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坑的草魚該釣底還是釣浮?帶你了解兩種釣法的區別和運用

2020-12-13 小飛的釣魚閣

每每談到草魚,大家最先想起的就是這種魚爆發高、衝勁強,作釣的手感非常好,也正因為這幾個特點草魚深受眾多釣友的喜愛。在我老家這邊,自然水域如一些江河野塘,草魚的數量是比較少的,要想過一把癮只能去一些收費的水庫、魚塘作釣。收費的地方,魚的密度肯定要比自然水域的大,但密度大並不等同於絕對好釣,這一點咱們說過好幾次了,草魚相比較其他魚種又比較特殊,因為它爆發力強啊,如果釣者稍不注意或是線組不夠結實,就非常容易在起杆瞬間形成拔河、切線。一次兩次還好,要是大家都這樣,那麼魚肯定是越釣越滑,可以想像一下當一條草魚身上有很多被魚鉤扎過的傷,那它還敢輕易吃餌嗎?有的時候肚子實在餓了,忍不住靠近你的窩點,可還沒等開口,身體就不小心蹭到了線,而釣者以為是有魚咬鉤,猛地一起竿又錨到了魚身~

草魚是中下層魚類,可以釣浮可以釣底,也可以釣行程即釣全水層,野釣的時候考慮到走水、魚少等情況,我們大部分時候還是以底釣為主,哪怕釣不到草魚也可以兼顧其他魚。那有釣友就問了,黑坑水面小,草魚的密度遠比野河高,此時該用什麼釣法呢?此文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池釣草魚的看法,說說浮釣和底釣這兩種釣法的區別和具體應用,同時也會結合自己垂釣草魚的一些經歷來論證我的觀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黑坑釣草魚,浮釣和底釣的區別

底釣:顧名思義是釣底層,如果從鉤餌的狀態來看,基本有三種狀態,一是一鉤到底一鉤懸浮;二是一鉤躺底一鉤輕觸底;三是雙鉤躺底,如果使用跑鉛令鉛墜鉤餌全部躺底,那也屬於雙鉤躺底的範疇。只要你的鉤餌是以上三種狀態那都是屬於釣底的。

浮釣:只要你的雙鉤沒有接觸水底,那理論上來說就都算浮釣了,哪怕是離底十公分、二十公分那也是浮釣,當然有的人喜歡把浮釣分為釣離底、釣半水、釣水皮,實際上道理是一樣的,只不過針對的水層不同。包括釣行程,實際上也應該屬於浮釣,只不過這種釣法釣的並不是定層(定層指鉤餌長時間固定在某一水層),是釣餌料入水開始一直到水底這段距離。

以上是底釣和浮釣在理論上的區別,那麼我們在實戰運用中又有哪些區別呢?

舉個例子,如果這個塘裡放的魚主要以底層魚為主,那麼我們用底釣是可以兼顧其他魚種的,就算草魚不吃,也能釣到鯉魚、鯽魚,但如果用浮釣,草魚不吃大概率就是空軍。反過來也是一樣,如果塘裡以鯿魚、翹嘴、草魚等中上或中下魚種為主,那麼使用浮釣會比使用底釣更有優勢點。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別:釣草魚的時候使用浮釣,拔河切線的概率一般會大於底釣。因為浮釣的時候咱們兩顆餌是懸在那裡的,草魚往往是在遊動中把餌吞下,這樣的話當它發現魚鉤扯嘴開始發力逃跑時,提速就會比較快,對我們釣者來說衝擊力是非常猛的。不像底釣,他停下來吃餌,當逃跑時還有個啟動的過程。

黑坑垂釣草魚什麼時候底釣、什麼時候浮釣

首先咱們要有這樣一個思維,在確定一種釣法以後並不代表不能更換了,相反很多時候我們要善於觀察魚情然後及時變通,如果非去研究哪種魚情必須用哪種釣法,確定以後就不能更改的話,那相當於鑽牛角尖了。當然了,頻繁地換釣法肯定也不行,很多釣友就是這樣,剛開始底釣,釣一段時間發現沒口,就變成浮釣,浮釣也沒口又換成行程釣,看似一直在做調整,實際上還不如人家踏踏實實用一種套路堅持到底釣得多呢。

什麼時候底釣:

我認為三種魚情下可以率先使用底釣,第一是新魚剛下塘的時候,如果這個魚沒有傷病、同時坑老闆又沒做手腳,那麼新魚開口是比較好的,咱們使用底釣會比較簡單、做窩又比較方便。

第二是水溫比較低、颳風下雨天、魚活性不好的時候,草魚是中下層的魚,如果水溫上不來、身體不太活潑,那麼它一般是偏向待在底部的,我認為做一個小窩,一竿一竿有節奏地抽等著它來即可。

第三種是塘裡魚比較雜、草魚的數量相對較少的情況下,這個時候優先底釣是為了儘可能告別空軍,上面雖然有提到如果塘裡翹嘴、鯿魚這類魚種比較多,釣浮會比較好。但綜合地看,咱們底釣也能釣到翹嘴鯿魚這類中上層魚大不了調高浮漂、延長子線,讓行程多一點,給他們截口的機會,但如果使用浮釣,有一些底層魚就會比較難上鉤,如鯉魚、青魚等。

什麼時候浮釣:

浮釣有兩種情況,第一是水溫高、魚活性比較好的時候,草魚這個魚天越熱越好釣,水溫高它們吃的也多,咱們去黑坑偷驢的時候可以在下杆前觀察一下,如果太陽大、溫度高,有時候甚至可以看到草魚在上層水域遊動、偶爾還會泛起水花,要麼就是在增氧泵附近活躍。或者咱們也可以觀察其他釣友,如果釣底沒有很好的效果,就直接可以釣浮了。

第二種情況是魚個體比較大,但口很滑,經常被釣友鉤跑錨傷的,此時它們就不太敢下底吃餌,會待在中上水層。

底釣、浮釣時具體的操作方法

正釣時底釣:正釣大多是生口魚,正常情況下口是很好的,所以我們在釣法上沒有太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和釣其他的魚種差不多,你可以選擇拉餌+散炮的方式作釣。開釣後,先鉛皮帶窩,根據魚的密度帶入三五團至七八團散炮作為底窩,然後拉完餌在子線上帶一顆小小的散炮再投入釣點,前期可以一直這樣有節奏地高頻操作。

偷驢時底釣:比如說魚密度不大,或者是上面說到的那種混養魚情,這時咱們可以用麻團蘸顆粒的釣法,養殖魚一般對於顆粒都是不會抗拒的,麻團蘸顆粒不是鯉魚的專屬,垂釣草魚一樣可以用,甚至釣鯽魚時都可以用。你要是不想用蘸麻團,也可以用玉米掛鈎然後用顆粒做窩,在不清楚具體魚情或者捉摸不透魚的活性究竟如何的情況下,可以用一根超長子線比如1米的子線,然後調大雙鉤的距離,比如將鉤距調到二三十公分以上,再通過調釣讓其一鉤老實躺底、一鉤懸浮,這樣等於是一個釣組釣了兩個水層,釣底、釣浮兩不誤。

註:這種釣法的話,餌料建議用比較輕的玉米、顆粒為主,不僅僅是針對草魚,以前我們釣青魚也是這樣玩。

浮釣操作很簡單,但比較累人:浮釣首先確定釣多深,一般情況下黑坑的水都是不深的,我們只要釣一米多即可,當然釣不著後期可以調。浮釣草魚的餌料要麼是玉米(建議鮮玉米)要麼是顆粒。

具體操作是:餌料拋入水後不動,我們只要用打窩勺一點點地往窩裡投放顆粒、玉米等窩料即可,每次量不要多,七八粒、十幾粒就行,但頻率要跟上、節奏要穩定,不能十分鐘二十分鐘投一次,也不能一會兒快一會兒慢。由於此釣法釣餌是靜態、誘餌是動態,所以釣餌和誘餌可以使用同一種餌,即你可以用玉米打窩玉米釣。

這種釣法沒什麼難度,就是比較累人,至於效果如果能夠符合魚情當然是很好的。之前有不少釣友去試過這種釣法,然後有些空軍回來了,向我反應此釣法沒有用,還沒人家打重窩死守有效。首先用這種釣法前提我已經說了,要麼是魚活性比較好、在中上層活動,要麼是魚口很滑,正常釣法不奏效,除了這兩點之外,塘裡草魚的密度也要有,如果塘面很大、魚卻只有十幾條,那短時間內見不到效果很正常。

在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單次投餵量、投餵頻率、作釣時長這三件事。一次投餵只需要七八顆、十幾顆,如果魚密度高前期你可以一勺接著一勺地打,直到魚進窩,如果魚密度沒那麼高,打完一勺差不多等這些顆粒到底了再打第二勺,至少每一勺之間的間隔要穩定。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不要打個十幾二十分鐘就放棄,這種釣法的原理是模仿投料機投料的聲音進行誘魚,但我們每次投的量不大、聲音也不能完全和投料機相提並論,所以要給足魚進窩的時間。如果你持續二三個小時的操作還是一口沒有,此時可以換底釣再試試,因為經過長時間投顆粒,水底無形中也做了一個窩。

寫在最後:

無論是底釣還是浮釣,都是建立在魚情的基礎上來使用,我們不要盲目地下結論說哪種釣法更適合黑坑,只要能夠將魚釣起來、釣得多、釣得比別人好,那就是最好的釣法、最適合當下魚情的釣法。希望本文能夠給大家帶去一點點幫助,如果你有更好地看法也歡迎留言評論。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注

相關焦點

  • 從釣底到釣浮,從繁入簡,專攻易變換水層的魚種——全水層釣法
    釣魚要釣底是釣魚人的基本常識,常規情況下,我們針對常用魚種確實是需要釣底的。但對於有些魚種,主要是中下層魚種,例如翹嘴、鯿魚、草魚、紅尾等,甚至包括某些情況下的鯽魚、鯉魚,會造成離底的現象,那麼很多釣友就會採取釣離底或者釣浮的手法來應對。
  • 野釣草魚是釣底還是釣浮好,老釣友兩張圖告訴你,從此釣魚不再愁
    草魚的對食物的需求量相對較大,這也決定了它們不會長時間呆在同一個地方,當它們在水體中遊拽時,自然也更容易發現我們的釣餌所在,從而有了被我們釣獲的可能。1、釣底我們在自然水域中垂釣草魚時,若將垂釣的目標水層定在水底時,我們不妨選用以下兩種方式用於探釣草魚。
  • 草魚到底底釣好還是浮釣好,搞明白打窩方式不同,就知道怎麼選了
    草魚這種魚,不扯有的沒有的,有三點,是和其他淡水魚有明顯不同的:1、草魚是全水層覓食魚種,只要有食物,不會固定在某一個水層覓食;2、草魚的脂肪儲備量很大,所以不管是養殖的還是野生的,中鉤後掙扎力度大、持續時間久;3、草魚對水溫的敏感度
  • 夏季多釣浮,這些關於釣浮的小技巧你知道嗎?
    一般情況,咱們還是釣底比較多,尤其是在魚情複雜的自然水域,可能有些人一年到頭都是釣底,所以對於釣浮的理解就沒有那麼到位。先不考慮在底釣沒口的情況下,改為釣浮有沒有用,我覺得多知道一些釣法總是沒壞處的,本文我分享幾個關於釣浮的小技巧,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以後沒準能夠用到。
  • 夜釣鰱鱅,釣底還是釣浮?
    鰱鱅,這個和釣友告別了許久的老朋友又開始浮出水面,來和各位釣友打招呼了!不過呢,鰱鱅喜高溫,最適宜的水溫為23℃~32℃。炎熱的夏季,鰱魚的食慾最為旺盛。這個溫度,對於鰱鱅來說,非常適宜。但是對於釣魚人來說就比較痛苦了,太熱,還曬!
  • 黑坑釣青魚限竿限線,這些釣法讓你釣得比別人遠,上魚快咬鉤猛!
    現在不少釣友喜歡在黑坑中釣青魚,部分黑坑還有或真或假的標魚獎勵,這樣也讓釣黑坑更有挑戰而且有意思。所以聊聊關於黑坑中釣青魚的幾個重要技巧,釣黑坑需要注意的細節比較多,所以只介紹幾個比較重要的技巧,希望能幫助到各位釣友。
  • 全水域釣草魚攻略,看過就會,沒有比草魚更好釣的魚了
    經常有釣友說,草魚是最容易釣的,草魚怎麼會是最容易釣的魚呢?其實他們並沒有誇張,當然這是說除了那些小雜魚外,草魚是最容易釣的魚。為啥這麼說?因為草魚既不像鯉魚那樣狡猾,又不像鯽魚嘴巴小、容易擋口;比起青魚的稀少草魚數量還是要多上許多;又不像釣鰱鱅那樣要對餌料的狀態以及魚層有一定的掌握。
  • 黑坑開始放釣5至10斤的草魚了,一份黑坑草魚攻略送給迷茫的你
    也許是因為養殖鯉魚資源暫時匱乏,也許是黑坑老闆們另有別的想法,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好多鯉魚黑坑開始改為放釣草魚了。這些草魚一般都在5至10斤左右,中魚後手感好、力道大、難以馴服,確實比二、三斤的鯉魚過癮。一些釣手平時習慣了垂釣鯉魚,這乍一改變還有諸多不適應,往往導致收穫不佳。今天小編就結合實戰經驗和大家一起分享黑坑草魚的垂釣策略。
  • 高手都用這些釣法,釣水庫裡的大鯉魚大草魚的,學會告別空軍
    小結在大水面釣大體型鯉魚時,要守,頻繁提竿容易驚魚,春季天涼時釣淺,夏秋天熱時釣深。水庫手竿釣大草魚技巧釣草魚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釣底,一種是釣浮,釣底可以參考上面釣鯉魚的技巧。下面主要介紹浮釣草魚技巧。1.在不鬧鰱鱅魚的水庫釣草魚如果垂釣的水庫裡沒有鰱鱅魚,那就好釣了,可以用麵食釣浮。餌料,老鬼的大草,加918在適當的加一些輕麩就可以,釣一米左右的水深,通過餌料的霧化誘魚,不需要打窩。
  • 別看它個頭小,咬鉤卻很兇猛,淺談太陽魚的釣法及用餌
    羅非的話要看體型,小羅非成群鬧窩非常厲害,殺傷力比白條大軍還強,但到了一定個體以後就不那麼好釣了,至少我在黑坑釣一些四五斤的大非時就有這樣的感覺,而且口也不是特別猛。而太陽魚還是挺好釣的,餌料釣法方面都不複雜,和其他釣友聊起這種魚,他們甚至直言這就是個「傻子魚」,怎麼釣都行。
  • 帶漂遠投的釣組搭配和調漂技巧,晚春開始釣大魚,這種釣法很萬能
    很多釣友喜歡玩手竿,很大的原因是手竿釣法基本都是帶漂的,看著浮漂的點動,跟水中的魚鬥智鬥勇,比較有樂趣。拋竿類的釣法,多數都是看竿稍或者鈴鐺響,玩起來輕鬆一些,雖然是釣大魚的利器,但是樂趣少了一些。所以拋竿帶漂遠投的各種釣法,不但滿足了看漂的樂趣,也滿足了釣大魚的願望。
  • 釣魚絕殺技巧:圖解傳說中的「放風箏」釣法,這是專釣大魚的方法
    放風箏釣法在黑坑中使用較多,尤其是在限竿的混養塘或者大物塘經常很多釣友會使用,這個釣法的最大優勢在於可以釣的更遠,正所謂一寸長一寸強,在混養或者大物塘中釣的更遠,那釣到更多魚的機會就會增加,畢竟凡是大魚都喜歡躲在深遠的位置。一、放風箏釣法原理要說明這種釣法,需要跟常規釣法做對比,才能顯示出這種釣法的優勢所在。
  • 秋天釣鯿魚,釣離底比釣底好,用這兩種釣法,鯿魚連竿上!
    用釣魚老司機的話來說,進食特點大致就是鯉魚和草魚的綜合體。不過鯿魚因為嘴饞,更喜歡略帶腥味的餌料,秋季釣鯿魚,略帶蠶蛹粉、蝦粉含量的腥味餌料最為上稱。不過用餌其實不重要,重要的在於釣法。
  • 青魚和草魚都喜歡什麼味型的食物?青魚和草魚混養如何釣?
    在很多的魚類養殖場中,青魚和草魚經常是一起混合養殖的,而在黑坑釣場裡,也很常見青魚和草魚一起放釣的情況。那麼,為什麼青魚和草魚可以一起混養呢?青魚和草魚都喜歡吃什麼味型的食物?青魚和草魚混養如何釣?下面,我們來就上述這些問題講下青魚和草魚混養的釣法。
  • 抓住這三種需要底釣的時機,合理正確的選用釣法,才會連杆又爆護
    無論是從釣底改為釣浮,還是從釣浮改為釣底,其決定的因素,很少能夠受釣魚人主觀的想法所挾持,更多的是要遵循魚情的客觀條件。也只有當魚情表現出適合釣底或者釣浮的信號時,才能夠果斷的選擇相應釣法。而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如何應對從釣浮改為釣底所產生的變化。如何從釣浮改為釣底?
  • 黑坑如何精確找底以及判斷泳層
    我們在找底時主要是看水底有沒有醬層,這直接決定釣餌的形態及釣法的運用。在水底沒有醬層的情況下,雙鉤在水底的狀態是下鉤塘底,上鉤 觸底,釣餌以鬆散狀態為最佳。所謂「鬆散」的標準是用三根手指用力捏餌料即可捏成球,把鉤包在其中再拋到水底後,釣餌在1分鐘之內便會化散成一堆,此時魚 鉤就埋在餌料當中。鬆散的餌料和誘餌在形態上完全一致,可以降低魚兒的警惕性,尤其對於那些滑口魚特別有效。
  • 釣大草魚技巧分享
    下面說一說釣草魚的一些技巧釣具選擇:大草魚一般不會離岸邊太近,所以想垂釣大魚儘量選擇長竿,釣竿宜軟不宜硬,很多釣友都吃過「大虧」,七八斤的草魚五六號主線直接秒切,當然這和手法有一定關係,但是杆子太硬不能及時揚竿才是主要原因,有經驗的釣友總結出草魚發力規律「竄三竄」,意思是草魚中鉤後會階段性的發力
  • 野生大草魚警惕高、很難釣?做窩方法是核心,窩料越簡單越好
    在一些水庫湖泊中釣草魚,常常能夠遇到這樣的情況:在天氣晴朗、陽光明媚的時候,可以看到大個體的草魚浮在水面上、靠在水草邊,但你卻怎麼都釣不起來,有時候用長竿能把鉤餌拋到它身邊,可結果呢,要麼魚受驚跑路、要麼假裝看不見鉤餌。喜歡釣草魚的朋友應該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尤其是那些水質清澈的地方尤為明顯。
  • 釣魚「奇」招數:磯竿滑漂釣法,可遠投可釣近,野釣最佳釣法!
    磯竿滑漂釣法,非常實用,而且好用,很多釣友都把這種釣法稱之為野釣中的最佳釣法。還有釣友說,如果外出釣魚只能帶一副裝備,那肯定是磯竿滑漂。今天詳細介紹下這種釣法,一起聊聊這種釣法到底強在哪裡。祈禱疫情早點過去,真想出去釣魚啊。
  • 費盡心思「對付」草魚,卻怎麼也釣不過癮?按我說的做,上魚賊快
    釣魚人都明白,夏秋季節是垂釣大草魚,大鯉魚的兩個黃金時段,可由於受到氣溫和水溫的影響,想要在水廣魚稀的大環境中,釣到一條稱心如意的大草魚,可以說是比登天還難!不可否認,有些人從一開始就費盡心思想釣大魚,可卻怎麼也釣不過癮,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