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0年中國劇集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網絡及線下播映渠道整合及互動
1、中國劇集行業市場規模迅速增長
中國劇集市場由兩個分部組成,即電視劇市場及網劇市場。電視劇是指具有國家廣電總局所發出發行許可證,可於電視臺或網絡視頻平臺播映的劇集;網劇則指須經國家廣電總局備案並審查及僅可於網絡視頻平臺播映的劇集。
中國劇集市場的產業鏈一般分為上遊——IP開發及資本籌備;中遊——製作及發行;及下遊——電視劇及網劇播映。
製作人或投資者購買小說版權或IP後發起劇集製作,著手進行IP開發及交易以及項目集資。製作人擔當重要角色,負責協調攝影師、導演、演員及發行渠道等各個參與方。領先的從業者通常擁有自己的發行團隊,並與電視臺及網絡視頻平臺建立深厚合作關係以確保所製作的劇集能通過多種渠道呈現予觀眾。
劇集(包括電視劇及網劇)靈活地融入綜合藝術要素以實現敘述目的,在中國成為大眾閒暇時間的流行娛樂活動。以許可、發行及廣告收入計,中國劇集市場的市場規模在2015年至2019年以複合年增長率約4.5%的速度迅速增長,從約人民幣830億元增長至約人民幣991億元。
隨著網際網路(特別是移動終端)日益普及,網際網路無地理界限、內容包羅萬有及提供即時資訊等有利特點,均有效增加劇集的播映渠道,使觀眾可以利用閒暇時間自由觀看劇集。在此情況下,中國劇集的市場規模將會進一步增大。
2、電視劇市場仍佔主導地位
鑑於豐富的行業經驗及電視臺積累的穩定觀眾群,電視臺過去數十年來一直是電視劇發行和播映的主要渠道。受2015年新規影響,同一電視劇每晚在黃金時段不得在超過兩個衛視頻道同時播映,而每條頻道每晚最多只能播映兩集,令劇集市場格局發生變化。儘管此項政策某程度上增加電視臺可播映的電視劇數量,但令專注於製作及發行電視劇的公司間的競爭加劇。
與此同時,乘著網際網路使用激增的浪潮,網絡視頻平臺(尤其是愛奇藝、優酷及騰訊視頻)在過去幾年間迅速吸納龐大用戶群,大量用戶參與,締造獲利良機。
在此情況下,網劇市場在2015年至2019年以約23.9%的複合年增長率快速增長,在2019年達至約人民幣181億元。預測網劇市場未來幾年將保持快速增長。
2019年,儘管電視臺產生的劇集收入仍佔市場規模總額的主要部分(約54.9%),但近年來電視臺廣告收入持續下降,限制其以具競爭力的價格購買新電視劇的能力,許多電視臺轉而以相對較低價格購買二輪╱三輪播映的電視劇。因此,電視臺產生的劇集收入在2015年至2019年輕微下降,由約人民幣605億元減少至約人民幣544億元。
與此同時,網絡視頻平臺過去幾年不斷對自製網劇或定製網劇進行大量投資,逐漸將重心轉移到網劇,令網絡視頻平臺所產生的劇集收入迅速增長,由2015年約人民幣225億元增加至2019年約人民幣447億元。
網絡視頻平臺產生的劇集收入預期在2019年至2024年以約8.9%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於2024年將達至約人民幣683億元。
3、未來,中國劇集市場的發展趨勢如下:
——中國劇集將加快出口
隨著中國文化在世界各地宣揚及順應劇集製作的進度,近年來,按產品數量及交易價值計,中國劇集的海外發行持續擴張。電視臺及網際網路媒體共同塑造劇集出口格局模式。
在許多海外網際網路平臺上,中國劇集的影響顯著提升,利潤主要產生自銷售版權及點播服務。順應劇集製作技術的進度,加上在海外宣傳劇集的創意(如建立本地化的中國電視頻道),中國劇集將加快出口。
2)劇集內容及業務模式多元化
劇集市場的迅速發展吸引大批參與者涉足此業務。網絡文學、網路遊戲及動漫為劇集內容的主要來源。
此外,網際網路媒體有關內容運作及觀眾分析的積累經驗可令其製作出直接對準觀眾的高質量劇集,以滿足觀眾不斷變化的喜好。
尤其是對網絡視頻平臺而言,廣告為主要利潤來源。傳統媒體已採取新廣告模式,如靈活廣告投放、多屏互動及數據衍生的營銷解決方案,以將業務模式多元化。
除廣告收入外,隨著逐漸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及盜版減少,網絡媒體平臺可從用戶支付點播服務獲利。
3)網絡及線下播映渠道整合及互動
過去數年,發行渠道(尤其是電視臺)成為劇集的主要發行渠道。然而,由於政策限制,可通過電視臺播映的劇集數量有限。
與此同時,隨著網際網路(尤其是移動終端)普及率日益提高,且鑑於網際網路可以輕鬆方便地瀏覽,包括無地理界限、內容包羅萬有及提供即時資訊,使網際網路平臺在內容發行方面逐步提升競爭力。
此外,劇集在網際網路平臺的播映時間表幾乎與電視臺同步。總而言之,兩種發行渠道均有其自身優勢。
未來,電視臺及網絡視頻平臺有可能在資源共享方面形成戰略合作,最終提高效率及效益。
(文章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責任編輯:DF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