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不易排名墊底,慘遭淘汰
第一期《歌手,當打之年》,毛不易的原創歌曲《借》被奇襲歌手黃霄雲奇襲成功。黃霄雲唱的這首《少年他的奇幻漂流》,她的演唱也還很難讓人Get到她的情感和意圖,並且演唱的時候,她甚至有些浮於表面,沒有從內心觸動觀眾。所以現場觀眾的票選結果,有點令人費解。
而在第二期,毛不易在演唱《一葷一素》之前節目組對這首歌做了很多鋪墊,交代了這首歌的一個背景,寫給他患癌症去世的母親,確實給這首歌的在情感上加了不少分。
簡單的編曲,簡單的樂器,人聲再也沒有像上期那樣被伴奏搶鏡,終於讓人聲做了回主角。獨特的嗓音牽繞,層層疊疊的回憶便洶湧而來,有些揪心的疼 。沒有太多花哨的東西,反而將他的風格展現的淋漓盡致。
但從最終結果可以看出節目組的苦心又白費了。最終毛不易排名最後,遭到淘汰。個人是非常喜歡毛不易的,有詩意又有情義,而且不落俗套。在我們心中歌手裡永遠都有毛不易的位置。
而米希亞,對於毛不易的離開同樣深感惋惜 ,即便語言不同,但歌曲中所傳達出來的情感是共同的。
二、劉伯辛獲票90,奇襲失敗
劉伯辛的表演確實讓人眼前一亮,很A,《Manta》的純正電音和賽博朋克的正確打開方式,一個先鋒尖銳、自由個性而獨立的女歌手形象就穩穩噹噹樹立起來。但風格極為靠近蕾哈娜,蕾哈娜畢竟已經成了流行樂中的其中一個很顯著的符號,如果唱法與她靠近,但唱功又差了一截的情況下,或許初聽會比較新鮮。
但作為新人,她無疑是聰明的,有膽識,奇襲華晨宇本就不在輸贏,而在一種身份的認同。
儘管她最後409:90輸的非常慘(個人覺得反差太大了),不能繼續在《歌手》這個舞臺上演出,但她的隱性收穫很大,從播出之後微博的討論度、轉發量、話題度來看,收穫了不少人氣。
作為原創歌手的毛不易離開雖然很是惋惜,但94年的他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未來可期;周深獨特空靈的嗓音,唱功一流,雖然很穩,但希望有更為驚豔的作品在舞臺上呈現;對於MISIA的歌有強烈的感染力,名次偏低這事,雖感無奈但並不會太意外,與大眾評審團審美有一定聯繫;蕭敬騰的歌,就是有種沒進入狀態的感覺,沒有很抓耳,還需情感的投入;徐佳瑩也讓我們重溫一個時代的樂壇的輝煌;華晨宇除了編曲和演繹新鮮之外,聲線也好聽,特別,有辨識度。這也是為什麼他能在最近幾年來迅速獲得極高人氣。
其實,這樣也就暴露了《歌手》舞臺的弊病,走心的音樂容易吃虧,而很炫的表演方式總能拿到高分。總之,好的歌曲需要時間的沉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