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DA模型,分析知乎、小紅書和Facebook的廣告效果

2021-01-08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AIDA模型是西方推銷學中的一個經典模型,指的是引起注意、誘發興趣、刺激欲望和促使行動這四個動作。本文作者運用AIDA模型,對知乎、小紅書、Facebook這三款產品的帶貨效果展開了分析,一起來看看~

以內容起家的知乎,一直在商業化上磕磕碰碰。今年年初,知乎又有新動作了,而且拉上了深得小鎮青年喜愛的拼多多。

2月17日-2月21日,不少知乎大V收到了官方邀請——參與「好物推薦」新功能的內測。知乎「好物推薦」商品來源增加「拼多多」平臺。被邀請的答主,可以在回答、文章、櫥窗中插入拼多多商品庫的商品卡片。如果用戶購買該商品,答主就可以獲得相應的佣金收益。

在此之前,知乎「好物推薦」商品主要來源於京東,如今已形成京東、淘寶、拼多多和知乎商品四個電商渠道,豐富了知乎帶貨的商品庫。

知乎為拼多多帶貨,商業化效果如何?

我們借鑑一個西方推銷學的經典模型——AIDA模型,來評估其帶貨效果的質量。

AIDA模型是艾爾莫·李維斯Elmo Lewis 在1898年首次提出的推銷模式,是西方推銷學中一個重要的公式。

AIDA是四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

A:Attention,即引起注意;I:Interest,即誘發興趣;D:Desire,即刺激欲望;A:Action,即促使行動。

它涵蓋了傳播效果、心理效果與銷售效果三個層面的評估。

比如你在朋友圈看到一條戴森捲髮棒的廣告。首先,你看到了,只是意味著你注意到了,很可能一刷就過去了。當你覺得它效果很炫酷、使用很方便時,你對它產生了興趣。於是,你心裡盤算了一下,還沒有哪一款產品能有同樣的功效,而且價格也合理,你產生了擁有它的欲望。最後,你點擊了電商連結,完成了購買。

也就是說,在評估帶貨效果時,我們不僅要關注傳播效果,還要關注到更深層次的用戶心理效果,最後才是銷售的評估。

01 知乎

在知乎上,答主通常是圍繞一個問題進行深度挖掘,而文末的「好物推薦」就等同於「硬推薦」,文章內容與商品之間缺乏必然聯繫。

比如知乎某大V就曾經吐槽過,在「好物推薦」裡找不到他想推薦的商品。

他寫了一個關於「健身環大冒險」遊戲的答案,然而在知乎的淘寶接口上搜索「健身環大冒險」,並沒有這款遊戲。他更換了很多關鍵詞,依然找不到想要推薦的商品。

而在京東上,能找到「健身環大冒險」的遊戲,但只有三個寶貝可供選擇,且價格偏貴。

知乎加入拼多多作為商品來源,其實只是補足了知乎內的商品庫。從分成來看,博主們的分傭也並不高。

而且,崇尚精英青年的知乎與深得小鎮青年喜愛的拼多多,在氣質上形成反差。知乎上的大V們願不願意為拼多多帶貨,用戶是不是心甘情願地接受,還是未知數。

所以,這種先有文章、後有商品的模式,很難讓答主找到自己真正想推薦的商品,也很能激發起用戶的興趣。

對於知乎來說,它擁有超過2.5億的用戶,日活8000萬,最大的商業化殺手鐧就是「流量」。大V以內容吸引粉絲,為商品帶來高曝光量,然而只關注了A(Attention)層面。

02 小紅書

媒體評價說,知乎這種商品種草的商業化模式,就像另一個「小紅書」。但筆者認為,知乎與小紅書的種草廣告,有著很大區別。

知乎是內容與商品間弱聯繫的「硬推薦」,而小紅書是內容為商品服務的「軟植入」。

比如博主在推薦「黑科技吹發神器」時,會從自己的洗髮痛點、發質、發量等全方位解說,讓用戶更有代入感,更易被種草。

而且,小紅書的受眾本身就是以愛購物、愛分享生活的女性為主,受眾精準;而知乎隨著用戶的泛化,標籤也越來越模糊。

所以,相比起知乎,小紅書除了滿足A(Attention)層面,更容易觸達I(Interest)與D(Desire)層面,通過內容喚起用戶的興趣與欲望。

03 Facebook

如果說,知乎只關注了流量,而小紅書更進一步,撩起了用戶的興趣與欲望,那麼Facebook就妥妥地召喚用戶行動了。

與知乎一樣,Facebook也是在信息流中,插入「硬推薦」的廣告,但形式更加新穎——

首先,商業公司購買Facebook的自助廣告服務,然後創建自己的主頁,並選擇廣告的展示對象。廣告的形式可以是一次商品試用,比如領取星巴克的優惠券,也可以是一次活動,比如邀請你評論一部最近很火的電視劇等等。如果用戶對某個廣告感興趣,點進去看了,就成為這個公司的粉絲,以後公司主頁有動態更新,用戶就會收到通知。而公司也能從Facebook獲得粉絲的一些數據,比如年齡、性別、居住區域等等,從而更好地開展市場調研和用戶分析。

這種廣告形式,既能讓用戶看到真正感興趣的廣告,又能促進公司和顧客之間的互動交流,從Attention到Interest,到Desire,最後促成Action,AIDA四環緊緊相扣。

很快,這種新型廣告就取代了原來贊助商式的標題廣告,而且大受歡迎,在推出後的第一年就為Facebook帶來了好幾億美元的收入。Facebook從此一躍成為在線廣告行業的新巨頭。

04 寫在最後

總結一下,AIDA模型有4個階梯,分別是:A:Attention(引起注意)、I:Interest(誘發興趣)、D:Desire(刺激欲望)、A:Action(促使行動)。

做流量廣告很努力的知乎處於第一階梯,聚集大流量,吸引用戶注意力;很美很精緻的小紅書處於第二到第三階梯,用內容為商品服務,激發用戶興趣與欲望;社交大神Facebook登上最高階梯,以更豐富的廣告形式增加用戶與企業的互動,召喚行動。

所以,流量不等於廣告質量。坐擁2.5億用戶的知乎,做流量廣告很努力,卻依然難有回報。

在產品商業化的同時,還要關注用戶體驗。從純粹搶奪用戶注意力,到引起用戶興趣,進而激發用戶欲望,最終促使行動,或許我們的廣告才更有意義。

#專欄作家#

Vinky,微信公眾號:叄言梁語,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省廣資深策劃經理,關注網際網路營銷領域。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收藏已收藏 | {{ postmeta.bookmark }} 點讚已贊 | {{ postmeta.postlike }}

相關焦點

  • 小紅書出圈 知乎是不是應該顫抖?
    用他的話說,「生活觀」可以為生活賦予意義,它是意義的存錢罐。「不管是你觀看別人的生活,還是把你的生活展現給別人看,都是在往這個存錢罐裡增加意義。」羅振宇說,在小紅書平臺上他看到了「生活觀」。據了解,小紅書擁有超1億月度活躍的年輕用戶,這其中有超過70%的用戶為90後,他們2020年在小紅書發布了近3億篇筆記,每日產生近1億次搜索。
  • facebook廣告投放一點經驗分享
    對於facebook廣告不知道小夥伴們是否有了解,facebook是國外用戶眾多的社交平臺,可以說在這個平臺上擁有著很多產品的潛在用戶,而對於seoer來說,引流是大家工作目標,當然今天很從心seo來和大家分享的是付費廣告上的一些內容,對於付費廣告和seo的區別,在很從心seo之前的文章中有和大家分享過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
  • 手把手教你用Facebook分析工具:Facebook Analytics入門指南
    Facebook Page Insights VS Facebook Audience Insights Facebook Page Insights和Facebook Audience Insights都是Facebook的分析工具。
  • 一個人做shopify-facebook廣告怎麼做?有用嗎?
    一、為什麼要在facebook做廣告?Facebook的用戶幾乎遍布全球,所以你可以做全球的生意。Facebook算法強大,流量精準,98%以上的營收來自於廣告。因此Facebook已經成為了當下外貿業務中必不可少的社交營銷工具之一,做好Facebook廣告投放可以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客戶資源。其中以shopify建站+facebook引流模式最為出名。
  • 出海企業必看 Facebook廣告刪除28天歸因模型
    根據Facebook發送給廣告商的官方公告,"即將到來的數字隱私計劃將影響多很多瀏覽器,這種影響會限制企業衡量人們在域和設備之間的互動的能力。所以,企業通過更長的窗口做廣告歸因轉化的能力也受到限制。"該電子郵件沒有列舉改善這種特定隱私權的措施。
  • 如何選擇Facebook廣告版位詳細講解
    ps:很多人不明白這個audience network是什麼平臺,其實audience network是包含大量第三方app和網站的,相當於facebook會把你的廣告展示在大量的第三方的app和網站上面,道理和谷歌展示廣告一個意思。 4,Messenger:包括了那些具體版位呢?Messenger 贊助消息,Messenger 快拍,Messenger 收件箱。
  • 千人千面——手把手教你如何設置Facebook(DPA)動態廣告
    Facebook動態廣告 ( DPA,Dynamic Product Ads )可根據用戶在網站,應用或者其他網絡平臺表現出的興趣,自動向他們推廣相關庫存,就外觀而言,動態廣告語facebook, instagram和audience network中的其他圖片廣告,輪播廣告或者精品欄廣告並無不同,但動態廣告無需針對每種推廣產品單獨創建廣告,相反你可以創建一個廣告模板,讓模板自動調用待推廣的商品目錄中的圖片和語言
  • 碰碰狐:用 AR 特效和 AR 廣告引爆熱度
    用改版的BabyShark 給家人和孩子普及新冠肺炎知識——由 Spark AR 團隊提供越來越多的品牌和創作者藉助增強現實廣告(Augmented Reality Ads)[1] 推廣Spark AR 特效,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 一個人做shopify-facebook廣告cpm值過高怎麼辦?
    三年獨立站運營,擅長shopify實操孵化、選品分析,facebook投放技巧分享
  • 2020,知乎向「錢」走
    這些嘗試中,或多或少都能看到一些其他「大眾」平臺的影子——「圈子」被稱為知乎版微博超話,「直播」試圖跟隨抖音快手打造知識秀場,「小藍星推薦」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國內種草社區「一姐」小紅書......    圖片來源:知乎小藍星推薦  「知乎決定做這些內部孵化並不是前瞻性的,從MCN的發展情況來看,目前的效果並不理想。」
  • facebook廣告代理商有哪些
    facebook廣告代理商有: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1、獵豹移動 獵豹移動,,全球領先的移動網際網路科技公司,中國移動 網際網路公司出海領軍者。不管是對審美較真兒的設計師團隊還是對瑕疵過敏的優化團隊,都始終 奮鬥在協助電商、遊戲、金融、APP、品牌等行業進行海外業務拓展的第一 線,始終堅持,讓每一分錢所能呈現的廣告效果達到極致。 藍瀚互動全力為中小企業客戶提供全自助免費開戶服務。 隨時掃碼人民幣充值。3 分鐘完成專業廣告創建。這一切盡在藍瀚互動專為新手打造的 24小時在線廣告助手——魯班跨境通!
  • 撈王的小紅書首秀:疫情下的「種草」啟示錄
    一方面,在商業邏輯上,撈王來到小紅書更偏向於陪伴式共享,而非簡單的好貨推薦,種草更多發生在潛移默化當中;另一方面,在社區效應上,在疫情特殊時期,以往作為小紅書招牌的美妝、旅行類內容增長可見受限、但總DAU和使用時長卻又產生了顯著的增長,以美食為顯著代表的生活方式內容獲得爆發式上漲,更印證了小紅書在社區形象重塑的階段性成果。
  • 副業姐莉莉:怎麼用知乎賺錢?寶媽、上班族做知乎能賺錢嗎?
    大家好我是副業姐莉莉,適合上班族做的25種自媒體副業,我分析過百度、頭條、知乎、公眾號、微博等平臺的變現模式,今天拆解一下把知乎當成副業賺錢的方法。文章摘要:做副業賺錢,有很多自媒體平臺有很好的途徑。本文分析如何利用知乎做副業賺錢、知乎規則、知乎引流注意事項,以及如何在知乎上做出好內容,如何用知乎賺錢。
  • 個人做shopify-facebook廣告常見的擴量方法看這篇就夠了!
    三年獨立站運營,擅長shopify實操孵化、選品分析,facebook投放技巧分享,公眾號:小黑說外貿
  • 做shopify在的facebook投放廣告,如何提高廣告的CTR
    CTR即點擊率,用戶看到廣告並執行點擊(全部)操作的百分比。CTR是衡量廣告效果的一項重要指標。 在我們的facebook廣告投放中,如果提高呢? 如何選擇受眾?我們從購買力--需求--興趣--目標受眾4個維度下手。
  • Facebook Business是什麼?Facebook Business怎麼用?-雨果網
    Facebook Business APP(廣告管理工具應用)是一款提供眾多方便易用、功能強大的Facebook廣告工具。藉助這款應用,我們可以直接使用手機裡的圖像直接創建廣告,讓創建和管理 Facebook 廣告變得更加便捷。
  • 知乎產品分析——以建城市的方式做產品
    為確保良好的社區氛圍,一直禁止站內大V私接廣告,也因此造成兩次現象級的大V出走事件。雖然上線了創作者平臺,但到目前為止未見到什麼突出效果,做了機構號,開通了品牌提問,算是一種變相寫軟文。知乎提供的官方的變現渠道(知乎大學)對創作者要求很高,因為種種原因,知乎大學大部分是邀請站外的學者、專業人士在知乎開Live,對站內資源利用並不充分。
  • 撈王的小紅書首秀:疫情下的「種草」啟示錄
    一方面,在商業邏輯上,撈王來到小紅書更偏向於陪伴式共享,而非簡單的好貨推薦,種草更多發生在潛移默化當中;另一方面,在社區效應上,在疫情特殊時期,以往作為小紅書招牌的美妝、旅行類內容增長可見受限、但總DAU和使用時長卻又產生了顯著的增長,以美食為顯著代表的生活方式內容獲得爆發式上漲,更印證了小紅書在社區形象重塑的階段性成果。
  • 萬能銷售公式:AIDA模型
    有很多銷售顧問,每次接待客戶,客戶對自己總是不太搭理,感覺客戶是油鹽不進,不知道有什麼好的辦法和這類客戶有效溝通?遇到以上這些疑問,就可以用上AIDA模型。Aida模型,其實是把一個完整銷售過程,分為4個階段關鍵的地方,在於「吸引注意,激發興趣和刺激購買慾望」,這三個階段,充滿了銷售顧問對於客戶的影響和引導。
  • Facebook開戶政策更新:部分新廣告主最多只能創建7個廣告帳戶;Face...
    快來看下吧~01開戶政策更新:對部分新廣告主引入新開戶數額限制措施從7月14日開始,Facebook將開始對一部分新的電商廣告主引入新開戶數額限制的風控措施。更改內容主要為: ①審核應用評論 ②下載並審核應用內容 這項政策將自動執行,Facebook將策略執行範圍更深地擴展到審查廣告和審核應用本身,是為了限制廣告體驗違反廣告政策的廣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