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歌手李健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坦言:「我覺得沒有必要延續自己的基因,沒什麼了不起的,又是不是什麼瀕臨滅絕的物種。」這段採訪迅速被推上了微博熱搜。
李健算得上是中國最知名的丁克了,他和妻子結婚多年並沒有要孩子,一直活得甜蜜而又肆意。多年來有關他們的婚姻和生活方式,人們也是議論不休。
隨著李健的話題被推上熱搜,大家關於丁克的討論也越來越多了。「丁克家族」雖然在國外是最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情,但在中國還是飽受爭議,到底是因為什麼呢?隨著中國「首批丁克」的退休,丁克們的晚年生活,也成為了很多人最關心的話題。
丁克為什麼飽受爭議?
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丁克這一觀念出現在了中國。丁克這種說法來源於英國,產生在嬉皮士時代,其實指的就是那些結婚之後不生孩子的夫妻,,是用英文單詞「DINK」音譯過來的詞,意思就是夫妻雙方結婚之後具有生育能力,卻選擇不生孩子。
其實這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畢竟每個人都有個人的人生選擇。該怎麼選擇過這一生其實是一件很私人的問題,別人不應該過多的插手和非議。
但中國多年來受多子多福的觀念的影響,以為孩子要多生。大多數人喜歡的還是兒孫繞膝的感覺,從1982年中國提出了計劃生育的政策,並定為基本國策之後,許多家庭基本上選擇了生一個或兩個孩子。
然而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多人冒著罰款的危險還是選擇多生孩子,當年的「生子遊擊隊」成為中國農村的一種怪象,甚至在春晚上,宋丹丹還就這一話題演出過一出小品,為了改變中國傳統中多子多福的觀念,國家可謂是下了很大的勁。
所以自然有很多人是不理解,為什麼有人會選擇不生孩子的,甚至在我國著名舞蹈演員楊麗萍坦言自己不願意生孩子之後,網上出現了很多奇怪的言論,有人說「不生孩子就不是一個完整的女人」,「只有生過孩子才是真正的女人」各種言論,一時間甚囂塵上。
有人反對,自然也是有人支持的,有人覺得「女人並不是生育的工具,女人可以更好的實現自我的價值,而不是通過生孩子。」各路網友爭論不休,很久沒有被提到的丁克,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
其實丁克之所以飽受爭議,很大程度上還是與中國的傳統觀念有關,中國詩詞之中有很多關於天倫之樂的描述,而且人口也算是綜合國力的一個衡量標準。
在高度思想解放的今天,很多人還是希望晚年的時候能夠有所保障,所以丁克家族受到了很多人的非議。畢竟丁克在現在的中國還並不普遍,再加上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人們自然也會格外關注這個群體了。但人生畢竟是自己過的,丁克們選擇這種生活也無可厚非。
做丁克一族,值不值得?
丁克年輕的時候的確是可以更好的實現自我價值,很多年輕人就是因為工作忙,因為事業,所以才選擇了丁克,就像前面提到的李健,他就是為了更好的發展他的音樂事業,所以才選擇不要孩子的,當然,也有一個原因是心疼自己的妻子。
時間飛逝,咫尺天涯,曾經那些活躍在各個崗位,曾經那些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們,已經逐漸變成了老年人,中國的第一批「丁克」即將步入老年,他們面對了更加嚴重的社會問題,人們對此最關注的還是養老問題,畢竟他們沒有兒女,沒有人對他們執行贍養義務。
很多人有自己的見解,大多數人覺得,生孩子並不是為了養老,生孩子不過是享受養孩子的樂趣而已。更何況很多丁克們夫妻感情和睦,浪漫的二人生活對他們來說就足夠了,不要孩子也省去了很多麻煩。
也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很多人認為丁克是對女性的不公平,丁克不過是男人不想負責而已,一旦女人老去,錯過最佳生育時期,男人可以輕而易舉的和別人要個孩子,晚年生活無法保障的只有女性。
幾年前娛樂雜誌評論了著名導演爾冬生的生活,就是最近在一檔綜藝中罵哭郭敬明的那名導演,他的私生活引發了很多人的討論,他其實是娛樂圈知名的丁克,和妻子結婚多年一直沒有要孩子,結果卻被曝出和情人在國外生下了一個女兒。由於這件事,他被罵上了熱搜。
不過這畢竟是個例,一方的突然放棄,確實會讓另一方處於困窘的境地,所以,選擇丁克一定需要仔細想清楚。
其實,大多數的丁克還是能夠白頭偕老,共度餘生的,相互扶持的晚年也是挺幸福的,再加上年輕時期專門打拼事業,積累的物質財富也可以使他們安然度過晚年。
至於孤獨感,大多數時候是因為另一半去世了,身邊又沒有孩子,這是現實問題,自然是無法避免的,晚年的孤寂與無力一下子湧上來,看著別人兒孫繞膝,內心大概也是悲涼的吧。
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的變快,空巢老人不是也很多嗎?丁克們的晚年生活的無奈,其實也是大多數老年人的困窘,國家和整個社會都在關注,隨著福利制度和基礎建設的完善,或許這個問題可以得到很大改善。
允許多種生活方式,才是真正自由的時代
其實,丁克也好,堅持獨身也罷,不過是一種自我選擇而已,只要想好了這樣的選擇所要付出的代價,只要明白自我選擇的結果,那麼以後的人生,其實和旁人沒有任何關係,這個多元化的自由時代,本來就應該存在多種生活方式。
著名央視主持人康輝就因為丁克的想法在一段時間內飽受非議,甚至有人說他「不適合央視,對不起爸媽」,這種想法真的是過於極端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你可以不認同,但是沒有必要出言諷刺。
還有人說,「現在這樣滿不在乎的,等到老了就知道了!」那又如何,如今的他,事業有成,和妻子恩愛有加,這就已經夠了,對於未來,丁克自然有自己的打算,何必讓外人操心。
很多人覺得人年老了,活動範圍有限,有孩子們陪在身邊,享受天倫之樂才是好事。
但是,丁克在年老後也有自己清晰的人生目標,並不斷為此做出努力,一起出去旅遊,一起看書,一起工作,就算是到了老年,也是洋溢著對生命的熱情和對人生的期待,這樣的老年生活,我們能說不好嗎?
世界的開放將會讓更多的人用更客觀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允許多種生活方式的存在,才是真正開放的時代,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是應該整個社會關注的問題,而不是將希望全部放在兒孫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