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中新時評:全球戰「疫」,應摒棄「門戶之見」
中新社北京3月6日電 題:全球戰「疫」,應摒棄「門戶之見」
作者 王濤
越來越多國家安全大門正被新冠病毒攻破。截至北京時間3月5日16時,中國境外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5萬例,死亡人數超過200。各國亮出的十八般戰「疫」武藝,與中國防控招數很快成為對照焦點。
近日,有專家稱中國防控方式是少林派,新加坡則屬武當派。有外媒認為中國用的封堵、隔離等方式顯老套,而現代方式應是採用追蹤發熱者、研發疫苗等科技手段。這些劃分引起了外界對各大門派孰優孰劣的討論和關注。
中國的防疫戰確像「少林派」,乾淨有力,從疫區封鎖、嚴格隔離、速建定點醫院、交通管制、各省馳援、延遲復工到摸排宣傳全覆蓋……處處展硬核,滿身硬功夫。
新加坡一度是中國以外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它不封城、不停工、不停課,阻擊戰也打得相當成功,一百多例確診病例中已有70多人治癒出院,迄今無人死亡。正如專家所言,新加坡屬於「武當派」,表面上看非常「佛系」,但它內部的精細化治理頗下功夫,在不緊不慢的表象後是外柔內剛,克敵制勝。
中國和新加坡門派不同,但都遏制了病毒肆虐,說明適合自己的便是最好的,能夠各展所長便是有效的。如若照搬照抄別門招式,由於門派不同、底子各異,就易鬧出邯鄲學步的笑話,搞不好還會「走火入魔」。
個別西媒認為中國防控招數「老土」,但中國疫情局勢向好,經濟開始逐步進入有序運轉。何況在硬核防控同時,中國在施展疫苗研製等現代科技功夫方面並不比西方遜色,有一些還處於領跑位置。「少林派」,也因此被世衛組織譽為歷史上最勇敢、最靈活、最積極的防控措施。
文明有奼紫嫣紅之別,卻無高低優劣之分。中外防控門派,同樣不存在落後與先進之說。縱是現代化的,若不能有效阻擊疫情蔓延,就需要審視其適用性;雖是「傳統的」的,只要在戰「疫」中能克敵制勝,便有可取之處。
文明需要互鑑,各個「門派」之間也需取長補短。病毒在入侵時不分種族、不分民族、不分國家,人類要戰勝它,就須團結一心、不問西東,既要摒棄「門戶」之見,更要超越意識形態之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