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
群體性的舞蹈一直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
隨著電子音樂在中國的生根發芽
以及近兩年「蹦迪」這一概念的不斷普及
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開始享受跳舞文化
而俱樂部作為跳舞人群的重要聚集地
他們自帶的玩法和文化屬性
也開始逐漸被更多的年輕人理解與接受。
今天
我們將拜訪國內各大城市中形色各異的俱樂部
一起感受每個城市音樂場景背後的文化脈絡
方糖吧
方糖,funky town
大家都是都很開心的一個狀態
在這裡44拍的音樂較多
TAG酒吧
Tag就是一個
你去放音樂你得專業一點
你得嚴肅一點
你必須得好好放
就是這麼一個地方
Ellen:做一個俱樂部,一個硬體,其實相對來說是蠻好實施的,但是這邊的派對氛圍很好,就真的是和成都人有很大的關係,比如說我們經常請一樣的國際DJ,他在他可能會演出六七個小時,甚至七八個小時,有些人覺得音樂特別好,他們就不想走,DJ他也不想停,這邊氛圍太好了,我們是一直在給它能量。DADA俱樂部
DADA比較多元化,各種風格都有
有雷鬼,techno、hippop、什麼都有
燈籠俱樂部
燈籠不是所有人的俱樂部
在這裡你要遵守規矩,有一本燈籠使用手冊給你參考
OIL俱樂部
年輕,富有活力
與北京上海不同
在這裡你更能找到音樂歸屬感
ALL CLUB
襄陽北路17號
上海最具標誌性的地下電子音樂club
all就在這裡的樓上
all的前身是shelter
曾經位於一個防空洞的shelter
是上海甚至整個中國都最具影響力的地下電子音樂場所之一
兩年前shelter關門以後,就搬到了這裡,變成了all
而現在all也依然保持著它最先鋒的音樂品味
和俱樂部相比
夜店這一概念於2000年後開始代替迪廳
逐漸被主流消費人群所認知和接受
另一方面,由於近幾年EDM的流行
資本開始從各個維度進入電子音樂場景
從業者以及不同消費人群
似乎都站在了一個十字路口
需要作出各自的選擇
今晚21點
《觸電中國》第三集更新
想了解電音俱樂部的你不容錯過
點個「在看」
分享給你的盆友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