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去外婆家拜年,大姨給紅包我不收,說出的話讓我難為情!

2021-01-08 百味情感園

圖片來自網絡 文/雁走南飛

一年很快就過去了,過了除夕夜就迎來了新的一年。我是一名大二的學生,家裡不算富有,甚至每逢過年家裡都會被人催著要債,這不,年前就已經有人上門要過幾次了,說起來還真是悲催,大過年的就有人來要帳了。

除夕那天一大早我們就上山祭祖,應該大部分地區都會有這個習俗的,祭完祖之後就回家開始準備年夜飯,我家就四個人吃飯,這是我長這麼大第一次遇到四個人吃年夜飯的情況,往常都是坐不下,我就帶著一幫小孩子就在另一處吃飯的,而今年就我們一家人自己吃。

除夕過完就是大年初一了,家裡有大年初一不出門的習慣,我們家裡面一般大年初一是不讓出門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個規矩,大年初二走娘家,我爸開車去,我們就帶了很多東西去外婆家,畢竟去拜年嘛,東西是少不了的。

我都有幾年 沒有去外婆家了,小時候我可是那裡的常客,幾乎都認得我,後來都忙學業了,已經很久沒有去了,而我考上大學辦升學宴時,我外婆那邊來了幾車的人來祝賀我,都說小時候看著笨笨的,長大了還考上大學了。

外婆知道我們今年要回去拜年,早早的就把飯菜做好了,一大家子人都等著我們的到來,我們家離外婆家有點遠,自己開車去都花了六個小時,到那裡的時候已經五點多了,外婆和舅舅阿姨們都很熱情的招待我們,一家人熱熱鬧鬧的,這才有點過年的氣氛嘛。

一家人吃完飯後就坐在一起看電視說話,人多也就熱鬧,我在一旁陪著小孩玩,他們大人就說大人的,沒多久大姨就叫我去房間幫她弄一下手機,我也沒多想就去了,沒想到我剛去她就塞紅包給我,而在我去外婆家之前我媽就跟我說過不要收外婆和阿姨們的紅包。

大姨一直塞給我,我又一直退回去不願意收,這時候大姨就說:是不是考上大學了就看不起我們這些窮苦的姨娘家和外婆家了,這麼多年也沒見你來,大姨又不是給你很多,給一點算是我的心意,你這一點都不願意收,不是看不起大姨家是什麼。被大姨說這話,我聽著也十分難為情,我也是真的覺得自己這麼大個人了,再收阿姨們給的壓歲錢不好啊!最後是我媽來了我就跑了,也不知道我媽跟她怎麼說的,但大姨說的話久久在我的腦海裡迴蕩,我覺得我沒錯啊,這麼大個人收壓歲錢確實不好啊!

相關焦點

  • 去外婆家拜年
    今天這個拜年的日子又讓我的思緒回到了五十年前。在我還是幾歲的童年時光於每年的正月初二都要去湘陰度外婆家拜年。 初二大清早,爸爸帶著我與哥哥一行仨人,背著竹笠,攜帶鯉魚塘的鹼水餈粑便踏上了拜年的徵程。因為從我家到湘陰渡塘下灣足有100多華裡,父親又暈車,那時班車也少,又為節省車費,乾脆就步行拜年了。可這麼遠的路程以我幼小的兩腿步行好像一次徵程。路途雖遠一點,但這點困難無法阻擋去外婆家拜年激情湧動的腳步,我恨不得幾步就走到外婆家。 我們一路上要經圳水,過鹽坦,穿板衝,一會大路一會小路,抄著近路走,中午便到了永興縣城表叔家吃中飯,我們在表叔家住一晚上第二天才趕路。
  • 大年初二到底應該去舅舅家還是其他親戚家拜年呢
    大年初二到底是去舅舅家拜年還是去其他親戚家拜年,這個就要看當地的一個風俗習慣。因為有的地方是舅舅最大,比爸媽好使,因此大年初二拜年肯定要去舅舅家的。另外,個人覺得,大年初二究竟是去其他親戚家還是舅舅家,還要看跟哪家走的近些。平時關係都不好,有必要大過年的去討沒趣嗎?
  • 去未來婆婆家拜年,看了紅包我決定分手
    過年的傳統有很多,比如說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晚輩紅包等等,這不朋友佳妮就因為去男朋友家,因為紅包的事情鬧得不愉快。一.佳妮和男朋友交往了三年了,眼看著工作也穩定了,佳妮的男朋友想要和佳妮確定下來,準備過完年結婚,於是年前帶著佳妮回老家。
  • 哥哥弟弟給外公拜年要給紅包,而外公只收我的書法作品|百家故事
    春節裡走親訪友,給長輩拜年,這應該是很多地方雷打不動的習俗。我們家鄉晚輩給長輩拜年,只要晚輩已經在工作的,都要給長輩紅包,表示孝敬。我每年去到外公家拜年,哥哥弟弟們都得準備紅包,而我只需要帶上幾幅書法作品就可以。
  • 去男朋友家過年,塞給我的紅包該收嗎?
    談戀愛談到一定的時候,就要去見對方家長了,那么女朋友首先要到男方家裡拜年,一方面是帶去新年的祝福,另一方面也是將兩人的喜事定下來了。通常過年去男朋友家拜年,年後就是「一家人」了,那麼彩禮、迎娶、擺酒、宴席等等也將會順理成章了。
  • 大年初二,拜年的20種講究,你都知道嗎?
    今天是大年初二了,在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其實,除此之外,大年初二習俗還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習俗哦 !女兒回到娘家,如果家中有侄兒,當姑姑的必須要給侄兒紅包。回娘家並不只是在大年初二,也有一些地方定在正月初三。在中國陝西、河南等一些地方,甚至有六月六回娘家的習俗,是與收麥打場的季節相關,俗謠云:「收了麥,打罷場,誰家的閨女不看娘。
  • 我的大姨
    作者 ▏曾崢大姨是外婆家的老大,我媽是老么,所以大姨的大外孫女和我同歲。大姨今年90歲了。前天聽說大姨戰勝了新冠,出院了。感慨大姨這一生,用時髦的話:她是個fighter,永遠都不放棄。婚後一年就有了一個兒子,比我媽小不了多少。姨父是國民黨空軍飛行員,1948年他們一家就跟軍隊撤退去了臺灣。後來很多年裡,家裡人都不敢提起大姨。雖然小小的我知道我們家的罪名是裡通外國,但真不知道是怎麼個通法的。到了1980年,一切才有了答案。
  • 姑娘帶男友初次見家長,被大姨要求:給我三個孫子每人一千塊紅包
    今年特殊大家都通過視頻拜年,不湊到一起,對於不少年輕人來說,少了七大姑八大姨在旁邊絮叨,感覺還挺好。小婷說,每年回家,幾個姑姑總拿自己說事,一開始勸她回老家,說在外面找個工作都付不起房租。後來工作好了,就開始催婚,話就變成了:你一個女人,掙再多錢,不結婚,這輩子也是失敗的。
  • 新年將至,老師應不應該收家長發的紅包,不收的話怎麼拒絕?
    今年元旦,有老師問我:有家長給我發新年快樂的紅包,該不該收呢?其實收紅包也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因為這涉及到收受賄賂這一層面,多數老師們對於收紅包、收禮特別敏感。這個問題,我也曾經和很多老師討論過,有的老師表示,小額紅包代表著家長的一片心意,收下也無傷大雅;但更多的老師也是對紅包敬而遠之。那麼面對這樣的事情,老師們該怎麼做呢?1、明確拒絕家長遇到家長私聊發紅包的老師,一定要明確地告訴家長,自己對紅包的態度是拒絕的。一旦你收了一個家長的紅包,一傳十十傳百,就會有更多的家長會效仿這樣的行為。
  • 就因為娘家農村的,婆婆瞧不上,作為新媳婦,一分過年紅包也沒給
    事後,小姨說,表姐作為新媳婦兒在婆家一分紅包也沒收到。作為新媳婦兒,過年收紅包這是一個很大的儀式感。怪不得表姐不和往常一樣開心呢。但是表姐嫁人時,聽說是個不錯的人家啊,怎麼過年不給新媳婦紅包呢?2有次大姨來家裡,和媽媽說起了表姐青的事情。大姨很不看好表姐青的婆家,和媽媽抱怨了好久。大姨和媽媽說,表姐青結婚第一年竟然在婆家一分錢的紅包都沒收到。
  • 快過年了,如果學生家長給老師發紅包拜年,該不該收?堅決不收!
    一個同行朋友問我:「快過年了,如果學生家長給老師發紅包拜年,該不該收呢?」我對她說:千萬不要接受,態度一定要堅決!不管金額多少,家長發的紅包如同「冒煙的手榴彈」,不想被「圍獵」、被套路,就「選擇性失明」吧,24小時之後自然會回到家長帳戶。
  • 爆笑段子:兒子拜年收了不少紅包,怕他媽媽全給沒收了
    小女孩吃了幾口覺得不好吃。。。她媽說:不好吃吧,就說它不好吃,廣告裡那都是騙人的,以後還吃嗎?小女孩:不吃了。 哥們無奈找我前去勸和,我聽完事由,悄悄一句話就讓他老婆破涕為笑了。只是…只是哥們現在老朝我抱怨:「不知道你都說了些啥?我老婆現在像換了個人似的,老逼著我行周公之禮。行就行了,為什麼非要說是為了幫我出氣?」
  • 微信紅包語音拜年 通州漷縣鎮鄉親「線上串門」
    最近兩天,為了更好地防控疫情,全國不少鄉村都行動起來,北京的村子也不例外。過去大年初二講究走親訪友,而新京報記者採訪發現,在北京通州區漷縣鎮,語音拜年、微信紅包已經成為鄉親們普遍採取的「線上串門」方式。關於預防新型肺炎的「一封信」。
  • 《懶板凳的拜年待客飯菜》譚華川
    大年三十正午的肥噶噶(豬肉)吃得脹鼓鼓的,打著飽嗝,要麼去給祖墳上墳放鞭炮,要麼去貼對聯迎新年,要麼再把屋子內外收拾個穩妥乾淨迎接客人來拜年。正月初一大清早,穿上新衣端上一大碗冒著熱氣的大湯包兒,吃得不亦樂乎,裡面的湯圓餡兒有紅糖的,有白糖的,也有芝麻花生的,反正是一個甜一個糯。吃上一個包有硬幣的湯圓兒,那是高興得翻上天的事兒。正月初二,開始拜年了。
  • 大年初二有那些習俗和禁忌,你造嗎?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女兒回娘家忌回門禮為單,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需成雙。大年初二,孩子們都會提著鯉魚燈去討個好意頭。 大年初一、二忌洗衣,傳說這兩天是水神生日,因此忌洗衣。
  • 大年初二,回娘家!這些習俗和禁忌你一定要懂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也稱「回門」。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但是,你知道「回門」都有哪些習俗和禁忌嗎?雞是少不了的,燒肉取「紅皮赤壯」(身體健康)之意,炒飯取意「大顯身手」;豬脷(舌)取「大利」之意,還有生菜,取意「生財」,蒜喻能寫會算,蔥喻聰明,韭喻長長久久等。芹喻勤勞刻苦。初七人日吃七樣菜,上列幾種均在其中。民間諺語說: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壽麵。
  • 大年初二,回娘家!這些習俗與禁忌你都知道嗎?
    大年初二回娘家 女婿拜年「法定日」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夫婿同行給嶽父嶽母拜年,所以俗稱「姑爺節」、「迎婿日」。這一天,姑爺要精神抖擻,穿戴一新,帶上豐厚的禮物去看望嶽父嶽母。說法眾多,其中一個民間說法是,出嫁的女兒在大年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初二以後才能回娘家(不管初幾回娘家,就我那飯量,都會把家裡「吃窮」!!!)。其實小編認為,大年初一不能回娘家,其中的含意是嫁出去的女兒已經是別人家的媳婦了,過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來拜年,媳婦要幫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
  • 【速看】大年初二,回娘家!這些習俗與禁忌你都知道嗎?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也稱「回門」。
  • 2019年新年紅包發多少合適?大年初三走親戚拜年給紅包講究
    2019年豬年新年紅包發多少合適?大年初三走親戚拜年紅包數字講究2019年大年初三雖然有不出門不拜年的習俗,但是現在已經沒有那麼多講究了,很多年輕人依舊會走親戚拜年。拜年就要給孩子和老人紅包。那麼這新年紅包發多少合適呢?相信很多人都會問這樣的問題?
  • 大年初二的這些習俗禁忌,你都了解嗎?
    大年初二的這些習俗禁忌,你都了解嗎?眾所周知,我國擁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節日的習俗更是多得數不可數。春節作為我國最重要的節日,更是深受國人的重視。大年初二,回娘家在每年的大年初二這一天,相信最忙活的就屬家家戶戶中嫁出去的姑娘們了。因為在這一天裡,作為女兒和女婿,他們都要帶著厚厚的禮物,回女方的娘家拜年。在帶禮物方面,有一個禁忌,就是忌單不忌雙,禮物什麼的記得要準備雙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