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接到表哥可可的電話,非常著急:「姐,怎麼辦,公司有個股東匯報會,領導的匯報稿是我寫的,會議現在已經在召開了,但是我發現我居然把公司營業額少打了一個0,這在匯報中是個嚴重錯誤啊。怎麼辦?」
聽著表妹焦急的聲音,我告訴她不要驚慌,她馬上把修改好的稿子列印出來,到會議廳去看是不是輪到領導講話了如果沒有,這樣她就可以找機會倒茶,把稿子改回來。
如果領導講完了,你也應該找機會把正確的文件交給領導,並用螢光筆標記錯誤。作為一個公司的領導者,他必須熟悉公司的人員流動數據,匯報不太可能因為你的打字錯誤而出錯,畢竟營業額不到零,是差價的十倍,如此大的差距,領導不可能都沒有意識到。
無論哪種情況,立馬和領導匯報都應該在會後承認自己的錯誤。
事實上正如我所料,領導在匯報過程中發現了這個錯誤,並及時糾正了他,會上,他向全體股東解釋了他們手中文件中的數據錯誤,並要求他們注意,這並沒有造成太大影響。
會後可可還第一次去找領導承認工作中的錯誤,領導人沒有太多的責任,他們說發現並承認錯誤很好,所以我們下次要注意。
很多職場新人剛到陌生的環境,有點迷茫不知所措。在工作中更要小心、謹慎,怕哪裡不注意犯錯誤。我覺得在工作中犯錯是不可避免的。犯錯誤意味著不專業和不稱職。因此他們犯錯後的心理狀態是相似的:充滿內疚、後悔、自責、想逃避。
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並非如此。。古語帶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總是犯錯誤,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理性的專業人士會知道,在工作場所,即使你很小心,受限於經驗和能力,犯錯也是不可避免的。
既然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事,為什麼新員工犯了錯誤後無所適從?
人為地放大了自己的錯誤
在心理學中,有一種聚光燈效應,也被稱為焦點效應(spotlighteffect),這意味著有時我們總是不經意地把問題無限化,當我們出醜時,我們總是認為人們會注意到的,事實上事實並非如此,當時人們可能會注意到,但後來就忘了。
小張是這家公司的新人,因為不熟悉業務流程,他會打錯發票抬頭,發錯報告,當上級提醒他時,他覺得領導不信任他,認為他的能力不好,在混亂了一段時間後,他提議辭職。主管問他為什麼做得好,他突然辭職了。事實上主管沒有把這些錯誤記在心上。
這是張藝謀將自己的小錯誤無限放大,陷入無盡猜想的結果。
犯錯誤不一定是件壞事
犯錯誤不一定是件壞事,甚至有些人因為一些小問題而受到大家的喜愛,為什麼?
心理學有一種小丑效應,又稱巴腳效應,錯誤效應(PRATFALLEFFECT):指好人無意中犯一點小錯誤,不僅不掩飾缺點,而且讓人覺得他有和別人一樣犯錯誤的缺點,從而使人更喜歡他。仰巴腳用於描述一個意外摔倒的人,有時是背著背,腳著背。
我們的工作中有很多優秀和完美的人。其實,這樣的人未必討人喜歡。因為當人們與這樣的人交往時,他們難免會因為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羞恥,他們怎麼能不喜歡這樣的人。
最受歡迎的是那些優秀但有小缺點的人,比如學生眼中的老師,辦事員眼中的領導,普通人眼中的高官。這些看似優秀的人在不經意間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誤,這不僅掩蓋不了缺陷,更讓人覺得他和其他人一樣有缺點,因為他展現了平凡的一面,所以他周圍的人都感到安全,很容易被大家所愛。
這也是「大表姐」詹妮佛·勞倫斯總是在大型頒獎典禮上摔倒的原因,但他更受歡迎。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新的職場人可以毫無顧忌地面對錯誤,甚至可以用聳人聽聞的手法來吸引眼球。
我們如何面對工作中的錯誤?
一、有時不犯錯誤的代價是平庸
沒有一個成功的人是沒有錯誤和失敗的。如果你想成功,你必須勇於試錯。
布魯克斯,一位職業專家和作家,曾經說過:如果你不時不時地失敗,他證明你沒有嘗試新事物,也就是說,你沒有盡力。只有當你在舒適區域時,你才會對一切都感到舒服。一旦您選擇離開舒適區域,這意味著您必須始終面臨失敗的風險。
為了實現人們移山填海的夢想,他不惜犧牲生命,屢試不爽,幾十次,他差點就死了,為此,他的兄弟和助手甚至死亡,他的父親受傷,最後,他滿臉是血,最後成功。
電燈發明後留下的名言愛迪生:「我並沒有失敗10000次,我只是發現了10000種行不通的方式。」
我們應該看到,錯誤有時會帶來成功,如果我們想永遠不犯錯誤,我們只能在建立的範圍內中做日復一日來大大降低犯錯誤的概率。
就像「毛毛蟲效應」中的毛毛蟲,你只知道如何繞圈子,無法走出既定路線,也不知道如何探索新的目標,你如何在工作中取得突破?
覺得公司的規劃方法太老套了,我們應該有勇氣去開發和創造新的規劃案例,讓客戶和領導認識到自己。
如果公司的管理模式太老套,跟不上發展,就要敢於跟領導溝通,提出自己的意見,哪怕最後被證明不適合公司,那又怎樣?至少你學會了理論聯繫實際,什麼樣的公司適合什麼樣的管理模式。
職場新員工不應該害怕犯錯,他們應該勇於創新,你不能保證你會成功每一步,但至少在試錯的過程中,你會離開成功越來越近。
二、學會利用錯誤,抓住機會成長
扎克伯格曾經說過:「不要擔心你會經常犯錯誤,錯誤就是你可以學習的地方,真正的問題是你怎樣從錯誤中學習。」
新員工犯錯誤是可以的,但是我們應該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確保同樣的錯誤只犯一次,因為沒有人會願意同情那些一直犯同樣錯誤的人。
由於細心,她曾經在領導起草的一份合同中發現了一個重大漏洞,她及時提醒領導,避免給公司帶來潛在危機,現在可可已被辦公室局長列為調查對象。
聰明的員工接受自己犯錯誤的事實,反思自己犯錯誤的原因,然後找出彌補錯誤的方法,並從中吸取教訓,確保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我最害怕的是因為我害怕錯誤,我只是想逃避他們。如果你不接受你失敗的事實,你就無法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下次你可以重複同樣的錯誤。
如果你能從一個錯誤中吸取教訓,那不僅是一次失敗,也是一次提高自己的機會。
三、錯誤是可怕的錯誤
犯了錯誤之後,我們要注意的是犯錯誤後的可怕行為。
1) 第一時間找到補救辦法,最大限度地減少錯誤造成的損失。
既然犯了錯誤,時間就不能落在後面,因此我們的當務之急是找到彌補的辦法。化妝計劃成功,也可能讓領導對你刮目相看。
小趙同部門的同事臨時出差,請趙校對電腦中的最後的文本,第二天給甲方發郵件。誰知道如果小趙不注意,我們就找不到完整的計劃。計劃必須第二天交給甲方。
他想不出別的辦法,於是整晚在憑記憶上加上自己的想法,制定了一個新計劃。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把計劃交給領導辦公室並向領導說明情況。領導看了看他的計劃,覺得很好,他可以寄給甲方,這個計劃最終得到了甲方的好評。
2) 主動承認錯誤,勇於承擔責任,避免錯誤,解決不了問題。
如果你犯了錯誤,你應該勇敢地去承受,不要找任何藉口推卸責任,那只會讓人覺得你不能被重用。
3) 分析錯誤的原因,確保他們以後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如果你知道什麼是錯的,沒有什麼好東西可以糾正。那些敢於改正的人證明你正在去成功的路上。
莎士比亞說:「最好的好人,都是犯過錯誤的過來人;一個人往往因為有一點小小的缺點,將來會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