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將至,「臘月見三白,來年好收麥」是啥意思?有道理麼?

2021-01-08 三農的高度

過了陽曆年,臘月將至,也進入2021辛丑無春年春節倒計時。老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就是指每年農曆的最後一個月。只是臘月並不一定單指農曆十二月,因為一旦農曆一年中出現兩個十二月,則第一個月叫「十二月( 臘月)」,第二個十二月叫「閏十二月( 閏臘月)」。閏十二月是所有閏月中最罕見的閏月,而並不是沒有。因此,通常人們說的臘月,準確所指每年農曆的最後一個月,而不絕對是指農曆十二月。

簡單說完臘月,我們切入正題,為何老話說:「臘月見三白,來年收小麥」?這是啥意思?根據「臘月見三白,來年收小麥」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只要了解「見三白」,是說臘月多下幾場瑞雪,就明白這句話就是瑞雪兆豐年的意思了。如同有農諺所說:「收麥不收麥,臘月見三白」意思一樣。那麼,這些農諺俗話有道理麼?

我們知道,冬小麥主產區在北方,而我國北方地區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春季少雨,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大致上來看年降水量400~800mm之間(有個別地方例外,比如長白山地區),屬於半溼潤區,降水分布不均,特別是春季,乾旱少雨是常態化。這種氣候現象,就使得北方小麥等越冬作物,冬、春之際的生長期,容易面臨乾旱的問題。所以,冬小麥想要來年豐產豐收,由於北方「春雨貴如油」的氣候特徵,靠春雨滋潤生長的小麥,似乎成為了奢侈的願望。那麼我們當地人,按照慣例在入冬前,會酌情給小麥澆幾次「封凍水」,人們都盼望瑞雪兆豐年,春季少抗旱。

在臘月,我國北方受到西伯利亞冷空氣的影響,進入一年最寒冷的季節,下幾場瑞雪,滋潤了大地,給小麥蓋上厚厚的「棉被」,「蓄力」後翌年春天更加茁壯生長;而且冰凍的雪水滲入泥土裡,凍死部分越冬病蟲害,為來年小麥的豐產豐收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寒冬臘月下瑞雪,對冬小麥等越冬作物的生長、豐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此可見,寒冬臘月下多下幾場瑞雪,來年好收麥,還是很有道理的。雖然說現在現代化的農業發展,生產力大大提升,比如可以採取人工降雨、灌溉、噴灌等措施,來解決冬小麥因乾旱的問題,可以用化學製劑防治病蟲害……但是,肯定提升種植成本,甚至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減產,而且勢必會給生態環境帶來消極問題。畢竟,這些措施,只是人為輔助農業生產的種種手段。歸根結底,農作物圓滿的豐收,離不開大自然風調雨順的饋贈。老話說:「不冷不熱,五穀不結」,那麼反過來說,該冷就冷,該熱就熱,該雨就雨,該雪就雪,真就是體現出「臘月三場白,來年好收麥」這句話的真諦了。

相關焦點

  • 臘月到,俗話說「臘月遇三白,糧倉堆滿麥」,啥意思?
    導讀:臘月到,俗話說「臘月遇三白,糧倉堆滿麥」,啥意思? 俗話說「臘月遇三白,糧倉堆滿麥」,這句話說的就是在臘月裡,如果遇到有「三白」,那麼來年小麥大豐收,出現家裡的糧倉堆滿了小麥,這是小麥大豐收的體現。具體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是啥,有道理嗎?
    今天已經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八,距離臘月也就兩天的時間了,寒冬臘月,所以天氣會更冷,但是『過了臘八就是年』,也說明春節越來越近了,年貨陸陸續續開始購置,這寒冬臘月田地沒什麼農活,但是農民期盼豐收的心情一點也沒減少,有句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啥意思?有啥說法?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今年有沒有白?
    導讀: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今年有沒有白? 馬上就要迎來臘月,按照農村的說法進入臘月就是年。寒冬臘月也是全年最冷的時刻,這段時間北方地區天寒地凍滴水成冰,屋簷下的冰凌看上去就像是一副帘子。
  • 農村老話「臘月有三白,豬狗也吃麥」,啥意思,「三白」指什麼?
    人們常說「過了臘八就是年」,進入臘月後年味兒就一天比一天濃了,臘月裡,農村家家戶戶都要開始為過年了,買年貨、殺年豬、蒸饅頭等等,以至現在人們覺得過年只有臘月熱鬧,春節後反而沒有過年的感覺了。關於臘月,有很多習俗和俗語,農村就有一句老話,「臘月有三白,豬狗也吃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三白」又指什麼?
  • 臘月到來,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不吃黑」,啥意思?
    而隨著寒冬臘月的到來,農村老人常說「臘月遇三白,豬狗不吃黑」,這是什麼意思? 對於以前農村而言,人們最為期盼的就是來年農作物收成好不好,來年能否獲得大豐收。而糧食作為人們而言是至關重要的,糧食收成好,那麼一年不用愁。
  • 老話「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是個啥?今年你遇見了嗎?
    再過一個多月就到臘月了,臘月裡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叫做: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在歷史上,三白可是很有名頭的,比如《浮生六記》的作者沈復,字三白,所以也叫沈三白。還有一個關於三白的典故與蘇東坡有關。話說,有一次東坡好友錢勰邀請他到家做客,而且還特地發了一張請帖,上面寫著:將以三白待客。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農曆臘月初二,距離過年的腳步也越來越近。臘月是農曆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也是全年最冷的一個月,在農村有「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的說法,雖然這個說法有些誇張,但是卻足以說明臘月的天氣寒冷程度。
  • 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這句農村俗語是什麼含義呢?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阿力閒談!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為了理解這句俗語的含義,首先要搞清楚「三白」的含義。「白」在這裡的意思是「大雪」,冬天只要下一場大雪,那麼到處都是白雪。三不是具體的數字,而是一個虛數,也就是幾個虛數的意思。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六,還有3天的時間就要進入到臘月。臘月是農曆月的最後一個月,隨著臘月的到來,也意味著新一年馬上就要到來。臘月最為一年的結尾,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臘月和正月有什麼禁忌呢?
  • 臘月到來,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不吃黑」,有什麼寓意?
    隨著嚴冬臘月的到來,鄉下老人常說「臘月三白,豬狗不食黑」,這是什麼意思?對於以前農村來說,大家更期待的就是明年莊稼收成如何,明年可不可以有好收成。而且穀子對每個人來說都特別重要,穀子收成好,那一年就不用愁了。而且明年莊稼的收成是否好,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水的充足與否。
  • 俗語「七月中,臘月半,閻王不請自己見」,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是民間的一種傳統文化,是人們經過長時間觀察、思考悟出來的道理或總結出來的經驗。有些俗語雖帶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但其中的道理卻值得我們借鑑。比如農村俗語「七月中,臘月半,閻王不請自己見」,這句俗語咋一聽好像有點不搭,卻揭示了「天氣變化和人」之間的關係。我們都知道「劇烈變化的天氣」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一些老人和孩子深受其害。比如「咋冷還寒」就會造成流感的盛行,尤其是季節交替的時節,一些老人和孩子更容易患病。
  • 農俗『臘八遇大寒,三白定豐年』,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臘月初三了,距離喝臘八粥還剩五天,我們淮北地區對喝臘八湯還是比較重視的,臘八粥分為鹹和甜兩種,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年味也越來越重了,歌謠『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說明臘八到了,春節也就快了,而今年臘八與『大寒』節氣為同一天,俗語『臘八遇大寒,三白定豐年』,啥意思?有道理嗎?
  • 俗語「會生生八月,會死死臘月」啥意思?有科學道理嗎?
    但是,農村的一些俗語總是讓我們犯難,比如這句「會生生八月,會死死臘月」。難不成生死還有良辰吉時之說?這句老話有啥特殊的寓意?為什麼生八月的人好,死臘月的人好呢?從字面意思來看,我們就是會理解為八月出生好,臘月離世好。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老話有何講究呢?
    小寒節氣的到來預示著臘月也越來越近。臘月是過去農村最熱鬧最忙碌的季節。這個季節農田已經沒有農活了,但隨著春節的臨近,屋外要整理,還要購買年貨,當然很忙,農村的大會也出現了忙碌的景象。農村有句俗語叫做「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說的是啥意思呢?這句老話也指年末和稅收的部分神經。臘月是一年的最後一個月,農村的古語進入臘月就是年。新年來的時候,很多事不能做,還有很多事要辦。
  • 臘月30為除夕?俗語:「除夕犬不吠,來年無疫癘」,什麼意思?
    明天就進入臘月了,臘月也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個月,而臘月的最後一天也就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所以被稱為「歲初」,那一天的晚上就叫做「除夕」,除夕到底是除什麼呢?有句俗語叫做:「除夕犬不吠,來年無疫癘」,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什麼是「除夕」?
  •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年關將至,還有哪些忌諱需要注意的?
    記得小時候在農村生活,經常聽老人們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春節將至,有哪些忌諱需要注意的? 一、臘月 1、臘月不搬家 從風水上說,臘月裡偏寒,如果貿然搬入新宅子的話,寒冷的氣氛會阻隔家中的興旺氣氛
  • 農村俗語「臘月打春雨水早,正月打春春寒倒」,今年何時打春呢?
    這段時期最需要做的就是把家裡收拾一下,去農村大集上購買年貨,準備過年,在外打工的村民也隨著臘月的到來,開始逐漸的踏上返鄉的歸途。隨著臘月的到來,立春節氣也已不遠,農村俗語「臘月打春雨水早,正月打春春寒倒」,說的是啥意思呢?臘月是農曆最後一個月份,由於臘月處於最為寒冷的階段,所以也把臘月叫做寒冬臘月。立春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之首,也被叫做打春,不老的女神:春姑娘。
  • 「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哪些忌諱和講究?
    風水布局諮詢電話;15191745660(同微信)先說說前半句「臘月忌尾」,其意思是說在年底的時候,特別是臨近年關的時候,有些事情就要注意一下了,不能做的事情就最好不要做了,以免給自己或者是家裡人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 農村俗語「臘月打春過年暖,正月打春二月寒」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打春過年暖,正月打春二月寒」,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什麼時候立春呢?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又叫做正月節、歲節,立是開始的意思,春是溫暖、生長的意思,立春節氣有天氣變暖的意思。
  • 香漫的臘月
    臘月還沒到,老王家就開始清洗磨沿磨槽裡的塵灰泥漿了。  臘月裡,老王緩緩推動石磨,他家纏著頭帕的大娘,端著被泉水泡了一夜的黃豆坐在板凳上,一勺一勺往磨口裡餵入黃豆,瓊漿玉液般的豆汁從磨槽流到木桶裡,很快,一大桶粘稠的漿汁就盛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