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豆漿自稱「國禮」被罰30萬!上海公布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2020-12-23 騰訊網

3月13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布2020年第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涉及食品、醫療、教育培訓、房地產等多個領域,共計12起。

其中,永和食品公司在非正式場合向個別使館工作人員贈送其產品後自稱「國禮」並在微信公號宣傳,被罰款30萬元。一美發產品公司在廣告中使用錯誤的中國版圖,被罰款50萬元,為該批案例中最高。

據悉,2019年,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各類虛假違法廣告5604件(其中網際網路廣告案件佔80%),處罰沒款1.02億元。

永和豆漿自封「國禮」,蔬菜汁飲料宣稱預防妊高症

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中,兩起與食品廣告相關。

永和食品(中國)股份有限公司在微信公眾號中發布了題為「這杯國飲,果斷贊了!」的廣告宣傳,含有「永和豆漿的產品作為國禮走進各國駐華大使館」的內容。經查實,該公司在非正式場合向個別使館工作人員贈送其產品,贈送行為和產品均未經政府授權,與廣告宣稱嚴重不符。該公司上述廣告混淆概念誤導受眾,被罰款30萬元。

上海藍微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宣傳其經營的果蔬壓片糖果產品及蔬菜汁飲料產品為「全天然」,實際該產品中甲基纖維素、硬脂酸鎂及明膠等成分不是天然提取物或天然來源。該公司還宣傳上述普通食品「有效預防和改善孕期貧血」「預防出生缺陷」「預防妊娠高血壓、降低早產風險」等,含有易與藥品相混淆的用語,被罰款10萬元。

皮膚病醫院虛構患者,保兒寧糖漿宣稱安全無毒可靠

醫療領域仍然是違法廣告重災區,案例數量佔本批違法典型的三分之一。

其中,上海江城皮膚病醫院有限公司在第三方醫美APP宣傳其醫療美容服務時使用了4名女性患者治療前後的面部對比圖片,但這4名女性並非當事人實際消費者,圖片系當事人自行從網上下載並編輯使用,構成虛假廣告。該公司還宣稱雷射祛斑「科學安全」,構成違法對醫療服務進行安全性保證,被罰款25萬元。

上海智美顏和醫療美容門診部有限公司在其官網利用「xx衛視主持人」「著名主播xx」等19名患者的名義或形象作推薦證明,展示患者診療前後的對比照片,被罰款12萬元。

上海雲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宣傳其經營的美容器材「為所入門店營業額月提升150%」,無法對上述宣稱提供真實性證據,構成虛假廣告。該公司還在百度推廣頁面發布含有「20天開店,30天回本」等對收益作出保證性承諾的違法內容,被罰款10萬元。

上海贏領眼鏡有限公司為推銷其經營的近視眼鏡,在其微信公眾號的廣告宣傳中使用了葷段子和男女不雅圖片,含有「有了近視眼鏡,高度近視的主人公可以繼續看A片了」等違背社會良好風尚的內容,被罰款22萬元。

此外,上海信仁中藥製藥有限公司在其微信公眾號宣傳藥品「信仁」牌保兒寧糖漿,但未按照經審查批准的廣告內容發布,使用了「純中藥 安全無毒可靠」的違法內容,被罰款10萬元。

駕考培訓宣稱「最快20小時拿證」,美發產品公司用錯誤中國版圖

此批公布的違法典型也揭開了培訓行業的宣傳亂象一角。

元向(上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其微信公眾號中宣稱其是「亞洲腦力運動總會中國上海分會」,與事實不符;宣稱「全腦訓練是提高孩子記憶力、專注力、閱讀力、想像力、寫作力、創造力最本質最有效的訓練方法」,沒有任何依據或證明材料。該公司還介紹其開展的金視力課程「不用手術摘掉眼鏡」,「2天恢復清明視力100%承諾安全有效,無效退款」等,被罰款7.88萬元。

上海林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微博及其官方網站宣傳其駕照考試培訓項目「最快20小時拿證」等。經查實,該公司承認「最快20小時拿證」是不可能存在的;宣傳「免費重學」,實際教學費用以外的費用並不免除。該公司在其官網利用學員手持駕照、送錦旗和學員微信聊天圖片等進行推薦證明,被罰款35萬元。

上海中智國際教育培訓中心為招收更多學員,發布含有「HSK 試験官及び出題.採點資格」的廣告用語,明示其教師團隊擁有HSK考官以及出題和閱卷資格,被罰款12.12萬元。

此外,經營美發產品的玫麗盼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在廣告中使用錯誤的中國版圖,被罰款50萬元。

上海松郡實業有限公司發布房地產廣告宣傳「國家級規劃」、「一層價格,雙倍收益」,被罰款4.9萬元。

採寫:南都記者 林子沛

相關焦點

  • 自稱「國飲」?永和豆漿被罰30萬元 停止發布違法廣告
    自稱「國飲」?永和豆漿被罰30萬元 停止發布違法廣告  Evelyn Zhang • 2020-03-15 11:30:45 來源:前瞻網
  • 「這杯國飲,果斷贊了!」 永和豆漿自稱「國禮」被罰30萬
    近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2019年下半年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查處的部分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其中永和豆漿虛假宣稱自己產品為「國禮」被罰30萬元。日資化妝品公司玫麗盼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在官方網站廣告中使用錯誤的中國版圖,被處罰款50萬元。永和豆漿自稱「國禮」被罰30萬本次公開的違法案例中有兩起與食品有關。
  • 永和豆漿廣告未經政府授權自稱「國禮」 被罰30萬
    中國網財經3月16日訊(見習記者賈玉靜 記者陳瓊)3月13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布2020年第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其中,永和食品(中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和食品」)因發布違法廣告被市場監管部門罰款30萬元。
  • 永和豆漿發廣告自稱「國飲」「國禮」 被罰30萬元
    (原標題:永和豆漿發廣告自稱「國飲」「國禮」,被罰30萬元) 在「
  • 永和豆漿自稱「國飲」被罰30萬!茅臺曾申請「國酒」未通過
    來源:市界市界 | 作者 王春曉 編輯 | 朗明 日前,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2020年第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公告,其中,永和食品(中國)股份有限公司自稱為「國飲」,被處罰款30萬。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稱,永和豆漿在公眾號發布題為「這杯國飲,果斷贊了!」的廣告宣傳,其中含有「永和豆漿的產品作為國禮走進各國駐華大使館」的內容。經查實,當事人在非正式場合向個別使館工作人員贈送其產品,贈送行為和產品均未經政府授權,與廣告宣稱嚴重不符,永和豆漿的上述廣告混淆概念誤導受眾。
  • 永和豆漿被罰30萬!
    來源:金融投資圈來源:南方都市報(nddaily)記者:林子沛3月13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布2020年第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涉及食品、醫療、教育培訓、房地產等多個領域其中,永和食品公司在非正式場合向個別使館工作人員贈送其產品後自稱「國禮」並在微信公號宣傳,被罰款30萬元。一美發產品公司在廣告中使用錯誤的中國版圖,被罰款50萬元,為該批案例中最高。據悉,2019年,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各類虛假違法廣告5604件(其中網際網路廣告案件佔80%),處罰沒款1.02億元。
  • 永和豆漿廣告宣稱「國禮」被罰 回應:去年已處理並自查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廣告宣稱「國禮」被罰,永和豆漿回應稱去年已處理並自查 新京報訊(記者 張曉榮)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近日通報12批虛假違法廣告案例,其中永和食品(中國)股份有限公司因發布違法廣告被罰款30
  • 永和豆漿被罰30萬元
    3月13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布2020年第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涉及食品、醫療、教育培訓、房地產等多個領域,共計12起。其中,永和食品公司在非正式場合向個別使館工作人員贈送其產品後自稱「國禮」並在微信公號宣傳,被罰款30萬元。
  • 永和豆漿發廣告自稱「國飲」「國禮」,被罰30萬元
    在「國禮「」國家版圖「上做文章,是廣告」紅線「,不能碰。3月13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披露2020年首批12件違法廣告典型案例。澎湃新聞記者梳理發現,網絡自媒體成為違法廣告高發地。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透露,2019年,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廣告導向管理,加大對各類虛假違法廣告的查處力度,積極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努力營造規範有序的廣告市場環境,全年共查處各類虛假違法廣告5604件(其中網際網路廣告案件佔80%),處罰沒款1.02億元。
  • 永和豆漿被罰30萬!河南這些超市、藥店被處罰!
    3月13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布2020年第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涉及食品、醫療、教育培訓、房地產等多個領域,共計12起。其中,永和食品公司在非正式場合向個別使館工作人員贈送其產品後自稱「國禮」並在微信公號宣傳,被罰款30萬元。
  • 6個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在微信公眾號發廣告被罰60萬!
    6個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在微信公眾號發廣告被罰60萬!」,著力加強廣告監管,強化執法辦案,嚴厲打擊各類虛假違法廣告。為宣傳廣告法律法規知識,提高消費者識別違法廣告能力,震懾違法行為,現公布第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 微一案:公眾號、小紅書不是法外之地,永和豆漿已經被罰!
    最關鍵的是,沒有高昂的廣告營銷費用,實際投入的邊際成本趨近於0。也正是由於這種極高的自由度,大家就會產生一種「自媒體平臺是法外之地」的錯覺,認為自己想發什麼樣的內容就發什麼樣的內容。但事實並不如此,無論在哪個平臺、哪個渠道,遵守平臺規則外,符合《廣告法》的要求,是每一條「廣告」都要遵循的底線。
  • 十大重點領域典型虛假宣傳、虛假違法廣告案例
    典型案例  石臺縣仙寓鎮硒有緣農家樂發布違法廣告案。2020年10月19日,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2020年第一批典型虛假違法廣告案例顯示,當事人通過網際網路發布含有「獐子」「野豬」等野生動物製作的菜品圖片、字樣等內容的廣告,違反了《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三十一條、《廣告法》第九條的規定。
  • 上海市工商局曝光11件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中國消費者報上海訊(記者劉浩)3月10日,上海市工商局發出2017年第1號虛假違法廣告公告,對11件典型虛假違法廣告案例予以曝光。此次被曝光的典型案例包括:恆龍金尊廣場、上海國際建材家居品牌中心等將商辦類房產混同於居住類房產宣傳的虛假廣告,宣傳「買一層送一層」的百祿商業廣場虛假廣告,通過百度付費搜索平臺發布的違法醫療廣告,通過搜狗付費搜索平臺發布的「大眾搬場」虛假廣告,博為峰軟體公司發布的首例違法網際網路彈窗廣告,貶低他人的「朋友圈」杯中學生足球賽廣告,以及違法使用禁止性用語的「澳佳寶」營養補充劑廣告和天使口腔門診部廣告
  • 省市場監管局公布十二例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信息時報訊(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粵市監)30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十二例網際網路及相關重點領域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據了解,今年來,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圍繞嚴格維護廣告市場秩序和消費者合法權益,著力強化廣告導向監管,強化網際網路廣告治理規範,全面加強食品、藥品、醫療服務、房地產、投資理財等重點領域廣告監管,依法嚴厲查處了一批虛假違法廣告案件。
  • 上海公布8起涉疫虛假違法廣告案例
    上海訊,車載淨化器能消毒、精華液能殺菌、生菜能減少感冒……6月3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布今年第二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案例二 上海文峰美發美容有限公司發布違法廣告案  當事人為提高其產品「文峰風氏養護精華液」的銷量,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該新型肺炎主要是通過人體呼吸道感染和傳播,當人的鼻子吸入後可感染。
  • 遼寧公布九大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件
    9月11日,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9起食品、藥品違法廣告典型案件。「茸血補腦液」「參茸靈芝膠囊」等因在廣告中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和保證內容等上黑榜。  2019年1至8月份,遼寧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違法廣告案件145件,罰沒款約362萬元,其中涉及民生健康類食品、藥品違法廣告47件,佔違法廣告案件總數的32.4%。
  • 安徽省兒童醫院發布違法廣告被罰15萬元!合肥通報廣告違法典型案例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25日,合肥市市場監管局發布2020年合肥市廣告違法典型案例通報。據悉,2020年合肥市市場監管部門先後開展了疫情防控廣告監管、「打擊市場銷售長江流域巢湖水域非法捕撈漁獲物專項行動」廣告監管、清理整治含有「軟色情」等低俗庸俗媚俗廣告、清理虛假違法農資廣告、清理虛假違法保健食品廣告、網絡直播營銷活動專項整治、清理整治網絡宣傳「特供」「專供」標識商品等多項廣告專項整治工作。截止11月底,合肥市共查處各類違法廣告案件325件,罰沒款248.61萬元。
  • 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廣西市場監管微信公眾號,2020年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加強廣告導向監管,聚焦醫療、保健食品、房地產、投資理財等關係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的熱點問題,深入開展重點領域虛假違法廣告專項整治,依法依規查處了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取得了階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