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3 2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食品安全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問題
保健食品、保健品、藥品之間有什麼區別?
蔬菜、水果表面的農藥殘留如何消除?
......
這些問題的答案你都知道嗎?
從今天開始
小編將會為大家持續帶來
食品安全相關科普知識
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正確認識
普通食品、保健食品、保健品、藥品之間的區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食品,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
01
普通食品
具有特定的色、香、味、形,是為了解決人體生存和維持機體生長發育所需的基本營養物質而存在的,能長期食用。
02
保健食品:具有明確的法律定位
《保健食品註冊與備案管理辦法》嚴格定義保健食品,指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並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保健食品是經過國家註冊備案的產品,實施嚴格監管,在經銷過程中需要取得相關的經營許可。
03
保健品
一般是與健康、保健相關的產品的統稱。諸多媒體報導中涉及的保健品,實為內衣、床墊、器械、理療儀、飲水機等,而非食品或保健食品。
04
藥品
在醫生的指導下,用來治療患病者相應的疾病的,有一定的副作用,在服用量上必須嚴格的控制,不能長期服用。
//注意事項:
///
NOCITCE
1.保健食品不能作為普通食品
一些普通食品雖然也含有生理活性物質,但含量較低,所以普通食品不強調特定功能。
保健食品中的生理活性物質是通過提取、分離、濃縮而成,使其在人體內達到發揮一定保健作用的濃度,從而調節人體的某些功能。保健食品有食用量的控制,不能作為正常的膳食。
2.保健食品不是藥物
保健食品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可以調節機體的某些功能,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所有的保健食品必須按規定在產品標籤上標註「本品不能代替藥物」。
3.保健品≠保健食品
一些企業通過會議營銷、健康講座、專家義診、免費檢查、免費體驗、贈送禮品、不合理低價旅遊,以及電話推銷、上門推銷、網絡銷售等形式,向老年人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推銷所謂「保健品」,但其實,這些「保健品」所聲稱的保健功能未經科學評價和審批,往往不具備保健功能,甚至貽誤病情。
個別不法分子也會故意混淆食品、藥品、保健食品的概念,或知法犯法、誇大宣傳,或在普通食品中添加藥品成分,或在營銷過程中把保健食品當藥賣。
如遇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問題,請撥打12315投訴舉報電話。
信息來源:楊浦區市場監管局
原標題:《【食品安全】普通食品、保健食品、保健品、藥品之間有什麼區別?》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