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李子柒海外粉絲破千萬,身為視頻創作作者,她以優秀的視頻風格弘揚了中華傳統文化,在海外吸引了大批關注,視頻裡的她與世無爭,仿佛居住在一個世外桃源,但農活粗活一樣不少幹,很多粉絲認為視頻內容兼具美感和真實感。
看來無論是何時何地,中華文化總能吸引其他民族、其他國家的目光,所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那麼接下來這幾部因含有濃鬱的中國風而備受關注的電影你看過嗎?
《十面埋伏》
一提起中國風,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大概就是武俠電影,很久以來,武俠電影也是電影節的「中國商標」,很多大導演都拍過武俠電影。那一提起武俠電影,大導演張藝謀的這部《十面埋伏》可謂深入人心。這部電影大腕雲集,由章子怡、劉德華、金城武、宋丹丹等聯合出演。除了「暗殺」與「復仇」這兩個武俠風滿滿的情節線外,還有多種中國元素的展示,比如傳統舞蹈、竹林大戰等等。
《一代宗師》
素有「個性導演」之稱的王家衛導演的經典之作《一代宗師》也有著濃濃的中國風味,《一代宗師》也是一部武俠電影,不過武俠的視線聚焦在太極拳上。電影畫面優美,復刻的是民國年間中國獨特的上海風味,裡面的人或長袍馬褂,或身著旗袍。一招一式連著太極拳,意向也十分中國,在雪中打拳,在梅中看雪。
《霸王別姬》
還有人沒看過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嗎?即便有人沒看過,那也不可能有人沒聽說過。這片在世界享譽盛名,作為中國唯一一個獲得坎城金棕櫚主競賽單元的電影,它獲得這份殊榮和其中濃鬱的中國風絕對有關係。在電影裡,陳凱歌導演展現了一個特殊時期獨一無二的中國,同時將中國的京劇元素融入其中,營造出戲中戲、夢中夢的效果,特別是張國榮的京劇扮相,實在令人叫絕。
《芳華》
《芳華》是馮小剛拍攝,改編自嚴歌苓同名小說,於2017年上映的作品。作品一上映,就吸引了大量中老年人前去觀看,他們認為在這部電影裡看到了年輕的自己,和那段熱情似火的歲月。在電影中,馮小剛也最大程度地還原了當時的場景和記憶,那個屬於中國革命青年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文工團裡,在槍炮核彈火之中,每個人都在奉獻著自己的青春芳華。
《百鳥朝鳳》
關於《百鳥朝鳳》最大的熱議在於,電影上映之後吳天明導演本人在微博上「跪求」網友買票一看,原來是因為這部電影拍攝的是中國小眾的嗩吶文化,上映之後無人問津,導演對傳統文化的沒落倍感失望,只得出此下策希望人們來看。片子中講的是嗩吶藝術傳承的故事,但擴大來講,其實是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的問題,傳統文化是否在走向沒落?值得我們思考。
大魚海棠
看膩了真人電影,來看看這部2016年飽受關注的中國動畫電影《大魚海棠》吧!《大魚海棠》從構思到製作耗時多年,只為做出最獨特而夢幻的中國神話般的場景,最經典的畫面則是女主角椿的居所,取材自福建土樓群,角色更是以「鯤」、「祝融」等來自神話中的人物命名,但是《大魚海棠》上映之後口碑一般,很多網友認為只是《中國風》元素的堆砌,而故事卻並沒有講好,也有網友針鋒相對,反唇相譏路都是一步步走的,先把畫面搞好了,再看劇情。
爭議何來?「中國風」作品未必能代表傳統文化
其實,不論是李子柒的中國風視頻,還是各位導演的中國風電影作品,從網上正負兩極的反響來看,他們往往「成也中國風,敗也中國風」。
圍繞中國風這一爭議的核心問題就是,中國到底有沒有這樣的「中國風」?
在電影和視頻裡播放的畫面,是否是進過主創者大力調味的「中國風」?
他們這樣做到底因為真的熱愛傳統文化,還是享受在西方他者的目光下,體會這一種被觀賞式的滿足?這樣的「中國風」,初心還在嗎?真實性還在嗎?是一種對「中國風 」的幻想嗎?
一邊是傳統文化的沒落,一邊是傳統文化的「景觀化」、「幻想化」,內容創作者們應該何去何從?值得思考。
很多時候「中國風」的網絡視頻及影視劇作品採取了誇大的藝術手段。對很多歷史採取了誇張的處理手法,並不能完全代表傳統文化,也會讓外國友人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一定的誤解。比如說很多外國友人看了中國的武俠電影,就認為中國人都會武術、人人習武。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李子柒的中國風作品向海外推介中國文化值得鼓勵,但是很顯然中國風的網絡視頻以及影視作品,並不能完全代表中國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