?歷史意義有哪些
  • 萬眾一心同舟共濟
    目送老爹上樓,我也掉頭回家,路過好幾個單位都是燈火通明,我家先生也在其中,天天加班到深夜,還有我的在卡口24小時堅守的同事們,天寒地凍中餐風露宿,大家萬眾一心同舟共濟,有信心堅決打贏這場狙擊戰!
  • 鎮江抗美援朝票據及背後的故事
    他介紹說:「這些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老鎮江票據,每一張都和抗美援朝有關,非常少見。」1950年11月底,鎮江市第一屆工人代表大會召開,大會審議通過關於開展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生產競賽等決議;12月12日,保衛世界和平反對美國侵略委員會鎮江分會成立,統一領導全市人民的抗美援朝運動。自此,一場波瀾壯闊、聲勢浩大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在全市迅速開展起來。
  • 「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帶給我們的啟示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帶給我們的啟示作者:劉國新(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對於抗美援朝戰爭毛澤東在1953年9月總結抗美援朝勝利時說的一句話是對這個答案最好的詮釋:「任何地方我們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來了,我們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前方,志願軍將士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克服生理極限,與敵人殊死搏鬥,浴血奮戰。與此同時,後方,全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成立了「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加強統一領導。
  • 譚楚雲老人的「抗美援朝生產捐獻集金筒」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抗美援朝戰爭館裡,陳列著一個竹筒。竹筒已經破舊,並出現數條裂紋,竹筒兩端用細繩捆綁著。竹筒的頂端用一個竹塞子塞著。在竹筒上,依稀可以看到「抗美援朝生產捐獻集金筒」幾個字。抗美援朝戰爭離我們漸漸遠去,這個小小的竹筒也已歷經70年的滄桑。透過它,我們仿佛看到了當年全國人民開展的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看到了一個普通老工人的殷殷愛國之心。
  • 仲夏夜美麗|熙南裡露天影院,用膠片致敬星光
    夏夜撕開午後的悶熱鑽出一絲涼意,南京老城南熙南裡「桐月春至」小院子裡,一場露天電影即將開始。夜色是影院的天然暗房,63歲的放映員周建明順著軌道裝片調試,伴著膠片轉動發出的「咔咔」聲,一道白光送著模糊的影像逐漸顯現在前方一塊不大的幕布上,略微顫動的畫面與時不時出現的雪花並沒有影響觀眾的好興致,原本吵鬧的小院瞬間安靜下來。
  • 為何現代人開始喜歡膠片攝影了?膠片到底有什麼魅力?
    使用膠片拍攝的《敦刻爾克》甚至國師張藝謀也拍攝了講述膠片時代電影人的《一秒鐘》,來致敬美麗的膠片那麼膠片攝影有什麼樣的魅力可以讓它依舊有這麼多的粉絲擁躉呢,也正是如此膠片攝影可呈現出更好的層次感光影的運用正因為滷化銀對光的敏感性,也讓膠片攝影適合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拍攝,而陽光與影子的反差度在膠片的世界裡會放大的呈現,營造出更好的光影對比,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膠片人像大多在室外拍攝賦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