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園林探花府青山相擁老海寺

2021-01-08 安青網
江南園林探花府青山相擁老海寺

2012-06-21 13:35:45   來源:拂曉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摘要】

  為加快宿州旅遊業突破發展,近日,記者跟隨市政協調研組,對埇橋區旅遊業發展情況進行專題調研。調研組一行先後來到很多市民頗為陌生的旅遊景...

為加快宿州旅遊業突破發展,近日,記者跟隨市政協調研組,對埇橋區旅遊業發展情況進行專題調研。調研組一行先後來到很多市民頗為陌生的旅遊景點林探花府、老海寺。

雕磚繪彩探花府

市政協調研組首先來到了位於埇橋區楊莊鄉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清朝古建築群「林探花府」。

林探花府坐落在楊莊鄉林莊,系清代武探花林方標的府第。林方標,字錦堂,力大過人,善施兵器,武藝高強,清嘉慶辛未武科探花,清代名將,歷任甘州提標、城守參將、衢州總兵、浙江提督等職。

探花府尚存房屋58間,是一處保存較為完整的建築群,其建築布局、房屋結構、磚雕、木雕、彩繪等裝飾都具有典型的北方建築風格。探花府原有房屋81間,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府門前空場樹立旗杆4根,高11米左右,旗杆座分列大門兩側。主體建築四進院落,明三暗五式,主體建築的西部還有三進側院建築。該建築群在平面上仍依傳統北方四合院法,倒座、二門一應俱全,但在單體建築正廳中又大膽採用「軒」結構,使室內空間外溢於戶外的庭院中,這種江南園林手法,在該府宅建築中得到成功運用。東軸門廳配房採取平頂式,又具有西北風格,一組建築中能集南北手法於一體實為少見。主體建築後面原設有花園和養魚池,花園左側有練武場,陳設有各式武器,可供參觀。

記者從市文物管理所了解到,2011年下半年曾對林探花府的5間正堂進行了修繕,這些年陸續對林探花府部分坍塌的房屋進行了修繕,目前已經修復了20餘間,剩下的30多間需要大量資金。

「武探花」令人仰慕

在林探花府,記者見到了林方標的第六代孫——86歲的林同斌老人。老人雖已是86歲高齡,但膚色白淨,精神矍鑠,身顯名門之後風範。林同斌對記者說:「林方標從小隨哥嫂長大,還是少年的時候,林方標就喜歡上了習武,每天勤學苦練,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逐漸以武藝超群而聞名鄉裡。中了探花以後,林方標曾一度侍駕,嘉慶皇帝稱讚他忠心耿耿。林方標一生先在西北戍邊,屢建功勳後在海防立業,可謂是戰功顯赫。他致仕後告老還鄉,於探花府居住至辭世。」

「我們從小就天天在林探花府玩耍,聽到很多世代相傳的林探花故事。」在探花府門前的屋簷下,幾位老人正坐在一起乘涼聊天,說著關於林探花的故事。

89歲的王玉全老人對記者說:「數百年來,我們當地人都對林方標引以為榮。解放初期,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廟會的時候,林方標的後人會把他生前的遺物放在府第展出,供趕會的人參觀。」

據埇橋區文廣旅遊局王紹良介紹,在中國歷史上,統治者為了充實軍隊方面的人才,創立了武舉制度。明清武舉考試,考生要經過童試、鄉試、會試,也就是在縣裡、省裡、京城都通過後,考中武進士,才有機會接受皇帝的殿試。殿試分三等,稱為「三甲」。一甲頭三名設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武舉考試通過者可以平步青雲。

香火繚繞老海寺

隨後,市政協調研組來到了欄杆鎮境內的老海寺。當天正巧趕上了農曆閏四月的第二次廟會。記者在山門附近的停車場看到,數十輛小轎車停在這裡,牌照有皖、蘇、魯、豫、京、滬等地。

老海寺坐落於風景秀麗的欄杆山麓,毗連褚蘭鎮、解集鄉交界處,因環境清幽、景色秀麗而聞名遐邇。此處群山起伏,層巒疊嶂,怪石崢嶸,溪水潺潺,以老寨山為主的六座山峰連綿起伏,狀如臥龍,形似蓮花;山場內樹木茂盛,鳥語花香,蒼松翠柏遮天蔽日,刺槐白楊鬱鬱蔥蔥。

老海寺,原名龍泉寺,清乾隆年間有一主持僧,名曰海龍,此人善弈棋藝,因此相與往來者眾多,眾人以「老海」呼之,日久即成習慣,稱龍泉寺為老海寺,沿襲至今,舊寺山門現仍有「龍泉寺」三個字。

老海寺,三峰聳其左右,兩泉於前後。寺前一道泉水,源於東山石隙中,蜿蜒流經寺前,西流入石相集北沙溝中;寺後一道泉水,出自北山後東北角石窟中,流經吳莊門前,西入古奎。寺前一山橫亙,儼然屏風,山上青松鬱郁,山下流水潺潺,正是古詩「泉水咽危石,月色冷青松」的寫照。後山懷抱古寺,在蒼松翠柏間,隱隱約約,使人有「深山藏古寺」之感,人在其中,猶如步入仙境。

在老海寺廟前,東西兩側分別挺立著兩株號稱「千歲」的古老銀杏樹。東為雌樹,樹齡900多年;西側雄樹,樹齡約1300年。這兩棵銀杏樹歷經千年不見其衰,至今枝繁葉茂。這棵銀杏樹主幹分叉處,寄生著一棵黃連樹,猶如「懷中抱子」。這棵寄人懷抱的「子樹」高達6-7米,樹齡有121年。在寄生樹的南側,還附生了一株木槿花,北側又附生了一棵松樹,令人嘆為觀止。

老寨山古戰場位於老海寺東北角一山,山高峰聳,溪谷掩映,山頂峰有一古寨,殘跡猶存。傳說老寨山最早為宋代名將楊繼業的父親楊衰帶兵作戰的古戰場,後被清末捻軍所利用,至今戰壕、堡壘、軍營、寨牆遺址仍保留完好。站在老寨山上,能縱觀全林場風貌,並領略到淮北平原優美的田園風光。

目前,埇橋區政府正充分挖掘老海寺悠久的歷史文化,並通過多種措施保留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現在,來老海寺遊玩的客人逐漸增多,當地政府正準備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修整山路,讓老海寺重新煥發光彩。  記者 楊揚

責任編輯:duyu123

關鍵詞: 相擁 老海 寺 青山 府 園林 探花 江南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相關焦點

  • 江南三大名湖,只有它是國家4A級景區,僅存的江南皇家園林
    提到江南著名湖泊,人們通常會想到杭州西湖,而很少有人提到南京玄武湖。其實,玄武湖也是一個風景秀麗,文化底蘊深厚的江南湖泊。玄武湖所處的風水位置極佳,東臨紫金山,西臨明城牆。無論是湖中還是湖中,都有很多旅遊景點。
  • 原創作者:靈槎擬約|江南園林
    江南園林原創作者:靈槎擬約江南園林,沿文人園軌轍,以淡雅相尚,秉承唐宋寫意山水園的傳統,重視掇山、疊石理水;以江南水鄉,水景擅長,水石相映,構成園林主景,突出山水之美,注重文學意境。江南園林,造園如詩,曲折有法、前後呼應,以小見大,小中見大,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引而不發,顯而不露,欲顯而隱,欲露而藏,把精彩藏於偏僻幽深之處,把美妙隱於山石、樹梢之間;多方勝境,咫尺山林,布局自由,建築樸素,廳堂隨宜,結構不拘,亭榭廊檻,宛轉其間,一反宮殿、廟堂住宅之拘泥對稱,清新灑脫。
  • 江南園林哪裡妙?南京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園林城市描述的是現代園林綠化都市的概念,但其實作為江南首城的南京也曾出現過大量的中國古典園林,這些園林作為中國私家文化的精髓的一部分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古話說:「江南園林甲天下」,今天我們就走近南京的幾處古典園林,一起去捕捉這座底蘊深厚的江南古都那些不為人知的繾綣和溫柔。
  • 置信府|四季風光各不同,江南園林中的詩意日常
    江南園林堪稱集植物之大成,在園藝匠師精心培育下,四季花開不斷。巴中置信府卓政園,同樣引進了各種名貴植物和花卉,每當春天到來之際,放眼望去滿目春色,儼然住在百花園中。閒庭六園貫穿四季,時時別有洞天。桃花園中,花團簇錦,落英繽紛,居住在此享受每日鳥語花香。
  • 國驊o悅青山宋代美學生活館驚豔全城!
    9月19日,國驊·悅青山純中式實景示範區暨宋代美學生活館終於揭開神秘面紗,國驊以精工營造的園林大境、世家大宅和匠心雕琢的居住細節為寧波呈現了一場回溯千年的美學盛宴。在隆重熱烈的剪彩儀式後,來自寧波地產業界、媒體界的各位嘉賓,和應邀而來的眾多客戶,循序步入示範區內場,並參觀了樣板房,在詳細了解和詢問悅青山的項目情況後,大家對悅青山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中式院落的考究營造,紛紛表達出欣喜和鍾愛之情。
  • 粉牆黛瓦 華服映花 在江南裡邂逅煙雨江南
    海報新聞記者 殷田 陳鵬 棗莊報導  青山綿延,園林靈動  粉牆黛瓦,華服映花  錦服華貴身姿窈窕  中式建築細琢精雕  江北水鄉彎彎繞繞  江南裡項目整體建築風格為中式江南園林風格,此建築風格為粉牆黛瓦
  • 上海最古老的江南園林,景色不輸豫園,門票卻只要12元
    在上海除了各種高度發展的現代化設施和摩天大樓,同樣也保留著眾多古典底蘊的園林,或許很多人對於上海的認知還停留在繁華的外灘、時髦的新天地,但其實上海也有別致的五座江南園林。說到上海的江南園林,可能豫園是廣為大眾所熟悉的,但歷史最悠久,且最富詩情畫意的並不是豫園,而是醉白池,它沒有豫園那麼有名,自然也就保留了它那份純淨,而不像豫園那樣被商業化所包圍。
  • 清代宮廷園林|北方古樸大氣的園林中江南風景點綴,實乃風華如夢
    造景時雖吸收了江南私家園林的優點,儘量掩飾或改變宮殿森嚴的環境,但仍不免有莊重肅穆的宮廷氣氛。後面栽種的樹就是屬於典型的江南園囿做其餘幾個宮廷花園也具有同樣特點。使山莊成為塞外獨具山水佳秀的皇家園林。即在平地上鑿池引水,挖土堆山,蒔花移木,築以大量的亭榭樓閣,或成組的建築,成為風景層疊,富於詩情畫意的園林。如圓明三園、暢春園、樂善園、泉宗廟等皆是。泉宗廟雖是廟名,實際是一處以泉水為主景的園林。
  • 打卡「江南園林」、「歐洲花園」,上歷博描繪絲織文物之美
    打卡「江南園林」、「歐洲花園」,上歷博描繪絲織文物之美 2020-12-25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遊記:江南私家園林巨構
    佔地27畝,是個典型的江南小榭庭院。因為劉鏞很喜歡元末湖州籍大書畫家趙孟,所以這個莊園便仿趙孟的「蓮花莊」而起名為「小蓮莊」。小蓮莊分為內園和外園。精巧的設計是江南水榭建築的精品。誠如聯題:「碧欄杆亞路三折,白菡萏花香一池」,此處自然是賞荷之佳地。此榭連著「養新德齋」,是主人的書房,因院內多植芭蕉,故又名「芭蕉廳」。
  • 遊覽了上海城隍廟,你一定不能錯過的江南古典園林之一——豫園
    豫園位於上海老城廂的東北部,東臨南仁街,北靠福佑路,西南與上海城隍廟接壤,是江南古典園林,有「奇秀甲於東南」,「東南名園冠」之稱。園內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稱的玉玲瓏及曾經小刀會起義的指揮所點春堂等等,豫園始建於明代,古人花費了將近二十年才成就了如今的豫園,它為古人的私人園林,因古人重視家庭和諧、親人平安,而「豫」有「平安」之意,有「豫悅老親」的意思,故取名「豫園」,寓意家人平安,家庭和睦,這與我國傳統文化息息相關。
  • 臺灣林本源邸: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典園林建築
    詩情畫意林家花園  甫入園林,就有兩排樟樹夾道歡迎,亭臺樓閣的黛瓦翹簷掩映在茵茵綠樹叢中,一股濃濃的江南園林風味撲面而來。林家花園由弼益館、三落舊大厝、五落新大厝、庭園組成,園中房、廂、廊、庭、臺、樓、閣左通右連,曲折迴環,與廈門鼓浪嶼菽莊花園頗為相似。
  • 乾隆皇帝下江南都幹了什麼?難怪他執著於下江南
    由此可見,為了迎接乾隆南巡,鹽商積極捐銀,豪擲千金,同時也側面表現了鹽商財力雄厚,江南經濟發展十分可觀。 乾隆十四年八月,有官員上奏表示乾隆曾經西巡至五臺山、東巡至曲阜,還舉行了木蘭秋獮典禮,唯獨沒有下江南。江南地區物資豐饒,氣候宜人,當地百姓十分渴望皇帝的來臨,因此懇請乾隆南巡。
  • 頤和園——中國古典園林之首
    春湖落日水拖藍,天影樓臺上下涵,十裡青山行畫裡,雙飛百鳥似江南. 滿山松柏成林,林下綴以繁花,堤岸間種桃柳,湖中一片荷香。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15公裡,佔地約290公頃(2.9平方千米),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清朝乾隆皇帝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
  • 亭臺樓榭、小橋流水……長春這兩個江南風情園林公園你去過嗎?
    點擊藍字長春有兩處相鄰的江南園林風公園,秀美的亭臺樓榭,靈動的小橋流水,古色古香,賦予了無盡的詩情畫意。雖然公園已經建成多年,但可能近半數的長春人都沒有去過。公園融合了蘇州拙政園、獅子林和留園等經典園林的精髓,假山、瀑布、奇石、迴廊、亭榭、小橋、水池等園林景觀充斥著公園的每一處角落,令東北人民不出家門就可遊覽江南風光。 錦程公園雖小但很精緻,具有南方園林的特點。滿園奇石通透靈秀,小橋長廊九曲通幽,山水之間大千世界謂然於胸。 玲瓏別致的江南風格園林,又在清一色現代建築群內,那種白牆黛瓦、重脊飛簷顯得極為突出。
  • 這座青浦城區中的江南園林,是青浦老人的休閒小「桃源」
    這座青浦城區中的江南園林,是青浦老人的休閒小「桃源」 2020-09-13 08: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園林體系簡介:東方園林、歐洲園林、西亞園林
    園林,簡單的說就是人工營造的休憩環境。 世界園林有三大體系——東方園林、歐洲園林、西亞(阿拉伯)園林。 古埃及人把幾何的概念用之於園林設計。
  • 國內神奇的寺廟,全程走下坡路,景色堪比江南水鄉園林
    圓通寺坊表壯麗,林木蒼翠被譽為「螺峰擁翠」、「螺峰疊翠」,一直是昆明的八景之一,如同一座漂亮的江南水鄉園林。圓通寺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去過昆明的小夥伴應該對這個寺廟有些印象,這是昆明境內最大的寺院,始建於唐朝南詔時代,算下來也有1200多年的歷史,最初的時候叫做補陀羅寺。
  • 日本三大名園之首,名字竟取自中國詩詞,格局仿照江南園林
    喜歡旅遊的朋友都知道,每座城市都有一張自己的金名片,也就是遊客們最不能錯過的景點,這次帶爸爸媽媽來日本,喜好園林景致的媽媽早就聽說日本金澤市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庭院,裡面的景致美不勝收,就特別指定一定要去看看,於是我們便來了這座叫兼六園的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