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起來,鋪天蓋地全都是Magic Leap有意賣身Facebook的新聞。
關於Magic Leap暫時不做過多評論。
先來說說蘋果吧。
今年以來實際上在瀏覽各類AR新聞的時候,我感覺蘋果出現的頻率非常高。也許蘋果眼鏡不久後就會面世,我想很多人都會期待那一刻。
尤其是,前幾天蘋果智能指環那個消息是最吸引我的。
谷歌眼鏡始終是行業的發起者。作為世界科技巨頭之一的蘋果似乎在AR或VR方面沒有那麼搶眼的表現,當我們談起各種硬體設備,腦海裡只有Hololens,Magic Leap,HTC,Oculus,PS等等,蘋果似乎已經在這個過程中掉隊了。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誰家新出了硬體設備一定是比較大的新聞,因為硬體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然而蘋果在「AR眼鏡」這種硬體上似乎並不上心。但看不到的,不代表他沒有做。
野心與布局
實際上蘋果在AR領域動作頻頻。
2017年,隨著ARKit的發布,在iOS上也有著越來越多的AR應用,並且在硬體上蘋果一直在不斷優化AR的體驗,比如說在iPhone11中添加了深度感應攝像頭和計算機視覺晶片。包括收購了Metaio,Faceshift,Emotient和Flyby Media等AR / VR公司。多年來,我們一直聽到有關AR和蘋果的傳言,但到目前為止,我們仍然沒有看到一副真正的蘋果眼鏡——或許在今年,又或許在2022,我們才得以見到其真身。
此前庫克一直強調的一個觀點就是,AR眼鏡會是繼智慧型手機後的下一個計算平臺。與此同時蘋果公司的高層大多都認為他們的眼鏡在十年內能夠取代iPhone。儘管如此,但是了解蘋果產品的人應該都明白,蘋果推出的產品,都秉承著「少即是多」的特性,所以如果想在蘋果推出第一款智能眼鏡就想要足夠多的功能是不可能的。
交互
實際上追溯到2017年年底,蘋果本身並不確定讓用戶如何實際控制設備。當時有三個選項:Siri、傳統觸控屏以及頭部轉動。但當時沒有選擇好任何一個。同樣在專利領域,蘋果似乎也在計劃推出一款可以讓你與物體互動的手指式設備,有點像諾斯(North)為其Focals智能眼鏡設計的戒指。蘋果智能戒指的細節最近也被另一項專利充實了。最近更清晰的專利圖也出來了。
蘋果的AR眼鏡,近期也流出來很多申請的專利,比如說上面提到的智能指環,以及之前有提到過的眼鏡能夠切換AR/VR狀態等等。
軟體
據報導,蘋果眼鏡將運行一個名為rOS的iOS分支,也就是眼鏡的作業系統。並且蘋果為這款新眼鏡開發AR應用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這些應用要麼是蘋果應用程式的眼鏡版本,比如地圖和信息,要麼是全新的應用程式,以及虛擬會議室和360度視頻回放。不過,我們還不知道界面會是什麼樣子,或者rOS能做什麼。
蘋果透露,rOS將有一個應用程式商店,用戶可以在那裡下載為ARKit構建的應用程式。不過讓人沒有想到的是,蘋果內部居然在使用HTC Vive,並正在開發一款類似三星 Gear VR的設備,為的是測試眼鏡的的AR應用程式。這與之前爆出來的新聞是一樣的。據報導蘋果曾在2016年年底與一種類似眼鏡的設備供應商進行過談判,並從其中一家供應商那裡訂購了少量的眼鏡用於測試。
他們通過HTC Vive連接到iPhone,並通過用戶的視覺呈現圖像。設備將在用戶的視野中顯示圖像和其他信息,並可能使用增強現實技術。
顯然,如果蘋果想要製造AR設備,他們需要測試設備來設計界面和應用程式開發。使用VR,在目前這個階段是一個更明智的選擇。
上下遊
儘管上面提到了許多的證據或風聲,但實際上蘋果如何製造出這些眼鏡呢?其實這都不難,iPhone本身所建立的上下遊合作關係能夠為蘋果的AR眼鏡提供良好的製造環境。
比如說,早在2018年的《日經新聞》報導,為iPhone製造金屬框架和外殼的Catcher Technology將開始為AR設備製造輕型框架。它沒有證實說自己正在為蘋果公司做這件事,但是它是蘋果公司的主要合作夥伴這一事實使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蘋果在AR領域動作不斷的背後或許就是一款研發已久的AR眼鏡。
硬體
根據Digitimes在2018年的報導,蘋果眼鏡可能會成為第一個利用MicroLED的科技產品。
與普通AMOLED顯示器相比,MicroLED消耗的功率只有普通AMOLED顯示器的一半,亮度更高,對比度更高。另外,它更薄,可以更輕鬆地裝入較輕的框架。然而,這也不一定真的能做到。蘋果一直想要在在Apple Watch上推出MicroLED,但目前還沒能實現。不過,MicroLED似乎是AR眼鏡的首選技術,它們很有可能出現在第一版蘋果眼鏡中。
早在2017年初,就有消息稱,卡爾·蔡司(Carl Zeiss)公司正在與蘋果公司合作開發一款輕型增強現實智能眼鏡。卡爾·蔡司(Carl Zeiss)在增強現實的鏡片上做了實驗,如果這是真的,那麼蘋果的鏡片可能就是從這裡來的。
至於眼鏡本身,可能會來自康寧——一個蘋果的大供應商。實際上,康寧公司在2018年底申請了一項名為「寬視野顯示器」的專利,該顯示器用於增強現實技術,可以在40至70度範圍內觀看。很多AR眼鏡的FoV都是45度。
蘋果希望在這款新設備上安裝定製的系統晶片,就像蘋果手錶一樣。這些晶片可以為每隻眼睛提供8K的顯示。它還可以無線連接到裝有這些晶片的盒子上。
所以說,蘋果的供應鏈說明了一句話: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然而目前可能還借不到羽扇。
挑戰與態度
想要實現真正的AR並不容易,在真正面向消費者市場的眼鏡出現之前,軟體、人工智慧、圖形和製造等領域都存在大量需要克服的技術挑戰。庫克對蘋果在這一領域面臨的挑戰非常淡然。幾年前,他解釋過這些需要面臨的問題。
庫克說:「有傳言說有公司在做這些事情,但我們顯然不會談論我們在做什麼。但今天我可以告訴說,技術本身並不存在問題,但想要以高質量的方式做到這一點,所需要的顯示技術,以及在你的臉上放置足夠的東西(設備)——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視野,顯示屏本身的質量,都還不成熟。」
他表示,蘋果是否能夠成為這個行業的第一併不重要,重要的是把產品做到極致並給用戶優質的體驗。現在你在市場上看到的任何東西都不會是我們任何一個人都滿意的東西。我也不認為絕大多數人會滿意。但是他相信大多數技術困難都可以被解決,這只是時間問題。
有一件事是肯定的:蘋果有一副真正的AR眼鏡。某位專注於AR的VC曾說,他和拿著眼鏡的蘋果高層交談過。
「AR圈子」專注AR行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