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說地下文物看陝西、地面文物看山西,為何有這種說法呢?因為陝西是古代帝王稱雄最多的地方,很多帝王的陵墓以及陪葬品都埋在地下了,因此說陝西是擁有全國地下文物最多的歷史文化大省。山西則是地面上的古建築很多,故而有此說法。那山西的地面建築多到什麼程度呢?可以說從城市小村莊都能看到。
自從鮮卑人拓跋珪乘先秦四分五裂之際,在蒙古國稱王,時隔十多年將都城遷到這裡,成為南北朝第一個王朝,它就是山西省大同市了。提到大同市很多人的腦海中想到的就是煤礦資源豐富,煤老闆多、有錢人更是比比皆是,卻忽略了這座幾千年歷史沉澱的文化名城。
北魏是遊牧民族的鮮卑人,所以在文化方面特別注重吸收漢文化的,所以舉國發展優美的華夏文化,所以作為都城的大同自然擁有當時全國文物最多的東西,現在的大同還是擁有豐富多彩的歷史古蹟,尤其是寺院為最為突出。
大同是以大同古城牆為中軸,城牆內為歷史街道保護區,而城牆外則是城市中心片區。無論是在城牆內還是城牆外都能看到國寶級的文物,其中很多文物已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如果你對大同印象還是停留在煤炭工業城市上,不妨到這裡看一看,你會發現原來大同是一座這麼有歷史沉澱和文化底蘊的千年古都。
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雲岡石窟更是大同歷史文化的象徵。雲岡石窟代表的不止是大同的雕刻、建築已經風水學藝術,更是文明古國優秀藝術佳作的經典。在這裡你可以忘卻大同是一個能源工業城市,只會知道只是幾千年沉澱的古都,中國古都果然不同凡響!
古剎、古蹟、古城牆以及石窟這些帶有時間沉澱的東西在大同似乎很普遍了,身處大同才驚訝地發現這是一座真正的歷史古都而不是簡單的現代化工業城市。現在你對大同的城市印象還是停留在中國煤都上嗎?
北魏是一個由遊牧民族的鮮卑人創立的朝代,所以工程上有北方遊牧民族的大氣與渾厚。又因為鮮卑族是一個缺乏思想文化體系的民族,所以他們在建設國家的時候儘可能使用博大精深的漢文化。城牆處處都有漢族的建築特色與風水格局。大同古城牆很多人也許都是第一次聽說吧?都知道西安古城牆和南京古城牆,卻很少知道北魏都城的大同古城牆。與西安和南京古城牆相比較,大同古城牆的氣勢更加雄偉。
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大同雲岡石窟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以及麥積山石刻合稱為中國四大石窟。它代表的不僅是大同的雕刻、建築已經風水學藝術的結晶,還有文明古國人民的智慧。在這裡你可以忘卻大同是一個能源工業城市,只會知道只是幾千年沉澱的古都,中國古都果然不同凡響!
與其他網友一樣,在沒來大同之前總以為它只是一個煤都,可是無意間來到大同後才發現它居然還是古都。從印象中的「中國煤都」到實際中的「中國古都」這種跨度還是很大的。大同市區保留了古代中國的街道風水,在遺址上重建這座四方街,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街道交叉點建設一座休憩地,一方面起到美觀作用,另外一方面可以緩解不同方位的衝煞氣從而減少交通事故的機率。
提起山西省的五臺山,很多人的印象裡莫過於佛教名山,但卻不知也是一座文化遺產寶庫。在整個五臺山的每個角落,幾乎都能看到當時社會的歷史文化記憶。五臺山作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看來是非徒有其名的,這一次的五臺山旅行感受到了這種文化氣息,而宗教與文化氣息遠勝於這座名山大川的本身價值與意義!
五臺山以東臺、西臺、南臺、北臺和中臺五座代表性山峰為地標的名山。在這座名山大川裡擁有數百座佛教寺院,堪稱北方佛國。受宗教文化與建築工藝的影響,五臺山打上了宗教與文化的印記。根據記載,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而文化菩薩在佛教裡的地位非常重要,因此五臺山也是我國宗教名山的代表。
北臺葉鬥峰是整個五臺山海拔最高的山峰,大約有3058米的海拔高度,這裡的氣溫比其它四臺更低一些。遠遠的望去宛如從天下而降的神山,不得不令人產生敬仰與敬畏之心。葉鬥峰的海拔是整個山西乃至全華北地區最高山峰,有著「山西版的青藏高原」與「華北的世界屋脊」之稱。
相比較其他佛教名山而言,五臺山更具有歷史的沉澱與文化的底蘊。畢竟處在古都西安與北京之間,帝王的活動讓五臺山蒙上了皇權的特徵,在五臺山關於皇室家族的寺院處處可見、關於皇室家族的故事也處處可聞。說五臺山是一個宗教之山倒不如說是中國封建帝王的後花園與朝拜聖地。
還記得古代詩人說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嗎?用這種詩詞來描述五臺山的寺院數目是非常合適的,並且五臺山的寺院歷史悠久,破壞性較其他佛教名山的寺院小。通過山野君的長焦可以看到這些寺院的瓦片上和牆壁上都長出了青草、苔蘚等植被。在華北這樣比較乾燥的地方能讓古剎長出植物來,可想而知它的歷史多麼久遠了。
應縣雖然是山西一個農業大縣,但是城市建設非常不錯。是一個新型發展的城市,並著重以文化旅遊為未來發展方向。並以應縣木塔為核心發展宗教、建築、歷史為主題的研學遊之地。那麼有一些人就要疑惑了,一個木塔如何撐起一個幾十萬人口縣域城市的旅遊發展與文化建設呢?看似有點不可思議,其實這個木塔很有故事的,後面一起來看看。
這座千年古塔是我國最高的木塔,也是世界罕見的無釘的木塔。純木質結構的古塔,經歷了千年的歷史沒有倒塌。根據當地縣誌記載,這座塔沒有發生過一起傷亡事故還有一些民間傳說,這些故事讓這座釋迦塔蒙上一層神奇的面紗。該木質古塔與巴黎艾菲爾鐵塔以及義大利比薩斜塔一起被列入世界三大奇塔。
山西省平遙古城是始建於公元前的西周時代,距今有2700多年的歷史了,是我國漢族保存最為元整的古城。於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公元1370年得到大規模的修復與擴建,現在看到的平遙古城基本上是保留了明朝時期的規模。眼下走在大街上看到一片充滿了生活氣息的街景,有一種濃厚的歷史氣息。
平遙古鎮是與江南水鄉古鎮不同的風格,如果說江南水鄉是小家碧玉的話,那平遙古城就是高大威武,有著明顯的北方建築氣息。平遙古城的規模很大,幾乎每條街道都有縱橫交錯的小巷道,這些小巷道就居住著當地人,古城就是他們祖輩遺留給他們的珍貴遺產。
不用一根釘子,也不用水泥,就單單的利用木質結構的板塊與柱子即可建造好這樣的懸空寺,並且幾百年從不損壞,不得不說太神奇了。用現代建築學和西方工藝理論無法詮釋這座懸空寺是如何建設起來的,畢竟在那個年代無論是人力、物力、資源以及交通都非常不發達,如何把寺院建在這麼險峻的懸崖峭壁上的呢?中國古建築的工藝堪稱世界一流!山西的每個建築都是中國古文明的縮影,記錄了華夏五千年的文明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