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自建房現在大多都是磚混房,裡面有柱子和地梁及圈梁,房頂也是混凝土現澆。
柱子現在似乎成為了標配,但這個柱子打混凝土很多人就會糾結,因為有些人會先打好這個柱子,然後再填芯,上面再打頂。
這樣可不可以呢?其實也是可以的,但這樣好不好呢?並不好!那有人會問,我應該怎麼打這個柱子?我柱子和房頂一起打混凝土行不行?
黑嫂長期接觸這個,在這裡說一下這樣可行不可行,好不好,又因為什麼。
一、柱子應該和房頂一起打
很多人喜歡先打柱子,因為這樣更容易施工,而且有些人還覺得這樣比較標準,其實這個是錯誤的。因為這個柱了本身要和房頂形成一個整體,柱子下面穿過地梁連接樁基,上面穿過圈梁連接房頂,如此才能形成一個整體。
農村自建房和城市框架樓不一樣,框架樓房幾乎都是鋼筋混凝土,但仍然會柱子和房頂一起打,然後會在裡面填芯,但我們要弄明白,他們填的那個芯完全不是承重牆,人家填芯的目的其實就是隔斷。
而我們的磚混自建房,這個牆也非常重要,柱子和磚之間要有拉筋的,都是鋼筋容易拉,如果先打好就要向外甩筋,麻煩不說,還有人會忘記。
另外最重要一點,如果先打柱子再打房頂,就會出現一個斷接面。打混凝土,最忌諱的就是斷接面,這也是為什麼人們打混凝土時不管工程多大,都喜歡一口氣打完。比如說一個房頂,那麼打完再吃飯和休息,中間不停。
為啥不停?就是因為停了會出現斷接面,這個東西一旦有斷接面,那麼凝固收縮的時間就不一致,導致無法好好結合,看著是一個整體,其實並沒有完全起到一個整體的作用。
所以,這個柱子和房頂一起打,可以完美結合,更加結實。
二、打這個時需要注意的點
我們都知道,打混凝土時,需要震動來達到混凝土完全落實的目的,但這個柱子和房頂一起打時,有的人會把這個柱子震不到位,比如說隨便震了幾下就完事兒,房頂震得挺好,但柱子到了拆模時出現了蜂窩狀或棉絮狀的窟窿,這都是震不到位形成的。
所以,這個一起打時,一定要注意這個,那有人說,我就長時間震動,看它結實不結實。
這樣同樣有壞處,掌握要恰到好處,因為你一直震動,有可能把模給撐了,造成灰漿鼓起或外流,等打好拆模了,我們需要費時費力的去鍛開,否則無法裝修,看著也非常難看。
整體來說,這些問題只要注意和操心就可以避免,但如果不一起打表成了斷接面,那可無法避免和挽救。
所以,我們建議在打混凝土時,柱子房頂一起澆築,不要分開去澆灌混凝土。
最後:也許有人會說,以前房子都沒有混凝土,還不是好好的?現在有了混凝土了,有個斷接面怎麼了?其實有個斷接面也沒什麼,房子也不會倒塌。但是我們錢都花了,能完美為什麼不完美?不要為懶找藉口,蓋房子對農村人來說是一輩子的大事,謹慎一些,勤快一些,免除後面有可能的隱患才是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