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國家公務員考試網發布:2021國家公務員結構化面試都有什麼?,更多關於2021國考結構化面試,2021國家公務員結構化面試的內容請關注廣西國家公務員考試網,以及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和國考交流群:928698228),獲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備考資料。
結構化面試都有什麼?
結構化面試的主要形式是,一般情況5-9名考官,考生隨機抽籤決定面試順序,按照固定的流程回答固定的3-4道題目,考官現場打分。
在結構化面試中,主要的環節可分為:
1、開場白,主要目的是營造輕鬆的面試氣氛,告訴應聘者面試中採用的面試方式。
2、主要背景回顧。
3、行為事件回顧。(最主要的內容)
4、附加信息諮詢。
5、結束面試。
6、評估。
擴展資料:
在結構化面試的注意事項:
1、邏輯層次。
邏輯層次是重中之重。它可以防止考生最常見的一鍋煮,沒有層次、沒有話說的嚴重弊端。一則可以使你的回答顯得有條理,該評委留下深刻印象,解決緊張狀態下答題層次不夠、前後矛盾、主次論點顛倒等問題,二是層次擴開了,多了,每一個層次後面都有話說,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無話可說的問題。
(1)要樹立框架結構意識。就是一看到題,它就是屬於哪一個題型、準備好的題型加上這個題面所要求的點相結合,迅速在腦海中立起回答的思路框架。
(2)辯證思維的樹立。
(3)層次用語。第一、一是、一要、或許是、如果是等等形成固定習慣。
2、語句的提煉和準備。
考選的內容,尤其是面試,就是你這個層次的考選人應掌握的國家大事、社會常識和生活常識的理解和運用。看起來很多,但概括起來也就是百十個點,我們常用的也就是四、五十個點。如學習觀念、從細節和小事做起、要有人生目標、怎樣創新、怎樣守規矩、幹事創業、注意團結、上進精神、艱苦樸素、拒腐防變、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等等。
3、 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就是我們常說的思路要擴開。在答題過程中最常用的是三個:一是一個題的本在這裡,有這個本源可以生出千萬道題,當你看到這些題時,能否回歸到本源上?二是把不熟悉的題型引到自己已有準備的題型,做好二者的結合;三是把相對乾巴、不好闡述的點引到自己已有準備的、或者日常比較好闡述比較熟的點。
歷年面試考題
【熱點背景】
如果你的一舉一動在不知不覺中被人監視,會是什麼感受?據媒體報導,東莞市某小區一保安在領導要求下,對幾位業主進行了長達一年的監視,包括他們出入小區時間、和什麼人在一起、去哪裡吃飯等。小區物業經理回應稱,業主們曾要求更換物業,監視主要是想了解他們是否與其他物業公司來往,沒有其他惡意。
【熱點聚焦】
小區屬公共場所,為了保證小區安全,維護全體業主的利益,安裝監控探頭不僅是必要的,也不為法律所禁止。但是,監控設備具有公共性,不意味著監控資料是開放的。法律規定,「任何非法監視公民住宅的行為,都屬於窺探公民個人隱私的違法行為」。物業公司利用職業便利,隨意查看公民具體的行動蹤跡,而且查看行為和物業公司的利益關係重大,顯然已經越界了,可以追究法律責任。
物業行為越界的背後,深層次反映的是更換物業之困難。按照民法典等法律規定,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由業主共同決定,有權依法更換。但在現實中,「更換物業」絕非易事。稍作檢索,類似事情數不勝數。有的採用不合規手段,阻撓業委會成立,幹擾選聘過程;有的以「拖欠物業費」為由,扯皮推諉,拒絕交接;個別物業甚至涉黑,對相關帶頭人進行蓄意報復……
盤點以上種種做法,物業公司有恃無恐的背後,是法律規定了「更換物業」的權利,但沒有明確「侵犯權利」的責任。對此,需要從制度方面入手,加大震懾力度。比如今年5月1日生效的《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規定,「物業服務人應當自接到通知之日起30日內履行交接義務」,對拒不退出者進行每日1萬元的罰款。這樣的規定瞄準雙方的扯皮空間,操作性強,值得效仿。
此外也要看到,解決問題的終極方式,不在於「更換物業」,而是在物業和業主之間建立理性溝通、民主議事的機制,促進物業及時了結舊帳,避免問題拖延和積累。專項維修資金怎麼用?車位車庫如何分配?出現私拉電線、製造噪音、懸掛物脫落、高空拋物等情形誰來管?民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既需要立法規定、針對解決,更需要大家同心協力,共同促進物業管理水平提升。
「小物業」牽動「大民生」。作為衡量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標誌,物業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體在這起「監視事件」中,相關物業公司要深刻自省——小區業主是服務的對象,而不是被監控的目標。只有持續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及時有效解決客戶合理訴求,才能為物業贏得信任與口碑。「監視業主」這樣的爛招、損招,歸根到底是發展思路出了問題。
以上為2021國家公務員結構化面試都有什麼?的內容,更多關於2021國考結構化面試,2021國家公務員結構化面試的信息請關注廣西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西人事考試網。
(編輯:華圖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