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的智慧,我們的生活
點擊上方「向借文化」—點擊右上角「…」—選擇「設為星標」
這樣,再見面就很容易了~
即將成為母親是什麼感受?沒有女人天生是母親,但好像從懷孕的那天開始,母親就要為孩子全面讓步,健康的擔憂、攀比的焦慮,那些個人自由、生活空間,甚至是一段完整的睡眠都不能夠輕易擁有。
即將成為母親是什麼感受?沒有女人天生是母親,但好像從懷孕的那天開始,母親就要為孩子全面讓步,健康的擔憂、攀比的焦慮,那些個人自由、生活空間,甚至是一段完整的睡眠都不能夠輕易擁有。今天,我們摘選了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的《成為母親》的其中一章,作者洞幽察微地展現了這段奇異的經歷與感受,這其中究竟是熱情與升華還是束縛與妥協,大概只有每一位母親才能真正體會。
超聲科醫生命令道,上下扭一扭你的屁股,看看能不能讓寶寶動起來。床旁邊的電腦屏幕發出了靜電聲,受雪花幹擾的屏幕裡有一個小小的黑白的甲殼綱生命體。雖然充滿怨恨,我還是乖乖扭起屁股來。加油,醫生衝著那小生命發出刺耳的催促聲,你倒是動給我們看一看啊!她把我肚子上的掃描器壓得更狠了。小生命揮了揮自己瘦弱的雙手,仿佛很煩躁。我覺得自己應該保護它,讓它免受這種折磨,但我卻一言不發。醫生讓我再扭幾分鐘屁股,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某種醫療程序,可很明顯,看到小生命動來動去並沒有什麼用,只是讓我開心。我想起了一部西部片,影片中,一個牛仔朝一個印第安人的腳開槍,強迫他跳舞。醫生問我要不要超聲波照片;我得到了一張亮晶晶的紙,上面印有屏幕上出現的雪花般的圖像。回家的路上,我看著那張紙。可以模糊看見那個小生命的側影,它斜躺在陰影中,腦袋像是聰明的泡狀物,依附在宛如灰白色鍵盤的脊柱上。醫院還給了我一堆小冊子,它們涉及膳食、針灸、瑜伽、產前培訓班、父母培訓班、催眠術以及水中分娩等內容,這些冊子裡的信息我全都不陌生;要知道,現代懷孕受控於某種宣傳方式、標誌及語言都屬於同一種類的體制,令人驚嘆。就紀律嚴明而論,任何朝鮮啦啦隊都無法與英語世界的懷孕女性相媲美。我渴望收到某種詭計的暗號,也渴望收到反抗的秘密信息。我的性別已然成為一個精心布置、很早前便已布下的微型陷阱,我無意間走入其中,如今已經無法逃離。我身上仿佛被懷孕打上了電子標籤。我帶有女人味兒的一舉一動正受到密切監控。有關懷孕的條條框框以巧妙的形式融入了一本名為《艾瑪日記》的書中。在醫院裡,人們問我,你有《艾瑪》這本書嗎?這問題明顯跟簡·奧斯汀無關。再拿一本吧,以備不時之需。我發現艾瑪是一個虛構角色,由國民保健制度所創造,她撰寫了一本周記來記錄自己的孕期。她丈夫叫彼得,她很喜歡用感嘆號。她有一頭整齊的棕色頭髮,一雙藍眼睛,穿著筆挺的亮粉色衣服。她有兩個朋友,也懷孕了。其中一個是個快活的未婚女孩,有個猶豫不決的男友。另一個是個年長一些的黑人女子,她有個守舊的丈夫和兩個女兒。彼得有風度地準許艾瑪和那兩名女子來往,艾瑪記錄下她兩位朋友在生活中遭遇的困難,以彰顯與她們的友誼;我們得知,她倆的生活要比艾瑪的更為錯綜複雜。根據艾瑪的記錄,她那位未婚的朋友跟她男友經常吵架。彼得和我不吵架,我好開心!與此同時,她另一位朋友的丈夫則壓根不去照顧孩子。艾瑪說,彼得和我同意要平均分擔一切,我真的很開心!艾瑪告訴我們,為了「方便」,她剪短了自己的一頭秀髮。圖中,彼得穿著一條皺巴巴的緊身褲,圍著沙發轉來轉去,沙發上躺著艾瑪,正在瀏覽一本雜誌。周六早上彼得總是如此,他想讓艾瑪休息一下。他們一起裝飾兒童房,一起買嬰兒服。艾瑪的父母周末過來跟他們一起住,自己動手裝點房子。她父親對她說,她正「茁壯成長」。艾瑪在健康和安全方面很挑剔。她不吃未消毒的奶酪,不喝未消毒的酒。她覺得,即使一天只抽一根煙也對寶寶有害;我們很驚訝,抽菸這想法居然會出現在她腦海中。她支持且推薦主營嬰兒用品的跨國公司和它們的環境不友好型產品,據承諾,每個懷孕的母親一旦生下寶寶,就會收到以艾瑪名義提供的入門級產品禮包。讓人費解的是,她對於母乳餵養這個話題非常狂熱。她希望不藉助藥物忍受分娩過程的疼痛,並期待生個男孩。我立刻翻到了書的結尾,她生了個女孩。她給寶寶起名簡。她的確沒有藉助藥物就熬過了整個分娩過程。她說,很糟糕,不過沒預料的那麼糟。日記裡對於她預料了什麼隻字未提。我想知道分娩採取何種形式。與被謀殺相比,我對分娩的預料不會更樂觀,也不會更理性。可是,《艾瑪日記》確實暗示人們分娩其實沒那麼糟糕,因為我可不相信艾瑪有著異常豐富的想像力。我想到了那些我認識的有小孩的女人,在評論生孩子時,她們都沒說生孩子幾乎和她們預料中的那樣糟糕。大多數人似乎無法談論這一話題,只有一個女人告訴我,她曾一度求助產士開槍打死自己。小冊子不斷告訴我,懷孕的女人必須做好準備才能抵禦疼痛。那些緊張且不了解自己身體的人,那些抗拒分娩的人,尤其是那些害怕痛苦的人,都會覺得更疼。若這一說法算得上是一種威脅,其目的似乎是為了鼓勵一種不尋常的集體行為。在準備過程中,加入小組,參加課程,獲取伴侶或朋友的幫助,這些方法都值得推薦,可以在分娩前改掉你自大、恐懼,以及一意孤行的毛病。小冊子巧妙地讓下列言論與事實顯得不那麼危言聳聽:就本質而言,生孩子終究是一件孤獨的事;參加為生孩子做準備的課程就像是參加為死亡做準備的課程——誠然,我們所做出的每一點努力,都是為了去除生孩子這個過程的私人意義。於是,讀完一定數量的小冊子以後,我不再確定即將生孩子的到底是我,還是那個穿著橙色運動裝、拿著葡萄柚做示範的女子。雖然小冊子裡沒這麼說,但按我的理解,你得把自己變成另一個人——去深呼吸,運動;不論白天黑夜,另一半隨時都願意為你塗按摩油——才能給自己創造機會,這樣一來,哪怕無法減少懷孕所帶來的麻煩,減輕生孩子的疼痛,你至少會相信這一切都發生在另一個人身上。有關懷孕的書提到這個轉型或升華階段時,描述詳盡到了讓人感到不安的地步。這些書給了你一個清單,列出需要吃的食物,搭配這些食物的食譜,偶爾還給出了食物的成品照,並配有沙拉或盛穆茲利用的碗等說明。藉助圖示,它們告訴你該如何爬上床、如何躺在床上以及如何起床,然後再次藉助圖示,告訴你該如何做愛。書裡也包含詳盡的對話,涉及分娩在即和即將為人父母這類話題,都是些你很可能會跟另一半談起的內容。如果願意,你們可以邊喝雞尾酒邊談這些話題;當然,你只能喝不含酒精的那種!若要查詢不含酒精的雞尾酒的做法,請翻閱第 73 頁。有一部分內容談到產檢,並建議產檢時帶一本書或雜誌,甚至是針線活,以防必須等一陣子的情況。做超聲波檢查時,請留足時間以便找到正確的醫院科室。找到科室後,請在叫到你名字後進入檢查室。操控員操縱掃描儀器時,請脫掉衣服,躺在診床上。請在身體變得過於笨重之前採購嬰兒服。請裝飾寶寶房,最好用無鉛塗料,顏色以三原色為佳。在夜裡,若你睡不著覺,腦子轉個不停,請努力平定這一身份暴動,並利用這段時間與寶寶建立聯繫。因為飽受失眠之苦,我聽從了最後這條建議,可不論我怎麼同寶寶溝通,結果總是我毫無尊嚴地去求寶寶別傷害我。肚子越來越大,我意識到,與寶寶取得聯繫,其效果無異於是一塊田地和一條穿過其中的在建高速公路取得聯繫。圖片基於CC0協議,本文選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往期推薦 點擊題目即可跳轉微信ID:xiangjiesishu長按二維碼,關注向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