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祖先的妙法

2021-02-23 寂思法師


各位同修,大家好,吉祥如意!

清明,不僅是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祭祀祖先的時刻。我們都知道:「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就是說,世界上有兩件事不能等:一是盡孝,二是行善。

說到孝,人們把它分為:小孝、中孝、大孝、至孝。小孝養身;中孝養心;大孝養志;至孝養慧,這裡的慧指的是,除了色身以外,生生世世的法身慧命。

盡孝,可以在親人生前,也可以在親人亡故之後。怎麼說呢?就是在親人活著的時候,我們要對他好,這個好可以在物質方面滿足親人的需求,也可以在情志方面,順承親人不使他們煩心,還可以勸導親人修學佛法,消除他們的貪嗔痴慢疑,使他們達到身心的安樂,如果能夠引導他們修學成佛的《法華經》和念佛方法,使他們速疾成佛,這就是至孝!

如果在親人活著的時候,我們沒有善根福德因緣做到以上這些,那麼在親人離世之後,我們還可以用佛法去利益他。清明節,會有許多眾生去給祖先燒紙錢、放鞭炮、送酒肉,雖然有孝心,但是汙染環境,反而無意中使祖先增加罪業,所以我們可以選擇更加明智莊嚴的方式去祭祀。

祭祀祖先的妙法

就是用鮮花、素菜、水果去供養祖先,再全家為祖先讀經回向,為他們播放佛經,讓他們聽經聞法、破迷開悟、明心見性。

我們只有這樣做,才能使祖先得到功德利益,從而離苦得樂、往生善道或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修學佛法、修學成佛的《法華經》,究竟解脫六道輪迴的束縛,這才是至孝養慧!

隋朝的行堅法師,有次到東嶽廟去住宿,在禪定中看到東嶽大帝來了。行堅法師就問:「陰間的人,都是由東嶽府管理?」東嶽大帝就說:「是的。」法師就請他查詢一下,自己兩個同參的下落。東嶽大帝說:「他們已經落入地獄,很難超度出來。但是如果你肯為他們抄寫《法華經、念《法華經,就可以超度他們!


法師回去以後,馬上就發願為兩個墮落地獄的同參抄寫《法華經》。他抄寫完了,再次來到東嶽廟。東嶽大帝告訴他:「你剛開始抄寫經題時,你的兩個同參就已經從地獄超度出來了!」法師感到《妙法蓮華經》真是不可思議!只是抄寫經題《妙法蓮華經》這五個字,就具有如此神奇的超度威力!


傳說東嶽大帝管理十殿閻君和各路諸神,他常常都勸人去念《法華經》來超度眾生。閻羅天子最愛聽的,就是《法華經》,因為一有人念《法華經》的時候,地府就會放光,這也是法界不可思議的感應!

既然《法華經》有如此神奇靈驗的超度效果,那麼請大家抓緊時間,在三天的清明假期,為自己的歷代祖先、父母師長、六親眷屬、墮胎嬰兒、所殺所害所吃的,以及一切有緣眾生,讀誦《妙法蓮華經》,回向他們皈依三寶、皈依法華會上佛菩薩、皈依蓮池海會佛菩薩,往生極樂,乘願再來,修學法華,廣度眾生!

感恩所有護持正法、修學法華的大德和同修們,大家辛苦了,阿彌陀佛!祝願大家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如智者大師一樣精進讀經、速證法華三昧!

阿彌陀佛,我們下期再見!

願各位同修好好受持、聽說讀誦、弘揚流通佛的臨終遺囑:《妙法蓮華經》,傳燈化物,莫作最後斷種人!

溫馨提醒:

如果您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

藥王今告汝

我所說諸經

而於此經中

法華最第一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們要祭祀祖先?
    當然,穿寒衣只是祭祀、追思祖先和親人的一種方式。除了經過時間沉澱留存下來的各種與靈魂相關的節日外,人死後的一系列相關事宜也被保留了下來,而且頗為繁雜。就拿葬法來說,歷史上除了流行土葬外,還有火葬、水葬、天葬、懸棺葬、樹葬、塔葬等等,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中就出現了各種葬法,也由此聯想出一系列令讀者瞠目結舌又欲罷不能的屍鬼。
  • 清明節祭祀祖先時的一些注意事項以及宜忌
  • 清明節祭祀祖先的來源
    清明祭祀則來源於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受到迫害逃亡楚國,後來介子推幫助重耳重新登上王位。之後介子推隱居山林,重耳為了見他放火燒山,一不小心燒死了介子推。因此重耳羞愧難當,就在清明那天祭祀介子推,表達自己的哀傷!經過幾百年的演變,即至唐朝時期。官方見民間朝堂,清明時皆盛行祭祀掃墓之風。
  • 「祭祀」意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但這個活動往往太殘忍
    民族的不同,構成各具風格的祭祀文化。中國歷代各民族的祭祀是一門歷史文化。自古祭祀對象分為三類:天神、地祇、人神。天神稱祀,地祇稱祭,宗廟稱享。古代中國「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祭祀有嚴格等級。天神地祇由君主祭,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祭祖先和灶神。所以,「祭祀」也意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
  • 所謂歷代祖先,全都是指男性嗎?有沒有女性祖先?
    人類的先祖也有公婆之分,男性祖先是公,女性祖先是婆,即先考與先妣,民間有的地方俗稱為祖公和祖婆。中國民間的歷代祖先中,由於長期處於男權社會,男性祖先自然是主體,但任何人均無法否認女性先祖的存在。祖先我國民間後代能識別自己祖先的途徑有四個,一是民間族譜,二是宗祠牌位,三是祖墳,四是祖先祭祀。
  • 你知道清明節祭祀的來源是什麼嗎?清明節都祭祀什麼食物?
    清明節是我們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也是祭祀祖先的節日。「清明時節雨紛紛」每逢到了清明節前後就會下起雨來,感覺老天也感受到我們對逝去親人的念想,用雨滴來表達我們的心情。那麼你們知不知道清明節祭祀的來源嗎?祭祀的時候是需要準備什麼食物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過年祭祀風俗
    《春節小景》豐子愷 過年祭祀風俗 祭祀先人 除了祭神,還要祭祀已經亡故的祖先和家人。
  • 祭祀音樂,一種持續存在的文化
    湘西土家族、苗族宗教祭祀源於土家族、苗族先民對自然、圖騰、祖先、神靈人性化的崇拜,並企盼通過以儀式音樂、舞蹈等形式為載體獲取相應反饋。這一表現形式在實施歷程中,各自結合本民族的特徵展現出本民族起源、繁衍、遷徙與發展等情景,從而形成了固有的民族文化特徵。
  • 十月初一寒衣節:民間祭祀講究及禁忌
    古人們也在農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   原標題:十月初一寒衣節:民間祭祀講究及禁忌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亦是道教五臘日之「民歲臘」,是我國傳統地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
  • 【272】祭祀祖先的供品,千萬不能吃,這是大忌!
    每年的清明,七月十五我們都要祭祖,我們要祭祖的祖先只包括爺爺奶奶呢,還是包括過去的爺爺、奶奶,能聯繫上的所有的祖先呢?到底你祭拜的是誰呀?其實祭拜的是我們所有的祖先,而不僅僅是爺爺奶奶。為什麼咱們平時專門燒紙錢或進花圈只是給爺爺奶奶呢?因為我們見過他們,爺爺奶奶照顧過我們,我們有親情,對不對啊?有句話叫生親還不如養親呢。
  • 燒紙祭祀注意事項
    (一):在陰宅墳地祭祀的朋友,均應在鬼節當日上午7點以後11點之前祭祀完畢為佳,這個時間段是最殊勝祭祀的。如果這個時間段去不了,那麼切記不要一個人孤身前往陰宅墳地祭祀,起碼要有一人同行為佳。燒紙祭祀完畢返還時,切記不要回頭望,到家進門之前,雙手拍打前後身,進門之後馬上去洗手,以免招惹邪祟。
  • 什麼是拖雷伊金祭祀?成吉思汗聖火祭祀文化如何傳承?
    巴達瑪道爾吉、門都、仁慶道爾吉都是文化大革命前親身主持祭祀或參加祭祀的人們。他們的頭腦中,保存著許多拖雷伊金傳統的習俗、禮儀。布仁巴雅爾還親自帶領四名小夥子到成吉思汗陵學習祭祀禮儀,規範了拖雷伊金祭祀程序,逐步恢復了每年的春、夏、秋、冬四季大奠和新年祭天大奠、臘月二十三日拖雷灶火(聖火)大祭等重要祭祀禮儀,全面展示了成吉思汗聖火祭祀豐富多彩的傳統歷史文化風貌。
  • 這些古代祭祀禮儀名稱,你知道幾個?
    祭祀是中華典禮最終要的組成部分,它起源於上古社會對神的敬仰。古人祭祀的對象也有很多,從天神、地祇、人神到祖先,禮儀繁冗種類多樣,祭祀禮儀有哪些名稱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3.禘[dì]禘是古代帝王或諸侯在始祖廟裡對祖先的一種盛大祭祀,也是古代宗廟四時祭之一的夏祭。4.嘗[cháng]嘗是古代宗廟四時祭之一的秋祭。
  • 祖先與你的婚姻、事業、財運及後代有重大關係!絕對不可忽視「祖先問題」
    祖先是什麼概念。許多學佛人會誤認為,祖先都在惡道,這就是受目犍連救母的影響。以為母親在惡道,需要你救度。其實呢,祖先是你生命的源頭,你的生命要有能量,源頭自然起了很大作用。這個原始的能量,我們把他稱呼為祖先,但你要跟原始能量連結,首先你要跟你的祖先,父母有連結。一個人投生到某個家族中,與祖先、父輩必定有宿世的業緣,互相感召。而一旦進入這個家庭系統後,就加深了連結和牽引,乃至有互為因果之狀況。祖父謀財害命牽連子孫有一位朋友姓陳,頗有才名。
  • 供奉和祭祀的意義
    是好好的去求得一餐好的食材,好好自己全心全意的去烹飪,完了以後好好的祭祀供奉。長此以往,你天天這樣去做的話,你未來面對的自然而然的就好起來了,你的德行自然而然就飽滿起來了。因為你這樣去做祭祀和供奉的時候,神會將你所供奉的食物分給什麼?我們知不知道,就是說半神人、聖人以及我們的祖先跟我們以及神之間其實是一個紐帶,一個圈。那麼我們把食物供奉給了神,神會把這些好處和這些益處都分給聖人、半神人和祖先們,對不對?
  • 祭祀就是跳大神?No,詳解圖騰崇拜與滿族的舞蹈傳統(上)
    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已經學會了用圖騰舞來表達對祖先的崇拜。作為最早現於歷史文獻記載的少數民族之一——滿族,更是一個性格豪放、能歌善舞的民族。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滿族祭祀與筵宴舞蹈,感受其獨特的魅力吧!,以孔雀、山雞等的特徵綜合成鳳的形象,他們代表最高統治者的祖先,並且作為地德與天承的標識,後來才把龍和鳳作為中華民族文明發祥和傳承的象徵。
  • 【故事心讀272】祭祀祖先的供品,千萬不能吃,這是大忌!
    所以說大家總是覺得爺爺奶奶這一輩兒就是祖先了,大家有沒有明白呀?那以後去供奉祖先的時候是不是要也要供奉爺爺、奶奶的爺爺、奶奶的爺爺、奶奶啊,要多供奉一點啊?一定的。如果祖先恰好在能接受到你供奉的那一道上,而你不去供奉,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因為咱們現在社會很多人不做祭拜祖先的活動了。那麼這些人的祖先會怎麼樣呢?護法菩薩很幽默,很幽默地說:「哭唄。」是啊,能怎麼樣呢,祖先只能哭,傷心唄。
  • 祖先牌位龕隱藏多少秘密?
    有供奉祖先要注意以下事項:祖先牌位龕沒有外面的玻璃罩,很容易隨時會被外靈幹擾,對應在子孫身上,如同把自己暴露在隨時可能面對的險境中。祖先內牌,供奉直系三至四代祖先六到八位不該亂寫亂抄,十幾代的祖先代全擠在一起,這麼做人丁退散,不常相聚,夫妻易爭吵,孩子不受教,家運衰退,祖先牌位不可有倒房人的名字,未出嫁的姑娘,或嫁娶回來的名字,倒房或姑娘表這世已結束,應將其另行安祠堂或塔位供奉,讓其修行轉世,在家裡和祖先一起被子孫供奉,反增其業力更有損陰德還有若沒有神明作主處理
  • 中元節臨近,成都提倡文明、環保、安全祭祀
    所以這個節日主要的習俗就是焚燒「香蠟紙錢」祭祖,表達對已逝親人、祖先的哀思。小的時候,每到中元節,爺爺、奶奶便會將準備好的「錢紙香蠟」拿到十字路口焚燒,哀思先輩,同時也祈求一家老小平安,來年風調雨順,有一個好的收成。所以在早些年農村,中元節這天,鄉間的每個十字路口都能看見正在燃燒的「香蠟紙錢」,或是已經燃燒後的灰燼。
  • 清代皇家如何在堂子祭祀
    堂子祭祀立神杆在堂子舉行的祭祀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國家大事,諸如元旦拜天、出徵、凱旋等;另一種是屬於日常照例的祭祀如月祭、浴佛祭、馬祭等。「堂子祭天」被列為清王朝的吉禮之一。(溥佳《記清宮的慶典、祭祀和敬神》)立杆祭神之禮「歲以季春(農曆三月)、季秋(農曆九月)朔日(初一)舉行。」所祭神杆是楠木的,本色,不加油飾,豎立在神殿或神堂的左方。高兩丈餘,頂尖形,頂之下為方錫鬥——木質,包錫。滿族人對杆子不敢有任何褻瀆,立起之後、太陽投射在地上的影子都不許踐踏。民間祭祀時,在杆子前供上米酒、打糕,整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