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是 「雙性戀驕傲日」 ,這個概念在1999年由美國三位知名雙性戀活動家提出。
2014年,BiNet USA(一家非營利性雙性戀促進組織)倡導,將每年9月23日所在的這一周設為「雙性戀意識周」,意在提醒大家雙性戀的存在。
小愛在社群中發起了 #我眼中的雙性戀# 故事徵集,收集了57位LoveMatters小夥伴們對於雙性戀的真實看法,並了解到一些作為雙性戀者的朋友們,ta們自身有哪些寶貴的經歷與感受。
*還沒添加小愛為好友的朋友們注意啦:加小愛tanxingshuoai86 申請加入Lovematters的多元社群,成為LM超級讀者,每日收穫新鮮知識,get一手活動及福利訊息!
提到雙性戀
最令你印象深刻的評價是什麼
小愛總結了7點人們常常談論的雙性戀印象,供大家選擇,統計結果如下:
大家又是如何看待這些評價的
麥**:???有毛病???
圖**:不太舒服,但又不知道該怎麼反駁。
火**:多人運動和出軌或開放性關係是另一碼事,謝謝。
醒**:過於片面且無知。對「戀」這個行為的認知,對「性」群體的認知都太片面。
小**:雙性戀在異性戀和同性戀兩頭不討好。
阿**:作為一名女雙性戀(更準確來說是泛性戀),姬圈裡這種言論簡直聽過太多太多了,從憤怒地辯駁到逐漸淡然置之不理,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
Ju**:各有各的壓力吧,沒有什麼更多壓力之分。
阿**:沒有誰高人一等,每個人一生中能接觸到的人都是有限的。
📒 03 📒
雙性戀(bisexual),一般指能對男性和女性皆產生愛慕感、建立浪漫關係,或認為兩者皆有性吸引力的一種現象;在某些定義中會把當中的「男性或女性」替換成「多於一種性別或社會性別」。它也可定義為不論對象的性別或性別認同如何,都能對其產生愛慕感或認為其擁有性吸引力的一種現象——這種情況可稱為泛性戀。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說:雙性戀的定義仍然在男女兩性的框架中,而泛性戀者對性別的認同更為多元,願意跟不完全認定自身為男性或女性的人建立浪漫關係。另一方面,自認為雙性戀者的人不一定會認為男性女性擁有同等的性吸引力;不少自認為雙性戀者的人會認為ta們會更偏向於同性或異性。目前科學界尚未就雙性戀的形成原因找到確切答案,不過他們相信它的形成受到基因、激素和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且不認為它是一種選擇。(換句話說:雙性戀作為一種性取向,並不是可以選擇的,也不存在所謂的「掰彎」或「掰直」。)🎙️ 04 🎙️
我是雙性戀者
Ivy 23歲 女 雙性戀
初三的時候做了一次測試,測出自己是雙性戀,其實那時候還不以為然,因為初二才剛談了一個男朋友。只是覺得愛就是愛,不分性別。初中時看過《Yes or No》(一部泰國女同電影),覺得那種純純的愛也挺美好的。後來大三到臺灣交換時,遇到一個非常貼心,對我非常好的女生,才發現自己會不可自拔、滿心歡喜地愛上一個人——整天想著她,會翻完她所有的FB,INS,和朋友圈動態,會默默等她給我回消息,心情完全不亞於初戀。那時候寫了好長一段的情書,心想,就算自己被拒絕也要讓她知道,我喜歡她,我想要和她在一起。
相比較來說,同性戀似乎更容易鑑別,而雙性戀,一方面,出櫃的較少,比如我個人而言……就覺得沒必要刻意說出,另一方面,社會期待還蠻多的。就好比,有人會說,你既然可以喜歡男生,也可以喜歡女生,幹嘛不找男生結婚,非要喜歡女生。
圖為泰國電影《Yes or No》
Linn 23歲 女 雙性戀
發現自己是雙性戀後很開心,能夠喜歡上女孩子意味著我可以直接把另一半人pass掉,不用再去考慮和男人組成家庭這種光是想想就讓人毛骨悚然的事情了。我沒辦法否認自己在過去的大部分時間裡喜歡的是男孩子,性幻想是男孩子,好的回憶糟糕的回憶也都是男孩子。對於剩下一半的可能性,完全空白。喜歡上一個女孩是完全不同的感覺,需要考慮的更多,面臨的困難更多,這讓我遲遲不敢踏出第一步。
第一次聽說雙性戀這個概念,是在疫情在家網上看到性取向介紹視頻。高三和朋友表白之後(雖然被拒絕了),對於我個人來說,我是開始不在意自己的性別了。不在意性別之後很開心。
作為一個bi(更準確來說是泛性戀),如果喜歡上男孩子,我會選擇觀望很久,畢竟無論是安全顧慮還是後續問題(結婚,生育……)都要多很多且很難達成一致;但如果是女孩子的話可能直接就追了,後續只有出櫃這一個問題需要解決。比起前面那種拉鋸戰,僅需一步便可以打破世俗。我雖然知道自己是雙,但以前喜歡過的都是妹子,都想好了出國留學為移民鋪路,然後找個金髮碧眼的女朋友。結果莫名其妙地對同班的中國男生動了感情,想不通自己為何這麼不開眼卻又控制不住hhh,有點無可奈何,但是喜歡了就是喜歡了,也很感激在這裡遇見了他。
小愛總結的姬圈裡那種言論,簡直聽過太多太多了,從憤怒地辯駁到逐漸淡然置之不理,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不可否認確實有很多雙最後和男性結婚了,但從概率上來說,遇到一位直男比遇到姬佬的概率要高得多得多,不是麼?即使直男群體裡的確有很多人挺一言難盡的,找到心儀的異性戀人的可能性也依舊要高很多。所以這是個很正常的現象,並不代表這是種「妥協」「背叛」「選了一條簡單的路」……還有好多罵前女友嫁人的,對於雙性戀來說,談過女朋友並不代表男性這個選項就被抹除了啊,只要沒有出軌,沒有騙婚,異性之間的感情同樣應該被尊重。
(滑動閱讀哦)
初中的時候,我有個特別好的女性朋友,是好到我可以隨時收拾東西就去她家,和她擠一個被窩的那種好,而且父母們都很放心我倆在一起學習、逛街,覺得互相幫助挺好的。
她比我小几個月,性格也更溫柔,但是照顧起我來絕對是模範姐姐類型的,對我特別好。每年我生日,她送的禮物都是自己找視頻學了,親手做給我的。她經常給我帶好吃的,在我難過、因為和「壞男孩」「早戀」不被理解的時候,也是她一直在身邊開導我。我開始覺得這就是女孩子之間的友情,在我忙著和男孩子「早戀」的時候,我也會想抱她,想親親她,想和她一直不分開。
高中我們到了不同的學校,我遇到另一個姑娘,才突然意識到原來我可能是雙性戀啊!這個姑娘是同性戀。我和她是同桌,了解到她喜歡女孩因為移情別戀和她分手了,那段時間她經常曠課。有天她用菸頭把自己為女朋友文的文身燙掉(想想就疼啊!),手指上留下一個大水泡。我特別心疼,課間偷偷跑很遠到校醫院,矇混過關哄騙校醫給我燙傷膏、棉籤和雙氧水,再氣喘籲籲地趕在上課前回教室,把她拖回座位,幫她消毒、塗藥,覺得為什麼這麼好的人沒有人珍惜呢?放學的時候我等在校門口,就為了把心形的德芙巧克力送給她,昏暗的路燈下,她接過巧克力,捏了一下我的臉,我真的心跳漏一拍。那時我的臉肯定很紅,幸好門口很暗,她看不出來。就是這件事,讓我發現,或許早在初中的時候,我就是既喜歡男孩子,也喜歡女孩子的——不管是照顧我的那個她,還是讓我心疼想要照顧的她。
我從來沒有告訴她們這些事,這種暗戀中的偷偷心動、不顧性別地喜歡一個人的心情我決定自己珍藏,這讓我覺得很神奇,我的心奇妙得好像一個黑洞,有無限的可能和好多的愛可以吸納。
我現在已經結婚兩年了,對方是我的第二任男友,我們是丁克家庭。談戀愛的時候我和他講,覺得自己是雙性戀,也在開玩笑中說,覺得大家可能都是雙性戀,也許某天那個對的同性出現時,自己才會意識到。我很愛我老公,我也愛回憶裡那兩個美好的女孩子,現在她們一個為人母,一個還在追尋真愛的路上,想到自己可以不被所謂的「共性」束縛,勇敢地去愛想愛的人,堅定地選擇丁克,我可太自豪了!
😝這就是我的故事啦,寫得好像有點長哈哈,從來沒有用這種方式和我老公以外的人分享過這兩段故事呢!等我老了的時候,或許會像《霍亂時期的愛情》中一樣,和年輕時結緣的那個人開啟一段老年人瘋狂的愛情之旅😝
在我23歲的時候,一位男性有說過我是雙性戀,我沒有否認。我會情不自禁對自己喜歡的女生好,網上看成人視頻也會找女同的,哪怕看成人小說也是看女生,也和女生一起有過性生活,感覺很好,很享受那個過程。
雙性戀者的身份,並沒有給我的生活帶來影響,只是心裡偶爾會偷偷的想一些小問題。我自己覺得雙性戀心裡承受比較多,因為沒有標準的選項——無法跟身邊人說你只喜歡男或只喜歡女,也很難解釋清楚是怎麼樣既可以喜歡男也可以喜歡女。還有很多時候,聽到都是不好的討論。自己也會跟身邊的人說只要不害人,就不要在後面去談論別人,人家沒有做錯什麼。
麥德林 26歲 女 雙性戀
大學時做了一個關於LGBTQ話題相關的研究,從而開始嘗試正視自己,發現也會因為同性而動心。作為一名雙性戀者,仍然會面臨一些誤解吧,比如當與一些不了解「雙性戀者」話題的人吃飯聊天時,他們會默認一個雙性戀者和另一個雙性戀者可以自動互相喜歡,而略去了「兩情相悅」的關鍵部分。平時很少會和他人主動提及取向,有時候會困惑:對一個人心生愛慕也許和對方的性別並不直接相關,為什麼需要一個取向來做劃分呢?
16歲生日那天,我在三坊七巷看到了一名街頭藝人,她是一名「鐵T」(外表格外男性化的女生),她的笑容和歌聲深深吸引了我,讓我有種小鹿亂撞的感覺。還有一次我去電信網點辦業務,一個「鐵T」姐姐接待了我,她真的好迷人,我當時面對她,就好剛剛進入青春期時和暗戀的男生相處時一樣侷促。在此之前我還覺得自己是異性戀,但在這之後,我開始覺得自己或許是雙性戀。又或者是——我還聽說過一種叫「男性戀」的性取向,定義是喜歡所有具有男性化特徵的人,或許我是這樣。
我曾經聽過我同學這樣討論過:「同性戀還好,最可怕的是雙性戀,你想想,他們可以同時和一個男的又和一個女的在一起。」 「對對,我覺得同性戀沒什麼,這種才是最可怕的。」 原話。我覺得這樣的看法實在是愚昧,但聽到了他們討論的我並沒有前去反駁,我不知道這樣想的人有多少,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作為一個雙性戀者,我著實不敢輕易公開我的性取向,也擔心如果我有了喜歡的女生,對方是否會因為我是雙性戀,而懷疑我的真誠。
北 29歲 女 雙性戀
我是女生,雙性戀。一開始並沒有一意識到這一點,但是對打扮酷酷的女孩子一直都很有好感。初戀在高中,是男孩。但最深刻的一段戀愛是大三到剛工作那一年,對方是女孩子,後來因為現實原因分開了。
現在的對象是男孩子,在一起兩年了。本來沒打算告訴他我是雙的,因為擔心他不能接受,但是心裡又總覺得瞞著他不夠坦誠。後來有一天晚上我和他聊天,兩個人都說了很多過去的事情,我就跟他說,其實我曾經和一個女孩子談過戀愛……
讓我意外的是,我的男朋友很平靜地說:那是你的過去,你的感情,我都理解和尊重,只要你現在喜歡的人是我就好了。很多人都是潛在的雙性戀,只是自己沒有意識到罷了。
後來我有一次遇見比較麻煩的事,我前任那個女孩子(現在還是朋友)知道後還主動來幫了我,我請她吃了飯。她現在也有新的女友啦~
我把這件事告訴我男朋友,他說:那她真的是一個很好的人。
大學時在網上了解到雙性戀這個概念,意識到自己從高中起,就會對長得帥的男生有些迷戀,感覺自己可能也是吧。只是直到目前都還是和異性在一起,沒有和同性有過關係,有時候會有這種想法,但還是不敢,怕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及家人。
估計會一直埋在心裡,沒勇氣,也不敢去正視。
有一個男性朋友,曾是摯友,向我表露過他是雙,可能因為我也是,他才放心告訴我。試探問過他有沒有跟同性在一起過,似乎是沒有,至於有沒有過喜歡的同性,或許是有吧,好像對異性的感情更肯定些。而我的情況跟他很相像。高中時在網上接觸到雙性戀的概念,回顧了自己以往的一些想法後,似乎發現自己不僅喜歡男生,也有喜歡女生,但當時並不確定。直到高三時遇見一位喜歡的女生(或許並不是第一位),幾乎是一見傾心。圖為猴西Halsey於同志驕傲月在社交平臺正式宣布自己是雙性戀。
👀 05 👀
依然 37歲 女 異性戀
在我的認知裡,我所知道最出名的雙性戀應該就是「哥哥」——張國榮吧!在各種新聞報導裡,他以前其實是與女生談過戀愛的,還曾經一度到談婚論嫁的地步,只不過後來又遇到了更愛的唐先生。
我沒有與女生談過戀愛,但是如果真有一個女生用實際行動來表達對我的愛的話,我覺得我也有可能「淪陷」。因為還沒有經歷過,所以我把自己定義為「異性戀」。
愛情其實沒有固定模式,我相信真愛,相信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以及緣分。
九秋 18歲 男 異性戀
約翰尼德普說自己有雙性戀傾向,我是他的多年粉絲。
在我眼裡不管是同性戀,異性戀,還是雙性戀都沒區別,大家都是普通人罷了。他們與我的性取向不同,也並不妨礙我談戀愛和看漂亮姑娘。
小武 21歲 男 同性戀
說實在的,我是真的不會喜歡雙性戀,我怕他突然受不了世俗的眼光。
Mybatis 23歲 男 異性戀
曾經有一位女生,算是朋友,她跟我說她是雙性戀的,只是是在找了女朋友之後,說可以跟我戀愛。我對雙性戀是尊重的態度,但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想「歪」了、是我有一些奇怪邪惡的想法嗎?最終沒有答應她。
白熾燈 21歲 女 異性戀
我個人猜測雙性戀有壓力主要還是因為喜歡同性。其實我不了解雙性戀的真實想法,所以不清楚。這大概是基因所決定的吧,我曾經想要同性戀雙性戀,但我就是對同性不感興趣。所以我覺得不理解雙性戀的人不要亂說話。
辣辣 23歲 女 同性戀
網上衝浪的時候,經常看見有女同性戀在雙性戀相關的戀愛帖子下評論,「快逃」。雙性戀在國內一直是偏汙名化的,經常會被認定為「最終走向異性婚姻」或者「渣與不忠」。其實也可以理解,有人曾經在親密關係中受過背叛和傷害。可問題並不是「雙性戀者」這個身份帶來的,而是個人的戀愛觀念和行為選擇。
我的一個雙性戀朋友以前說,bi沒有pride,這個世界的劃分是「非同即直」。但不應該是這樣的。世界應該看見bi的存在,看見更多元的存在,挑戰霸權,打破二元,這樣我們每個人都才可以生活得更自由。
📣 06 📣
你的性取向與你個人的善惡毫無關係,請堅持做自己吧。
——圖南 19歲 女 泛性戀
不要怕。
——小漱 26歲 男 異性戀
我相信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能找到喜歡的人是很難的。慢慢找吧!
——林佳 27歲 男 雙性戀
不要在意來自世俗的偏見和LGBT內部的歧視,大膽地去愛你愛的人吧。
——阿倉 23歲 女 泛性戀
人生短短一世,追尋心中所愛,自己快樂就好。也希望其他性少數群體可以勇敢做自己,更希望我們的社會對他們有更多的了解和包容。感謝微博上的相關科普帳號,讓我了解到了這些不曾在學校裡接觸過的內容,非常感謝。我們的大環境非常需要有你們。
——昔央 25歲 女 異性戀
愛誰,就爭取和誰在一起就好。
——昂志 27歲 男 異性戀
Do What u want, be Who u are. 儘管這一切很難,但沒有什麼是真正容易的。
——卡蒙 21歲 女 不確定或存疑
我們討厭標籤,討厭被簡單的歸類,也並不喜歡為一個概念而去跟旁人翻來覆去的解釋。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個取向來做「劃分」呢?因為同性戀、雙性戀、泛性戀、無性戀.等等這些標籤或概念背後,仍然是不被看見的「少數群體」。「命名」是一個賦權的過程,為仍在探索中的同類提供一種支撐,讓ta們有機會找到確信、歸宿與認同。我們當然希望有一天,所有的愛都會得到尊重,所有的人都能夠只是把「人」當「人」看。
——小愛 X歲 小AI
我愛你們(不是戀愛的愛,是支持的愛)。
——33 16歲 女 泛性戀
加油。
——* 23歲 女 異性戀
文字整理:小愛
圖片:網絡、Giphy
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推薦閱讀
讓我們的驕傲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