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23歲大學畢業後,因為沒有好的家庭背景和顯赫的名牌大學的學歷,一時找不到工作。因為之前練過些空手道,險些加入黑社會。最終靠老師的引薦加入了陶瓷廠松風工業研究新材料。
松風工業生產的產品是絕緣瓷瓶。當時公司正處在風雨飄搖的破產邊緣,家族內訌,經常欠薪,勞資爭議不絕。小賣店的老闆對稻盛說:「你怎麼到這兒來了,待在那樣的破企業,老婆也找不到啊!」不到一年的時間,同期入職的大學生相繼離職。稻盛也考上了自衛隊幹部候補生學校,但是哥哥認為他好不容易靠恩師介紹才找到的工作,不到一年就要離職,太「忘恩負義」了。不給他寄戶口簿使他錯過了報到的時間。
無奈的稻盛在苦悶中重新審視、檢討了自己。「要辭職離開公司,總得有一個義正詞嚴的理由吧,只是因為不滿就辭職,那麼今後的人生也未必就會一帆風順吧。」稻盛決定,先埋頭工作,從此不再牢騷怪話,而是聚精會神,對工作全力以赴。
稻盛把鍋碗瓢盆都搬進了實驗室,不分晝夜地研究和試驗。還訂購了美國的專業雜誌,一邊翻字典一邊閱讀。業餘時間也泡在圖書館裡學習、鑽研。一段時間後,他發現當初辭職的念頭、人生的迷茫與煩惱都奇蹟般地消失了,甚至產生了「工作太有意思了,太有趣了,簡直不知如何形容才好」的感覺。他也不再感覺工作辛苦,周圍人對他工作的態度和成果也評價越來越高。
隨著工作的展開,稻盛接到了新的任務:研究新型陶瓷「鎂橄欖石」。這種粉末非常鬆脆,無法成型燒結在一起。稻盛不分晝夜,苦思冥想,不停地試驗,但仍然百思不得其解。有一天,他進入實驗室的時候偶然被松香樹脂的罐子絆了一下,差點摔跤,他嘟囔著說誰把罐子放在這裡,但突然豁然開朗,「就是它!」用松香樹脂當粘合劑成功解決了成型的難題。當時世界上只有GE公司解決了這個問題。公司也因此接到了松下公司的大量訂單,起死回生了。稻盛後來把這次偶然的發現稱之為「神的啟示」。
「年輕時的苦難,花錢也該買」這是稻盛小時候父母教給他的鹿兒島的一句諺語。小時候的稻盛卻對此不屑一顧:「苦難?能賣了最好。」但長大的稻盛卻有了另一番領悟:「即使在苦難當中,只要拼命工作,就能帶來不可思議的好運。冬天越寒冷,櫻花就開得越爛漫。苦難和挫折是神賜予我的最好的禮物。」
回顧稻盛的第一份工作,從最初的「困惑迷茫」到「態度的轉變」,對工作的「全身心投入」,從而得到「神的啟示」,迎來了「人生的轉機」。這經歷像極了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描述的: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就是稻盛和夫職業生涯開始的故事。
我是」十二書「,每月精讀一本書。關注我,跟我一起精讀《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