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死後,抬棺材的途中發生一件怪事,從此她的屍體被放置了37年

2020-12-23 騰訊網

提起孝莊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她是大清國入主中原後的第一位皇帝順治皇帝的生母、康熙皇帝的祖母,一生培養、輔佐順治、康熙兩代皇帝,不僅是中國歷史上傳奇的賢良后妃,還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直到今天,她身上的傳奇仍然未減半分,以她為題材的影視劇、作品數不勝數,且播放率節節攀高。

《孝莊秘史》、《康熙王朝》、《大玉兒傳奇》等,都是火遍螢屏的優秀電視劇,其中的主人公就是她。

大多數人對孝莊,都略聞一二,知道她在歷史上地位斐然,一直以來都是歷史學家研究的對象,但是,關於她的很多奇聞異事卻鮮有人知。

比如:她死後在宮中停屍了37年,一直遲遲未曾下葬。可能有人會說,停屍37年不下葬,這女人也太悲劇了,生前沒有享福一天,死後還無法安息。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她到底經歷了什麼?這背後到底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關於她的故事,還得從頭說起。

孝莊皇太后生於1613年3月28日,死於1688年1月27日,享年75歲,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作為成吉思汗的後代,她的功績斐然,一生都充滿了神秘色彩。

明朝末年,蒙古族已經日漸衰落,早已沒有了之前的輝煌。而且,滿族人口在此時已經非常少了,約十幾萬人,兵力更不超五萬人,單靠滿族自己的力量和武裝,很難和明帝國對抗。所以,為了增強各自實力,共同抵禦明朝,努爾哈赤便和蒙古各部落進行結盟,並制定了滿族和蒙古族世代通婚的國策。

到了皇太極這一代,前來和親的正是孝莊的親姑姑哲哲。但是,哲哲不是自己一個人來的,孝莊作為陪嫁也被帶了過來,當時,她才年滿13歲。一年之後,在姑姑哲哲的幫助下,布木布泰也就是孝莊與皇太極成親。就這樣,姑侄二人都成為了皇太極身邊的女人。而這,也是孝莊正式進入清代王朝的開始。

不久後,布木布泰被冊封永福宮莊妃,也就是後來的孝莊文皇后。其實,這段婚姻一開始就是以政治目的為基礎的,但在孝莊與皇太極的婚姻中,是否存在愛情我們卻很難說。她在世期間,一心輔佐兩位皇帝,皇太極死後,年幼的順治才6歲,孝莊作為母親,盡心扶持自己的兒子,走過了那段特殊時期。

在經歷了順治、康熙兩代皇帝之後,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孝莊太后病危,該月二十五日,七十五歲高壽的孝莊安然離開了人世,壽終正寢。

之後,康熙給祖母上了尊崇的諡號: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聖文皇后,簡稱孝莊文皇后。

按照清朝的傳統,皇后和嬪妃的園寢一般都在帝陵附近。也就是說,按道理孝莊應該葬在清東陵附近,和皇太極一起。

但實際上,孝莊的陵寢距離東陵差不多6公裡。那麼,貴為皇后的她,為什麼沒有與自己的夫君皇太極合葬呢?是什麼原因讓她死後一直沒有下葬,停靈了37年才得以入土為安呢?是否真如傳言所說,是孝莊太后與多爾袞糾纏不清,無顏面對皇太極呢?

關於孝莊太后與多爾袞的故事,一直以來都撲朔迷離。

雖然,現今目前沒有確鑿的證據,顯示孝莊太后曾經與多爾袞之間有過男女之情,但他們二人之間曾經發生過很多故事,這卻是確鑿無疑的。

據歷史記載,有一次,多爾袞來北京,孝莊太后去通州迎接他。當天,多爾袞在孝莊太后的大帳中留宿。其實,對孝莊和多爾袞之間是否有愛情,我們不敢妄下定論。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她和多爾袞的這段情感糾葛,不是什麼壞事,相反,對於穩定整個大清政局甚至皇權,都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因為,外人只看到了孝莊跟多爾袞的風流韻事,但實際上,心機和眼光孝莊一樣都不缺,感情和身體都是她的武器,她完美利用了二者,才使得皇太極死後皇權沒有大權旁落,甚至,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

表面上看,只是太后與臣子之間的感情糾葛,但實際上,卻是政治的交鋒和斡旋。她籠絡多爾袞,用感情將多爾袞牽絆,作為一個女人,非常不易。可以說,在皇太極死後,清朝的政權穩定,離不開孝莊太后的斡旋,順治帝、康熙帝都是她一手幫扶起來的,說她的功績蓋過了努爾哈赤和皇太極也不為過。

第二種說法則是孝莊太后雖然死了,一直想念孫子,就託夢康熙,告訴康熙自己不想離開。

據說,孝莊太后的棺材在運往盛京時,還發生了一件令所有人都費解的事情。她的棺材重到幾百個壯漢也無法將其抬起,似乎是孝莊太后在告訴所有人,她並不想去盛京,不想離開子孫。當天夜裡,康熙夢到孝莊太后留著眼淚對他說:「盛京離康熙太遠,自己也不捨得離開他。」

於是,康熙便依夢,將孝莊的靈柩留在了宮中。

第三種說法是孝莊太后自己並不想離開北京。

據說,臨終前她囑咐康熙說:「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為我輕動,況且,我心中也捨不得你們父子,就將我安葬在你父親的孝陵附近。」

正是因為她的遺願,康熙本身尊崇自己的祖母。既然祖母不願意去太宗山陵,那麼,康熙便遵從遺囑,將孝莊生前居住的慈寧宮東王殿五間拆建於昌瑞山下,稱「暫安奉殿」,停靈其中。在寶座位置停靈柩,以土掩埋後永閉殿門。直至雍正三年(1725),才葬入地宮,即後世的「昭西陵」。

無論什麼原因使得孝莊死後37年都未下葬,但她的確是我國歷史上帶著傳奇色彩的賢良太后。她的畢生,不僅成就了兩代帝王,連她的歷史功績都將被永載史冊,名留青史!

相關焦點

  • 孝莊太后為何死後37年才下葬,康熙帝都左右為難,原因不可名狀
    孝莊太后作為清初的著名政治家,雖為女流之輩,但一生佐助皇太極、順治帝、康熙帝三代帝王,可謂是居功至偉。 1643年皇太極「端坐而崩」,年52歲。由於去世突然,對於接班人問題也並未指定,因此關於誰將承襲皇位的問題便劍拔弩張起來。
  • 孝莊皇后死後37年不下葬,原因為何?臨終遺言說了什麼?
    一位來自蒙古大草原的女子最終成為了皇太后,清朝的皇太后,並對中國清朝的早期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她就是孝莊皇太后,孝莊皇后變成了科爾沁蒙古草原的親王的女兒,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後者增加在中國的東北,努爾哈赤建立後期強度不強,為了和明代形成權力制衡,建立在政治、國家政策下,皇太極孝莊皇后最終結婚了
  • 荷蘭研究出人死後屍體加速分解的一種「活性棺材」方法
    #荷蘭物語.我與荷蘭的故事#荷蘭代爾夫特工學院研究人員博布 亨德瑞克斯通過利用菌絲體---一種蘑菇根莖植物來研究發明了「活性棺材」這一種方法。他聲稱,這種棺材具有清潔土壤,給土壤施肥的等功效,而埋入土裡的屍體分解的速度要傳統的方式快好幾倍。目前,他已經收到了荷蘭兩家殯儀館訂購這種棺材的貨單。英國建築學院雜誌對此進行了報導。
  • 原因是37年前一件怪事
    中國領土面積居世界第三,地大物博的中國自然有很多地方需要保護,比如察爾汗鹽湖,含鹽600億噸,人類可以使用幾千年,非常昂貴,所以戒備森嚴,避免被破壞,但是,我們今天說的是崑崙山每年都是大雪封山,為何要派兵把守?原因是37年前一件怪事。
  • 康熙為何將祖母孝莊太后在清東陵外的「暫安奉殿」裡停留了不下葬
    孝莊對於康熙的教育是極為嚴格的,從其飲食起居到言行舉止,嚴格執行。所以年少時的康熙就歷經徒制,長大以後一定要做一位偉大的帝王。而孝莊在皇帝身邊也潛移默化的給了他很大的影響,培養他治國的態度,在幼年時期所養成的好習慣,伴隨了康熙一生才使得康熙如此的長壽,能夠在皇帝的位置上做了61年。
  • 諸葛亮生前最後一計,「棺材南抬,繩斷便葬」,究竟是什麼意思?
    話說諸葛亮自知大限已到,於是在彌留之際,遺書給後主劉禪,讓他安排自己的後事時,不用專門大興土木建造墓地,只需要將屍體入棺,由四名士兵抬著向南走,槓斷繩爛之處便是他的葬身之所。這便是大家所說的「棺材南抬,繩斷便葬」的由來。
  • 民間故事:十孝子抬棺
    村裡有個老漢,以前是抬棺匠,這幾年收山了,平日坐在門前,抽抽菸,曬曬太陽。偶然有一天,我遞了支煙給他,坐下來聽他講了一件事。不料,有次丈夫帶兒子出門,她身體不適,呆在家中。丈夫和兒子在路上,竟出了車禍,從此陰陽相隔。好在丈夫留下一大筆財產,老人倒是吃穿不愁。此後老人一生未再嫁,搬到了農村老家。50多歲的時候,出於善良,資助了十個孤兒院的男孩,一直到他們完成學業,自力更生。本以為,老人晚年也能子孫繞膝,哪料,有天十個男子突然回家,第二天竟傳出老太太去世的消息。
  • 慈禧太后入葬前,竟然發生了三件怪事,其中有一件至今無解
    說到慈禧太后,沒人會不認識她。她的一生經歷頗多,也異常坎坷。但是,我們所了解的更多是關於她的「花邊新聞」,但實際上,在後來的中日戰爭中,她被認為是清朝的最高決策者。當她晚年患重病時,她仍然享有巨大的權利,並且仍控制著當時的政治局勢。但是在她被埋葬之前,有一些奇怪的事情值得一提。
  • 她把「觀音菩薩」演活,拍攝過程中發生的怪事,讓她從此信佛
    而86版《西遊記》之中觀音菩薩的扮演者左大玢,她則是唯一把「觀音菩薩」演活的人,演戲發生的怪事,讓她選擇從此信佛,成為一名虔誠的佛教徒。初次扮演菩薩左大玢於1943年出生於一個文藝家庭,母親也是湘劇演員。
  • 孝莊與多爾袞到底有無私情?
    說起這段秘聞,多爾袞和孝莊幾乎同時嘆了口氣,海蘭珠則坐了下來,拿出紙筆記錄。孝莊首先開口道,「這件事其實最早是從我兒福臨繼位開始傳出來的,你去世之後,豪格與多爾袞爭奪皇位,兩個人勢力都很大,互不相讓,僵持不下的結果,就是選擇你的另外一個兒子繼承皇位,所以自然而然就落到了福臨身上。」
  • 為何孝莊的靈柩在暫安奉殿停留了37年,卻沒按常規與皇太極合葬?
    孝莊文皇后出身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本名布木布泰,她是清太宗皇太極的莊妃,她生於明朝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她在後金天命十年即明天啟五年(1625年)以13歲的年紀嫁給了姑父皇太極,因為皇太極之前已經娶了她的親姑姑孝端文皇后,所以皇太極即是孝莊的姑父也是她的老公。孝莊是清代非常傳奇的女人,也是清代歷史上傑出的女政治家。
  • 抖音黑人抬棺材BGM是什麼 抖音黑人抬棺材的背景音樂是哪首歌
    那麼抖音黑人抬棺材BGM是什麼?黑人抬棺材的背景音樂是哪首歌?讓娛樂塘主來告訴你們吧。抖音黑人抬棺材BGM最近這幾天抖音上有幾位黑人大哥火了,當然還有就是他們抬棺材的舞蹈也是讓很多人看到之後都會說上一句,如果不贊那麼下一個抬走的就是你,看起來還是比較有喜感的,當然大家對於這類視頻的背景音樂也比較感興趣。
  • 明朝「抬棺嫁女」案:死了也要送到婆家的女子,讓人心酸的一生
    充滿喜慶色的中國婚禮可明朝時期就出了這麼一件怪事,結婚那天不僅沒有大紅的花轎反而是抬著棺材悽悽慘慘的嫁女。這是何故,且聽小編給您道來。考慮到自己有婚約在身,她回絕了他人的求婚,專心等待林夔前來迎娶自己。林夔也聽過淑貞的賢惠和美麗,可厭惡淑貞家貧。在未解除婚約的情況下另娶富家女。淑貞苦苦等待,等來的不是迎娶的花轎,而是未婚夫和他人成親的消息。孤苦伶仃的她萬念俱灰,在自己父親棺材邊上自殺而死。淑貞臨死前帶著很多執念,死後面色如生,屍體立而不倒。
  • 抬棺記
    抬棺這種勞體傷神的活計,既要體力,又要技巧,不是一般人抬得來的。對於像我哥這般年歲的人,著實有風險。川南山區丘陵起伏,阡陌田疇蜿蜒交錯,要把一幅裝殮有屍體的棺材,從喪家抬到墓坑,一路爬坡下坎、穿溝過河,不是一般的危險和艱難。
  • 世界上放射性最強的人,死後屍體不得火化,只能裝進鉛棺材裡深埋
    科學家是世界上最理性的一個群體,但往往也是最瘋狂的一個群體,為了做研究他們甚至敢於用自己的生命做挑戰,在英國便有一名科學家,將自己的組歐威試驗品來測試一種「高危」化學元素的毒性,在他去世後因為放射性太強屍體都不得火化,只能裝進鉛棺材裡深埋。
  • 靈異:棺材裡的鬼嬰,正在吸食雞血
    因為村裡發生了一件怪事,每到了晚上,就有一個披頭散髮的人來村子裡偷雞,而且抓了雞就走,也不管雞叫不叫喚。村子裡的老少可被氣壞了。有一個叫大彪的年輕人,他覺得可能是有人故意裝鬼來嚇唬人偷雞的。這天半夜,大彪聽見自家院子裡的雞在叫,就趕緊起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 多爾袞死後,孝莊為何以殘忍方式對待他?這其實是智慧
    早在清兵尚未入關時,孝莊便嫁給了皇太極,儘管年齡較輕,可孝莊為人處世老練,嫁給皇太極不久,她在福晉中的地位就排到了第二,而當時的大福晉則是她的親姑姑——哲哲。有了骨肉至親處在身旁的孝莊,做起事來更加得心應手,深受皇太極青睞。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孝莊受封為莊妃。1642年,清軍俘獲明總督洪承疇,由於此人地位極其重要,皇太極不忍殺他,於是便派大臣們前去勸降,可派去的大臣們用盡全力勸說,洪承疇也沒有動心,皇太極對此一籌莫展。就在此時,孝莊毛遂自薦,最終說服了洪承疇投降清軍,她的政治謀略由此可見一斑。
  • 多爾袞死後,孝莊太后為何對他做無情之舉?背後有不得已的苦衷
    一位是晚清執掌朝政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慈禧太后,另一位是清初的孝莊太后。她知書賢德、精通政治、善於韜略,歷經三朝君主,輔佐了兩朝幼年皇帝, 為大清開創康乾盛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孝莊在清兵入關前便嫁給了皇太極,因為為人謙和,處世老練,很快他成了後宮的「二號人物」,而當時的「大姐大」是她的親姑姑哲哲大福晉。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後,孝莊的身份變成了莊妃。
  • 孝莊和多爾袞之間有什麼秘密?難道真是傳說中的青梅竹馬
    而在此之前的多爾袞是當朝的攝政王,和他一起掌握當時的軍政實力的還有豪格,他們二人為了爭奪皇權鬧得不可開交,朝中的老臣也不知道該作何選擇,兩人還差一點就要派兵攻打對方了,正當局面十分膠著的時候,孝莊提出了讓自己的兒子福臨來繼承皇位,雖然福臨年紀實在太小,但是也是出於無奈,總不能任由那兩人發起內戰讓其他部族趁虛而入吧,所以就這麼定了下來,順治即位。
  • 抖音黑人抬棺材的背景音樂是什麼?抖音黑人抬棺材背景音樂試聽方式
    抖音黑人抬棺材的背景音樂是什麼歌呢,不少網友在抖音上聽到這首歌,都感到很好奇,接下來就讓小編給大家帶來抖音黑人抬棺材的背景音樂是什麼歌介紹。  抖音黑人抬棺材的背景音樂是什麼?  其實抬著棺材跳舞是國外一些地方的當地習俗,這幾個黑人兄弟也是當地專業的抬棺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