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不夠用」可以說是近期生活中的最大困擾了。眼看著企業陸續復工,大家手頭僅剩的幾個口罩跟著主人一起瑟瑟發抖。
防溢乳墊、衛生巾、紙尿褲......聽上去就不靠譜,但最近興起的「一次性口罩墊」好像還挺有用?它究竟能不能幫助口罩延長使用時間,起到防護效果?很多地方都在賣,買哪種有沒有講究?
疫情之下,出門必須戴口罩,由於種種原因又不容易買到口罩,而且口罩還是消耗品,超過佩戴時限必須更換。口罩墊片應運而生。
問題來了!口罩墊片能擋住病毒嗎?
圍繞口罩墊片相關問題,近日,中國市場監管報記者採訪了國家紡織製品質檢中心主任王寶軍。
從電商平臺上店家發布的口罩墊片使用視頻看,很多都會向消費者示範,把口罩墊片粘貼在一次性使用口罩或棉布口罩內側使用。對此,王主任很嚴謹地說道,電商平臺上銷售的各種品牌、不同廠家生產的口罩墊片,其原材料是什麼、生產環境是否達到直接接觸口鼻的無菌要求,難以作出判斷。
——
用無紡布的口罩墊
也未必靠譜
很多一次性口罩墊都聲稱使用了無紡布,和口罩的結構一樣有三層,但不要被忽悠了,這只是很多日用護理產品的基礎配置。
知識點:無紡布是用紡粘或熔噴等方法把棉花結構直接凝結在一起的布,它的內部纖維或長絲是隨機分布的。這種布質地輕柔,一次性手術衣、口罩、尿不溼、溼巾等用品都會使用。
不同企業和廠家用的無紡布,質量和工藝都會隨產品變化。有防護效果的口罩,要看中間的過濾層是不是用了熔噴工藝的聚丙烯無紡布。
圖片來源:網絡
採用熔噴工藝的無紡布,纖維非常細,能在第一步就阻擋住細菌和細小顆粒。而且生產過程中會使用靜電駐極工藝,讓纖維更容易起靜電,把很小直徑的物質吸附住,從而幫我們把空氣中的細菌和病毒擋在外面。
而市面上有些不明渠道流出的「口罩墊」「口罩廠家改制」,只是採用了無紡布,即使有三層結構,能夠防塵、吸溼,卻未必採用了醫用口罩生產所需要的工藝,也就不能保證過濾細菌的能力。
雖然這類產品宣傳很賣力,但防護效果無法保障,普通人也很難鑑別它的材質質量和工藝水準,最好不要選擇。
——
即使是正規廠家
也要看檢測標準
有的一次性口罩墊是正規廠家生產的,在一些大的電商平臺出售,是不是可以放心買了?
別急,我們還得看它是不是通過了醫用檢測標準。
知識點:影響口罩防護效果的評定標準主要包括:針對顆粒或細菌的過濾效率、流體阻力、合成血液穿透、壓力差、通氣阻力,還有密合性、抗溼性等指標。
有些口罩墊在外包裝上標註了「醫用級別」,那麼大家就一定要睜大眼睛仔細找:包裝上有沒有出現「YY/T-0969-2013」或「YY0469-2011」或「GB-19083-2010」的字樣?
它們分別代表了普通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防護口罩的檢測標準,防護效果是依次遞增的。對普通人來說,能通過前兩個標準的口罩都足夠防護了。
表格來源:根據我國口罩標準核心指標整理
對於已經購買了口罩墊片的消費者,王主任建議最好不要將口罩墊片與超過連續使用時限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直接粘貼使用,與口罩墊片配合使用的口罩最起碼應是可清洗、可作殺菌處理、可重複使用的。
王主任同時強調,從安全性、可靠性角度說,消費者還是應儘可能從正規渠道選購符合自身需要和相關標準要求的口罩。
希望以上內容對您有所幫助!
點擊播放 GIF 0.0M
聲明:本文來源於浙江消保委,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處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