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劇透:秦始皇滅六國,一天下,都在這8張圖中

2020-12-26 騰訊網

秦穆公開地千裡,逐霸西戎。

西戎首領金冠出土於內蒙古匈奴墓地。西戎弁將甲衣根據戰國甲片實物復原。倒臥的白馬馬鞍馬具,據新疆鄯善戰國墓出土實物復原。秦兵的鎧甲、服飾、兵器、馬具均據秦始皇兵馬俑實物復原。

秦國自襄公輔佐周平王東遷,冊封諸侯(約公元前770年),秦穆公稱霸西戎(約公元前626年),闢疆千裡。秦孝公奮發圖強,任用商鞅變法圖強(公元前356年),吞併了魏國在河西的全部領土。

秦惠文王在位時國力獨大,趙、韓、魏、燕、楚、齊結成六國合縱聯盟,開始共同抗秦,但是並未撼動秦國的地位。

惠文王之子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施行遠交近攻策略,發動長平之戰大勝趙軍,攻陷東周王都洛邑,結束了周朝統治,為後來的嬴政一統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秦始皇滅六國的順序是什麼,誰的戰績最大,又有哪些波折和啟發?

六國合縱抗秦。函谷關在今河南靈寶,圖中城關參考漢代關隘遺址描繪,畫面遠處的是秦軍,近處敗逃、車輪拆毀的是楚軍。

1

首滅韓國

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親政,用李斯為相國,採取了首滅近鄰韓國的戰略。韓國是三晉之一,曾經在韓昭侯時任用申不害變法,但是身處四戰之地,在戰國七雄中最弱。

滅韓的將領是原韓國南陽郡的代理郡守內史騰,他率兵十萬,先破趙軍,轉而突襲韓國,韓王猝不及防,無奈之下只得與群臣親奉印信,大開城門迎接秦軍,韓王從此「委國聽令」入質秦廷,成為秦的屬國藩臣。七年後(前230年)韓國被廢。

畫面上戴爵弁、穿冕服,雙手捧璽印的是韓王,立於戰車之上,手握青銅劍的是內史騰。秦軍的鎧甲戎服、戰車馬具,根據秦始皇兵馬俑出土實物復原。左側的騎士手中握的是青銅鈹,這是當時穿擊力度遠大於矛的新型長兵器。韓王腰間的佩玉參考河南洛陽、山東曲阜等地出土的組玉佩。

2

王翦破趙

趙國是戰國時期的強國,雖經長平之戰,邯鄲被圍,仍屹立不倒。趙國有名將廉頗、樂乘、龐煖、李牧,曾數次率師戰勝秦軍。

秦國在滅趙之前,先用反間計使李牧被誣陷殺害,然後分兵兩路,以王翦、楊端和為大將,攻擊邯鄲附近的重鎮——狼孟。趙王派趙蔥、顏聚率軍迎敵,中途遭遇王翦伏兵,秦軍居高臨下以傾江倒海之勢從山谷中殺出,把趙軍攔腰截斷,首尾不能相顧,徹底擊潰了趙軍,趙蔥也在混戰中被殺。

公元前226年,秦軍突破井陘口,攻陷邯鄲,俘虜了趙幽繆王。嬴政親自到邯鄲城,坑殺了所有當年欺辱過他的仇人。

公子趙嘉逃到代城稱代王,公元前222年降秦,趙國亡。

畫面表現了狼孟伏擊戰,身穿紅色戰袍的秦軍正從樹林中衝出,中路為騎兵,兩翼為步兵。白袍黑甲的為趙軍。趙軍的甲衣、戎服根據湖南長沙出土的彩繪木俑設計。兵器、盾牌按照河南淅川、山西長治和湖北江陵的出土實物描繪。

3

荊軻刺秦

燕太子丹少年時曾在趙國做人質,與嬴政交好。嬴政十五年時,太子丹被送到秦國作人質,受到冷遇。太子丹逃回燕國,重金結交了勇士荊軻、秦舞陽,要他們伺機謀刺嬴政。

在秦國攻陷邯鄲的兩年後,荊軻出使秦國。太子丹將荊軻送至秦燕交界的易水河邊,以一曲慷慨悲壯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辭別。

荊軻以燕王向秦獻地為名,讓人繪製了一幅長長的羊皮地圖,把浸毒的匕首卷在地圖末端,然後去拜見秦王通緝的叛將樊於期,說服他自盡,砍下他的頭作為覲見禮。

秦王召見荊軻,驗過樊於期首級後十分滿意,讓荊軻把地圖拿到御案上講解給他聽,荊軻鎮定自若地膝行而前,然而副使秦舞陽突然膽怯,渾身發抖引起注意,被秦王阻止他不準近前,使得荊軻失去了助手。當荊軻邊打開地圖邊講解時,卷於裡面的匕首露出,荊軻抓起匕首刺向秦王,秦王因已有疑惑,飛快閃開,把被荊軻抓著的衣袖都撕裂了,畫面表現的就是這一瞬間。

秦王嬴政盛怒,遂遣王翦、王賁父子伐燕,當年十月攻破燕都薊城,太子丹護送燕王逃至遼東,愚蠢的燕王殺死太子丹媚秦求安,四年後,秦拔遼東,燕王被俘,燕國被滅。

荊軻、御醫、小太監(舉手高呼之人)服飾參考湖南長沙出土彩繪木俑、故宮收藏戰國銀首銅身填漆俑燈。秦舞陽(紅衣者)的服飾參考燕下都遺址出土的戰國銅人像。秦王的佩劍,按照河南陝縣出土的金格、金劍首鐵劍設計。

4

王賁破魏

魏國曾是戰國初期的霸主,最早實行變法,啟用李悝、吳起、西門豹等人才,曾經屢勝強國齊、秦。

魏惠王時從安邑(今山西夏縣)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先後敗於齊國的孫臏和秦國的商鞅,國勢從此一落千丈。

公元前226年,秦王嬴政除滅韓、趙、燕三國後,命大將王賁引軍十萬直撲魏都城大梁。

當時正逢多雨季節,王賁觀察地形發現,汴河都從大梁城的西北面經過,於是命軍隊開渠引水,築堤淹城。也許天欲助秦,雨連下10天不止,堤內水勢浩大,經三月浸灌,城牆多處崩塌,秦軍趁機攻入城內,衝入大殿將魏國君臣全部俘虜,魏國滅亡。

魏王的冠冕、服飾根據宋陳祥道的《禮書》中有關資料和插圖設計。大臣(案前書寫者)戴的進賢冠,太監(魏王身後一人)戴的漆紗冠,參考四川出土的漢代畫像磚。魏將的青銅胄出土於內蒙古赤峰。鎧甲、戎服參考湖南長沙出土實物。書案參考湖北望山出土的漆俎。

5

王翦破楚

楚與秦曾是勢均力敵的對手,楚懷王曾為「合縱攻秦」的縱約長,後被秦昭王騙到秦國監禁至死。

即位的傾襄王貪圖享樂,政治腐敗,面對強秦放鬆警惕,不修城池,不設守備,結果在公元前280年前後被秦國攻佔了大片土地,都城郢失陷,傾襄王只得率群臣逃竄至陳(今河南淮陽)。

公元前223年,在除滅韓、趙、魏、燕之後,秦王發兵二十萬,以李信為帥徵伐楚國。楚國雖已衰敗,但餘威尚存,在名將項燕的指揮下,楚軍大破秦軍。

秦王聞敗,立即起用老將王翦,按他的要求傾全國兵力六十萬再度伐楚,王翦步步為營,以逸待勞,訓練了兩萬驍勇壯士組成衝鋒部隊,很快攻陷永安、西陵、壽春等重鎮,俘虜了楚王負芻(傾襄王之孫)。

項燕擁戴負芻的弟弟昌平君為楚王,南渡長江至吳越,以蘭陵(今江蘇武進)為都重建楚國。王翦用一年時間造出戰船千餘艘,順流而下直搗蘭陵,昌平君為激勵將士,親自登城督戰,不幸被流矢射中身亡,時項燕正在近旁,見此景萬念俱灰,仰天長號三聲後自刎,八百年楚國至此成為歷史雲煙。

畫面表現的是項燕自刎的瞬間,額頭中箭者即為昌平君。甲冑參考湖北隨縣擂鼓墩一號墓出土實物,戎服參照長沙出土彩繪木俑設計,項燕的皮臂甲、皮靴參考雲南劍川出土的銅臂甲。

6

齊亡一統

公元前268年,齊國被燕國名將樂毅率領的聯軍攻克,齊湣王在逃難途中被殺,國勢從此一蹶不振。但是,由於秦齊東西相望,秦國一直對齊實行遠郊近攻的欺矇戰略。

秦王嬴政在實施統一戰略期間,用重金賄賂齊的相國,唆使他在齊王面前美言,促成兩國結成聯盟,齊王不僅拒絕了韓、魏等國的求救,而且在秦每滅一國時還遣使道賀,秦王趁使者覲見時不惜賄贈大量黃金寶貝給使者,讓使者回去造輿論,讚譽秦王真誠相待,兩國聯盟堅定可恃。

公元前221年,秦王借王賁滅燕返國之師,突襲齊都城屏障濟南城。此時的齊國已經四十四年沒有經歷過戰爭,軍隊安逸鬆懈,突然遭遇數十萬虎狼之師如泰山壓卵般的重擊,齊王束手無策,只得繳械投降,王賁僅用兩月,盡陷齊國之地,齊亡,秦王嬴政終於一統天下。

畫面表現的是秦國使者行賄齊相國的情景,身穿紫衣藍裳,綠地金邊蔽膝,頭戴高山冠的秦使者,正向齊相介紹他送來的禮物。齊相頭戴束髮金冠,身穿紅衣玄裳,錦彩金邊蔽膝,貪婪地注視著秦王重賄的金玉器玩。

從公元前230年滅韓,到公元前221年滅齊,秦滅六國,一天下,只用了10年時間,王翦、王賁父子功勳卓著。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感慨道:「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

誠哉斯言。歷史給了六國無數的機會,六國不思進取,在嬴政親政時,已經成為秦國案俎之上煮熟的鴨子。可嘆天下仁人志士翹首期盼的天下歸一,只是十五年短暫的暴政和更酷烈的紛爭,以及漫長的歷史治亂循環。

相關焦點

  • 一本正經的《大秦賦》是一篇什麼樣的賦?
    也許手撕鬼子的抗戰神劇看多了,年終歲尾,中央電視臺8頻道突然播放78集歷史正劇《大秦賦》,讓吳鉤引起了注意。戰國時代七雄爭霸的故事已經講了幾千年了,一本正經的《大秦賦》會講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今晚,《大秦賦》播到了30多集了,吳鉤越看越覺得不對勁。
  • 《大秦賦》趙姬嫪毐戲份也太多了,留給嬴政滅六國的時間可不多了
    《大秦賦》最近已經開始呈現出「高開低走」的趨勢了,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趨勢,恐怕跟劇中兩個角色不無關係!這兩個人就是嬴政他媽趙太后和「金輪法王」嫪毐。剛開始,我看網上的評論紛紛把嫪毐叫做「金輪法王」,我還有點兒一頭霧水,怎麼給起了這麼個名?
  • 《大秦賦》人物關係是怎樣的 大秦賦主要演員人物解析介紹
    大型歷史劇《大秦賦》定檔播出了,這部劇講的是秦始皇一生的經歷和統一六國的傳奇故事,劇中多為歷史人物,關係比較複雜。那麼《大秦賦》人物關係圖是怎樣的?《大秦賦》演員表如何?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大秦賦》人物關係是怎樣的  講述秦始皇嬴政從出生到統一六國,40餘年的戰國風雲故事,這部劇的導演一共有四位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執導的大型歷史劇,共78集劇情。  這部電視劇延續了《大秦帝國》前面的劇情內容,即將播出的這兩部,則講述「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等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華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
  • 大秦賦:已然獨霸七雄,為何難滅六國?詳解秦始皇嬴政的親政危機
    隨著《大秦賦》的熱播,很多人吐槽,好好的一部《大秦帝國》,不重點描寫秦滅六國,卻被活活演成了「我與趙姬的那點事」。但事實似乎的確如此。然而,直到秦王政十七年,也就是公元前230年,秦國才開啟了滅國模式。就算加上預備滅國,最早也只能算到公元前234年的秦攻趙之戰。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就完成了政權統一。也就是說,秦滅六國只花了10-15年,而準備時間卻長達20多年。
  • 大秦賦最大敗筆並非缺翁斐然那張揍翻六國的臉,而是一統天下的心
    演員翁斐然只是出來打了個暑假工演了三集《秦始皇》,但卻奠定了不俗的江湖地位,只要一提到少年帝王,觀眾們自動就代入了他的臉。斐然似君子,風華永絕代!而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描繪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大秦賦》在眾多觀眾的期待聲中開播,日盼夜盼,大家以為劃時代的歷史劇就是這一部,沒想到,徒留一片唏噓,罵聲越來越多。
  • 《史記》的秦始皇,剛兼併六國,就膨脹了,李斯在幹嘛
    在《大秦帝國》的系列劇中,我們看到秦國歷代君王都是勤政精明的,這其中也包括《大秦賦》中的嬴政。但為何秦國統一後,大秦帝國只存在十五年就滅亡了呢?這種速亡是誰造成的呢?秦國統一六國是必然的:秦國之所以能滅了六國,統一天下,並非完全是秦始皇的功勞。這其中隱含千百年來哲學中分與合大勢所趨的邏輯必然。即使沒有秦始皇也會出現另外人。
  • 《大秦賦》嬴政掃平六國,一統天下,是他一人之功嗎?
    中央八臺正在熱播的《大秦賦》主要是講述了,嬴政一統天下的偉大壯舉。我們從《大秦賦》這部電視劇可以看出,秦國一統天下,靠的不是秦始皇一代國君,而是幾代人的努力,幾代人的雄心,幾代人的夢想。因此,秦國每一代國軍都立志要強國,但是前期效果一直不明顯,直到商鞅變法之後,才逐漸強大起來。《大秦帝國》系列講述了秦孝公到秦始皇這段歷史,第四部《大秦賦》主要講述了秦始皇掃平六國,一統天下的偉大壯舉。
  • 《大秦賦》:從馬夫到橫掃六國,扒一扒強悍秦國的前世今生
    近日《大秦賦》熱播,好評如潮,劇中各位老戲骨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像段奕宏飾演的呂不韋,辛柏青飾演的秦異人,都有著出色的表現, 劇情方面也是緊湊抓人,讓人慾罷不能,另外本劇不論是精美的服飾、還是恢弘的戰爭場面都有著較高的水準。
  • 《大秦賦》譜寫戰國波瀾史詩 張魯一顛覆性演繹千古一帝
    由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執導,李夢、張健編劇,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實力派演員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大秦賦》正在央視八套晚間黃金檔持續熱播中。該劇自12月1號開播以來,不僅收視率穩居前列,網絡播放指數更是居高不下持續登頂,《大秦賦》不僅給觀眾帶來了秦始皇嬴政從出生到統一六國的真實、宏大歷史圖景,更將「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一團結進取的秦人精神傳播開來,讓人心血澎湃為之振奮。
  • 秦始皇究竟是誰兒子?《大秦賦》中,秦始皇為何將玉佩還給呂不韋
    那麼秦始皇肯定就是嬴異人的兒子。可是司馬遷的《史記》裡為啥給出了兩個不同的答案呢?因為不光司馬遷搞不清楚,我甚至認為他們當事人自己都搞不清楚這件事。一、誰都不知道秦始皇是誰的兒子。呂不韋和嬴異人不知道這種情況,或許還能理解。
  • 《大秦賦》熱播立歷史劇新標杆 張魯一顛覆性演繹千古一帝
    由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執導,李夢、張健編劇,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實力派演員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大秦賦》正在央視八套晚間黃金檔持續熱播中。該劇自12月1號開播以來,不僅收視率穩居前列,網絡播放指數更是居高不下持續登頂,《大秦賦》不僅給觀眾帶來了秦始皇嬴政從出生到一統六國的真實、宏大歷史圖景,更將「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一團結進取的秦人精神傳播開來,讓人心血澎湃為之振奮。
  • 《大秦賦》熱播,你知道秦始皇自稱皇帝的由來嗎?
    《大秦賦》火熱播出中,裡面的每一個歷史人物感覺很熟悉,又很陌生。熟悉,是因為他們的名字我們都知道;陌生,是因為很多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我們其實並不知道。年少繼位 統一六國秦始皇是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今邯鄲),並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
  • 《大秦賦》更新時間什麼時候播出 每周几几點更新幾集
    硬核史劇《大秦賦》12月1日開播,講述了秦始皇嬴政的崛起之路,全劇共有78集,從追劇日曆上來看要到12月26日大結局,每天更新3集還是非常耐看的,下面帶來《大秦賦》追劇日曆和時間表。  《大秦賦》更新時間什麼時候播出 每周几几點更新幾集  CCTV-8黃金強檔首日20:30播出兩集,次日起每晚19.30三集連播。
  • 《大秦賦》蒙鶩歷史原型:輔佐四代君王,奪取百餘座城池戰功赫赫
    趙姬和嫪毐的劇情太拖沓,在這樣下去什麼時候秦國才能統一六國?七十幾集真的播的完嗎?觀眾們想要看的是秦軍與六國開戰,而不是看嬴政的家長裡短,扯不靈清。雖說大家都知道結局是秦國統一了六國,建立了秦王朝。但是過程才是最吸引人的。在亂世之中,英雄輩出。秦國聚天下英雄人才於一國,得到天下並不讓人意外。
  • 大秦滅六國,王翦一人滅五國最後卻能善終,魏忠賢卻成了東施效顰
    《大秦賦》的熱播,帶火了很多歷史名人,比如嫪毐呂不韋趙姬這些人,但人們關注點似乎都在關於他們的八卦上面。這也是這部歷史正劇被人詬病最多的地方,但是有個人物沒出現的時候,彈幕裡無數人都在呼喊他的名字,都想知道他神秘時候上線。
  • 《大秦賦》中六國之人都渴望被秦國統一嗎?
    秦始皇二十六年滅齊,一天下,三十七年病死沙丘,二世繼位,天下始亂;二世元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楚國光復;八月,張耳、陳餘復興趙國;九月,劉邦起兵於沛縣,項梁起兵於東吳,田儋自立為齊王,韓廣自立為燕王,周市擁立魏公子咎為魏王。到次年六月,張良又說服項梁立韓成為韓王。至此,六國全部死灰復燃。第三年冬季十月,劉邦破關而入,秦王子嬰投降。
  • 秦滅六國後,六國國主分別落得了怎樣的下場?
    隨著最近熱播劇大秦賦的熱播,許多人又把目光集聚到了秦始皇滅六國的那段激蕩歲月中,同是戰國七雄,最終卻是秦國的嬴政一統了六國,這其中既有秦國六代先王奮發努力的結果,也有六國自甘墮落或者自毀長城的結果,總之結局就是秦滅了其他六國,在這六國中韓國是最先被攻滅的。
  • 《大秦賦》本來叫《大秦帝國之天下》,為何改名?看懂嫪毐就懂了
    畢竟,從《大秦帝國之裂變》,到《大秦帝國之崛起》等,堪稱部部讓人叫好。一路鋪墊過後,如今終於迎來了高潮,橫掃六國的秦始皇來了! 但筆者卻發現,此劇未開播前叫《大清帝國之天下》,但開播後卻被更名為了《大秦賦》,這是為何?筆者不是圈裡人,自然沒料可爆。只能從兩個劇名中先說下感受。
  • 《大秦賦》中的秦始皇形象是真的嗎?秦始皇到底長什麼樣?!
    《大秦賦》中的秦始皇形象是真的嗎?秦始皇到底長什麼樣?! 秦始皇到底長啥樣?可能真長張魯一那樣…… 《大秦賦》中的秦始皇形象。
  • 《羋月傳》中的羋月和《大秦賦》中華陽夫人在歷史上是同一個人?
    這不免讓人想起了《羋月傳》中的羋月。很多人不免要問《大秦賦》中的華陽夫人和《羋月傳》中的羋月的原型是不是同一位歷史原型?接連發動一系列軍事行動,拔宜陽,設三川,平蜀亂。如果不是一次歷史事故,滅六國的歷史任務可能會由秦武王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