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動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今天,網絡助推了金融詐騙案件的發生。其緣由是網絡欺詐違法成本低,而面對層出不窮的詐騙手段和愈演愈烈的詐騙行為,而想要減少受騙案件的發生以及降低受害人損失金額,關鍵在於提升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從源頭杜絕金融詐騙案件的發生。
在2019年底,中國人民銀行指導下,中國社會科學院授權,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北京區塊鏈技術應用協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了金融科技、監管科技和區塊鏈三本藍皮書。藍皮書顯示,網絡詐騙的「黑色產業」市場規模已高達1100億元。
在此情況下,各地政府、機構、企業都在加大各類金融防詐騙宣傳力度,提高人民群眾的防範意識,預防網絡金融詐騙案件的發生。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會同公安部刑事偵查局、中央網信辦網絡綜合協調管理和執法督查局,在中國網際網路大會「2019防範治理電信網絡詐騙論壇」上,組織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等11家知名企業,籤訂「重點網際網路企業防範治理電信網絡詐騙責任書」,進一步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切實加強社會監督和行業自律,積極淨化網絡通信環境。
北京市政府多次開展老年人預防金融詐騙知識講座,保護轄區居民的財產安全,進一步增強老年人規避風險的意識。廣西銀保監局、人民銀行雲南文山州中心支行等機構及企業都通過 「以案說險」的形式,深化消費者對電信詐騙手段最新形態、犯罪手法及危害的認識,倡導廣大群眾有效識別新型電信詐騙,增強金融風險防範能力,注重保護切身個人利益。浦發銀行的「高新大講堂」專題講座也同樣就如何遠離非法金融活動進行了風險提示。
作為消費金融企業代表,省唄一直致力於為廣大用戶打造出一個安全、放心的使用環境,防範金融詐騙工作。在省唄看來,防範金融詐騙是一項長期工作,需要所有企業從自身做起,內外兼修,多維度加強風險防範,才能有效防範金融詐騙案件的發生。
在知識普及教育方面,針對被詐騙消費屬性採用合理有效形式對其進行防詐騙教育,加強對消費者法律法規知識普及,使消費者在遭遇金融詐騙時,更易在第一時間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省唄針對自有年輕用戶群體的特性,將優質的防詐騙教育科普內容通過各類用戶喜聞樂見的形式,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平臺進行宣傳教育,以生動有趣的形式更為直觀地做好防騙警示提醒,增強群眾的防範意識,提高群眾的辨別能力,提升用戶識詐防詐能力。
「好耶防騙情報局」就是省唄出品的這樣一款小程序,通過設立積分規則,鼓勵大家每天通過答題和瀏覽漫畫、視頻、文章來獲取防騙知識,以此達到對用戶進行防騙宣傳教育的目的。不僅如此,在此過程中,用戶還可以並贏取一定數額的積分獎勵,並可以使用積分在小程序中兌換相應分值的禮物,可謂是寓教於樂,大大加強了用戶參與互動的積極性。
在法律法規方面,省唄則倡議監管部門儘快推動建立及完善詐騙罪相關法律法規,對金融詐騙行為進行精準打擊,從心理上給不法分子施壓,從行動上給受害人提供保護,從而對不法分子起到警示作用。3月2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第十七批指導性案例,聚焦打擊金融犯罪,嚴懲假借復工復產之名實施金融詐騙。
此前,省唄也曾多次在公開活動中分享金融詐騙案件處理過程中的經驗和困惑,為金融詐騙的知識科普和風險防範了提供了合理化的建議,和其他金融企業共同探討如何加強消費者教育和進行風險防範工作,在探究中提出,建立專門防詐騙公益基金,對被詐騙嚴重且需要幫助的消費者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幫助,也可作為減小金融詐騙損失的一種方式。
作為一家一直以來致力於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的平臺,省唄希望看到一個和諧、健康、安全的金融環境,相信不久的將來,金融行業平臺在司法部門、金融監管、行業協會等多部門的共同指導下,在各金融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努力下,社會各方資源積極共建完善的反詐騙協作機制,全社會積極打擊行業高發詐騙事件,從而使消費者合法權益得到完善的保護,實現更大範圍內的金融安全。
編輯:S05
免責聲明:本號轉載此文只為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號立場不對本文的真實性負責,謹慎投資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