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蓬蒿是何意?詩詞大會題錯了,專家鬧笑話

2020-12-12 李秀筆記

偶爾也會看會兒電視,上一次看詩詞大會還是一年多前。自從多年前於丹等人「黃」了之後,我認為從電視上學的東西終究了了,不如自己認真讀書來得踏踏實實,可靠。

無可否認,詩詞大會立意、包裝都很好,值得稱讚。但有些細節,實在無法推敲,就像紙糊的,一推就倒。

李白,是我們普通人最熟悉和喜愛的唐代詩人,所寫詩句,最大的特點就是帶有濃鬱的浪漫主義色彩。李白,又被我們後人尊稱為「詩仙」,詩仙的意思是李白寫詩已經到達了神仙的境界,而且李白也是位修行之人。

李白的思想,深受道家影響,黃帝、老子、列子、莊子對李白的影響頗深。李白,號青蓮居士,也是有很深緣由的。

說完李白,繼續說名聲響噹噹的詩詞大會。詩詞大會出了這樣一道題,李白說「仰面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對「蓬蒿人」的理解正確的是?

截圖如下:

詩詞大會上說,正確答案是B。

一位胖胖的男專家,是這麼解釋的:

李白用了17年時間,才從一界布衣到面見「唐玄宗」,李白在詩裡用了相當多的典故,最有名的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話說的挺傷人的,就是自己高明嘛!我怎麼能久居人下,久處蓬蒿之地。我不是這樣的人。表達了欣喜若狂的心情。李白是天之驕子,也有俗人氣息。他說,這是李白的性格,也是唐朝人的性格,高興就是高興。

結果是,臺上選手倒是答對了,百人團卻有34人答錯了。

專家的解釋,我聽明白了。專家認為,李白挺俗的,不過是想表明自己將來不會是窮人。所以,標準答案是B,「貧居之人,所居荒野之處皆蓬蒿。」

對於專家的這個解釋,網友評價是「曲解!呵呵了」

那麼,李白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我認為胖專家確實說對了一點,那就是李白的詩裡典故很多。而這「蓬蒿」也是來自一個更加古老的典故,那就是《莊子·逍遙遊》。

李白對莊子的喜愛,是不言而喻,證據確鑿的。比如李白的千古名作《俠客行》,其中膾炙人口的「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就是化用自《莊子·雜篇·說劍》。

臣之劍,十步一人,千裡不留行!——《莊子》

再比如,李白的知名賦作《大鵬賦》,明顯就是在歌頌《莊子·逍遙遊》裡那隻不知其幾千裡的鵬。

相對於展翅飛翔於天際的大鵬,逍遙遊裡還有一隻小麻雀。

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莊子·逍遙遊》

小麻雀說:我奮力而飛,不過幾丈而已,最多盤旋在蓬蒿之間,已是極限。

由此可見,李白詩中的蓬蒿,是引經據典另有深意,並非貧居之人那麼簡單。李白的意思是,他並不是莊子文中的小麻雀,而是逍遙的大鵬鳥。因為小麻雀說,自己只能飛蓬蒿那麼高。李白顯然不願意做麻雀。套用《史記》裡的一句話,「燕雀焉知鴻鵠之志」。

此外,李白生活在盛唐時代,並且家境富裕。因此如果說李白是一個對於貧富沒什麼概念的富二代,還是比較靠譜的,但若說李白不安於貧窮,那就沒道理了。

安貧樂道,一直是道家的傳統。在詩詞大會裡,專家以今天人們對於貧居的看法來衡量古人,顯然是有失偏頗的。顯然,李白的「蓬蒿」是在談夢想,就一個人的夢想而言,是無價的。夢想這件事用貧富來衡量,哪怕在現代也並不妥當。

因此,詩詞大會裡面的這道題顯然是沒有正確答案的,也就是說題目出錯了,專家被網友笑話純屬正常。

當然,專家也可以後期解釋說,自己本來也是有講完整的《逍遙遊》的,可惜在節目中被裁掉了。而貧居之人,就是不得志之人....諸如此類。

對此,大家怎麼看呢?歡迎評論。

相關焦點

  • 這句「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是誰?為何這麼多人答錯?
    這首詩的名字叫做《南陵別兒童入京》,在李白這麼多年寫詩的時光中,可謂是他最得意洋洋的一首了,尤其是這首詩的最後一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簡直是把李白得到終於轉機的人生描寫的淋漓盡致。因為與詩聖相比,李白一直是一個更自我的人,而不是一個杜甫、範仲淹式的完人。為了證明這一點,咱們就來說一說詩詞大會上的一道題,這道題就是與我們上面所說的那首詩有關。這句「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是誰?為何這麼多人答錯?
  • 網紅教授點評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一看這德行就知道當不了官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首詩是李白40多歲時寫的,當時身在南陵的他接到了朝廷的詔書,等了這麼多年,他終於等到了皇帝的召見。此時的李白,心裡自然是美得很。一:詩詞大會上康震對它的點評被質疑詩詞大會曾考過這首詩,題目是問詩句「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是什麼人?共有3個選項: A. 俗語罵人的話 B. 貧居之人,所居荒野之處多蓬蒿 C.攀龍附鳳的人。這道題共有34人答錯了,正確答案應該是B。
  •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細說李白最「狂」的詩句
    一說到詩詞,你肯定一下就能想到"詩仙"李白。詩詞,是我國歷史文化寶庫的珍寶之一,是指以古體詩、近體詩和格律詩為代表的漢族傳統詩歌,是一種可以闡述感情的表達工具。不同的詩詞所表達的意思也不相同。今天就讓咱們一起走進李白老師的詩歌裡去,來探究探究關於"李白式狂妄"的詩句。
  • 詩詞大會考《早發白帝城》,現場一大半人答錯,專家和董卿直搖頭
    這些事實都讓詩詞迷欣慰,是的!傳統文化已經得到了足夠的重視。對於這些出現在高考中的古詩,或許會有朋友覺得簡單,畢竟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們就在背詩。12年下來,全文背誦的詩歌太多了。但會背了,就真的理解了嗎?這個事我們要打一個問號。大家對詩歌的理解,從選手們在這幾年大熱的文化類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上的表現,就能看得出來。
  • 蓬蒿成長記
    幼兒1:嗯嗯~我們以前種過四季豆、玉米、生菜、蓬蒿。    幼兒2:蓬蒿都沒有長出來。   幼兒3:生菜也沒有長出來。    老師:要不這次我們再來試一試,看看能不能把它們種出來。先選一種蔬菜來種,你們想種蓬蒿還是生菜呢?    幼兒4:我想種蓬蒿。    幼兒5:恩,我也想種蓬蒿。
  • 蓬蒿
    蓬蒿,亦稱茼蒿,草本植物,葉形長,呈羽狀分裂。反正百度上大概是這麼寫的。
  • 李白的一首詩中提到的酒是指的什麼酒,擊敗詩詞大會53位高手
    譬如我們都知道,唐代的大詩人李白,就是一個特別愛喝酒的人。流傳有這麼一句話「李白鬥酒詩百篇」,可見大詩人李白的酒量那是非常人所能比的。要不然也不會說「會須一飲三百杯」,有了酒的助興,那詩文更是寫得洋洋灑灑,豪情萬丈。酒,是激發詩人想像的源頭,是包容詩人一切情緒的大海,李白的詩歌中寫到酒的更是數不勝數。
  • 詩詞大會考「江州司馬青衫溼」中江州司馬是誰?居然會有15人答錯
    每一期詩詞大會播出後,很多觀眾都會發出這樣的感嘆:這些選手好歹也是挑選過的,為何經常會答錯一些挺小兒科的題目。其實作為一位一線教師,筆者倒是認為這種現象很容易理解。一方面,現場答題受到了時間的限制;一方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盲區,這就是為何很多知名的專家學者,也會有寫錯簡單漢字的時候。
  • 詩詞才女武亦姝613分上清華!為什麼讓孩子背古詩?看她就知道了
    2017年,一段飛花令,讓一個來自上海復旦附中的高一姑娘——武亦姝,在第二屆《中國詩詞大會》中一戰成名,最後榮獲總冠軍,並被網友稱為「國民詩詞女神」。兩年後的2019年,她以613的高分考入了清華大學。常言道: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在武亦姝身上體現得再明顯不過了。
  • 古代比較「囂張」的4句詩詞,李白的很霸氣,唐伯虎的很高深!
    古代比較「囂張」的4句詩詞,李白的很霸氣,唐伯虎的很高深!想必很多人對詩詞都是比較喜歡的,喜歡詩歌的朋友們可能會是因為詩人本身的性格個性,還有可能是因為某首詩中的某句話太過精彩,讓人回味無窮,其實許多詩歌很簡短,但這並不妨礙它要表達的效果,今天小編就來跟各位聊聊,古代比較「囂張」的4句詩詞,李白的很霸氣,唐伯虎的很高深!我們先來講講李白的兩句詩歌。第一句是「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 這首是李白少有的愛情詩,卻脈脈含情,刻畫入木三分,世間少有
    如此看來,李白稱之為古代情詩高手,實至名歸。說起李白,有多少人和小編一樣十分羨慕他的一生呢。少年七歲成才,父親遙指園中李樹作詩,其脫口而對詩「李花怒放一樹白」便為自己爭取到了李白這一名字。出生於書香世家,從小便是公子哥的生活,家庭文化薰陶,自身聰明機智,讓李白年少成名。蜀中入長安,憑藉才華被玄宗看上,一朝入宮門驕傲豪放「我輩豈是蓬蒿人」。
  • 「黑雲壓城城欲摧」到底何意?詩詞大會主持人龍洋因用此句被群嘲
    詩詞大會到現在已經辦了5季,每一季都給詩詞迷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提到第5季,大家首先會想到的應該就是龍洋替代了董卿成為了主持人。
  • 歷史上最狂的一首詩「它」出自李白,霸氣無人超越!
    說起李白我們都從不陌生,從小都學習他的詩句。你最喜歡他的哪句詩詞呢?或者你覺得他的哪首詩寫的最好呢?然後要說起李白詩中最狂的一首詩,就是這首南陵別兒童入京,霸氣無人超越。在這首詩中,我們都知道李白是一個擁有遠大抱負的詩人,和他就空有一身抱負,卻無從施展。在李白四十二歲的時候,他就受到唐宣宗召他入京的詔書之後,他滿心歡喜地回到家中和家人團聚告別,心裡想著終於可以進朝廷來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在此,當時為了這件李白形容的喜悅就坐下了這一首詩。
  • 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詩仙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大李杜」,其人性格爽朗,愛憎分明,喜酒,愛交友,下面我從四個方面對這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仙李白,其詩為什麼在民間深受百姓熱愛做一簡單說明:第一,灑脫樂觀積極向上的個人性格魅力
  •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李白的經典詩詞名句你知道多少?
    李白是我國唐代有名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以抒情為主,風格豪放浪漫飄逸,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後中國最為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代表中國古典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李白一生留下上千首詩詞作品,其詩中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你知道多少?
  • 十二首古詩詞描繪出十二種笑,詩詞之妙,笑也能年少
    喜歡微笑的人一定是心胸開朗,即使暴風雨驟來,也依然隨性開懷。能夠放聲大笑,不僅可以身心健康,而且在無意間感染了周圍的人,放下煩惱,忘記憂愁。大詩人李白一輩子懷才不遇,可是他會開解自己,不僅遊山玩水,還賦詩高歌,高興時就仰天大笑,悲傷時又何妨痛哭流淚。蘇軾說「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陸遊吟「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原來詩人都是性情中人。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千百年來廣為流傳
    其實李白除了他的才華,最讓人佩服的就是他那狂放不羈的性格,也是因為李白的這種性格,所以他的詩歌大多都是比較狂放不羈的,你要是問我他最狂的一首詩是哪一首那應該就是他初入仕途的時候寫的那一首了吧。李白很多詩都是在遠遊的途中所寫的,為何李白的詩能寫得如此豪氣不羈,因為他的生活方式就是這樣的。儘管他有心做官立志報國,但是命運卻讓他做了一個雲遊的詩人。
  • 詩詞大會難題:「千門萬戶曈曈日」,曈曈何意?百人團答錯過半
    王安石(劇照)《中國詩詞大會》上曾對這首《元日》做出分析和考察,題目看上去很簡單,問的就是「瞳瞳」二字該作何解釋,這可難倒了不少選手,一時間竟然無語凝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下「瞳瞳」二字究竟是何意。唐宋詩詞中國詩詞的輝煌,在唐宋時期達到頂峰。
  • 李白一生狂傲不羈、藐視權貴,譽為詩仙,卻也曾卑微地低下頭顱
    就此,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冠軍彭敏,近期在個人社交平臺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最辛酸的死法,代表人物杜甫,據說杜甫晚年漂泊到了湖南耒陽一帶,在船上連續幾天吃不上飯,一個縣令聽說了,好心派人送來一堆牛肉和白酒,結果杜甫一不小心吃太猛,撐死了。
  • 李白一首火不起來的詩,沒有以往狂放仙氣,卻還原一個最感人李白
    李白有一首詩,也算廣為人知,說名字大家都知道,卻又印象不那麼深。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山從人面起,雲傍馬頭生。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送友人入蜀》這首詩很難給人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在李白的筆下。李白是誰,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不羈狂士形象,這是大家最喜歡的李白,也是大家潛意識裡最認可的古代文人的形象。但是這首詩不是這樣,這首詩甚至不像是李白寫的,這和李白一貫的風格稍許有些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