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獎現場。
杜玲書記,王衛區長等領導與獲獎者親切交談,杜玲稱讚「你們是最美的人」。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7月24日訊(記者 鄭瑞欣 胡安坤)7月24日上午,龍華區文明委全體(擴大)會議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動員大會召開。會上,深圳市委常委、龍華區委書記杜玲,區委副書記、區長王衛,區人大常委會主任謝曉東,區政協主席鍾蔭騰以及區領導劉蕾、黃佳根、黃啟鍵、張納沙、韓蕩、李友華、陳建民、李志東等共同揭曉了第七屆「閃亮龍華人」評選結果,並為獲選者頒獎。
第七屆「閃亮龍華人」評選活動由龍華區委宣傳部(文明辦)主辦。今年活動共評選出1名「閃亮龍華人」特別獎,10名「閃亮龍華人」。
評選活動啟動後,全區社會各界人士廣泛關注,各個行業、單位及市民積極參與,最終確定20個個人和群體作為正式候選人進入評選投票階段,通過廣大網友群眾的投票、點讚,最終的獲獎名單出爐。
●第七屆「閃亮龍華人」事跡簡介●
「閃亮龍華人」特別獎
馳援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志願者團隊——逆向而行、不畏艱險的20名閃光英雄
農曆庚子鼠年伊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正悄無聲息的在中華大地打響。在疫情最肆虐的前線,一位位最美逆行者為我們保駕護航。這一群人中,就有來自龍華的20位冒險逆行的閃光英雄——馳援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的志願者們。
大年初四,得知火神山醫院緊缺淨化工程的相關施工技術工人後,在龍華佳萊集團的召集下,20名龍華技工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迅速組建一支援建志願者團隊,抵達武漢,援建火神山醫院。
這支援建志願者團隊主要負責醫院ICU病房的彩鋼板結構和電氣安裝工作。其間,雖然任務緊急、節奏緊湊,但大家依然激情高漲、鬥志昂揚。面對巨大的挑戰,他們從最初的兩班倒,到後來是能上多少個小時上多少個小時,大家在整個施工期間都拼盡全力、不知疲倦地工作。
面對諸多難題,他們發揚戰天鬥地的精神,緊密配合、同心協力,以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最終助力項目如期交付投用。
十大「閃亮龍華人」
盧炳南、吳智青、趙鵬、周日洪、張明森、張振林、鄒煥青——捨己救人、奮不顧身的滅火勇士
幾個來自五湖四海的熱心人,在不同崗位奮鬥的建深者,在一場意外發生的火災事故中,同心協力救下一名3歲男孩。
2019年12月3日的傍晚,民治街道上芬社區東龍新村四區1號403突發火災。房東張明森發現火情後,果斷吩咐妻子切斷總電源,並拿起滅火器衝向火場。火勢越來越大,周日洪下班經過時也發現了火情,迅速撥打報警電話並拿滅火器衝向起火房間,配合房東滅火。相繼發現火災的鄒煥青、趙鵬提著滅火器、消防管,也紛紛加入到滅火行列。
此時,路過的盧炳南看見一名3歲小男孩在攀爬上窗臺時不慎失足懸掛在防盜網上,搖搖欲墜。他沒有多想,立即徒手從一樓攀爬到三樓,託舉住小孩。樓下的張振林和吳智青見狀,也爬上樓上接力託舉。屋裡的火勢逐漸得到控制,在他們的默契配合下,成功把大火撲滅並解救出小孩。
孫慶林——安不忘危、先人後己的消防戰士
孫慶林,1984年11月生,貴州安順人,中共黨員,現任觀瀾消防中隊中隊長。2003年參軍入伍,在入伍服役期間,先後被評為「先進個人」兩次、榮獲個人「三等功」五次,2008年榮獲個人「二等功」。
他愛崗敬業,時時刻刻以生命至上的思想理念來武裝自己;他盡職盡責,是領導隊員眼中的模範先鋒。
入伍以來,孫慶林立足崗位,擔當奉獻,堅持部隊嚴明的紀律作風,恪盡職守,為每一次抗洪搶險、滅火救援成功處置貢獻全部力量,為人民的財產安全保駕護航,在基層崗位上綻放著共產黨員風採。
2018年9月16日,颱風「山竹」來襲,狂風暴雨席捲了整個龍華。這一夜,包括孫慶林在內的龍華消防指戰員徹夜無眠,逆風而行,守護著轄區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魏強——勇鬥歹徒、臨危不懼的人民衛士
魏強,2004年4月參加工作,二級警員,現任觀瀾派出所庫坑警區警長,多次獲得深圳市公安局個人嘉獎、功勳獎等。
參加工作15年來,魏強忠實履行人民警察職責。在社區警務室警長崗位上,他帶領社區民警和群防群治力量,大力開展路面巡邏防控,切實加強出租屋和人口管理,紮實推進「貓眼」工程和視頻門禁建設,認真組織反詐騙宣傳和禁毒宣傳,大力整治突出治安問題,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為維護轄區社會治安穩定作出應有貢獻。
去年,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安保維穩專項行動中,面對無故傷害行人的暴徒,魏強臨危不亂,在嚴厲警告無效情況下,果斷開槍(一槍)將其制服,用正義的槍聲詮釋了人民警察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神聖使命,維護了轄區的平安穩定。
吳依薇——筆耕不輟、操翰成章的兒童文學家
吳依薇,中國作協會員,國家二級作家。深圳市原創兒童詩歌進課堂發起人,校園文學少年寫作促進者。曾獲龍華區優秀班主任,龍華區和深圳市「三八紅旗手」等稱號。
多年來,她在教育上刻苦研究,經常赴全國各地開展交流教學;工作之餘,她筆耕不輟,通過作品影響著全國各地越來越多的兒童。先後出版兒童長篇小說《二十二張匯款單》《升旗手》《校園裡的奇葩部落》《楊千米去上學》等七部作品,深受廣大兒童喜愛,並先後獲得省級以上獎項十餘次,入選國家「十三五」重點圖書規劃項目、「中國好童書100佳」,獲第十四屆遼寧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遼寧好書」獎、遼寧精品圖書獎。
2019年7月,在北京魯迅文學院成功舉辦吳依薇兒童文學作品研討會,受到專家、評論家和讀者的高度讚賞。
黎智生——疾不挫志、抱負不凡的黨員志願者
黎智生,1988年出生於廣東農村,2歲時因病落下殘疾,雙腳無法走路。
不幸的命運和艱辛的條件並沒有擊敗他,而是賦予他更頑強的生命力。憑藉著過人的毅力與刻苦學習,他在2007年考入廣州醫科大學,後順利參加工作。
2015年他加入廣東省輪椅冰壺隊,並在「第九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冰壺項目中獲亞軍,創下了廣東省殘疾人冰雪項目拿牌的記錄。2017年入選國家隊,參加「2017年度世界輪椅冰壺錦標賽」獲亞軍。2018年以來,他以助殘組織和黨員志願者的身份服務於殘障人士的體育、心理、就業等領域,從各個方面幫助殘障人士建立自信和自立。
截至目前,已服務殘障人士500餘人次。他先後榮獲「深圳市殘疾人十佳崗位能手」、「深圳市龍華區優秀黨支部書記」、「龍華區最美黨員志願者」等榮譽。
李炳鋒——智享全球、潛精研思的科技帶頭人
李炳鋒,深圳利亞德光電有限公司的研發總監。10多年來,致力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究,申請各項專利100餘項。主導了多項國家重大活動、全國各地標誌性建築景觀的LED顯示項目的開發,讓深圳智造享譽全球。
2014年,其設計的彩幕應用於APEC國際會議鳥巢創意顯示項目,在國際上產生了較大影響力;2015年主導研發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產品,兩塊閱兵屏是出席閱兵儀式的領導人及嘉賓觀看閱兵儀式的重要窗口,也是閱兵儀式上關鍵的信息顯示平臺;2019年主導研發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國慶相關項目,六塊4K超高清的LED顯示屏總面積1656平方米,見證了祖國豐收的碩果,閱兵歷史性的榮耀時刻,展現了國家在LED科研方面的實力。
孫卓清——功勳卓著、撫恤烈屬的戰鬥英雄
孫卓清,男,1949年1月20日出生,1968年3月入伍,1968年8月入黨,1989年10月轉業到深圳地方工作。
50年來,他始終沒忘共產黨人的初心,敢於擔當,樂於奉獻,自覺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部隊期間,先後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因率先在部隊倡導培養軍地兩用人才並作出顯著成績,曾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一等獎,還多次被集團軍、南京軍區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和「模範政工幹部」。
從戰場下來後,他帶領烈士安置小組先後走訪100多戶貧困山區的烈士家庭,並主動承擔起4位獨生子烈士的7位父母的贍養義務。30年如一日從未間斷,其間更是賣掉了自己的房子,先後花了近200萬元,直到2016年送走最後一位老人,兌現了自己的莊嚴承諾。
林盧賢——扶困救貧、善行善舉的愛心企業家
林盧賢,廣東揭陽人,1989年到深圳,紮根深圳成家立業,發揚敢拼敢闖不怕苦的精神,白手起家。在通信手機行業深耕20多年,發展自主品牌,引領公司在自主研發產品上不斷創新,成為深圳500強企業、深圳知名品牌。
他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曾連續3年為1000多名重度貧困殘疾人提供慈善救助。自2010年至今,先後為社會培養輸送了近3000名優秀的殘疾人技術能手,現公司內部殘疾員工300多人,佔總員工60%以上。2013年,公司被中殘聯認定為「國家級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2017年,他帶領團隊獲得廣東省「眾創杯」創業創新大賽殘疾人公益賽金獎;其公司先後獲評第16屆深圳關愛行動「十佳愛心企業」、「廣東省扶殘助殘先進集體」、「龍華區優秀助殘單位」。
郭雅潔——夙夜在公、奮勇當先的創文達人
郭雅潔,市交通運輸局龍華管理局綜合科科長。作為單位的「大管家」,她既是年輕同事眼裡的「萬事通」大姐,又是領導心目中踏實認真的「小郭」。曾多次榮獲嘉獎並榮立三等功。
如果說交通文明是龍華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線,那郭雅潔就是這道風景線上的一個閃光點!在創文工作中,她是道路交通板塊總聯絡人,一個坐辦公室的「文靜」小姐姐,創文期間卻總是「在路上」。為了實現文明宣傳全覆蓋,她用腳步丈量了每一個宣傳點,身體力行地開展宣教和督導;為了制止亂開挖,她在周末深夜帶著執法人員和養護隊伍,進行路面恢復。
在她的協調推動下,交通運輸行業全員動員參與到創文工作中:各種文明出行的溫馨提示、各類主題公益廣告撲面而來;道路設施平整通暢,工地圍擋整潔美觀;公交車、計程車司乘人員文明禮貌、周到熱情。
劉精鋒——心繫一方、竭誠盡力的扶貧拓路人
劉精鋒,龍華區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
2019年初,他帶著一套顯微器件,到廣西鳳山縣人民醫院開展醫療幫扶工作。他白手起家,教當地醫生們眼科知識、做眼部手術;幾個月裡,他治癒患者200餘人;他帶領團隊對當地10所學校上萬名學生進行了視力和屈光篩查,為近視防控提供了數據支撐;他為當地多方爭取扶貧資金,在當地建成了「東西部協作龍華鳳山共建眼視光中心」,實現了鳳山眼科從無到有的突破。
他先後被全國政協委員會授予「優秀基層政協委員」,被鳳山縣委縣政府授予「脫貧摘帽傑出貢獻獎」,也被鳳山人民親切地稱作「光明使者」。此外,他個人出資向鳳山縣貧困學生捐贈價值20萬元的學習卡,使山區孩子通過網絡教育獲得城市的優質教育資源。
日前,他還獲評第十七屆深圳關愛行動「十佳愛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