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古城位於風光秀麗的蒼山腳下,是古代南詔國和大理國的都城。大理古城東臨碧波蕩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蒼山,形成了「一水繞蒼山,蒼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城內街道呈典型的棋盤式布局,是大理的旅遊核心區。這裡最著名的風景蒼山洱海相信大家都早已耳聞,但最美的又是什麼呢?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探索一下吧。
大理古城,幾千年文化歷史的沉澱,加上自然風光的綺麗,風花雪月的鋪墊,使大理這座古城,充滿了神奇的魅力!大理地處雲貴高原的洱海平原,蒼山之麓,洱海之濱。是一個很小資的地方,很適合慢悠悠地閒逛。非常美,而且天氣很棒,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小城很是安詳,這兒讓人能靜下心來,很美的古城。
古城第一門——文獻樓。位於大理古城南門外1公裡的文獻樓,素有古城第一門之稱,是大理古城的標誌性建築。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樓額懸掛雲南提督偏圖於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所題的「文獻名邦」匾 額,故名文獻樓。文獻樓橫跨在南面進入大理古城通道上,道路兩旁柳樹成蔭,拂面依依,頗有詩情畫意,是官府迎送達官貴人的門戶。文獻樓為兩層歇山式土木石 結構的鏑樓,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築特色,它矗立在磚石結構門洞上面,雄偉壯麗。
蒼山,又名靈鷲山,也稱點蒼山,這是因為山色蒼翠、山頂點白而得名。屬於橫斷山脈雲嶺山系。全長5 6公裡,寬24公裡。有十九座山峰,兩峰之間夾一條溪水共有十八條溪水,溪水下瀉東流注入洱海構成洱海的水源之一。在公元8世紀的唐代南詔國時期,唐流御史杜光庭曾對每座山峰和每條溪水賦予象徵吉祥美好的名稱。蒼山平均海拔均在3 5 0 0米以上,最高峰馬龍峰海拔為4 1 2 2米。南詔王異牟尋曾仿效中原王朝把南詔境內的名山大川敕封為五嶽四瀆,蒼山居中,被封為中嶽。蒼山蘊藏著豐富的大理石、珍奇的動物、繁多的植物、藥材和高山冰漬湖。
大理還有一個更原生態的古鎮——沙溪古鎮。它位於雲南省大理劍川縣,白族聚居地,劍川木雕馳名中外,而沙溪古鎮是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古集市,安寧古樸,給人一種活在時間之外的感覺,黑惠江水靜靜流淌,而時間在沙溪,似乎忘記了流淌。沙溪古鎮一個真正的古鎮,古色古香,今仍然保持著最原始的建築特色。古寺廟,古戲臺,古商鋪,馬店,古老的紅砂石板街道,百年古樹、古巷道、古寨門。沙溪古鎮並不大,都遊覽完大概也就是半天這樣,但如果你想遠離城市喧囂,在這裡住上2天,放鬆一下,是個特別好的選擇。
這幾年去過了很多古城,依然最對大理最有感覺,這個感覺就好像是和誰有個約定,也許是大理明媚的陽光和那裡藍藍的天,白白的雲吧。這裡天特別藍,雲也是大朵大朵的堆疊著的,就是太陽有些想要親吻我、吃下我。夢回南詔國,我的大理段公子,又在何方,感覺大理古城這種地方真的特別適合拍一段悽美浪漫的愛情故事。雖然這裡也是一個旅遊景區,但它獨有的藝術氣息卻是別的古城所不具備的,四個高高的古城門圍起一個風花雪月的繁華世界。圍牆裡,你可以逛街發呆,拈花把酒,悠閒地享受慢生活,而不只是做一個腳步匆匆的過客。
大理不只有蒼山洱海,最美的風景是當你行走在古城裡,一處風景,一處感受。無論是高低不同的建築,散布於角落裡的一些人,抬頭就能看見的蒼山山頂的積雪,都能夠讓你駐足,停留。古城的南北走向以一條大路相貫通,當地人稱作為「人民路」。在古城裡用「人民」來命名的路面,還是第一次聽到。人民路的兩旁,儘是鱗次櫛比的店鋪,如果不是有超多的雪花銀店鋪和鮮花餅店鋪,就跟其他的古城古鎮十分相像了。喜歡早上正宗的過橋米線,美味的鮮花餅,路邊不經意傳來的歌聲,溼漉漉的空氣,還有在這裡懷揣夢想追求自由的人。無論你喜歡小清新、設計感還是鬧中取靜,在人民路你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角落。 在這裡 「無所事事,過一天也不會無聊」。
背倚蒼山的古城,每到下午4點多,就會有斜斜的陽光從高高的蒼山頂灑下來,一眨眼就能掉山後面去,弄的古城的夕陽比別的地方落得更早。傍晚的大理被軟綿綿的雲朵包圍,最後一縷陽光透過雲層撒在古城樓上給它穿上一層金色的外套。登上五華樓,悠閒地眺望老城巷陌,慢慢的醒覺,眼下這麼一簇簇一排排白牆灰瓦的古群落,間或有縷縷的炊煙升起。其實和往常熟悉的鄉村小鎮有著一樣樸實的氣質,就像小時候家的記憶,所以如此親切。
我是用雙腳丈量世界大小的S小姐,下期你想我寫哪裡?歡迎你來我的世界版圖看看風景,談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