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還是皇帝?朱元璋:論當皇帝我是認真的

2020-12-26 舊時的樓臺

說到朱元璋,他應該是古代中國所有皇帝當中,身份落差最大的皇帝,當過放牛娃,做過和尚,做過乞丐,最後憑藉過人的謀智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帝國,書寫了一段屬於他的時代。

關於朱元璋的傳說比較多,真真假假的也有不少。朱元璋小名叫做朱重八,這個名字聽上去有沒有很魔幻?那如果我告訴你。他的幾個堂哥以及親哥分別叫做一二三四五六七,你也就見怪不怪了吧。

朱元璋家祖輩都比較貧苦,所以朱元璋很小的時候就要幫著家裡幹活減輕負擔,雖然是窮人家的孩子,但是朱元璋卻表現出過人的「領導才能」,並且極具野心和謀略。

一、放牛的土皇帝。

之前有說朱元璋家裡比較窮,很小他就得給當地的大戶人家放牛。雖然他長相比較清奇,但朱元璋能說會道,腦子靈活,很快就成為了一堆放牛的小夥伴中的孩子王。

小孩貪玩,平時牛吃草,小孩們就做遊戲,可玩來玩去就那麼幾樣重複的,朱元璋覺得無聊極了,怎麼打發日子呢?他坐在石頭上冥思苦想良久,突然靈機一動:有了!

於是將小夥伴們都叫在一塊:來來來,我們大家來玩個新遊戲。大夥一聽有遊戲,都圍了上來,紛紛詢問有什麼好遊戲?只見朱元璋神神秘秘的說:咱們玩一個當皇帝的遊戲!

小夥伴們一聽來了興趣,當皇帝的遊戲還真沒玩過,有意思,可是怎麼玩呢?這時朱元璋眼睛滴溜溜一轉說道:「這樣,我來寫一個字,誰認識這個字誰就做皇帝,大家都給他磕頭,怎麼樣?」

不明所以的小夥伴,紛紛叫好,可實際上他們哪裡知道,這都是朱元璋設下的局。在那個年代,這些小孩家裡窮得連飯都吃不上,哪有錢去念書,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小文盲,但是朱元璋的母親卻曾讀過一些書,也教會了朱元璋一些基本的字。

所以當朱元璋用牛鞭子在地上寫出一個個字時,小夥伴都驚呆了!!因為大家都不認識。朱元璋見大家都不認識,狡黠一笑,清了清嗓子:「既然這個字只有我認識,那皇帝這個位子我就當仁不讓啦,快快快,給皇帝請安磕頭!」願賭服輸的小夥伴們,只好站好,挨個給朱元璋磕頭。坐在大石頭上的朱元璋別提多威風了,他不知道的是,有朝一日自己真的將坐上這個萬人之上的位置。

就這樣,玩了好幾天做皇帝的故事,小夥伴們不樂意了,尤其是朱元璋的一個發小徐達意見最大:「不玩了,不玩了,每天都是你做皇帝,沒意思。」

別呀,朱元璋的皇帝癮還沒當夠了,為了安定小夥伴的心,他假意為各個小夥伴封地封爵,還獎勵了金銀珠寶,可沒過幾天小夥伴們又鬧意見了,大家一致認為朱元璋口中的獎賞,都是一些石頭和草。瘦弱的徐達再次抗議到:「我們不要那些假饅頭,假珠寶,我們現在就想吃肉!」

「對!我們想吃肉!!」小夥伴們齊聲附和。

這回朱元璋可是騎虎難下了,哪裡來的肉呢?左看右看,突然有了主意。拿起牛鞭一揮,指著山坡上正吃著草的小牛犢大聲說道:「這頭牛,就是我賞給大家的肉,我們現在就宰了它吃肉!」一聲令下,小夥伴們一哄而上,可憐的小牛犢三兩下就被小夥伴們砍翻在地,領了盒飯。

半晌過後,小夥伴們一個個吃得滿嘴抹油,不住地打飽嗝,可朱元璋個卻看著滿地的牛骨發了愁:「完蛋了,一時逞英雄,將大戶家的牛給宰了吃了,這要被劉德知道了,非把我活剝了不可。」正在一籌莫展之際,突然看見山坡上有兩塊大石頭,中間有一個石縫,朱元璋眼睛一亮心生一計。

二、假放牛真吃肉 少年重八計謀多

話說地主劉德正坐在家裡喝茶,突然一群衣衫襤褸的小孩邊喊邊跑了進來:「不好啦不好啦,牛鑽進石縫中出不來了!」劉德隨著小夥伴們上山一看,只見兩塊巨石間夾著一根牛尾巴,朱元璋正坐在旁邊放聲大哭,看到劉德來了。哭得更傷心了:「我今天正要趕牛下山,哪料到小牛突然發瘋,鑽進了石縫,拔不出來了!」劉德走了上去,用力拽了拽牛尾,發現確實拔不出來。但看看朱元璋還有身邊幾個小夥伴各個滿嘴流油,小肚子圓滾滾的,心中已經明白了幾分,但是卻苦於沒證據,雖然生氣,但也只能就此作罷。

原來,朱元璋怕牛吃了挨打,於是將吃剩下的牛尾巴用繩子捆了,固定在兩塊石頭中間,造成了牛鑽進石縫的假象,劉德雖然知道這是他的詭計,但是苦於沒有證據,也無可奈何。倒是朱元璋又吃了牛肉,又免去了一頓皮肉之苦,更重要的是鞏固了在小夥伴中的地位,這幾位發小很多都成為了終身追隨他的死黨。

三、乞丐皇帝又如何?能屈能伸真丈夫

雖然家裡窮,好歹父母健在,兄弟和睦。可好景不長,不久朱元璋的家鄉安徽鳳陽遭了瘟疫,一夜之間,他的父母以及大哥三哥相繼死去,無錢無地的朱重八跪在劉德門前,希望他能給塊地安葬父母。

但劉德因為懷恨在心,把他趕了出去,還是劉家的一位長兄劉繼祖看他實在可憐,便送了塊地,給他安葬父母。

眼見待在老家沒有活路,朱元璋只能跟著二哥一路逃荒。為了生存,二哥入贅給了外鄉人做了上門女婿,而朱元璋為了生存則出家當了和尚,在動亂的年代,至少有口飯吃。最後連寺廟都待不下去了,只好做了乞丐,一路乞討。

最後對世道徹底失望的朱元璋,加入了郭子義的起義大軍。起先,在起義軍中朱元璋並不起眼,不過據野史記載,因為朱元璋長得極醜,反而引起了郭子義的注意。郭子義認為讓他站在隊伍前面可以震懾對手,再加上朱元璋打起仗來有勇有謀又特別拼命,很快得到了郭子義的賞識,再加上天生的領袖才能,很快在起義軍中脫穎而出。

一路摸爬滾打,終於坐上了帝王之位,他將朱重八改名為朱元璋,在大軍的簇擁下衣錦還鄉,當地父老鄉親紛紛夾道歡迎,其中居然還有當年欺負過他的地主劉德。不過劉德可沒了當時的威風,在人群中瑟瑟發抖不敢抬頭。朱元璋召見劉德的時候,劉德嚇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求饒,說自己當年有眼不識泰山。不過朱元璋卻並沒有懲罰劉德,而是扶起他,還跟他說:「我當年窮困潦倒,你又怎麼會知道我會成為天子呢?」在得知當年的恩人劉繼祖早已過世之後,朱元璋還追封他為義惠侯,並不計前嫌賜給劉德幾十畝良田。可見朱元璋不僅有勇有謀,還是一位有恩必報有情有義之人。

都說亂世帝王的造就,不僅要講究天時地利,更重要的是當事人的心理狀態,從小生長的背景,以及對權力欲望的野心。朱元璋成長於貧苦農家,正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所以做起事來沒有後顧之憂,再加上從小就極聰明,就連長相醜陋都能被扭轉成優勢。另外,世道炎涼,朱元璋早就看透了人世間的涼薄,既然社會待我不公,不如創造出一個我所期待的社會。朱元璋知道百姓疾苦,體驗過極端貧困和親人分離,了解百姓的不易,所以他極度憎恨貪官。相傳朱元璋掌權時期,有官員貪汙超過超過60兩就要被斬首。

縱然金無赤足人無完人,後期朱元璋廢丞相,將所有權力集中在自己的手中,說明了他對權力的貪婪以及對周圍人的不信任。固然廢丞相不僅僅是某一個君王的行為,表現的是整個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衰落,但也極具個人風格和個性。

相關焦點

  • 「名人百科」乞丐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是道光皇帝時的進士,曾經做過翰林院的編修,晚年就在杭州開堂講學。這個俞樾一向以做學問嚴謹精確而著稱。據他在自己寫的《茶香寶續鈔》中所記,「奉天承運」是「論奉天殿名而及之」。所以我們可以由此知道,這種四字用法最早源於明代的奉天殿。
  • 中國歷史上唯一出身貧苦農民的開國皇帝
    不用說,大家都知道,他,就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出身貧苦農民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罕見的一位皇帝!之所以說他罕見,主要有兩方面原因。01一:出身卑微在中國所有的開國皇帝中,論出身,可能沒有哪一個比朱元璋還低微了!
  • 年輕漂亮的千金小姐,被逼嫁乞丐當小妾,20年後丈夫成開國皇帝
    古代女子從小就沒有自主選擇權,不管是嫁人之前還是嫁人之後,都只能被迫的聽從父親和丈夫的安排。就算女子的地位低下,不被家人所重視,就算父母重男輕女,但是大多數父母也都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嫁給位高權重的人,這樣不但女兒的生活能夠好一些,自己也能夠跟著沾光。但是在元朝末年卻有一位女子,長得年輕漂亮,卻被父親逼著嫁給乞丐當小妾,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個乞丐在20年後竟然還成為一國的開國皇帝。
  • 成功之路必有貴人,乞丐皇帝的一生,都有哪些貴人,最後都如何?
    說起歷史的皇帝,雖說每個朝代只有一人,但那是數不過來的,即使只談開國皇帝,那也將近有一百人之多,不過這也是包括那些割據政權及少數民族政權的。雖說各個開國皇帝並不都很有特點,但是我要是說乞丐皇帝,估計你就能瞬間知道誰了,沒錯他就是朱元璋。
  • 給地主劉德放牛的朱元璋,當上皇帝後衣錦還鄉,劉德是什麼下場?
    明朝皇帝朱元璋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從一個貧窮的農民最終成長為一朝開國皇帝,從最底層跨越到最高統治者,歷史上可與其匹配的在位者大概只有劉邦了。能坐到今天這個位置,他們付出了常人想像不到的努力,也有著常人不具備的氣量。
  • 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乞丐皇帝!但卻十分嗜殺,四大案死掉15萬人
    中華上下五年前的歷史文明,明朝是一個熠熠生輝的明星,這個朝代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以曾經是乞丐和和尚的身份登上高位,成為歷史上一個舉足輕重的存在。 歷史上認為朱元璋是一個心狠手辣的皇帝,畢竟除了胡惟庸案,藍玉案被牽連的四萬多人之外,還有「空印案」和「郭桓案」,這四大案件死亡人數加在一起有15萬多人,不說其他的,就從這15萬人的一個數據中就會被認為朱元璋是一個嗜殺的皇帝,是一個惡魔。 胡惟庸和藍玉的被殺難道朱元璋僅僅是因為嗜殺嗎?
  • 「乞丐皇帝」朱元璋詩詞欣賞,其豪氣意境遠勝很多詩詞名家
    朱元璋,大明太祖高皇帝,他聰明而有遠見,神威英武,收攬英雄,平定四海,納諫如流,求賢若渴,重農桑,興禮樂,褒節義,崇教化,制定的各種法規都很相宜,前所未有。雖然他幼年生活困苦,曾以乞討為生,但發跡後卻奮發讀書,一生留下詩詞100多首,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其中的一部分。
  • 朱元璋當了皇帝後殺伐果斷,為何沒人倒打一耙?
    洪武朝時情況就來了個顛倒,新王朝剛剛建立,天下承平起來,朱家的皇帝痛恨腐敗,將百姓的稅負降至最低,同時還讓普通人也一起出來打貪官,聲稱能把貪官扭送到南京就有賞賜,自古以來民不與官鬥,老百姓哪見過這場面? 朱元璋起家於底層,對老百姓的苦難有種天然的同情,當上皇帝後他不親近官僚集團,相反願意和百姓站在一起。
  • 盤點天界紫薇大帝的4次轉世,一次為無賴皇帝,還一次為乞丐皇帝
    可以說,在秦末之際,雖然最初劉邦的實力弱小,遠不及項羽,但論起人才來,劉邦麾下那真是人才濟濟,而且每一個擱在歷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劉邦個人都承認自己文不成武不就,能擊敗項羽
  • 皇帝死後,妃子被趕走,回鄉路上嫁給乞丐,20年後乞丐又成皇帝
    而歷代的統治者,大多都出身於王門貴族,偶爾有一些百姓揭竿而起,翻身做"主人",但是"乞丐"成為皇帝的可謂是少之又少。 但是歷史上,就有這樣一位因自己嫁給的皇帝駕崩,被新任皇帝驅逐出宮的妃子,因為躲避一場大雨,對一位"乞丐"上了心。
  • 明朝皇帝名字中的「五行相生」:朱元璋的智慧,被嚴重低估
    (明朝皇帝漫畫) 大明王朝國祚276年,共傳16帝,依次是:朱元璋(洪武帝)、朱允炆(建文帝)、朱棣(永樂帝 觀察明朝皇帝的名字不難發現,朱元璋之後所有朱家子孫的名字都是以「金木水火土」為偏旁部首的,為了便於理解和發現規律,我們選取其中的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朱見深、朱祐樘為例加以說明,他們相鄰二者之間都是父子關係。 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朱見深、朱祐樘的五行部首依次是:木、火、土、金、水、木。
  • 皇帝女婿揚言:我是駙馬爺誰敢動!朱元璋怒道:斬,女兒我不要了
    朱元璋曾窮得去討飯,他當上皇帝之後還是牢記以前沒東西吃的苦日子,發揮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馬皇后過生日他請大臣吃四菜一湯,要大臣和他一樣勤儉。菜裡還有一道小蔥拌豆腐,意思是告訴大臣們為官要像這道菜一樣一清二白。
  • 中國古代皇帝的自稱有哪些,分別是什麼意思?
    正常情況下,皇帝一般自稱為「朕」、「孤」、「寡人」。 在先秦時,諸侯國君主一般自稱「孤」、「不穀」、「寡人」,隨著秦朝建立,秦王政創立皇帝尊號,規定「朕」專作皇帝自稱。這個稱謂從此一直流傳至辛亥革命中國帝制終結。「朕」也成了封建社會皇帝的專屬稱謂。還有兩個特殊的皇帝自稱「咱」和「俺」,那就是朱元璋和朱棣。
  • 為何朱元璋和朱棣可以一言九鼎,後來的皇帝卻處處受文官集團限制
    朱元璋和朱棣何許人也?這兩個人奪取天下的方式,都是從血雨腥風中殺出來的,身上殺伐之氣極其濃重,這種人的性格非常的強勢。在這樣的皇帝治下的大臣,只能戰戰兢兢,如同仗馬寒蟬,誰敢和皇帝叫板,這不是不要命了嘛?
  • 我國8大皇帝詩:劉邦曹丕李世民趙匡胤霸氣,朱元璋殺氣騰騰!
    皇帝,中國帝制時期最高統治者的稱號。秦王嬴政統一中國後,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創「皇帝」一詞作為華夏最高統治者的正式稱號。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國首位皇帝,自稱「始皇帝」。從此「皇帝」取代了「帝」與「王」,成為中國兩千年多來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呼。皇帝詩,顧名思義,就是中國古代皇帝所寫的詩!
  • 朱元璋:吃飯時發現碗裡有頭髮,廚師立馬摘帽子答,我是光頭
    古時候的皇帝是擁有生殺大權的人,不僅全天下的百姓是自己的子民,甚至還能因為自己心情不爽,想發脾氣就發脾氣。所以在一個疑心病很重,脾氣也不好的皇帝身邊伺候,那麼沒有一點能力是不行的。了解過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明朝皇帝朱元璋就是這樣一個人。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不僅從一個放牛的乞丐做到了天下最尊貴的位置上,甚至還成為很多人敬仰的對象,可以想像他的能力有多強。
  • 明朝的奇葩皇帝這麼多,為什麼明朝國祚還能延續276年之久?
    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也是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傳承了12世,總共有16個皇帝,國祚共計276年。朱元璋原先是個乞丐,憑藉著自己的本領,在亂世之中硬是殺出了一條血路,登上了皇位,成為了一個布衣皇帝。
  • 大明的歷史上,你最欣賞哪個皇帝,個個有不同
    工作狂人----朱元璋朱元璋在位的期間,他是一個非常勤政的皇帝,事事鞠躬盡瘁,據歷史學家的統計,在短短的八天的時候,朝廷就收到了各國各地送上了奏摺1100多件。而且這些奏摺也是平均也是1000字以上的,所以這樣算下來也是有了110多萬字。
  • 古代皇帝都很在意自己的名諱,朱元璋稱帝後,明朝的豬叫什麼?
    說起朱元璋,相信大家都知道,明朝的開國皇帝,從一個放牛娃、和尚成為一個國家的開國皇帝,典型的屌絲逆襲。1368年朱元璋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後,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朱明王朝自此開始。我們都知道,在古代封建社會,皇帝是全中國最為尊貴的人,一般登上皇帝的寶座之後,都會採取一些措施來避諱自己的名諱與其他的東西相衝。而「豬」與「朱」同音,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國以後,明朝的人們又是如何稱呼豬的呢?
  • 皇帝下令開倉放糧,穿上舊衣服當了三天乞丐,回宮後連斬5名高官
    歷代皇帝都信奉「君之如水,民之如舟,水能載也,舟能覆也。」因此一直以來,民生問題都是皇帝要考慮的,一旦天下發生戰亂或天災,皇帝都會下令賑濟,但有時,皇帝下了命令,一些官員就拿著災銀,想方設法剋扣,等到災銀運到百姓手中,就根本不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