嫪毐之亂:鍛造奇貨可居的呂不韋,為什麼投了令他毀滅的買賣?

2020-12-23 熊沾沾

呂不韋從一介大商人成為大秦攝政丞相,也算得上是一代傳奇了。

古代社會普遍輕視商人,即使靠經商賺到的錢再多,一般有些身份地位的人都會瞧不起商人。

這是當時的一個社會風氣。

呂不韋能夠完成這樣的身份跳躍,靠的是慧眼識珠,打造了一個「奇貨可居」的投資神話。

呂不韋經商到了趙國邯鄲,無意中遇見落魄的秦國王孫嬴異人。呂不韋看好嬴異人的未來,努力幫助他擺脫困境,回到秦國,拿下儲君之位。

投桃報李,嬴異人成為秦王之後,就任命呂不韋為攝政丞相。而呂不韋的閱歷和才能也匹配得了這樣的高位。因此在嬴異人盛年而逝後,嬴政即位,親政之前,秦國的攝政權力就掌握在呂不韋的手中。

在鍛造「奇貨可居」這個神話過程中,呂不韋運籌帷幄,凡事皆在掌握之中。

「奇貨可居」這件投資,其收益率何止百倍。

因此,面對新一任年幼的秦王,呂不韋信心滿滿。

呂不韋當了秦王嬴政的「仲父」,未來君臨天下的君主將在呂不韋的手中長大。

呂不韋意氣風發。

他身上有著商人的精明和敏銳,卻再無商人面對官府時的唯唯諾諾和忍氣吞聲。

呂不韋和嬴政之母趙姬有舊情。此時兩個人一個是當朝丞相,一個是守寡太后,舊情復燃,就順理成章了。

但呂不韋這個時候腦子很清醒。他知道秦王嬴政距離親政只有幾年時間,他必須處理好和秦王的關係。如果嬴政知道他在攝政期間和自己的老母親有一腿,嬴政未來會如何清算呢?

呂不韋不要做商鞅,他想做的是一個功業有成全身而退的能臣。

於是,呂不韋想到李代桃僵之計。他重新物色了一位替身,名叫嫪毐,進宮去陪伴深閨寂寞的趙姬。

嫪毐果然沒有辜負呂不韋的推薦之恩,他一進宮,就轉移了趙姬的注意力。

呂不韋得以脫身。

還沒有放鬆多長時間,呂不韋就發現嫪毐失去了掌控。在趙姬的支持下,嫪毐成為另外一股足以和呂不韋抗衡的力量。

在權力場上,嫪毐和呂不韋漸漸視同水火,互不相容。

這其實可以理解。呂不韋的權力來自於嬴異人的信任和報恩;而嫪毐的權力來自於身為帝太后的趙姬。

在最後階段,嫪毐鋌而走險,決定發動叛變,誅殺呂不韋和秦王,取而代之。

嫪毐在權力場上就是一個傻子,明眼人一看他就知道他必不得長久。就是連呂不韋都害怕和趙姬私通,會得罪秦王嬴政,必然早做打算。

何況是嫪毐一個沒有根基的人。

可惜,呂不韋選得替身,反而成了導火索。

這是因為呂不韋忽略了人的欲望和貪婪。

尤其是當他有機會毫無費力地接觸與自己才能不匹配的權力時,尤為如此。

嫪毐輕而易舉地搞定了趙姬,「太后絕愛之。」

既然有此機會,嫪毐豈會甘心永為棋子?

他想要反客為主,也一度成功壓制了呂不韋。

一個人的欲望和野心如果被放大,便很難回歸到本來的位置上。

嫪毐就是如此。

嫪毐粗蠢愚頑,不懂法度,導致呂不韋初期並不會把他放在眼裡。誰知在趙姬的庇護下,嫪毐會成為一顆毒瘤呢?

這顆毒瘤爆發的時候,把呂不韋拉下水。

嫪毐之亂後,查出是呂不韋獻計安排嫪毐陪伴太后,令嬴政勃然大怒,呂不韋被勒令自殺於家中。

在嫪毐身上,呂不韋的識人之明顯然宕機了。

身處高位的呂不韋,一來太相信自己的判斷力和控制力,二是忽略了一個人慾望無限放大之後的爆發力和醜惡。

呂不韋本來是想借嫪毐躲過和太后私通的秋後算帳,結果反而讓嫪毐惹出了更大的亂子,以致於賠得底朝天,原因就在於低估了對手和人性。

嫪毐之亂,直接原因是趙姬並未約束自己的私慾。但最初的源頭卻是呂不韋掉以輕心,根本沒有考慮意外事故。

簡單的說,就是沒有做好備案。在投資嬴異人的時候,呂不韋可能全盤推演過如果投資失敗會損失多少,成功之後收益如何。

但是面對嫪毐,他沒有想過如果嫪毐的事情敗露,該作如何應對,甚至該如何控制嫪毐,可能呂不韋都完全不考慮。

只能說,曾經做成大秦王朝最划算一筆買賣的呂不韋,面對嫪毐,就是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

相關焦點

  • 「奇貨可居」的呂不韋,得到自己想要的了嗎?
    他的父親早已把家中的生意交給年輕人,這個年輕人做得一直很不錯。就在前幾日,剛剛做好了一筆珠寶的買賣,大賺了一筆。他現在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暫時還拿不定主意,想找父親諮詢一下。原來,就在前幾日,他在趙國的邯鄲遇到了一個人,這讓他看到了一個巨大的「商機」。可是這個「商機」風險太大,他得找老父親商量一下才行。
  • 秦國統一前夕,「嫪毐之亂」和「呂不韋專政」誰才是嬴政最後的痛
    在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前夕,在秦國內部出現了兩個幾乎可以改變秦國命運的人物,一個是呂不韋,一個是嫪毐。起初的呂不韋只是一個卑賤的為國商人,在那個宗室權貴的時代,商人的地位微乎其微。嫪毐相比於呂不韋更是落魄,還是依靠呂不韋才成了趙太后的男寵,假扮宦官進宮。
  • 大秦賦;慧眼中的奇貨可居,仲父呂不韋的結局是怎麼樣的?
    ——呂不韋最近,大秦賦正在熱播,劇中商人呂不韋憑藉自己之力,強化大秦,也讓自己位極人臣,權傾朝野,那麼仲父呂不韋的結局是怎麼樣的呢?呂不韋是一個精通人情世故的,而且也是一個非常善於謀劃的人,他一生精明,但也因為做了一件錯事而導致了自己的人生悲劇,那就是讓嫪毐伺候趙太后。
  • 《大秦賦》他信奉「奇貨可居」,做了一宗超大的買賣
    我們都聽過「奇貨可居」,這個典故是出自於春秋戰國時期呂不韋的話語。這個呂不韋真的算是一個傳奇人物了,他原本不過是小國衛國的商人。在古代,商人地位是最低下了的,就算他後來成了秦國的丞相,依然還是有很多人會私下裡稱呂不韋為「賤商。」但是商人的頭腦是很靈活的,而且對有利可圖的東西都很敏銳。
  • 呂不韋的「奇貨可居」,堪稱商業運作典範!
    歷史上最成功的商業運作莫過於呂不韋的「奇貨可居」了。趙國一直受秦國的欺負,趙孝成王很想殺掉秦國質子異人,幸虧有平原君替異人說好話,才保住了他的命。當時正值異人處於人生的低谷期,他碰到了改變他和秦國命運的呂不韋。呂不韋是陽翟人,在一次前往邯鄲做生意時遇到了異人。不缺錢的呂不韋覺得這是一個良機,他回家諮詢商業經驗豐富的父親。呂不韋問父親:「種地能有幾倍的利?」
  • 成語典故|看呂不韋的「奇貨可居」與「一字千金」
    這裡同大家分享兩條和呂不韋有關的成語,一則是世所熟知的「奇貨可居」,一是大家較為陌生的「一字千金」。 【典故出處】 呂不韋出身富商,一次到趙國的都城邯鄲去做買賣,遇到在趙做人質的秦國公子異人。異人是秦國太子安國君的兒子,但是因為討厭異人的母親夏姬,因此異人被送到趙國當人質。趙國由於與秦國交戰因此十分輕視異人。為此其處境有些困窘。呂不韋卻從商人角度看到了他身上的價值。
  • 嬴政和呂不韋都不在鹹陽,嫪毐攻打蘄年宮的意義何在呢?
    蘄年宮之變是秦朝歷史上一次重大的歷史事件,經此一事,嬴政誅殺嫪毐、驅逐趙太后、逼死呂不韋,這才算是徹底掌握了秦國的軍政大權!那麼,此次事件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呢?作為本次叛亂的主角,嫪毐為何選在秦王嬴政和呂不韋都不在鹹陽的時候發動政變呢?難道他的攻擊目標不是嬴政嗎?
  • 從「奇貨可居」到「位極人臣」,為什麼晚年的呂不韋「必須死」?
    在呂不韋的政治和軍事操作下,秦國進入到了更快地發展階段,東周君的投降,就是呂不韋率軍進攻實現的。可以說呂不韋對於秦國的進一步強大,以及後來嬴政的即位,都是有巨大功績的。嬴政對呂不韋功績的忽視令其受辱呂不韋崛起於秦莊襄王時期,成為了秦國丞相之後,幾乎總攬了秦國的軍政大權,加上莊襄王對他的無條件信任,這使得呂不韋成為了,整個秦國大臣中的天字第一號人物。
  • 趙姬貴為秦始皇之母后,為何與呂不韋有染,還為嫪毐生下兩子?
    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並不受寵的夏姬之子異人排行在中間,被選中了。由於秦、趙兩國的關係時好時壞,異人在邯鄲生活艱難,時有生命之憂。公元前260年,在邯鄲過得十分的不如意異人遇上了來邯鄲做生意的商人呂不韋,呂不韋覺得奇貨可居,打算對其進行風險投資以獲大利。於是,賜五百金予異人,讓其改善生活,結交賓客,擴大知名度,隔三差五與其飲酒作樂,拉近距離。
  • 從呂不韋「奇貨可居」的故事,深度了解中國古代的「人質」
    其實古代人質也是相當之久了。早在戰國時期,就有很多人質。而且當時的人質身份可不一般,大部分都是各國王室人員,更有甚者,是未來的王位繼承人,比如著名的秦王嬴政,剛出生就在趙國當人質。那我們就以戰國時期呂不韋奇貨可居的這個故事為切入點。來談中國古代的人質是怎麼樣的。
  • 呂不韋為何會自殺?無論嬴政是不是自己兒子,這30個字都註定呂不韋...
    上次講完嫪毐,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一代名相呂不韋的下場。呂不韋原本是一介商人,卻憑藉「奇貨可居」把之子嬴異人推上國君之位,輔佐多年,自己也成為一代名相,一生經歷的確堪稱傳奇。 為了應付趙姬,呂不韋用嫪毐以桃換李,只是沒想到這個嫪毐又壞又蠢,搞出這麼一攤子事來。平定「嫪毐之亂」後,嬴政要查到始作俑者是呂不韋也不是什麼難事。
  • 《呂不韋列傳》|富而謀國,位極人臣,呂不韋為何最後飲鴆自盡?
    他又憑什麼被載入歷史史冊?1.「奇貨可居」,果斷堅定,以精準的投機眼光投資秦質子異人呂不韋是陽翟的大商人,他奔走於各國做生意,貨物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走南闖北、見多識廣讓呂不韋有著精準而獨到的投機眼光,最後成為「家累千金」的巨富大賈。
  • 秦始皇並沒有殺呂不韋,只是讓他遷到蜀地去,為何呂不韋要自殺
    呂不韋出身於商人世家,他很懂得「奇貨可居」的道理,他通過低價買進物品,然後高價賣出的方法,賺取了巨額的財富,但是呂不韋還不滿足於此,他想要獲得更大的權勢和流芳百世。 呂不韋去趙國邯鄲做生意時,無意中見到了在趙國做人質的秦國公子異人。
  • 秦始皇只是讓呂不韋遷到蜀地去,並沒有殺他,為何呂不韋要自殺?
    來自商人家庭的呂不韋,深知「奇貨可居」的道理,以低買高賣的方式,以低買高賣的方式,賺得了大筆財富,但呂不韋仍不滿足,想要獲得更大的權力,獲得更多流芳百世。呂不韋到趙國邯鄲做生意,偶然看到秦國公子異人在趙國做人質。
  • 大秦賦:嫪毐李斯進宮,聰明如呂不韋也犯了和韓王一樣的錯誤
    段奕宏飾演的呂不韋盡顯其商人本色,做什麼事都精於算計自己的利益得失,與人商討也猶如奸商玩討價還價的心理戰術,但卻帶上幾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奸雄氣質,給呂不韋這個歷史人物帶來了耳目一新的形象演繹。要談秦始皇和呂不韋,必然繞不過趙姬這個著名的風流太后。呂不韋與趙姬的關係一直在各種正史野史中都頗有微詞。
  • 贏政並沒有下令呂不韋自盡,讓他遷到巴蜀,為何他就自盡了呢?
    秦王嬴政沒有下令呂不韋自殺,並不是他不想殺呂不韋,而是暫時還不能殺。但是不妨礙他噁心呂不韋,而呂不韋選擇自殺,正是他的聰明之處,舍己存家,呂不韋不得不死。因為嫪毐事件牽連到了呂不韋,秦王嬴政罷免呂不韋的相位,將他趕到河南的封地。
  • 大秦幕後操盤手呂不韋,給「情婦」趙太后強推嫪毐,這步棋真臭?
    歷史上很多關於趙姬的故事,內容形象全是從穢亂角度出發,關於這樣的描述出發點,很多人給出了兩種觀點,一種是由於秦始皇暴虐,後來人為了汙化嬴政而刻意將其母親描寫的淫穢不堪。另一種則是因為其本是呂不韋的姬妾再到後來與嫪毐有著密不可分的干係,坊間傳聞,異人死後,生性放蕩的趙姬就頻繁招舊愛呂不韋進出閨府,與之私通。
  • 被八卦掩蓋的歷史,嫪毐趙姬叛亂,真實目的被歷史遺忘
    (01)奇貨可居我們都知道一個成語叫做奇貨可居,說的就是呂不韋和秦異人的故事,作為商人的呂不韋,敏銳的發現了在趙國做人質的秦國王孫的價值,於是傾盡所有財產和能力賭一把,幫主這個秦異人上位。(02)嫪毐為什麼要叛亂關於嫪毐,他是個典型的屌絲逆襲的典型,趙姬和呂不韋的關係有點不清不楚,但做了秦國秦國丞相的呂不韋受到萬人矚目,再跟當朝太后扯上什麼關係,有點不合適,所以呂不韋向太后推薦了嫪毐。
  • 秦始皇為何將嫪毐五馬分屍?
    嫪毐,一個秦王宮的太監,秦始皇嬴政竟然將他來了一個五馬分屍,並且還夷三族。那麼,這個嫪毐到底做了什麼喪心病狂的事情,令秦始皇嬴政如此的憎恨他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下其中的隱秘。假太監嫪毐嫪毐本是秦國丞相呂不韋府中的舍人,但因為一個女人就此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 秦王並未賜死呂不韋,只是流放他,呂不韋為何要自殺?
    呂不韋開始了自己的政治投機,他先是用自己的大量金錢"投資"這名異人,為他安排好生活後,啟程去往秦國遊說,幫異人爭取到了秦國的太子之位,此人就是之後的莊襄王。至此,呂不韋的政治投機已經成功,呂不韋官拜丞相,封為文信侯,莊襄王退位秦王嬴政即位後,呂不韋受到重用,一時之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