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9日訊 本以為「網上兼職代加工」能賺錢,不料竟中了詐騙團夥的套路,被騙「押金」,9日,黃陂警方公布打掉一新型網絡詐騙團夥。
去年12月,黃陂盤龍城經濟開發區社區民警開展「萬名警察進社區」時收到一條線索:轄區某企業城內一公司涉嫌詐騙。明察暗訪後,民警鎖定這家看似合法經營的公司,又輾轉聯繫上各省多名受害人,基本摸清該團夥的詐騙模式和資金鍊條。1月6日下午,黃陂警方衝進該詐騙團夥窩點,抓獲徐某等4名詐騙嫌疑人,當場查獲話術單等大量詐騙工具。
嫌疑人被警方抓獲 通訊員梅胭供圖
據「老闆」徐某交代,該團夥先在網上發布「給發卡鑲鑽」的代工兼職廣告,當受害人留下聯繫方式後,「業務員」高某容就會按「話術」與其聯繫,出示公司營業執照等證件或邀受害者到公司考察以取信,後說服受害者繳納2980元代工「押金」,公司給受害者寄去208套半成品、塑料鑽石、膠水等原材料,承諾「質檢合格的發卡每個可獲7.5元手工費」且全額退還押金,「質檢不合格」的發卡將按每個12元的價格扣除押金。
收繳的塑料鑽石、膠水等原材料 通訊員梅胭供圖
可無論怎麼用心,產品也達不到「鑽面平整、鑲嵌不溢膠、鑽石不掉」的標準,最後都被出具「質檢不合格」的結果。負責「質檢」的申某剛和黃某兵交代,每次收到寄回的成品,二人就直接摳掉發卡上的鑽石或將發卡倒在一起大力揉搓至掉鑽。一般208個發卡中只有約30個能「合格」,其餘要麼扣除押金,要麼讓受害者返工一次。返工後仍然不會合格,也曾有受害者意識到上當,可詐騙團夥此時只會用拖延、安撫或少量退款等手段敷衍。
據辦案民警張洋介紹,因受害者分散全國各地,報案時往往因被騙金額不夠刑事立案標準致警方辦案受阻。調查中民警與法制部門反覆分析,雖然此案與代加工合同糾紛十分相似,但這仍是一起以代加工為偽裝的新型網絡詐騙案件。黃陂民警也提醒市民:尋找兼職代工時務必仔細甄別,以免上當受騙。(記者夏奕 通訊員周劍波 梅胭)
【編輯:楊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