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後,漫山遍野的紅葉和金黃燦爛的銀杏,在江蘇大地上描繪出屬於這個時節的斑斕。暖陽下,街道上車水馬龍、人頭攢動,工廠裡機器轟鳴、生產繁忙,校園裡不時傳出琅琅讀書聲……處處湧動著生機與活力。
此刻,回望年初,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讓人難以忘懷。
這是生命至上的鏗鏘誓言——不惜一切代價救治,不遺漏一個感染者,不放棄每一位病患,江蘇交出「全治癒、零死亡、零感染」的出色答卷。
這是人民至上的生動實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省委、省政府舉全省之力跟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以責任擔當之勇、科學防控之智、統籌兼顧之謀、組織實施之能,為8000萬江蘇兒女牢牢築起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這是守望相助的無邊大愛——盡銳出戰,派出「最硬龍鱗」,馳援武漢、馳援黃石、馳援黑龍江、馳援吉林、馳援新疆……展現挺身而出、義無反顧的江蘇作為;疫情全球蔓延,運送一批批緊缺物資、進行一次次視頻連線、派出一個個援外醫療專家組,盡己所能,扶危濟困……彰顯命運與共、大愛無疆的江蘇擔當。
在回眸中展望,在致敬中傳承。真誠關懷每一個生者、衷心尊重每一個生命、全力拯救每一位病患,抗擊疫情中閃耀的人性光輝,依然繼續傳遞著溫暖和力量。
傾盡全力,不惜一切代價挽救生命
1月22日,發布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1月24日,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江蘇,正式進入戰「疫」時間。
面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這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沒有比救治生命更緊要的事!
一切以挽救生命為重——
關口前移,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江蘇調集全省最優秀的醫生、最先進的設備、最急需的資源,盡最大努力救治每一位患者,最大程度提高檢測率、治癒率,最大程度降低感染率、病亡率。
從出生僅幾個月的嬰兒到97歲的老人,每一個生命都得到全力護佑,人的生命、人的價值、人的尊嚴得到悉心呵護。
南京市第二醫院是省、市新冠肺炎集中收治定點醫療機構,該院院長易永祥介紹,所收治患者中有兩名高齡老人,一名95歲,一名97歲,醫護人員主要採取了抗感染、營養支持、護肝、祛痰、吸氧、補液及中醫藥治療等一系列措施。專家組專門建立微信群,每天在群裡討論如何調整營養比例、怎麼用藥等。在專家團隊的全力救治下,老人最終治癒出院。
重症救治,是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的「婁山關」「臘子口」。
一人一方案、一人一小組、一日一會診……在2月29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江蘇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黃茂分享了提高重症患者救治率的「江蘇經驗」——成立新冠肺炎省級專家組、片區專家組和市級專家組,實行劃區分片的分層管理模式,「從醫療資源的支持到治療方案的制定,給患者配備最佳資源。」
3月8日,南京收治的一例危重病人解除隔離。她於2月2日因合併多種疾病緊急入院,生命危在旦夕。2月13日,經省市專家組會診同意,南京市第二醫院決定對其行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誰來擔任插管醫生、經歷與病毒「零距離」的考驗?麻醉科專家、該院副院長殷國平挺身而出、親自操刀,把這名患者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
這樣的救治畫面,是這場戰「疫」中無數讓人感動的瞬間之一,也成為守望生命的生動寫照。
一切為挽救生命讓路——
「人民生命重於泰山!只要是為了人民的生命負責,那麼什麼代價、什麼後果都要擔當。」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擲地有聲。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作為人口大省、經濟大省的江蘇,第一時間按下「暫停鍵」,實施史無前例的嚴格管控,即使付出城市停擺、經濟下滑的代價也在所不惜。因為我們深知,經濟可以復甦,但生命不能重來。
在經氣管插管、ECMO和藥物治療後,我省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的雙肺功能嚴重受損且不可逆,擺在其面前的只有一個選擇——雙肺移植。
2月29日晚,一條通往手術室的綠色通道正式開啟。肺源從外地被運至無錫東站後,僅用約6分鐘,就被火速送到無錫市第五人民醫院負壓手術室。早已等候在那裡的我國著名肺移植專家、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無錫市人民醫院副院長陳靜瑜帶領團隊立即開始手術。經過漫長的6個小時,全球首例新冠肺炎轉陰患者肺移植手術順利完成。
正是有了這樣的不惜一切代價,江蘇交出了新冠肺炎患者治癒率達100%、治癒患者最高年齡為97歲、重型及危重型患者比例非常低的戰「疫」答卷。生命至上,成為江蘇抗疫鬥爭最鮮明的底色。
精準防控,築牢人民群眾生命防線
疫情發生後,大數據顯示,春節前一段時間從湖北武漢流入江蘇的人口數量達46萬,在長三角各省市中居首位,在全國居第4位。
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江蘇僅用1個月時間就實現本地確診病例「零新增」,再用近1個月時間實現本地確診病例「清零」,第3個月基本實現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正常化。
以如此驚人的速度走出疫情「至暗」時刻,江蘇憑的是什麼?總結起來,就是「可知可控,精準防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從在全國率先停發武漢方向客車,到一律取消關停存在交叉感染風險的公眾聚集性活動、非必需公共場所,再到精準有序推動復工復產、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每一次審時度勢的決策,讓我們清晰看到省委、省政府決斷於「早」、立足於「防」、施策於「準」的戰「疫」戰術。
與病毒較量,江蘇創新打出「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防疫戰法,依靠大數據精準導航,通過網格化立體防控,廣大黨員幹部邁開「鐵腳板」深入一線,及時發現631名確診病例患者、12萬餘名密切接觸者,及時組織有效的隔離和治療,從而最大限度阻斷傳染源,把病毒傳播的風險降到最低,也為治癒患者贏得寶貴時間。
再好的戰術戰法,關鍵要靠人來落實。江蘇人防疫有多「硬核」?
有這樣一個鏡頭,令人難忘。1月30日,省委書記婁勤儉以不打招呼的方式檢查調研疫情防控工作,卻在南京市江寧區葛巷村村口被葛進江等值守同志擋在村外,「(村裡)不讓進,(如果)也沒有多少事情,你們也是生人,你們也早離開。」
在江蘇,「較真」的又豈止葛進江?
「我是黨員我先上」,廣大黨員幹部衝鋒「疫」線;廣大醫務人員白衣為甲、逆行出徵;廣大科研人員奮力攻關、冒疫奔忙……全省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把個人冷暖、集體榮辱、國家安危融為一體,「天使白」「橄欖綠」「守護藍」「志願紅」迅速集結,以生命捍衛生命,織就一張牢不可破的疫情防控網。
隨著國內疫情形勢逐漸好轉,社會生活各領域進一步放開,這也對「可知可控,精準防控」不斷提出新的考驗。
如何處理好「管得住」與「放得開」之間的辯證關係?江蘇有著清晰的思路。省委書記婁勤儉在6月15日召開的省委常委會會議上提出,要堅持可知可控、精準防控,對於可知的情況,防控要精準,以「防得住」保障「放得開」;對於存在不可知風險的人和物,要堅決嚴防嚴控。
確保切實「管得住」,省委書記婁勤儉和省長吳政隆在多個場合和重要會議上,對秋冬疫情防控「敲警鐘」,要求繼續堅持可知可控、精準防控,落實落細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堅決防範境外疫情輸入風險。
在「管得住」的前提下實現「放得開」,江蘇把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融入日常工作,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努力交出經濟社會發展「高分卷」——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達73808.8億元,同比增長2.5%,高出全國增速1.8個百分點。
也正因為「防得住」,今年國慶假期,江蘇成了國人出遊的熱門目的地——據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消息,長假期間江蘇全省接待遊客4663萬人,實現旅遊總收入512.6億元、居全國第一。
守望相助,傳遞跨越山河的大愛
10月30日,在江蘇省人民醫院內,一個「公主抱」,讓該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楊剛感到驚訝又欣慰——抱人者是他和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們救治過的72歲患者李榮祥。
「你們對我來說,『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李榮祥哽咽地說。
這個跨越600公裡的「公主抱」迅速登上熱搜,也讓「共飲一江水」的兩地百姓回想起那段共同戰「疫」的日子。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發出「堅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的總攻令。
國有徵召慷慨行。一次次星夜集結,江蘇先後派出2813名醫務人員支援湖北,在武漢、黃石兩地多點開展救治工作。江蘇是全國派出醫務人員最多的省份,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是最早到達、最晚離開的醫療隊。
吳地懸壺盡入楚,從此白衣成戰袍。那些除夕夜在請戰書上按下的手印、那些口罩在面頰勒出的血痕、那些偷偷寫好又悄悄藏起的遺書……一個個感人至深的畫面,深深留在人們的心中。
「樓蘭破、人平安、白衣戰士把家還!」3月28日離開黃石前,江蘇援黃石醫療隊總領隊魯翔帶領隊員動情喊話,留下確診病例清零、疑似病例清零、治癒率超過96%的「成績單」。
江蘇馳援的戰場,不止荊楚大地。
9月1日,國家衛健委支援新疆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及工作組最後一批人員完成使命撤離新疆。當日下午6點多,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黨委副書記邱海波等9名援疆抗疫英雄乘坐飛機返回南京。
人們已記不清這是邱海波第幾次「歸來」了。據統計,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邱海波先後轉戰湖北、黑龍江、吉林、新疆等地,與病毒鏖戰近200天。
正如省委書記婁勤儉為第五批江蘇支援湖北醫療隊送行時所說:「國家有難,江蘇兒女總是衝鋒在前,這是崇高的使命,是心靈的呼喚!」精銳盡出的江蘇,用擔當書寫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愛,傳遞著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精神力量。
病毒沒有國界,疫情是人類共同的敵人。
江蘇人民不會忘記——
在國內抗疫最艱難時刻,一批批由海外友人捐助的口罩、防護服、護目鏡跨越山海,奔向拯救生命的目的地,帶給我們溫暖和感動。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當疫情肆虐全球,江蘇迅速切換國際「朋友圈」角色,用心用情支援全球抗疫——
及時向17個國家27個友好省份、168個友好城市、36個國際組織和使領館發去慰問函;向43個國家217個友好城市及38個國際組織捐贈防疫物資940萬餘件,總價值逾4000萬元;開展「江蘇僑愛援助行動」,向海外僑胞和留學生援助物資總額近3000萬元;組建多支抗疫醫療專家組,赴委內瑞拉、柬埔寨、巴基斯坦等國開展國際醫療援助;省內專家先後與15個國家醫療專家舉行視頻會議,分享科研數據和實戰經驗……
5月14日,紅豆集團向柬埔寨紅十字會捐贈百萬隻口罩,洪森首相夫人、柬埔寨紅十字會主席文拉妮親王在感謝信中動情地寫道:「守望相助,中柬同心。」
回望,是為了更好地前行。當前,戰「疫」尚未結束,「大考」還在繼續。「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經歷疫情大考的江蘇兒女,秉承偉大抗疫精神,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指示引領下,乘風破浪,以奮鬥書寫新的時代華章。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顧 敏 孫 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