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心說
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在現實生活中,有這樣一種女孩,她們性格內向,卻又多愁善感,不善表達,卻又渴望關愛。
這樣的女孩,就像是路邊盛開的花朵一樣,美麗卻不惹人注目,假如碰巧遇到懂得欣賞她們的人,那麼,她們就會開心的為對方展現出最絢爛的自己,而假如她們遇不到懂得欣賞自己的人,那麼,她們就會黯然神傷,獨自凋零。
在張愛玲的小說《花凋》之中,女主人公川嫦就是這樣一個內向且多愁善感的女生。
川嫦是家裡最小的女兒,也是最不起眼的一個,儘管她在內心深處,也渴望展現出自己最美麗的一面,不過,在她所生長的家庭環境下,她卻常常感覺到自卑。
因為她是家裡最小的女兒,所以,她從來沒有穿過新衣服,只能穿姐姐們穿剩的舊衣服,儘管姐姐們對川嫦說,她穿舊衣服顯得樸素漂亮,但是,內心敏感的川嫦又何嘗不知道姐姐們的真實想法呢?
不過,川嫦畢竟是不善表達,也不會反抗的,所以,對於父母和姐姐們的冷遇,她能做的,只有默默的接受。
從小養成的自卑心裡,使得川嫦行不敢去主動追求她喜歡的任何東西,包括愛情,因此,她在生病後,才會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男友離她而去,卻不敢表示抗議,只能讓自己如同被人拋棄的花朵一般,逐漸凋零。
川嫦的命運,無疑是讓人唏噓的,然而,造成川嫦悲劇人生命運的,其實並不是別人,而是川嫦自己。
因為她在面對愛的時候,始終都是被動的,等待別人給予的,因此,川嫦並不懂得愛自己,也不懂得去主動追求幸福,所以,川嫦才會最終的造成自己人生的悲劇。
一,川嫦很像林黛玉,多愁善感,卻從不敢表白自己。
張愛玲最喜歡的小說是《紅樓夢》,因此,川嫦的人物形象,讓我想起了《紅樓夢》中的林黛玉。
林黛玉父母雙亡,又沒有兄弟姐妹的關愛,所以,她來到賈府之後,內心一直都是很敏感和脆弱的,她和賈寶玉明明是兩情相悅,但是,她卻從來不敢向賈寶玉表達自己的愛意,只能將希望寄托在賈母身上,每天在爭風吃醋中熬日子。
直到她發現,賈母並沒有將賈寶玉許配給自己,反而是許配給了薛寶釵,在痛苦中,林黛玉葬花焚情稿,最終香消玉殞,實在是令人嘆息。
而在小說《花凋》之中,川嫦有父母姐姐,但是,她卻得不到父母姐姐的疼愛,如同沒有一樣。
川嫦在面對男朋友的時候,也只是被動的等待男友的給予,從不會主動向男友表達內心感受,因此,他在生病後,也只能被動的等待著男友的疼愛。
然而,直到男友變心愛上了別人,懦弱的川嫦也只能選擇內心痛苦,卻外表平靜,不敢追求愛情,以至於自己在痛苦中病情加劇,走向死亡,令人唏噓。
假如,林黛玉能夠早日向賈寶玉和賈母訴說自己的內心想法,假如川嫦在男友變心之前,能夠勇敢的向男友表達自己離不開他,或許,她們兩人命運的結局就會不同了。
只懂得被動接受愛情,卻不敢主動的表達自己,追求愛情的女生,註定會生活的很辛苦。
二,面對失去的愛情,要懂得主動挽回。
在小說《華凋》之中,當川嫦看到男友有了新的女友,並且,他們還在川嫦面前「秀恩愛」的時候,川嫦雖然內心非常痛苦,但是,她卻不敢告訴男友,其實自己還愛她。
川嫦只能表面上平靜的接受這一切,接受被拋棄的結果,獨自生悶氣,也使得自己的肺病越來越嚴重,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
其實,川嫦之所以不敢主動挽留男友,還是因為川嫦內心的自卑心,川嫦認為自己病重,不配挽留男友,因此,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男友愛上別人。
川嫦的男友是個醫生,我想,假如川嫦足夠自信能夠養好病,面對男友的時候,能夠堅定的表達出自己的愛意,那麼,她的男友不會離開她,而她的病,也是有治癒的可能的。
不過,可悲的是,自卑的川嫦認為自己不值得,面對失去的愛情的時候,她也沒有自信去挽回,因此,她只能像是一朵被遺棄的花一樣,黯然凋零。
三,愛別人之前,先要學會愛自己。
縱觀川嫦的一生,她似乎從來都是被動的等待著接受被人的給予,卻從來不會主動去向別人要求什麼。
姐姐們給她穿舊衣服,她接受,男友選擇離開她,她接受,父親因為醫藥費太貴,而放棄對她的治療,她也接受,總而言之,川嫦在自卑的內心作用下,不懂得疼愛自己。
有句俗話說的好,愛別人之前,要先學會愛自己,因為只有自己好了,才會有能力去愛別人。
可惜的是,川嫦並不懂得這個道理,川嫦既不懂得愛自己,也不懂得如何向別人索取愛,她的一生,只是靜靜的等待著別人的安排,因此,她在病重之後,才會願意放棄醫生男友和父親拋棄她的決定,最終漸漸凋零。
所以,無論何時,都要懂得一個道理,愛別人之前,先要學會愛自己。
總之,看了張愛玲的小說《花凋》,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生而為人,應該有一個積極的人生觀,不要認為自己不配擁有別人的愛,而要勇敢的去愛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被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