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大衝擊之下 美國人這個節日季大不同

2020-12-16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疫情大衝擊之下 美國人這個節日季大不同

  今年疫情對美國經濟的巨大影響在年末這個節日紛至沓來的時段裡,尤其凸顯。

  11月的美國感恩節過去不久,馬上就要迎來年末的聖誕節和新年,這通常都是消費旺盛的時節。但今年疫情影響下,各種封鎖以及經濟承受的壓力都使得這個節日季變得不太一樣。

  比如對美國家庭極為重要的感恩節大餐,今年就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最便宜的感恩節晚飯

  美國農場局自1986年開始對美國感恩節晚飯花費進行統計

  該統計顯示,今年一頓可供10人吃的感恩節晚飯平均花費46.9美元同比去年下降了4%。,並且是201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事實上,如果計入通脹的話,今年這46.9美元的花費是有統計以來最低的一次。

  也就是說,美國人民今年吃了一頓35年以來最便宜的感恩節晚飯。

  這背後的原因來自多方面。

  首先是食材價格下降。

  今年美國火雞價格平均1.21美元/磅,同比下降7%。也就是說,平均不到20美元就能買到一隻16磅重的火雞。

  另外兩個感恩節晚飯重要組成部分,黃油和紅薯的價格今年也都有下降。美國多地餐廳關門造成了這兩個食材需求的顯著下降,價格因此走低。

  其次,受到疫情影響,今年很多美國人都沒有舉行大規模家庭聚餐,因此也傾向於更簡單一點的感恩節晚飯,比如會買小一些的火雞等等。

  過了感恩節,轉眼就到了聖誕節。

  聖誕樹為什麼反而漲價了?

  和感恩節大餐相似,聖誕節的一大重磅就是聖誕樹。

  但是和感恩節晚飯不一樣,今年全美聖誕樹的價格反而略有走高,怎麼回事呢?

  聖誕樹在被砍下出售之前,需要經歷差不多10年生長,那麼差不多10年前發生了什麼呢?金融危機

  引發2008年金融危機的次貸危機背後,大量房產空置,對社區綠化中需要的樹木植物等需求大幅減少,種植這些樹木的商家難以為繼。

  當時不少種植戶將本來用於房產項目綠化的樹木砍伐當做聖誕樹出售,以換取急需的資金。當時在大量「聖誕樹」湧入市場後,原本可以賣到20多美元的樹最終都以不到10美元價格被拋售。

  到2013年,美國聖誕樹市場依然是處在供應遠低於需求的狀態中,價格低到不少種植戶放棄。對他們來說,砍伐後再運到市場出售的成本都已經高過了最終出售的價格。

  大量種植戶因此破產,也就意味著大量樹木再也沒人去照看。

  到了今年,當初聖誕樹市場變化對供應的影響開始體現。

  所以和感恩節大餐不一樣,今年美國家庭要買到一棵稱心的聖誕樹,可能反而需要花費更多。

  不過疫情對節日花銷的影響,並不僅僅體現在供需關係上。在美國疫情依然在大規模爆發,疫苗分發充斥著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對明年經濟的預期也是影響人們節日小幅的重要因素。

  4成美國人節日支出下降

  近日一項調查顯示,有40%的美國人預計在今年節日季的支出將少於去年,這是自2013年以來降幅佔比最大的一次。只有11%的美國人預計將比去年花費更多。

  調查還顯示,普通美國人在這個節日中預計平均支出886美元,同比下降10%。

  調查中29%的受訪者因薪資收入下降而減少支出,19%受訪者稱因疫情而減少支出,17%受訪者認為經濟糟糕表現是減少支出的原因。

  此外,所有收入群體都預計將減少節日支出,甚至最富有人群減少幅度反而是最大的。

  近三成受訪者認為明年美國經濟將進一步下行,這是他們減少支出的原因。

  不過對美國經濟預期中,兩黨出現明顯分歧。美國共和黨人大多因為拜登當選而對美國經濟預期悲觀,但民主黨人則都持較為積極的預期。

  對於美國當下經濟狀況,34%的人認為是「好」或者「非常好」,62%的人認為「一般」或者「糟糕」。

  總而言之,今年這個節日季和今年這一整年一樣,都會是不同於往年的。

(文章來源:黃金頭條)

(責任編輯:DF052)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美國頂級大學也不「得瑟」
    自2019-2020申請季開始,沃頓商學院和工程學院將不再接受外部轉學申請。招辦主任Eric又補充到,這個決定是與大學內部討論協商決定的。賓大在過往審核轉學申請時發現,大多數申請者的課程無法無縫銜接這兩所學院的要求,招辦希望本次變化能夠幫助申請者在轉學成功後順利過渡和完成後續的學業。
  • 疫情中的美國節日
    新華社華盛頓11月25日電 每年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在美國,這是一個快樂、溫馨的傳統節日,人們探親訪友,幾代人歡聚一堂,品嘗火雞大餐。 但肆虐美國的新冠疫情令今年過節的氣氛蕭瑟。在紐約,有90多年歷史的梅西百貨大遊行取消了以往穿過曼哈頓繁華市區的巡遊路線,改為僅在梅西百貨曼哈頓旗艦店前的一個街區舉行。 洶湧的疫情令很多美國人感到疲憊和鬆懈。美國疫情3月全面暴發,迄今已持續約9個月,並且還在變本加厲。長期不能與親人朋友相見讓很多人感到難以忍受。而由秋入冬,晝短夜長,寒冷天氣迫使人們不得不更長時間待在室內。
  • 疫情衝擊之下,美國社會發起了哪些文藝扶持計劃?
    今年春夏季,歐美各大藝術展、電影展、書展都紛紛取消;人文書店由於隔離防疫導致的客流量劇減,資金鍊也隨之出現斷裂跡象;即便是圖書網店也開始出現市場滑坡,出版公司由於圖書物流等原因陷入停滯,這不僅導致新書無法按時出版上市,也沒法進行圖書宣傳和講座事宜。疫情所帶來的衝擊,不僅影響到全球各行各業的生產銷售,還影響到很多文藝工作群體的日常收入。
  • 疫情之下的美國籤證
    今天專門討論一下美國籤證最新政策和一些同學的常見疑問,幫助疫情之下的各位申請人了解美國籤證的最新變化。 從上面白宮官員提供的很有限信息中,我們看到這個行政令的目的是防止「外國人把病毒帶進美國國內」,如果消息確鑿,那麼行政令很可能大範圍影響的是現在人在美國境外,計劃申請移民籤證、
  • 「後疫情」就業季:衝擊 「就業難」與「求賢若渴」
    「年初疫情發生後,畢業生就業受到了嚴重衝擊,影響最大最直接的是求職方式全部由線下改為線上。不少在秋招時持觀望心態的學生,原本想在春招期間大展身手、斬獲理想offer,哪承想學校乃至全國都沒有線下招聘會了,加之長時間居家學習生活,求職壓力倍增,『二戰』考研、慢就業、不就業等情況明顯增多。」於涵宇說。
  • 新冠疫情重塑美國假日購物季
    深夜驅車到商場排長隊、伴隨零點鐘聲湧入店內「豪購」……這是拉開美國傳統假日購物季帷幕的「黑色星期五」留給人們的傳統印象。新冠疫情期間,傳統消費習慣被迫改變,這些場景無法再現。美國各大商家把27日,即今年「黑五」的開門時間從零時推遲到清早。不少人戲稱:「黑五」遲到了。
  • 疫情下的美國聖誕季:節日氣氛更勝往年
    疫情下的美國聖誕季:節日氣氛更勝往年
  • 愛爾蘭大饑荒卻給美國帶來了萬聖節,你了解這個節日的起源嗎?
    萬聖節被視為美國的傳統文化輸出,受到全世界的歡迎,但這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慶祝活動實際上起源於愛爾蘭。 事實上,如果不是因為愛爾蘭的馬鈴薯大饑荒,萬聖節可能根本不會成為美國一年一度的服裝和糖果節日。 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愛爾蘭各地的人們慶祝薩溫節。 薩溫節是蓋爾人的傳統節日,象徵著豐收季節的結束和伴隨冬天而來的更冷、更黑暗的夜晚的開始。
  • 美國分化:5000萬人挨餓,高官卻度假狂歡,節日冰火令人心寒
    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社會上層的一些高官仿佛沒有受到疫情影響,不僅歡慶節日,甚至有人公然違反防疫禁令,大肆舉行新年聚會。這兩種天差地別的境遇,展現了美國社會的極端分化,同時也加劇著社會分裂。 民眾缺衣少食在疫情打擊下,美國民眾的這個新年尤為悽涼,其中的一個表現就是飢餓人口數量遠超往年。
  • 疫情之下的世界
    維密T颱風靡全球24年的維秘大秀,燈光絢麗的T臺、身材火辣的天使,不斷衝擊著無數觀眾的心,全球娛樂的視覺盛宴,無數T臺美女的夢想,如今已申購破產。針對此事,ZARA回應表示,沒有刻意醜化亞洲女性,宣傳面向全球不是針對中國市場,模特是西班牙(總部)選的,審美觀不同,而且照片是自然狀態下拍攝,完全沒有PS。如今宣布關閉全球旗下1200家門店。
  • 「五五購物節」:疫情之下消費復甦的剪影
    或許一覺醒來,油價跌到負數,你買了1萬塊錢的原油寶,現在倒欠了265萬塊錢;或許一眨眼的功夫,你會在這次驟然緊縮的經濟大勢之下,成為被優化的人。在過去幾個月,我們見證了太多的「不確定性」。負油價,負利率,負增長,美股連續熔斷,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很多的家庭、企業、城市和國家的命運被強行改寫。
  • 海外網深一度:疫情之下,美國富人的錢包卻越來越鼓
    美國《時代》周刊14日刊文稱,本屬於底層90%人群的50萬億美元收入,被佔美國人口1%的高收入人群收入囊中,這使美國人的安全感不斷降低。分析人士表示,社會收入和財富差距擴大是美國社會長期暗湧的問題,持續加重的疫情顯然加劇了這種不平等。
  • 疫情陰影下,一年一度的歐美「節日季」來了
    不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表示,在新冠疫情期間用於存放遺體的冷藏卡車,在經過徹底消毒和清理後可被用於食品運輸。儘管在紐約暫時未有報導,但在德克薩斯州疫情「震中」之一埃爾帕索縣,由於近來疫情導致的死亡人數激增,有關部門不得不僱傭監獄裡的犯人幫忙處理屍體,每小時報酬為2美元,每天工作8小時。美媒評論稱,儘管犯人服刑勞動在美國是慣常做法,但僱傭犯人來搬運新冠肺炎患者遺體的行為,還是備受倫理和道德質疑。
  • 危機四起,新冠疫情衝擊之下的傳媒巨頭眾生相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李佳超superlee隨著三月份以來新冠疫情在歐洲和美國愈演愈烈,歐美各主要國家的政府都要求民眾不要外出,待在家裡。宅在家裡意味著人們有了大把自由支配的時間,隨之而來的是媒體的使用率大大增加,但是媒體巨頭們的廣告收入前景正在遭受打擊。
  • ESPN、耐克擴大裁員規模,疫情持續衝擊美國體育產業
    新冠疫情在歐美地區依舊肆虐,截至11月6日上午,美國的新冠累計死亡病例已經超過23萬例,位居全球第一。疫情的持續衝擊下,美國的體育產業也遭受重創。據《紐約時報》等媒體報導,體育裝備企業耐克已經決定擴大裁員40%,體育傳媒企業ESPN也將進行300人規模的裁員。
  • 這個雙十一,外媒感嘆:世界的節日
    新加坡《聯合早報》注意到,阿里巴巴一改往年單天開賣的節奏,將「雙十一」從狂歡節升級為狂歡季。美聯社發現,與美國的「黑色星期五」不同,中國的「雙十一」將購物與社交性娛樂相結合,開創「娛樂購物」新模式。經濟學人智庫則表示,預計在雙十一購物節的支持下,中國的零售銷售將在今年的最後三個月恢復穩定。
  • 哥大、芝大……都只是「倖存」?正在倒閉的美國大學……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方式,同時,疫情對教育行業所帶來的改變也是巨大的。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或許就是美國高校的爭相倒閉了。壹 近百所美國大學面臨倒閉風險?受到疫情的衝擊,那些嚴重依賴國際留學生的美國高校,似乎已經開始陷入了危機之中。
  • 疫情之下美國華人的殘酷現實:比病毒更可怕的是失業
    近兩年到美國的新移民則從事電商外貿等職業。《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了紐約和洛杉磯的華人,講述疫情之下的現實和心態。今年受疫情影響,從2月份開始餐廳生意就不行了。」陳伯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本土肆虐,讓餐飲業舉步維艱。堂食經營被迫停止,只能走外賣網銷。「美國和中國不同,外賣人工成本很高,作為老闆我還要繼續給員工開銷,每個月開銷都是固定的,而疫情嚴重影響了餐廳經營收入,相當於一直虧著,哪怕有政府補貼,也很難。」陳伯說。
  • 疫情衝擊下 哪些美國品牌走上破產之路?
    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爆發,短短幾個月內就給時尚圈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不僅是所有既定的時裝周、Met Gala行程全部喊卡,因為門店暫停營業,也讓業績紛紛下滑,有不少我們耳熟能詳的品牌都面臨了嚴峻的考驗,包括了Esprit、Gap、Topshop、H&M… 等等。一些聞名大品牌甚至遭遇了滅頂之災,走上破產之路。
  • 疫情重塑美國年底購物季
    在美國,每年感恩節後第一天被稱為「黑色星期五」,標誌著年底購物季的開始,隨後更有與中國「雙11」類似的「網購星期一」。新冠疫情持續肆虐,美國年底購物季消費者轉向線上購物的趨勢明顯。美國零售聯合會(NRF)和Prosper Insights & Analytics的一項調查顯示,從感恩節到「網購星期一」的5天時間內,美國民眾平均消費支出不到312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4%,大幅低於預期。與此同時,今年感恩節假期美國約有1.864億人購物,略低於2019年同期的1.896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