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勝男是一位富有歷史感和現實感的網絡作家。在表現秦宣太后歷史的《羋月傳》之後,又創作了長篇歷史言情小說《燕雲臺》。今年,《燕雲臺》入選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和央視聯合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好書」。而由蔣勝男擔任編劇的同名電視劇也將於近期播出。同時,同名廣播劇已在網絡音頻平臺「蜻蜓FM」上線。
《燕雲臺》浙江文藝出版社 2020年4月出版
作為一部歷史言情小說,可以從「歷史文」和「言情文」兩大脈絡來定位《燕雲臺》。從「歷史文」的脈絡上看,《燕雲臺》一反穿越、架空的「金手指」,於正史之外尋找歷史發展的多元可能,將小說敘事放置於歷史邏輯基礎之中,把小說細節深植於遼代的社會現實之中;從「言情文」的脈絡上來看,《燕雲臺》一洗《甄嬛傳》《羋月傳》所形成的「宮鬥文」模式,轉變為「種田文」模式,將宮闈廟堂之上的勾心鬥角敘述為個人成長的社會生活背景,借歌舞宴遊來鋪展時局變動,於平湖秋波中暗藏刀光劍影,個人成長的創傷伴隨著家國情懷的張揚,個人與歷史就這樣緊密地勾連在一起,並相得益彰。
網絡歷史言情小說經歷了從「清穿文」向「種田文」轉變的演進過程。2004年7月,金子開始連載《夢回大清》,「清穿文」走熱。《夢回大清》《步步驚心》和《瑤華》相繼推出,標誌著作為歷史言情小說重要子類的「清穿文」走向成熟。
2008年「反清穿」小說《平凡的清穿日子》首發於起點女生網。有學者認為,該小說以反傳奇的形式開創了「穿越種田文」這一新類型,並奠定了這一類型的基本架構:現代女性穿越回古代,於大家族宅鬥和嫡庶傾軋中揣摩古代人際關係,在「學習做一個古代人」的過程中收穫個人成長和婚姻幸福。從《平凡的清穿日子》開始,社會現實及其規定性開始進入歷史言情小說之中,故事場所從宮闈之中轉向廣闊複雜的古代社會生活,「宮鬥式」的激情之愛也為「宅鬥式」的浪漫之愛所替代。《燕雲臺》便是一部借鑑融合了諸多傳統文學觀念和手法的歷史「種田文」。
《燕雲臺》是站在「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的思想高度上,弘揚大中華史觀,情節豐富曲折,人物圓潤真實。小說主要講述了遼國蕭太后主持新政,大力推動遼漢融合,促進中華民族認同的歷史故事,複線為蕭家三姐妹的愛情婚姻故事,尤其是蕭太后燕燕的個人成長與愛情經歷。小說中既有紛繁複雜的歷史演義,也有細膩感人的兒女情長。中間還穿插了皇族耶律家、後族蕭家以及漢族韓家的家族史,場景宏大,人物眾多。
小說在蕭燕燕的個人成長和愛情婚姻上花費了大量的筆墨,精雕細琢。以入宮為界,蕭燕燕的人生分割為兩個階段。在前半段,在父母、姐姐、韓德讓的關愛和照顧下,燕燕的人生順風順水,甜美如蜜,是個聰明任性、頗受寵愛的「小女人」;在後半段,燕燕被迫與情郎韓德讓分離,嫁於景宗耶律賢,並被皇帝交託國政,一步步成長為破新除舊,力排眾議推行新政的「大女主」。景宗死後,更是不顧世人非議,毅然以太后之身再嫁漢臣韓德讓,獲得了事業上的成功與愛情上的美滿。
蕭燕燕是小說的靈魂人物,也是小說中最具網絡文學特徵的人物形象。正是有了蕭燕燕的成功和幸福,小說才被籠罩上了一層溫暖的底色。
蕭燕燕的人物形象,本質上還是遼宋融合這一大時代的產物,她最終以遼太后的身份下嫁漢人韓德讓即是明證。蕭太后一生最大的政治功績也在於推動了遼朝從部落制向封建制轉變的歷史進程,促進了契丹與漢族的民族融合。遼漢融合是作者蔣勝男在大歷史觀燭照下,對宋遼夏對峙時期遼國的政治格局和歷史趨勢的一種精準概括。這一歷史趨勢是遼本位的,是蔣勝男站在蕭太后的角度對遼代歷史發展方向的精準分析和研判,有別於宋本位的正史記述。
在大多數網絡歷史小說中,宋代是文化高度成熟發達的一個朝代,也是中國開始逐步落後於世界的一個關鍵時期。在這一歷史大背景下,現代人穿越到宋代,通過政治、經濟和文化改革,大力推動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積極發展軍事,對外擴張,一洗宋代「積貧積弱」的歷史沉痾,使宋代中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然而,這樣的敘事,終究損害了歷史發展的合理性。
蔣勝男獨闢蹊徑,用多元化的視角去呈現三朝鼎立局面下的矛盾與融合,在宋本位的「宋遼之戰」和「檀淵之盟」所帶來的歷史恥辱之外,另寫遼本位的政治改革史與「檀淵之盟」所帶來的百年和平。於遼國和西夏的發展史之中,尋找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宋代解決歷史積弊,自強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歷史可能,開闢了宋代歷史題材寫作的一個新的空間。
《光明日報》( 2020年09月23日 16版)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