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無滿臉驕氣,卻總有一身傲骨。 ——李敖
李敖因其一副傲骨聞名,其中尤以他筆下濃鬱強烈的批判色彩,以及筆尖之鋒芒畢露廣為人知。因此多數關於他的評價皆是萬變不離其宗,定格在了他的「狂傲」之上,而他本人亦是認為自己生就一副傲骨。
而除卻這一特點以外,他的風流韻事亦是素來為人所熱議的,他一生與無數女子有所沾染,其間之糾葛一如人之三千煩惱絲,剪不斷理還亂。
自他口中亦有著「不愛那麼多,只愛一點點。別人眉來又眼去,我只偷看你一眼。」從中不難見得其風流之本性。
一、李敖的風流韻事
李敖一生中出現的緋聞女友將近一二十名,然而對於自己的風流倜儻他「卻一無所知」。
不過從他最後一位妻子王小屯口中卻是如此說的,李敖雖然談過一二十名女朋友,但是對於每一個都用情極深,浮盡華失之後依舊念念不忘,而她亦是恰恰看中了「用情專一」這一特點。
不過李敖是否真的用情專一顯然是個否命題,畢竟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自他初戀受挫之後仿佛從未再用盡心力的去愛過,就像他說的「只愛一點點」,面對任何女子皆是淺嘗輒止。
對此,他最廣為人知的明星女友胡因夢亦曾說過,在她看來李敖自從初戀受挫之後,整個戀愛觀幾近崩塌,產生了類似於「被害妄想症」一般的困境生怕女友棄之而去,他的內心之中有著一道囚籠,深鎖的是他自己的靈魂。
胡因夢
其實總結李敖的愛情觀念大致可以將他的愛情定性為兩種可能。
其一便是有這麼一類人,他們自初戀受挫之後便不敢再愛,唯恐這份深愛會被辜負。
而另一種可能則是,他們的愛情過於沉重,一開閘便如洪水猛獸一般,令對方壓力巨大且難以承受,與此同時他們希望從對方那裡獲得同樣的愛情,繼而導致了一段愛情的崩潰。
不過無論是出於哪種原因抑或是兩者皆有,李敖的感情之路是坎坷不平的。
似乎他的滿腔熱情無處安放,沿途遇到許許多多令人痴迷的景色,他都流連忘返並留下了自己的痕跡,繼而即便離開之後雙方皆是戀戀不忘但又不願重來,直到最後他的靈魂才有處可棲,便是他的最後一任妻子,王小屯。
王小屯與李敖
至於李敖本人,對於自己豐富的感情生活似乎「一無所知」,在他看來並非如此,或許只是因為他的愛情與旁人不一,因此註定了要經歷一番漂泊。
不過對於自己身上曾經發生過的一系列故事而言,李敖卻是始終記得每一個人的優劣。例如對於初戀女友,他曾說若論才情神色、機敏慧黠,無人能出其右。
眾所周知李敖的女友之中有一共同特點,便是姣好的容貌,這一點是必備的亦是能夠驅使李敖去追求的。天下之大漂亮女子何其多?或許正是見一個愛一個方才有了李敖應接不暇的豐富感情。
那麼李敖的女友當中哪一位更漂亮呢?相信不少人會認為是曾經與他有過一段短暫婚姻的胡因夢,然而並非如此,李敖自己曾說過,那位江南女子才是我女人中最漂亮的,而不是胡因夢。
他口中所謂的江南女子便是與之曾有一段露水姻緣的吳海蒂。
吳海蒂
二、李敖女人「顏值之最」——吳海蒂
李敖與吳海蒂兩人初次見面於臺大的校園之中,彼時吳海蒂乘坐在別人的車子上穿行於校園之中,而恰恰這一幕被李敖看到。他一眼就看上了這個優雅且漂亮的女子。
然後過去一段時間之後,兩人逐漸相識,繼而走到了一起,發展成了戀人。而彼時李敖的前任女友王尚勤前往美國留學與他暫時分手,然而王尚勤沒去多久,便在這一期間發現懷孕並誕下了一個女兒。
王尚勤
後來王尚勤帶著女兒回國打算與李敖結婚,但是卻因察覺到了李敖與吳海蒂的事情就此離去。
如同胡因夢的明星身份一般,吳海蒂亦是有過影視作品,1965年的黑白版《窗外》她便是其中的主角,她出生於蘇州因此有著江南女子特有的清秀婉約,且身姿窈窕氣質高貴,否則不至於李敖如此念念不忘,稱其漂亮。
不過最終吳海蒂依舊選擇了與李敖分手,對此有著兩種說法,其一是因吳海蒂早已有未婚夫,如同李敖一般只是為了彌補空缺罷了,其二則是吳海蒂認為李敖的性格自己無法駕馭,並且不適合結婚,因此斷然離去。
無論是出於怎樣的原因,吳海蒂終究自此消失在了李敖的生命裡。不過如同前文所述,李敖對於生命之中每一個出現過的女子都是戀戀不忘的。因此,對於吳海蒂亦是如此。
早在最初王尚勤發現吳海蒂與李敖之事是因一封情書,上邊的代號便是「H」,指的便是吳海蒂。後來李敖為他的大女兒李文起取英文名時,或是念及了往日風情種種的吳海蒂,為女兒起名「Hedy W. Lee」其間之諧音便是海蒂。
吳海蒂
三、李敖的「顏值即正義」
那麼綜上所述,李敖與吳海蒂之間似乎僅僅是因「眼緣」走到了一起,那麼李敖當真是所謂的「顏值即正義」?或許的確如此膚淺,但其背後亦有著令人感嘆的緣由。
彼時他遇到胡因夢之時,尚且與劉會雲相戀多年且同居,但是為了能夠與胡因夢在一起,他說出了一句話「我愛你還是百分之百,但現在來了個千分之千的,所以你只能避一下!」從中顯而易見,李敖毫不遮掩的「流氓」行徑。
劉會雲與李敖
那為何造成他後來痴迷於表面完全無視內在呢?前文已經有所提及,因為他的初戀女友。
彼時兩人相戀愛的義無反顧,卻因家人之阻撓,就此棒打鴛鴦以至於李敖就此一蹶不振,甚至為此三度服藥自殺。或許自此以後,在他劫後餘生的眼裡愛情已然視之無物,能夠讓他有所興趣的只是女人外表的光鮮亮麗。
由此,一個曾經真摯相信愛情會有奇蹟的男孩,蛻變成了藏身燈紅酒綠、萬丈紅塵之間的「野獸」,繼而伺機而動。
遇到感興趣的女子便會大肆追擊,在王尚勤的口述之中,對於李敖的「甜言蜜語」以及溫馨陪伴是認可的,往往這也是女人所需要的,而李敖恰恰將之玩弄於股掌之間,繼而鮮有失手。
但是當一段感情需要用上謀略、手段之時,往往是不為當事人所珍惜的,彼時李敖眼中或許「女人如草芥」,只需給予所需便可將之俘獲,他將愛情的本質完全拋棄,繼而歸功於自己的高明手段。這樣的愛情註定是沒有靈魂的。
而相較之下,對比初戀之時李敖數次送信給對方,卻從未開口說話的拘謹青澀,後來的感情往往看起來像是人生幻夢之間的一場場遊戲而已。
從後來李敖的言行便可以看出其間之隨意,對於心愛的女子往往是將之放在內心深處珍藏的,而非如李敖這般說,「那位江南女子才是我女人中最漂亮的,而不是胡因夢。」
在他脫口而出並沾沾自喜時,這些女子於他而言顯然是沒有愛的成分,儼然如同一個獵人,向別人展示自己的獵物一般輕浮。
而在生活之中似這般的男人抑或著女人並不在少數,他們通過豐富的經驗挑動著異性的心,令人為之著迷。
然而看似他們為之有所付出,卻時常只是輕描淡寫的幾句,便在對方心裡掀起驚濤駭浪,將對方的心理完全玩弄於股掌之間,繼而隨著「更好的人」出現隨手拋開,繼而奔赴下一場遊戲。
而那些被傷過的心往往因此而發生質變,繼而「灑脫隨意」,成為了新的玩家。如此惡性循環之下,方才形成了當今社會的烏煙瘴氣。
那麼雖是如此說,但是一個人的本質是殊難辨別的,那些身處於遊戲之中的配角亦是往往不自知的,想要避免此類狀況的發生亦唯有慎重之後再慎重,不可將一片赤誠輕付,一定要看清一個人的本質。
即便如此對於世人而言依舊無益,愛情畢竟是飛蛾撲火般的盲目,除卻恰好遇到彼此同質的人,那麼硝煙過後,往往是一片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