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5人就有1人過敏,我國近年過敏性疾病發病率持續上升,但大眾認知...

2020-12-17 上觀

推動全社會關注過敏性疾病,2020年過敏關愛季系列公益科普活動 「與敏共生·暢享生活」近日正式啟動。活動傳出消息:過敏在全球的總患病率高達22%,每5人中就有1人患過敏性疾病。近年來,我國過敏性疾病的發病率呈持續上升趨勢,大眾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卻相對滯後。以過敏性鼻炎為例,我國患病率達17.6%,主要表現鼻塞、鼻癢、流鼻涕、打噴嚏等,嚴重影響患者工作生活。

過敏性疾病已成最常見慢性病,兒童致敏率達40%至50%

過敏性疾病,又稱「變態反應性疾病」,是由本來對人體無害物質引發的一種異常的身體免疫反應。過敏性疾病可發生在全身的任何部位,常見於鼻部、皮膚、眼部、呼吸道及胃腸道,從新生兒、兒童到成人的各個年齡階段都可能發生。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許政敏教授說,許多人以為過敏性疾病並無大礙,其實並非如此。以過敏性鼻炎為例,兒童過敏性鼻炎會影響小孩生活質量,部分過敏性鼻炎還會造成合併症,比如睡眠呼吸障礙,會打呼,影響腦部供氧,由缺氧造成記憶力減退、多動等。此外,過敏性疾病還會合併哮喘、支氣管炎、中耳炎、鼻竇炎、腺樣體肥大,這些危害會引起意想不到的疾病,例如,鼻竇炎嚴重者甚至會影響顱內,危及生命。

從現有過敏性疾病相關的流行病學調查可見:過敏性疾病,已成為我國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更令人擔憂的是,在全球範圍內嬰幼兒、青少年患者人群明顯增加,兒童對常見過敏原的致敏率高達40-50%,遺傳和環境的影響都不容忽視。

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程雷教授說,「許多人對過敏性鼻炎的認識存在局限,做好疾病科普有利患者早期就診。」兒童相較於成人更容易共患多種過敏性疾病,忽視過敏問題,往往導致多種合併症得不到控制,嚴重影響兒童的學習與生活質量。

過敏性疾病需要全病程管理,建立「防重於治」觀念

除了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膚病同樣備受困擾。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第13屆主任委員張建中教授透露:過敏性皮膚病在我國患者人群大約有 1.5億,包括特應性皮炎(溼疹)、蕁麻疹、接觸性皮炎、食物過敏、藥物過敏等。上述過敏性疾病,非但有皮膚表現,還常常有內臟系統表現,是系統性疾病。患者需要及時就醫,正規就醫,科學預防,合理治療,才能控制和消除病痛,防止病情加重和形成併發症。

來自耳鼻喉科、皮膚科、兒科、呼吸科等過敏性疾病相關領域專家共同發聲:呼籲全社會重視過敏疾病的全病程管理。從多學科角度提出公眾應從預防、治療到與敏共生,正確認識過敏性疾病。專家一致認為,過敏疾病綜合管理需要正確認識疾病的發生和治療,建立「防重於治」的觀念。

張建中說,過敏性鼻炎的常見過敏原是塵蟎和花粉,如蒿草、豚草花粉和松樹、柏樹花粉等。對於室內過敏原(如塵蟎),患者在室內應避免接觸毛絨玩具、地毯、掛毯等物品,保持通風換氣、被褥衣物保持乾燥。對於室外過敏原(如花粉、真菌等吸入物),患者在過敏原高發季外出一定要佩戴口罩,儘量不去致敏花粉散播廣泛的地區。

許政敏表示,過敏性疾病治療中,需要做到預防性的疾病用藥。過敏性鼻炎患者在明確過敏原的情況下,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預防性用藥,如口服抗組胺及糖皮質激素類鼻噴劑等,有效預防及控制過敏症狀。

另悉,此次由白求恩公益基金會發起,上海強生製藥有限公司和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支持,旨在攜手行業各方力量推動疾病公眾認知度,樹立科學治療與疾病預防的健康理念,幫助過敏患者暢快呼吸,享受幸福的美好生活。活動將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面向全國開展疾病科普、問診和患者教育等公益活動。在過敏性疾病高發的省份,還將開展針對性的過敏知識講座及關愛活動。

(連結)

如何區分過敏性鼻炎和感冒?

1,從發病季節來看,普通的感冒冬春季節是高發季節,這段日子也是病毒感染高發時。過敏性鼻炎一般來說是春秋,4月、5月、9月、10月間發病率較高。

2,持續時間不一樣,普通感冒7至10天就好了;過敏性鼻炎至少要兩周以上,出現鼻子塞、流鼻涕等。

3,普通感冒往往伴有發熱;過敏性鼻炎沒有發燒。

4,普通感冒不僅有鼻部症狀,還有喉嚨、咽部的充血、疼痛;過敏性鼻炎僅僅是鼻部的症狀,沒有喉嚨痛。

5,普通感冒眼睛不癢,而過敏性鼻炎往往伴有眼部的癢,會有揉眼睛。

6,普通感冒鼻涕一般來說是白色的,甚至是膿性的;過敏性鼻炎是清水一樣的。

7,實驗室檢查來看,普通感冒「嗜酸性粒細胞「正常,白細胞也基本正常,甚至偏低(與跟病毒感染有關)。過敏性鼻炎「嗜酸性粒細胞」非常高,過敏原檢測呈陽性。

8,普通感冒沒有家族史,過敏性鼻炎伴有家族史,如果雙方父母都有過敏性鼻炎的,小孩患過敏性鼻炎達到75%以上。

相關焦點

  • 折磨人的過敏性鼻炎,何時能盼來好轉?
    我國過敏性鼻炎患病率最權威的統計來源《中國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顯示,從2005年至2011年6年間,我國成人過敏性鼻炎患病率從11.1%上升至17.6%,估算患病人數大約增加1億。劉曉玲援引內蒙古衛健部門的研究表示,目前呼和浩特、赤峰、鄂爾多斯三地城市及農村過敏性鼻炎確診發病率已經達到17.1%;兒童發病率逐漸增多,出現2歲患兒。另一研究顯示,錫林郭勒草原地區過敏性鼻炎自報發病率高達32%。多名醫生用「暴增」形容內蒙古近年過敏性鼻炎的發病態勢。「每到8、9月過敏性鼻炎患者翻番增長。」
  • 世界過敏性疾病日|夏季是一年中過敏高發季節,這份預防攻略請收好
    連日來上海多雨,小李身上莫名的癢,隨處一抓就是一個紅包塊,去醫院檢查發現是過敏了。7月8日是第十六個世界過敏性疾病日,專家們紛紛指出,夏季是一年中過敏高發季節,需要注意各種過敏性疾病高發。咳嗽、皮疹、鼻炎、哮喘、噴嚏、嗓子癢、眼睛紅……過敏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21世紀重點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過敏性疾病發病率在全球範圍內呈上升趨勢,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表明,目前全球有22%~25%的人患有過敏性疾病,並以每10年23倍的速度增加,目前僅在我國就有兩億多人患病。過敏性疾病人群正從稀少到增多,尤其是青少年發病率越來越高,且各種過敏原同時過敏和多器官過敏的情況正在增加。
  • 世界過敏性疾病日|送鮮花、曬太陽也可能過敏 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圖說:探望病人別送鮮花 採訪對象供圖咳嗽、皮疹、鼻炎、哮喘、噴嚏、嗓子癢、眼睛紅……這些症狀都可能是過敏引起的。夏季是一年中過敏高發季節,今天是第十六個世界過敏性疾病日,專家提醒廣大市民:過敏季,要注意科學防過敏,早發現早治療,提高自身免疫力。
  • 兒童過敏性疾病高發 警惕5類常見過敏原
    7月8日是「世界過敏性疾病日」。據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約有2億人患有過敏性疾病,且發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尤其是兒童過敏性疾病發病率持續增長。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見過敏原?該如何預防?下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健康頻道為您盤點。
  • 過敏性疾病到底該怎麼治?
    近年來,中國過敏性疾病的發病率呈持續上升趨勢,而公眾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卻相對滯後。為此,專家呼籲,應重視過敏性疾病的全病程管理,從預防、治療到與「敏」共生,正確認識過敏性疾病,建立防重於治的觀念。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患過敏症過敏性疾病又稱變態反應性疾病,是由本來對人體無害物質引發的一種異常的身體免疫反應。在近日舉行的2020年過敏關愛季系列公益科普活動上,來自耳鼻喉科、皮膚科、兒科、呼吸科等過敏性疾病相關領域的專家提醒,一旦發生過敏症狀,應積極規範治療、查清並避免接觸過敏原。
  • 從預防、治療到與敏共生,過敏性疾病亟需全病程管理
    (2020年7月8日,北京)今年是世界過敏性疾病日發起的第16年,為推動全社會關注過敏性疾病,2020年過敏關愛季系列公益科普活動在北京正式啟動。本次活動的主題是「與敏共生·暢享生活」,由白求恩公益基金會發起,上海強生製藥有限公司和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支持,旨在攜手行業各方力量推動疾病公眾認知度,樹立科學治療與疾病預防的健康理念,幫助過敏患者暢快呼吸,享受幸福的美好生活。
  • 塵蟎與哮喘等過敏性疾病之間的密切關係
    塵蟎是誘發哮喘、過敏性鼻炎和溼疹等過敏性疾病的重要變應原。近年研究證實塵蟎與過敏性疾病關係密切,許多國家的調查相繼證實了塵蟎是許多重要的過敏原。目前全球已有幾百項研究證實了塵蟎與哮喘等過敏性疾病之間的密切關係。
  • 世界過敏性疾病日:過敏的寶寶能接種疫苗嗎
    樂樂的家人也帶他來進行複診,據家人介紹,樂樂出生時媽媽母乳不足,加了配方奶粉混合餵養,5個月大時因為溼疹和腹瀉被診斷為牛奶和雞蛋過敏,牛奶只能吃胺基酸配方牛奶,還不能吃雞蛋,打預防針的事也讓人頭疼。每次去社區,一說到過敏都不讓打預防針,有時候又是溼疹發作厲害不能打。除了出生到5個月的疫苗,其他疫苗都沒有打。
  • 兒童食物過敏發病率最高達8% 專家建議向大眾科普抗敏知識有助降低...
    「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過敏性疾病為21世紀重點防護的疾病之一,全球約有30%-40%的人口深受過敏性疾病困擾。」7月8日是「世界過敏性疾病日」,在此特殊日子,國內部分食品企業和機構聯合舉辦活動,向大眾科普抗敏知識。
  • 過敏性疾病可不是小事,關注過敏性哮喘,營造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
    導語:哮喘是一種以慢性氣道炎症為特徵的異質性疾病,包含隨時間不斷變化的呼吸道症狀病史,發病率正以每十年20%-25%的速率快速增長,預計2025年哮喘患病人數將增加至4億。深入了解哮喘,掃清知識點盲區1、過敏性哮喘和塵蟎大多數始於兒童期的過敏性哮喘患者氣道常伴有對常見過敏原的過敏反應,尤其是源自屋塵蟎、蟑螂、動物皮屑、真菌和花粉的過敏原。
  • 流鼻涕,打噴嚏,我到底是感冒還是過敏?
    近年來,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特異性皮炎、食物過敏等的發病率呈日益增長的趨勢,威脅著世界上40%以上人口。流行病學數據表明過敏性鼻炎發病率在發達國家中逐年上升,影響近40% 的世界人口。發展中國家中,近年來由城市化進程,生活條件改善及增多的環境汙染物和過敏原暴露推動的過敏性鼻炎發病率的上升尤為顯著。
  • 1.5億人患過敏性鼻炎?鼻炎到底有多煩人?無法根治嗎?
    過敏性鼻炎是一種易感個體接觸過敏原後,主要由IgE介導產生鼻黏膜過敏性炎症的疾病。據統計,我國過敏性鼻炎患病率高達11%,差不多每十個人就有一個,患者總人數高達1.5億之多。如何識別自己有沒有過敏性鼻炎?
  • 過敏性鼻炎使人變傻?我慌了
    研究人員指出,花粉過敏兒童在花粉季節時認知功能受影響,且症狀越多,認知測試反應的時間越長。花粉季節和非花粉季節對照組和過敏組兒童的認知測試結果過敏性鼻炎(AR)是接觸過敏原(比如塵蟎、花粉、動物皮毛等等)後鼻黏膜出現的非感染性慢性炎症,表現為打噴嚏、清水鼻涕、鼻癢、鼻塞鼻堵等,還會出現嗅覺減退、眼癢、結膜充血等表現。
  • 世界過敏性疾病日 | 夏季過敏性疾病易高發,做好這幾點,遠離過敏
    年6月28日,WAO聯合各國變態反應機構共同發起了對抗過敏性疾病的全球倡議,將每年的7月8日定為世界過敏性疾病日。    過敏性疾病中,以速髮型過敏反應比較常見,其主要類型有皮膚過敏反應、呼吸道過敏反應、消化道過敏反應及過敏性休克等。過敏性鼻炎、哮喘、結膜炎、皮炎、食物過敏、藥物過敏等都屬於此病範疇。
  • 冬季,每6人就可能有1人得這種病………
    我國患過敏性鼻炎的發病人數已超過2億 那我們應該怎麼對付過敏性鼻炎呢? 鼻炎患者們遇上下面這種情況是有苦說不出: 偶然在公共場合打了個噴嚏,瞬間就會成為人群中的焦點,接受來自周圍人「關切」的目光。「肇事者」慌忙解釋:我剛剛只是鼻子癢啊,不要誤會啊!我鼻炎呢,老毛病了! 可抬眼一看,周圍人早已散開。
  • 為什麼城市兒童的過敏性鼻炎和哮喘遠比鄉村兒童發病率高?
    過敏性鼻炎和哮喘的發病原因很多,是基因與環境相互作用而誘發的多因素疾病。除過敏原外,早期生活因素(如低齡產婦、多眙妊娠和低出生體重)、家族史、種族及環境因素(如菸草環境、城市生活、生活方式、營養和空氣汙染等)也與過敏性鼻炎和哮喘密切相關。而且,過敏原和汙染物的致病作用可以相互影響,甚至相互增強。
  • 世界過敏性疾病日:兒童過敏性鼻炎校園篩查啟動
    7月8日是「世界過敏性疾病日」,近日,由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人民日報健康時報和上海教育報刊總社聯合主辦、拜耳健康消費品公益支持「科學抗敏,快樂童行——關注過敏兒童雲端研討會」直播在線舉行,與會專家對兒童過敏的防治提出了新方向。會上同時宣布啟動兒童過敏性鼻炎校園篩查活動。
  • 3個方法或能緩解過敏性鼻炎
    這過敏性鼻炎又犯了,可真是難受!身邊有過敏性疾病的朋友好像越來越多了,據WHO調查全世界患有過敏性疾病人數超過人口的 1/5,我國過敏症發病率高達37.3%,變應性鼻炎(又稱過敏性鼻炎)的全球發病率17%,我國患者已經超過1億,15%-38%的哮喘患者伴有過敏性鼻炎。並且現在兒童過敏症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據統計3-5歲兒童過敏症發病率40%-50%。
  • 超四成兒童受過敏困擾,科學抗敏權威專家進言獻策
    40%,其中兒童過敏性鼻炎發病率高達15.79%。 與過敏高發病率相比,很多家長對於過敏問題的危害性認識缺乏。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許政敏教授指出,「很多家長對兒童過敏的認知存在誤區,比如,家長往往把過敏性鼻炎誤認為普通感冒等,沒有及時採取正確的方法進行幹預。」
  • 開瑞坦杯PAI兒童過敏MDT菁英演說家全國分享會在京舉行
    開瑞坦®杯PAI兒童過敏MDT全國菁英演說家活動從今年6月開始啟動,旨在為多學科青年醫師搭建學術交流平臺。通過資深導師+青年隊員組隊分享學術內容、權威專家點評的形式,經過四個月的層層選拔,最終「廈大附一隊」、「京武戰隊」、「北方抗敏精英隊」、「乘風破浪的湘君隊」、「深汕抗敏護航隊」5支優秀的多學科團隊成功入選全國分享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