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聊到「喝酒」的話題,我總想和大家說些「更加實用的事情」,比如今兒個要聊到的「解酒」。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生活中的很多人都會被「飲酒之事」困擾,一些特殊的場景或情況下,不喝點酒好像有點不合群,但一喝酒就總想著如何解酒。科學解酒,不能摳喉嚨,不建議用蜂蜜水、濃茶;用健康的解酒方法,適當做些「補救措施」。
先來說一件事:
首先,不要等到「喝吐了」再去想著解酒,為時已晚,早已傷害了你的身體。
其次,最安全的飲酒量是「0」,比如要喝酒務必要限量,不要過分相信「喝酒給身體帶來的作用」。
最後,飲酒無利全是害,不要再用不靠譜的解酒方法對身體造成「二次傷害」。
喝多了,請不要「摳喉嚨」:
所謂的「摳喉嚨」,也就是醫學上所說的「催吐」,這種行為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解酒作用,但屬於危險動作,一不小心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舉幾個例子,如果你的手指甲本身比較長,「摳」的時候很用力,那就容易傷害你的咽喉;如果你本身已經喝多了,本身已經意識不清,那就容易把吐出來的東西誤吸入氣管,導致窒息。另外本身這樣的動作就容易誘發胰腺炎,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威脅生命。
除了這些以外,危害還有很多,刺激消化系統,對食道等部位產生危害,影響正常的消化功能等;為了健康和生命,少喝是基本,「不摳喉嚨」是準則。
咖啡解酒、濃茶解酒並不合理:咖啡、濃茶中含有不少的咖啡因,所以在飲用之後可以趕走睡意,幫助你恢復精力,然而咖啡因並不會加速酒精的代謝和排出,並沒有實質性的解酒作用。
另外,服用解酒藥來解酒同樣不靠譜,市面上的解酒藥並不存在靠譜的解酒機理,更多只是「矇混之舉」,甚至在服用後還會對身體造成損傷,不建議為之。
科學解酒,請這樣做:
多喝水:對待「喝多了的人」,最合理也是更安全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增加白開水的攝入量,通過增加小便量和排汗量的方式去加速酒精的代謝排出,以此來幫助解酒。
保持清醒的狀態,可以適當活動:如果您在喝完酒之後還能保證自己的意識清楚,建議可以做些運動,加速汗液的排出,這也是解酒的不錯方式。具體而言,做做家務、適當快走、做做平板支撐等都是不錯的運動方式。
最後,有一點需要強調,對於已經「喝多了的人」,睡覺姿勢應該刻意調整,不要平躺或者趴著睡,建議「側身睡覺」,保證呼吸順暢,避免增加危害事情的發生風險。
解酒,合理的才安全,不能「摳吐」,也不能亂喝,願君「科學養生」。
註:王思露原創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