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昨天群裡聊天,大家聊到了最新一期的《每周質量報告》,這期曝光的是嬰兒床。這次抽檢的嬰兒床整體的不合格率在接近50%,其中不乏許多知名品牌。
這一消息的曝光也引發了很多網友的討論,今天群裡現在還在聊嬰兒床的話題。
不過今天我不想說嬰兒床,而想跟大家聊聊另一種經常被我們忽略的東西,也跟嬰兒床有關係,而且也很危險。它就是嬰兒床防護墊。
據統計,在2006年~2012年間,美國已知至少有23起與防護墊有關的嬰兒死亡事件,並且死因多為窒息。
2015年12月3日,美國兒科會在新版嬰兒睡眠指南種公開聲明,不應該在嬰兒床上使用防護墊,並且建議在全美範圍內叫停這種產品。
說起這個防護墊,我們國人其實也很熟悉,就是鋪在嬰兒床欄杆周圍的一圈墊子,國內也稱為床圍。
所謂的安全防護墊其實並不安全
據研究顯示,其實早在1985年,就有嬰兒因為床圍喪命,《兒科學雜誌》上也曾發表過一篇研究,分析了27例因為防護墊導致嬰幼兒死亡的案例,孩子年齡從1個月大倒2歲不等。
結果顯示,孩子因防護墊死亡的原因主要有3種,一是孩子臉離防護墊太近而窒息,二是孩子被卡在防護墊和床墊的縫隙之間導致窒息,三是孩子頸部被防護墊的繩子勒住而窒息。
如果沒有防護墊,這些死亡案例其實完全可以避免。
事實上不僅在美國,我國也有類似的悲劇發生,長沙一個11月大的嬰兒,就因卡在床圍於床墊之間,導致了窒息。臺灣也有一個5個月大的嬰兒遭遇了同樣的悲劇。
為啥床圍這麼危險還有很多家長在買?
很多家長對床圍念念不忘的原因無非有兩個。
第一覺得嬰兒床的欄杆不安全,孩子可能會撞到磕傷頭部,或者手腳會卡在欄杆裡,發生意外。有了防護墊就能好很多,孩子也會受到更好的保護;
第二,因為商家的廣告不遺餘力的宣傳,讓家長認為防護墊就是必須買的「必備品」,甚至不少商家直接會和嬰兒床捆綁銷售,家長買完之後之然也就會用了。
但事實上,嬰兒床不加防護墊其實更安全。孩子的肌肉力量非常弱,也沒有什麼協調能力,還不至於會把自己撞傷。甚至即便胳膊腿卡進了圍欄裡,孩子會難受,但也絕不至於骨折。
這遠比窒息要安全的多。而且如果選擇的嬰兒床是合格產品,圍欄之間的縫隙在45~65mm之內,那麼孩子被卡住受傷的機率幾乎為零。
家長們在給孩子挑選睡眠用品時一定要謹慎再謹慎,有些產品設計的初衷確實是為了降低兒童猝死風險,但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就比如嬰兒床的防護墊,沒發現它有什麼安全防護作用,相反,它反而會讓孩子出現窒息的風險。
缺乏相關標準,安全防護墊呈野蠻生長趨勢
目前西方歐美國家對於兒童床上用品都出臺了相當嚴格要求標準,我國在這方面的強制標準尚處於空白。
類似的產品在各大電商上銷售的異常火爆,商家的宣傳賣點裡也都打著各種「安全」、「省心」的旗號,尤其強調能與床實現緊密貼合。
但事實上,在各種買家的評論中我們發現孩子被夾住的情況屢見不鮮。
尤其是1歲以內的娃,有的連頭都不會抬,一旦不小心被堵住了口鼻,根本無法自救。當他們被卡住在床圍和床墊之間時,就只能聽天由命了。家長如果不能及時發現,那就是妥妥的悲劇。
不久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曾針對嬰兒用床邊圍欄類的產品進行過質量安全風險檢測,檢測結果觸目驚心,抽檢的50批次樣品中,有48批次樣品存在窒息風險,危險率高達96%。
嬰幼兒睡眠安全問題不應被忽略
嬰幼兒睡眠安全問題不是小事,家長們一定不能忽視,如果正準備給孩子買床圍,還是放棄吧。真怕孩子墜床,選擇單獨的嬰兒床最安全。
此外,家長還應該注意以下2點。
1)別在嬰兒床上放鬆軟的物品
包括但不限於枕頭、第二條毛毯、毛絨玩具等等,防止孩子的口鼻被遮蓋住。
2)儘量讓娃仰面睡,別趴睡
這一點是很多家長都知道的,趴睡窒息的風險遠比仰睡高,不過寶寶已經可以熟練翻身了,就不用強行讓他仰睡了。
錦鯉媽咪碎碎念
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安全,但我們父母能做的,就是儘量讓孩子遠離風險,哪怕能夠降低一點點的安全隱患,我們都該儘量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