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協視聽節目傳播智庫報告》發布 現實題材影視劇進入東協...

2020-12-17 央廣網

央廣網桂林11月25日消息(記者 鄧君洋)11月24日,在廣西桂林舉辦的第二屆中國—東協電視周系列活動之一——中國—東協電視周視聽傳播峰會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明品發布了《中國—東協視聽節目傳播智庫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以詳實數據透視了東協國家影視節目在中國傳播情況和中國節目在東協國家傳播情況,分析市場特點和用戶需求,總結中國—東協國家視聽節目合作合拍成果,展望中國與東協國家視聽節目交流發展新趨勢。

東協國家視聽節目在中國傳播日益廣泛。《報告》分析指出,近年來,中國廣播電視媒體通過大型主題報導、聯合製作播出形式傳播東協國家視聽內容;引進節目內容品質優良,播出平臺以地面頻道和地方電視媒體為主,有線電視點播平臺(VOD)和IPTV成為東協國家節目新興播出平臺,中國與東協國家節目交流互播日益增多。

中國視聽媒體平臺成為東協國家節目傳播的新力量。《報告》分析發現,中國視聽新媒體平臺引進東協國家內容日益增多。從內容上看,以電影、電視劇居多,愛情題材受歡迎。引進的東協國家公益廣告題材豐富,特色明顯。此外,東協國家綜藝節目逐步進入中國,旅遊類、美食類較多。

中國節目在東協國家傳播內容題材渠道多樣化。《報告》分析指出,中國節目在東協十國實現全覆蓋,合作傳播實現常態化,固定欄目、固定時段成為主要方式,當地華語頻道是中國節目重要播出渠道。越來越多現實題材影視劇進入東協各國。紀錄片和文化節目呈現定製化、聯合制播特徵,科教類節目傳播熱度提升,中國原創節目模式出口東協國家,當地版本節目收視率較高。特別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背景下,中國抗疫題材節目在東協國家廣受歡迎。

《報告》展望了中國—東協節目交流合作發展趨勢,認為:多層次文化交流對話機制正日趨完善,視聽新媒體成為文化交流合作日益重要的角色,講述新時代中國故事的現實題材影視劇、紀錄片、動畫片、短視頻在東協國家市場具有廣闊空間和巨大潛力,聯合製作成為雙方內容傳播的重要形式,中國—東協視聽節目交流合作將成為講好中國—東協故事、推進中國-東協文化交流合作和促進民心相通的重要支點。

相關焦點

  • 東協劇更熱,國產劇更多:中國—東協視聽合作呈現新態勢
    中國—東協媒體持續創新合作交流方式,努力構建中國—東協視聽節目傳播新領域與新平臺,為積極推動雙方共同講好中國與東協繁榮發展故事,深化交流合作、促進民心相通作出積極貢獻。在2020年11月24日舉行的中國—東協電視周系列活動上,我們不僅看到雙方再次收穫新的合作成果,也聽到了來自中國—東協視聽節目傳播領域的更多好消息。
  • 中國-東協電視周視聽傳播峰會在桂林舉辦
    廣西新聞網記者 樊成甫 攝廣西新聞網桂林11月24日訊(記者 樊成甫)共享精彩新視界、共創視聽新未來。11月24日,由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播電視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桂林市人民政府、中廣互聯等承辦的第二屆中國-東協電視周系列活動之一——中國-東協電視周視聽傳播峰會(以下簡稱峰會)在廣西桂林市舉辦。
  • 第二屆中國-東協電視周即將舉辦
    ,講述中國與東協各國共謀發展共同進步的故事等題材的電視劇、紀錄片、綜藝節目等。在優秀視聽節目展播方面,累計收到展播視聽節目321部,展播節目總時長共計5219小時,涉及電視劇等10類。通過前期展播,組委會共收到來自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及國內各省、市、自治區推薦的中國-東協優秀視聽節目案例73個,組織專家評選出5個最佳傳播案例和20個優秀傳播案例。這些案例和節目將在11月23日——29日在第二屆中國-東協電視周期間在中國和東協平臺上進行集中展播。
  • ...新方式、新平臺——中國—東協電視周視聽傳播峰會在桂林舉辦
    11月24日,由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播電視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桂林市人民政府、中廣互聯等承辦的第二屆中國—東協電視周系列活動之一——中國—東協電視周視聽傳播峰會在廣西桂林市舉辦。
  • 「線上+線下」 第二屆中國-東協電視周視聽產品展示交易會在桂林舉行
    廣西新聞網桂林11月24日訊(記者 樊成甫 )11月23日,第二屆中國-東協電視周視聽產品展示交易會在中國廣西桂林市開幕。展示媒體融合發展成果本屆展示交易會是中國-東協電視周首次專場舉辦的視聽產品展示交易會,線下展集中展示了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產業在釆集、編輯、製作、存貯、播出、傳輸、接收和監管等各個環節的新成果,匯集了海量優質內容和原創IP,著力展現視聽領域集資訊、影視劇、綜藝、短視頻和直播於一體的多元服務。
  • 東協國家民調:受訪民眾高度認可東協-中國關係重要性和合作成就
    >近日,智庫印度尼西亞外交政策協會發布的東協—中國關係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東協國家民眾高度認可東協—中國關係重要性和合作成就,對中國的信任度進一步上升,對繼續深化雙邊合作抱有強烈願望。對於東協—中國合作,79%的受訪者高度評價中國支持東協抗擊疫情,77%的受訪者認為「中國越來越成為東協應對挑戰的方案提供者」,85%的受訪者對東協—中國未來經濟合作表示有信心,80%的受訪者期待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持續推進和完善。疫苗合作(94%)、振興東協製造業(90%)、合作捍衛多邊主義(89%)成為受訪者眼中的優先合作領域。
  • 中國—東協石油和化工國際合作論壇在南寧舉行
    人民網南寧11月29日電(陳燕)11月27—29日,「2020中國—東協石油和化工國際合作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行。論壇圍繞「十四五」期間化工產業升級、後疫情時代中國—東協化工區域化產業鏈發展、石油和化工企業數位化發展、石油和化工產業鏈轉型升級等熱點問題深入交流、凝聚共識。
  • 數聯東協 智創未來 第四屆中國—東協信息港論壇即將在南寧舉辦
    新聞發布會現場會上,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網信辦主任金化倫介紹,本屆論壇以"數聯東協 智創未來"為主題,立足數字經濟發展新趨勢和信息技術發展最前沿,邀請中國和東協國家數字經濟領域政府要員、企業精英、商界領袖、專家學者代表圍繞數字經濟發展和智能互聯、數據互通、合作互利開展交流研討、建言獻策,旨在展現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創新發展和
  • 外交部:中國同東協合作空間必將更為廣闊
    全文如下:總臺央視記者:今天上午,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開幕。中方如何評價中國—東協合作成果?對雙方未來發展有何期待?趙立堅:近期,「中國—東協」的話題熱度很高。今天上午,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在廣西南寧舉行,習近平主席發表了視頻致辭,楊潔篪主任出席開幕式。昨天,第八屆中國—東協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第四屆中國—東協信息港論壇、中國—東協北鬥應用與產業發展合作論壇等活動也如期舉辦。中方始終視東協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地區。
  • 駐東協大使鄧錫軍:中國—東協關係開創新時代(中英文)
    越南通訊社、印尼《雅加達郵報》分別於11月11日和12日發表駐東協大使鄧錫軍署名文章《中國—東協關係開創新時代》。文章中文內容如下:       中國與東協國家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命運休戚與共的重要夥伴,雙方關係在抗擊疫情中得到進一步深化。2020年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即將舉行,相信這將進一步促進雙方關係提質升級。
  • 習近平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的致辭(2020年11月27日,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11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致辭。
  • 中國同東協合作空間將更為廣闊
    「習近平主席在本屆盛會上的致辭大氣磅礴,立意高遠,向世界宣講了中國擴大開放的不變初心及合作抗疫的人類共同心聲,指出要用足用好中國-東協博覽會平臺功能,為中國-東協乃至東亞地區經貿合作全面發展發揮更大作用。」中國-東協博覽會秘書處秘書長王雷說,習主席的致辭為東博會服務中國-東協合作、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服務國家改革開放吹響了接續前行的號角。
  • 「數聯東協 智創未來」第4屆中國—東協信息港論壇在南寧舉行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胡堅波發布《中國—東協信息港 數字廣西建設白皮書》,系統闡述中國—東協信息港與數字廣西建設的顯著成效。白皮書顯示,截至目前,中國—東協信息港國際通信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建成3條海纜、12條陸纜;我國北鬥地空基礎設施全面建成;廣西全區累計建成及在建數據中心55個,綠色化升級加速推進;中國—東協網絡安全交流培訓中心打造國際網絡安全交流培訓基地,目前已累計舉辦5期培訓班;中國與東協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快速提升;跨境電商東協與沿邊特色「雙顯」:「互市+邊民+全民營銷」;電子口岸助力通關環節減少27項,紙質單證減少
  • ...與中國—東協中心籤署合作備忘錄!打造中國北方對接東協支點城市
    12月22日,德州市與中國—東協中心友好交流座談會暨《德州市人民政府與中國—東協中心合作備忘錄》籤約儀式舉行。市委副書記、市長楊洪濤,中國—東協中心秘書長陳德海代表雙方籤約。省外辦副主任孫業寶,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長民,市政府秘書長王勝強出席。
  • 山海相連 異域同天 中國與東協國家文化交流再譜華章
    12月12日,由文化和旅遊部主辦,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汶萊、中國緬甸、中國馬來西亞(文化)旅遊年文藝演出及中國-東協文化旅遊展,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成功舉辦。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局長謝金英、汶萊駐華大使拉赫瑪尼、中國東協中心秘書長陳德海出席活動並致辭。
  •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 全面建成十周年回顧與展望
    【摘要】2020年是中國—東協自貿區全面建成10周年,10年來有效推動了區域內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中國與東協進入了經貿合作的黃金時期。未來,中國—東協經貿合作方興未艾,域內貿易投資往來日益密切,域外合作前景廣闊、蓬勃發展,區域供應鏈、價值鏈構建更加完善。
  • 首屆中國—東協文化藝術周戲劇展演來了
    首屆中國—東協文化藝術周戲劇展演暨2020年中國—東協(南寧)戲劇周活動將於12月7日至14日在南寧舉行,採取「演、展、賽+大聯歡」模式,分5大板塊活動展開。首屆中國—東協文化藝術周戲劇展演暨2020年中國—東協(南寧)戲劇周活動由南寧市人民政府、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將開展中國—東協(南寧)戲劇周戲劇展演、中國—東協藝術展覽、中國—東協(南寧)粵劇大賽等5大板塊活動。
  • 曾偉富:呼籲印度儘早「進群」,東協意在合縱連橫
    東協目前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2018年東協國內生產總值為2.9萬億美元,是世界第三大市場,總人口超過6.49億。亞洲開發銀行發布的《2019亞洲發展展望報告》預計,2019年東協地區國家年均增長率為4.9%,維持了較高的增長水平。
  • 中國-東協北鬥應用與產業發展合作論壇在南寧舉行
    11月26日,中國-東協北鬥應用與產業發展合作論壇在南寧舉辦。圖片由主辦方提供中國-東協北鬥應用與產業發展合作論壇。圖片由主辦方提供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副主席黃世勇與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共同為中國-東協北鬥總部基地揭牌。圖片由主辦方提供籤約儀式現場。圖片由主辦方提供廣西新聞網南寧11月26日(記者 謝琳琳)11月26日,中國-東協北鬥應用與產業發展合作論壇在南寧舉行。
  • 廣西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經驗》英文版 助力東協國家戰疫
    中新社南寧3月30日電 (記者 張廣權)3月30日,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經驗》英文版,助力全球戰疫。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陳俊強表示,未來,醫院將依託國際合作遠程會商協作網,與國外醫療機構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國際遠程會診,分享中國的防治經驗和技術,向其他受疫情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尤其是東協國家提供援助和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