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推行「開工直通車」,建設項目審批效率保持全省領先

2020-12-16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琳

9月29日上午,濰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推行「開工直通車」審批服務模式相關情況。濰坊市委、市政府出臺了《推行「開工直通車」審批服務模式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在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工作中推行「開工直通車」審批服務模式。《實施辦法》將社會投資民用建築工程、工業建築工程主流程審批時間分別控制在35、25個工作日內,使濰坊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保持全省領先地位。

類似35個事項,整合為8個事項

《實施辦法》推行「定製式告知」。以單個工程建設項目為主體,推行精準化、定製化服務。針對每個項目實際情況,實行「量體裁衣、量身定製」,形成個性化、專享式的辦事指南,實現「一企一策」「一項一案」。通過「一張表」「一張圖」形式,全面告知辦事企業該項目涉及的主題業務、審批事項、申報材料、中介服務及相互關聯情況等,達到「一次告知全明白」的目標。根據項目辦理進程,持續向辦事企業推送審批進度、下步需辦理的事項、需準備的材料等信息,實行動態化、持續化告知。

實施「主題式審批」。制定了《濰坊市工程建設項目主題式審批服務事項清單》,梳理工程建設項目全鏈條審批服務事項,對同一階段內性質類似、辦理時間節點相同且與核心環節關聯度高的事項進行整合,將全流程事項整合為10個主題。

主題內事項實行一次受理、統籌辦理;主題與主題之間加強協作、並行推進。例如:開工許可階段包含了項目開工前需辦理的52個審批事項,設置「我要立項、我要用地、我要規劃圖、我要施工圖、我要開工」5個主題業務,按主題由牽頭單位一次受理、並行辦理,加速推進項目開工。同一個主題內,對於能夠合併辦理的多個事項再次深度梳理,整合為一個事項,如將施工許可證、質監(工程質量監督登記證)、安監(工程安全施工措施備案證)與人防質監(人防工程質量監督登記證)合併為一個事項,由市審批局統一受理、四證合發。《實施辦法》涉及的類似35個事項,整合為8個事項,有效壓減審批材料、環節及流程,極大地提高審批服務效能。

增設「開工直通車」平臺模塊

推行「預審批機制」。對工程建設項目具備的必要辦理條件或關鍵技術環節已通過審查,且在後期業務辦理時可以控制的審批服務事項,辦事企業可向審批部門申請實施預審批。審批部門收到預審批申請後,出具預審批文件,待缺失條件達到後,即刻出具正式審批文件,上一環節預審批文件可以作為下一環節的預審批的有效申報材料。舉例說明,辦事企業在辦理工程規劃許可證時,如果已取得規劃方案設計審查意見且方案已基本成熟穩定,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應出具預審批意見,這個預審批意見就相當於工程規劃許可證,可以作為工程規劃許可證用於辦理後續業務。實施預審批後,各項審批服務事項可層層壓茬進行,能有效提高審批效率,明顯縮短辦事企業等待時間,對優化營商環境、提升辦事企業的獲得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推進「一網通辦」。依託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增設「開工直通車」平臺模塊,按照並聯思維,設置「一次告知」「主題審批」功能,並開通手機客戶端,實現「網上辦、掌上辦」。「開工直通車」平臺與「多規合一」「不動產登記」等13個相關業務系統全面互聯互通,包括工程建設審批系統平臺、網上辦事大廳、效能監督系統、統計報表系統等子系統,不僅具備「多規合一」「多圖聯審」業務協同、在線並聯審批、統計分析、監督管理等功能,還增加了「設計方案聯合審查」、前臺後室審批模式等具有濰坊特色的功能版塊,實現一表申報、業務協同、並聯審批、限時辦結、效能督查等功能,達到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業務「一站直達」。

專門設立項目幫代辦機構

打造「濰好辦」服務。按照體系化、專業化、專班化、全程化原則,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實施全體系全流程無償幫代辦服務,打造「濰好辦」幫代辦服務品牌。專門設立項目幫代辦機構,充實配強幫代辦人員,按照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鏈條上涉及的所有審批事項承擔相應職責。幫代辦人員主要為各類工程建設項目提供諮詢、指導、協調、辦理等服務,特別是對重點項目進行全程幫代辦。建立市、縣、鎮三級幫代辦隊伍互動協調機制,著力解決「中梗阻」問題。由市、縣審批服務局牽頭負責,分別成立重點項目審批幫代辦服務專班,對重點項目實施全程跟蹤服務。

《實施辦法》還對「標準地」、「驗收即發證」、「一張藍圖」、「區域評估」等制度和措施作了明確規定,這將對濰坊市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工作產生深遠影響。

相關焦點

  • 我市簡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提升審批效率簡易低風險項目審批...
    呼和浩特日報訊 為進一步提高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工程建設項目、工業投資項目及市政工程項目審批效率和服務質量,更好地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我市將工程建設項目分為簡易低風險、工業投資和市政工程、房屋建築4大類,通過簡化審批流程,將簡易低風險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12個工作日內;對適用環評承諾的工業投資項目和不涉及新增建設用地的市政工程項目,推行項目規劃設計方案審查告知承諾制,推動早日開工
  • 濟南提升審批效率 「保姆式」服務讓項目提前8個月開工
    8月17日,山東重工(濟南萊蕪)綠色智造產業城的凱傲智能叉車和智能網聯重卡二期項目開工。作為產業城首個外資項目,凱傲智能叉車項目從拿地到開工所需要的四證齊發僅用12小時;智能網聯重卡二期項目開工比原定計劃提前了8個月,充分展現了項目建設的「濟南速度」。
  • 浙江杭州建設工程項目審批領跑全國
    「我們這個工業項目,在報建審批環節,取消了施工圖審查,不僅不用抱著厚厚的施工圖跑來跑去報批,開工也提早了很多天。」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全流程、全覆蓋要求,杭州對國家確定的改革範圍內的工程建設項目,進一步整合審批事項,精簡申請材料,壓縮審批時間,優化審批流程,全面應用和升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實現審批全過程的數位化和標準化,全面提高政府審批效能和服務質量,助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 證照審批「零跑腿」,青島建設項目「掌上辦」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尚青龍日前,青島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平臺成功接入「青e辦」手機APP。申請人可進行項目申報、進度查詢、證照下載等相關服務,實現亮證,不再需要企業前往辦證窗口領取紙質證件。據了解,「青e辦」APP是青島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平臺自「愛山東」APP後接入的第二個手機APP。通過這兩個手機APP,申請人可進行項目申報、進度查詢、證照下載等相關服務。下載的電子證照上帶有二維碼標識,通過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展示出證照照面信息,實現亮證。
  • 福建全面改革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審批實現「四統一」
    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提速,讓企業和群眾更便利。  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福建省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方案定了調,加大轉變政府職能和簡政放權力度,通過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四統一」,努力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環境。
  • 山東實行施工圖設計文件數位化聯審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越改越快
    建設項目開工前需要辦理施工許可證,施工圖審查就是其中的重要環節。施工圖審查機構的數量多少關係到施工圖審查的效率。山東省在全國率先取消了施工圖審查機構總量控制,允許具備條件的單位申報施工圖審查資格資質,有效解決圖審機構數量偏少和審圖效率不高等問題,激活了圖審中介服務市場。
  • 【便民】「拿地即開工」 高新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再破題
    拿地即開工  自全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開展以來,成都高新區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實施全流程、全覆蓋改革,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從180天大幅縮減至60天,「  將以往拿地後啟動的工作,前置到招商洽談階段,工業類重大項目耗時壓縮至自項目籤約到開工建設審批耗時45個工作日內,讓企業「拿地即開工」成為現實……有業內人士評價,此項改革舉措的突破,對疏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堵點」意義重大。
  • 青島市優化建設項目審批服務 全流程審批不超過12個工作日
    ,進一步優化新建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和服務質量,2020年6月30日,青島市行政審批局印發《關於優化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的實施意見》,在現有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減少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限,全市範圍內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壓縮至最長不超過12個工作日。
  • 濰坊謀劃「十四五」重大工程項目913個,投資體量超1.5萬億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琳 見習記者 孫浩「十三五」期間,濰坊經濟總量始終保持全省前列,從相關統計數據看,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貢獻比較突出,特別是重大項目建設支撐作用明顯。1月7日記者獲悉,為保持投資強度和後勁,強化對「十強」產業、新基建、重大平臺、公共服務等支撐性、引領性項目的篩選和論證。目前,全市謀劃「十四五」期間實施的重大工程項目913個,投資體量超過1.5萬億,可支撐年均5%以上的增長;謀劃2021年重點項目255個,年度計劃投資742億元,單體項目平均年度投資2.9億元。
  • 西部(重慶)科學城推出「容缺審批」創新機制 助力重大項目建設提前...
    12月20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重慶高新區獲悉,西部(重慶)科學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出「容缺審批」等創新措施。通過「以函代證」、分段辦理施工許可證等方式,助力重大項目工程建設提速開工,確保高質量完成科學城各項重點項目建設任務。
  • 山東重工城首個外資項目開工,請看「濟南速度」!
    據悉,8月13日,山東重工新城指揮部與凱傲(濟南)叉車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一起來到萊蕪區政務服務大廳,辦理項目開工建設必須的證件。讓企業負責人沒有想到的是,前後不到12個小時的時間,就順利拿到了項目開工所需要的4個證件。拿地即開工,背後離不開前期長久的蓄能準備和保姆式的服務。
  • 濰坊高新加快建設重大重點項目
    5月15日,從濰坊高新區了解到,該區目前正在加快建設重大重點項目。截至目前,全區共有市級重大重點項目22個,數量居全市首位,22個項目均按時間節點順利推進。濰坊高新區歌爾智能硬體產業園項目動力中心已準備主體驗收,濰柴國際配套產業園項目1號、2號、3號、4號、7號廠房已竣工。
  • 鶴壁市「並聯審批」「多規合一」工作經驗獲全省推廣
    「並聯審批」工作經驗在我省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總體行動方案中得到推廣  今後全市範圍內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最長不超過11個工作日。這個審批工作標準,來自鶴壁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不久前下發的《關於優化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 橫縣:重點建設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黃汝德 攝廣西新聞網橫縣4月28日訊(通訊員 蘇寒梅)四月的橫縣,重大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一個個工人幹勁十足、一輛輛施工車輛往來穿梭、一處處項目建設工地熱火朝天……連日來,橫縣全面貫徹落實「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擔當實幹」工作方針,把重大項目建設作為牽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火車頭」,啟動強縣重點建設項目攻堅活動,集中力量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 白雲|44個產業項目吹響開工建設「集結號」
    白雲新城馬力全開重點產業項目加速建設今年以來,白雲區全力加強建設服務,優化營商環境,通過重點建設項目「秒審批」,一個月報建量超120萬平方米;組建專業服務團隊,為重點項目提供代辦服務,區重點產業項目從落地到開工建設時間縮短至6個月以內,推動重點產業項目落地加速跑。
  • 株洲經開區推行「拿地開工同步制」
    近日,雲創智城智能終端產業園項目獲得株洲經開區住建局頒發的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成為該區推行「拿地開工同步制」審批機制以來首個獲批的項目。該項目從取得不動產權證到獲得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僅用3個工作日,比正常流程提前14個工作日,跑出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的「經開區速度」。
  • ...二:廈門市「四個統一」打造全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總藍本
    構建共享協同、便捷高效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項目決策機制,推行「一本可研、共同論證、共同決策」,明確項目關鍵指標要素,全國首創將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涉及國家安全審查、地名標準化等核查關口前移至策劃階段,有效解決項目落地難問題。創新推行項目策劃生成「問題清單」與「審批服務清單」的雙清單機制,進一步簡化策劃流程,目前已策劃成熟落地的項目3858個。
  • 梁穩柱牢勁足勢揚 濰坊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初見成效
    濰坊市委副書記、市長田慶盈表示,近三年來,濰坊市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聚力攻堅、勇於擔當、奮發作為,圓滿完成「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既定目標,新動能主導經濟發展的格局加快構建,創新發展、持續發展、領先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我們堅持以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為引領,全面優化發展的理念、方向和模式,加快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 北京經開區工業項目審批開啟「拿地即開工」新模式
    在自貿片區高端產業片區掛牌一個月後,作為首批籤約入駐的項目之一,在土地摘牌後的第三天,北京亦盛集成電路核心零部件及耗材製造基地項目就拿到了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享受到了北京經開區項目審批交底會、配套綜合服務機制、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等制度集成創新帶來的便捷與高效,刷新了北京經開區項目開工建設最快速度。
  • 全方位服務 南潯建設項目全鏈條審批再提速
    湖州鑫德建材項目總投資13億元,是南潯區今年引進的重大項目之一,在項目拿地後,該區發改經信局第一時間牽頭相關職能部門靠前服務,以遠程在線指導與現場辦公相結合的方式,與項目方人員密切溝通,通過「開工前辦一次」、承諾辦理、多合一合併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