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外灘君 外灘TheBund
大牌經典款漲價
你手裡的包「越來越貴」了
五月一開頭,Chanel、Louis Vuitton 的部分包袋悄悄漲價了。
雖然奢侈品牌每年都有約 10% 的漲價,但這次對個別款式全球性的價格調整,比正常浮動要高一些。
Chanel 的漲幅平均在 17%,Louis Vuitton 的漲幅平均在 5%-9%,不同包款上漲幅度也不同,Gucci 包袋的價格也有小幅上漲。
在漲價前,北上廣深許多城市的奢侈品店鋪出現了排隊搶購的情況。
有人算了一筆帳:漲價前買一些款式的大牌包,最高可以省下近 7000 元,對於有需要的人來說,這不是小數目。
而對於「包治百病」的姑娘們來說,看到自己 10 年裡入手的經典款包袋已經漲了 2 倍或 3 倍,頓時也感覺自己沒那麼敗家了。
01
「聽到提價的消息,
我決定馬上就去買」
工廠停工、原料稀缺、運輸受阻......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確實對各個奢侈品牌都造成了影響,這或是大牌們這次集體提價的原因。
5 月 13 日,香港傳出 Chanel 包袋即將漲價的消息後,各個 Chanel 門店出現了疫情以來少有的連夜排隊搶購,熱門款式瞬間被掃空。
杭州大廈的 Chanel 專櫃從不打折參加活動,5 月初漲價的消息一出,門口立馬排起幾十人的長隊,因為限制人流,至少要等待 40 分鐘才被允許進入。
與此同時,韓國首爾也有人凌晨起就在 Chanel 店門前排隊,捲簾門一拉起,便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奔向店鋪。
參與排隊的顧客 Lee Ji-yeon 表示,自己之前就有心儀的款式,但因為價格一直在糾結,這次聽到漲價的消息,決定毫不猶豫地買下。
和 Lee Ji-yeon 有同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大家都希望趁著漲價前買到自己一直念想的包袋,也有部分代購前來「囤貨」,為之後賣出好價格,排幾小時隊也無妨。
(圖片來自路透社)
02
大牌經典款,
早買就是「省錢」
傳出提價的風聲後,最關注的是需要購買奢侈品的普通人。
如果不是因為「省錢的誘惑」,在上海某國企工作的 Amy 也不會冒著被領導抓包的風險,上班時間偷偷溜出公司去 Louis Vuitton 店鋪排隊。
在去店裡的路上,她簡單算了一筆帳:自己心心念念的那隻 LV Dauphine 包,漲價前是 23200 元,漲價後是 25700 元。
反正這包遲早都要買,省下的 2500 元,夠她再添一雙 By Far 的新款涼鞋了。
Amy 遠在德國的閨蜜早早就告訴她:自己盯了很久的 Chanel 小號流浪包,漲價前是 4200 歐元,漲價後直接跳到 4550 歐元,真後悔當時沒有早點買。
這並不是漲價最多的包款。
Chanel 人氣極高的 Classic Flap Bag(就是 CF),有大中小三個型號,我們來看看國內專櫃漲前漲後的價格。
小號漲價前是 37600 元,漲價後 44500 元,相差 6900 元。
中號漲價前是 42600 元,漲價後 48900 元,相差 6300 元。
大號漲價前是 47100 元,漲價後 53500 元,相差 6400 元。
圖中為中號CF
Chanel 的另一熱門款 2.55 也有相似的漲幅。
中號漲價前是 42600 元,漲價後 48900 元,相差 6300 元。
大號漲價前是 47100 元,漲價後 53500 元,相差 6400 元。
加大號漲價前是 51200 元,漲價後 57500 元,相差 6300 元。
圖中為中號2.55
和 Chanel 相比,Louis Vuitton 的漲幅稍小。
「鎖頭包」Locky BB 老花款,漲價前 13000 元,現在 14100 元,相差 1100 元。
「郵差包」Pochette Metis 老花款,漲價前 13800 元,現在 14900 元,相差 1100 元。
最經典的 Never Full 購物袋,中號漲價前 10900 元,現在 11700 元,相差 800 元。
火了十幾年的「波士頓包」Speedy 25 號,漲價前 11800 元,現在 12900 元,相差 1100 元。
很多明星都背過的「Petit Malle」盒子包,以老花款為例,漲價前 40000 元,現在 42000 元,相差 2000 元。
03
現在有些包的價格,
從前可以買兩隻
如今,許多人購買奢侈品不僅是使用,更是看中它未來的價格會逐漸上漲,將其視為一種投資。
造成每年價格上漲的原因不外乎:原材料成本增加,換季打折導致價格上漲;消費奢侈品的新富階層越來越多。
一位小姐妹十年前在法國買了一隻 Louis Vuitton 的中號 neverfull 包,花了 435 歐元。
在當時折合人民幣不到 3500 元。按現在國內售價 11700 估算,漲了 3 倍多。
和 neverfull 人氣一樣高的 Speedy 也幾乎每年都在漲價。
以 Speedy 25 為例,2009 年法國的價格是 420 歐元,折合人民幣也是 3000 元出頭。
現在國內售價是 12900 元,漲了大約 4 倍。
Chanel 有一款名為 Deauville 的休閒託特包,大號款式在過去五年內從 230 歐元飛漲到 1450 歐元,按照現在的匯率折合人民幣,大約漲了近 9500 元。
愛馬仕的 Birkin 和 Kelly 包從誕生起就一直在漲價,2007 年,Birkin 手袋的平均售價為 4260 歐元,僅僅到 2015 年就已經翻了 3 倍,平均售價為 10683 歐元,特殊或稀有皮革則更貴。
04
大牌調價,出於「自保」
因為疫情的影響,今年第一季度,奢侈品巨頭 LVMH 集團的股價同比下滑了 15%,亞洲區的銷售額除日本外,下降了 32%。
老闆貝爾納·阿爾諾不久前剛剛登頂全球首富榜,因此財富縮水,跌下榜首。
擁有 Gucci、YSL、Balenciaga 等大牌的開雲集團,一季度收入同比也下降了 15.4%。
開雲集團的發言人表示:正準備迎接最艱難的一年。
Chanel 在今年三月初宣布暫時關閉法國、瑞士的工廠,歐洲主要城市的店鋪也都暫時閉店。
但與此同時,隨著中國疫情已經得到控制,大家的生活逐漸恢復正常,消費就成了經濟復甦的重頭戲。
4 月中旬,廣州太古匯的愛馬仕店鋪重裝開業,一天之內創造了 1900 萬元人民幣的驚人銷售業績,這讓許多奢侈大牌看到了挽回損失的曙光。
Chanel 的官方聲明表示:「由於生產成本、原材料價格以及匯率波動等原因,我們會定期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價格調整。」
各個奢侈品牌之間,為了保持基調一致,往往也會為了縮短價格差距而集體調價。
對於幾乎所有的奢侈品牌來說,包袋和小皮具都是盈利的大頭。
對這些「經典款」包袋每年進行調價,不僅是保證人工、材料的價格,也是提升品牌價值的有效手段之一。
隨著這些年收入的增加,買只奢侈品包包獎勵自己不再是難事。
而經典款包每年都可能價格上漲,能力範圍內,完全可以「早買早用」。
當然,也需要量力而行,合理消費。
買最合適自己的,而不是最貴的。
文/菠蘿狗
部分資料和數據引自 purseblog、Vogue Business、彭博社、澎湃新聞、各品牌官網
圖片來自網絡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TheBund」(微信號:the-bund)
已授權律師對文章版權行為進行追究與維權。
歡迎分享,留言交流。轉載請註明出處。
- THE END-
文章已於修改
原標題:《香奈兒、LV 經典包款再漲價,10 年裡我的包漲了近 3 倍》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