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ptyque是一家法國香氛品牌,它生產的城市主題香氛蠟燭特別有創意。
這個創意背後有一個有趣的心理效應,還能衍生出很多個性化的創業方向。
香氛蠟燭雖然相對小眾,但深受不少中產階級的喜愛。
因為沒有太高的製作門檻,隨著競爭的激烈,僅憑獨特的香味,越來越難以打動消費者。
Diptyque從去年開始就推出了City Candles蠟燭系列。
簡單說,就是根據全球知名的大城市的文化和特色,為它們製作特殊香氣的蠟燭。
現在已經推出了紐約,柏林、邁阿密、東京,巴黎,香港,上海等等多個城市主題的產品。
比如上海款的香氛蠟燭,用桂花和綠茶作為主題,讓人有一種清淡優雅的感覺。
除了香味,公司還在包裝上花了不少心思,儘可能體現出城市的文化內涵。
這種做法背後是巴納姆(福勒)效應。
1948年,心理學家Bertram Foret做了一個實驗。
他給學生們做了一個性格測試,告訴他們會得到一份獨特的性格描述報告。
學生們看過測試報告後,都覺得報告對自己個性的描述特別準。
問題是,學生們拿到的是完全相同的報告。
Foret多次重複了這個實驗,始終得到類似的結果。
這種個體對一般人格描述給予高準確度評價的心理現象,就稱為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反映了一種對一般性、非精確描述的高度自我認同趨勢。
巴納姆效應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在請教過算命先生後,都認為算命先生說得很準。
它之所以能奏效,是因為人類都關心與自己有關的事情。
所以當你給別人一個模糊的信息,並說這信息對他們是獨一無二的,他們就會相信。
巴納姆效應不但能讓算命、佔卜等行為很容易賺到錢,還能應用到個性化營銷中。
我們再回頭看這款城市主題的香氛蠟燭,就會恍然大悟。
哪怕香味和材料一模一樣的蠟燭,只是因為城市主題不同,就會對消費者產生巨大的影響。
本來和這些大城市居民沒關係的蠟燭,因為加上了城市主題,就變成了和他們有關的事情,他們就更願意購買。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巴納姆效應在商業中的應用非常廣泛。
比如如何提升促銷簡訊或廣告郵件的打開率?
很簡單,加上對方的名字就能極大提升打開率。
為什麼星巴克的咖啡師會在杯子上寫下顧客的名字?
因為這樣就和顧客有了更深的連接,這杯咖啡就和自己有關,變得獨一無二。
可口可樂也非常擅長這招,它找出各個國家最流行的名字,印在可樂瓶上。
可口可樂公司的營銷總監Lucie Austin說,當她看到可樂瓶上自己的名字,她就知道這事兒成了。
「我的反應很幼稚。」她說。「我知道其他很多人也會有同樣的反應。」
僅在2011年夏天,可口可樂就成功地在澳大利亞這個只有不到2300萬人口的國家,賣出了超過2.5億瓶印著名字的瓶裝可樂和罐裝可樂。
無論是城市主題的香氛蠟燭,還是讓顧客名字出現在產品上,都是基於巴納姆效應,簡單好用的營銷妙招。
如果其他公司有好的營銷創意,創業者們可以直接借鑑。
2017年,可口可樂日本推出了一系列地區限定裝,在瓶身印上日本各個地區的標誌景點。
Diptyque這個城市主題的香氛蠟燭,極有可能也是借鑑可口可樂或者其他優秀公司的創意 。
創業者老闆們,先花點時間了解你的客戶是什麼人。
借鑑或者設計一些個性化營銷策略,讓他們覺得產品與自己有關。
然後你就會發現,產品銷售有可能就像施了魔法一樣。
這個規律如此簡單卻又如此有效,創業者老闆們都應該嘗試一下。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富日記原創,如轉載請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