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關於Banana Boat防曬霜寶寶用了之後導致皮膚嚴重曬傷事件鬧得沸沸揚揚,雖然說的是加拿大的事,但Banana Boat作為澳洲防曬知名品牌,一時間也在澳洲代購圈裡炸開了鍋!
看到這樣的新聞,
大家共同擔憂的一個問題無疑就是:
這Banana Boat的防曬霜,
到底還能不能繼續的使用了?
是不是真該扔掉?
首先,Banana Boat的面部防曬產品並不算是澳洲最好的。
但是,負責任的講,產品好用與否,與「安全」與否,卻是兩個概念。我們看到負面的報導就會人心惶惶,這是人之常情,今天發這篇文章,不是想為了誰的利益去洗白,我們也很同情這些曬傷的人,但僅僅是想讓大家對這件事有一個更理智的認知。
Banana Boat澳洲防曬知名品牌,不同於其他護膚品品牌,Banana Boat只做「防曬霜」,所以提到澳洲的防曬,很多人會想到Banana Boat,這也是很多澳洲本地媽媽給全家人選擇的防曬產品,在國際知名度也很高。
如果我說產品沒問題,肯定有人會反問:「沒問題怎麼會有這麼多負面新聞?」
「那麼多牌子的防曬霜品牌,怎麼不爆別家的?」
Banana Boat防曬霜因為被使用的機率大,那麼,出現曬傷問題恰好使用這個防曬的可能性也就高。能反映問題的是相對概率,而並非絕對數量。
如果你在網絡上搜一下「防曬霜品牌名+曬傷」,其他防曬也存在負面新聞。
既然要說產品有問題,就不能憑藉一面之詞,理應給廠家一個解釋的機會。其實Banana Boat防曬被爆出曬傷事件這不是第一次,早在前幾年澳洲本地新聞也有報導。聽聽當時Banana Boat官方是如何回應的:
Rachel說:「我們非常認真對待所有消費者的投訴並且進行調查,但迄今為止,在我們收到和調查過的所有投訴中,都沒有發現任何有關產品的問題。」
「每一年夏天,關於防曬產品曬傷的投訴都很常見,大家可能會覺得在社交媒體上頻繁出現,但事實是,相對於每年夏天銷售的數百萬防曬產品,這些投訴的比例其實非常小。很多人都沒有使用足夠量的防曬霜。我們建議消費者在全身使用七茶匙的量,另外他們應該經常補塗。我們還建議大家只把防曬霜當做是防曬工作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人們應該始終使用防護服,帽子,太陽鏡,皮疹防護背心等等產品,並且避免在氣溫最高的時候接受日曬。」
最後 ,Banana Boat公司表示沒有計劃召回其任何產品。
香蕉船對於曬傷事件的處理方法:只賠償了10加元的支票賠償他買產品的費用。
這種賠償看上去簡單粗暴,但是換個角度想,產品沒問題,誰願意去背這個鍋
我們有義務對自己負責
其實,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不僅僅是廠家,作為一個分享使用感受的人,或者代購的人員,也經常會遇到有人「質問」:為什麼我用了你推薦的某某產品之後,皮膚出現了某某問題?
真心想說,真的沒法給你任何解釋,因為人和人膚質不同,你的皮膚是你自己的,什麼產品適合自己,只有自己通過嘗試之後才知道。我們說產品中的成分「安全」,都是建立在一個「一般性」的基礎上。
花生芝麻安全嗎?但對其過敏的人吃了有可能致命。
所以我們每個人購買產品時都有義務學會看下成分,並且對自己負責。換句話說,我們必須認知自己的體質,膚質,並且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生產廠家要確保自己的產品成分「安全」這點毋庸置疑,但他們沒有義務要為每一個「特例」買單,因為成分說明說的清清楚楚,這種時候我們就應該對自己負責。
為什麼會有塗了防曬還被曬傷的「特例」?看看同樣是澳洲知名品牌Council Cancer的CEO Sanchia Aranda女士是如何講解關於使用防曬後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的。
Sanchia 女士說:「在澳洲,所有的防曬產品都是直接受藥監局TGA的監管,因此對於質量的監管是非常小心和嚴格的。但是,防曬霜的主要成分是「化學」成分,因此,使用者就有可能對其中的成分有不良反應。」
「根據國際上的相關調查顯示:約有1%的人會對防曬霜有不良反應。也就意味著如果這個周末有1000個人使用防曬霜,其中就有10個人會有某些不良反應。我們對於這些不良反應的投訴非常在意,每一個投訴都會認真調查,包括讓顧客退還產品並且送去檢測,檢測批號,並且隨機抽樣檢查貨架上的產品。結果是,我們都非常自信,產品符合所有TGA的相關標準。」
「會對防曬霜有不良反應的,主要集中在一些敏感肌膚的人身上,他們可能在塗抹防曬之後就會出現皮疹,而另外一些人,在受到紫外線照射的情況下皮膚會因為感光反應而加重過敏症狀造成更為嚴重的傷害,建議這些人應該立刻去看皮膚科醫生,查出究竟是對於防曬霜中的哪種成分過敏,以後應該儘量避免食用含有該成分的產品。」
由此可見,首先曬傷的投訴,在哪個品牌中都有,絕不僅僅是Banana Boat一家;其次,對於這不正常的曬傷現象,我們應該考慮的是自己是否對於產品中某些成分的過敏,並且通過皮膚科醫生的確診,之後儘量排除使用這種產品。如果只知道盲目的把矛頭指向產品本身有問題,之後很有可能還會重蹈覆轍。
下面剖析防曬霜成分
可以這麼說,所有的防曬霜中的化學成分都是極為類似的。
物理防曬:Zinc Oxide (氧化鋅)和Titanium Dioxide (二氧化鈦),
常見的化學防曬霜成分:PABA, Octyl dimethyl PABA,Octyl methoxycinnamate,Octocrylene,Octocrylenesalicylate,Butyl Methoxydibenzoylmethane,Oxybezone,Avobezone, MexorylSX,MexorylXL等。
而所有這些成分的安全性,都要通過藥監局的認證審核,確保對於人體安全無害。不管一支防曬霜怎麼改配方,基本都離不開這些成分,區別頂多就在成分含量的多少,以及一些其他護膚成分的添加上,比如植物油,VE,抗氧化劑等等。
Banana Boat防曬霜的成分
Butyl Methoxydibenzoylmethane 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醯基甲烷(UVA吸收劑),methylbenzylidene Camphor 甲基亞苄基樟腦 (UVB吸收劑),Octocrylene 奧克立林(水溶性廣譜紫外線吸收劑), Bemotrizinol 雙乙基己氧基苯酚甲氧基苯三嗪(一種油溶性紫外線吸收劑),Phenoxyethanol 苯氧乙醇(防腐劑),hydroxybenzoates 羥基苯甲酸酯(防腐劑)
可以說Banana Boat防曬霜的成分很保守很簡單,幾乎全部是被廣泛使用的紫外線吸收劑外加兩種防腐劑,不含任何其他乳化劑和額外添加的有可能致敏的護膚成分。
所以我們不難推測:首先作為一個防曬老品牌,各種產品配方基本都是固定的,那麼不管你送多少產品去「檢測」,都不太可能測出什麼不安全的成分,所以這種投訴多半也不會真的挖出什麼產品問題;其次作為使用者,如果你對一種防曬霜過敏,對於其他牌子的防曬霜有過敏反應的可能性也同樣存在。
因此建議那些敏感肌膚的人,儘量使用物理防曬,因為物理防曬中的氧化鋅和二氧化鈦是反光微粒子,只會停留在皮膚表明而不會像化學防曬中的成分要被皮膚吸收,因此,致敏的可能性就會低很多。
2016年,澳洲藥監局(TGA)在收到公眾投訴後,對香蕉船產品進行了測試。
一位女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明確表示:
「根據消費者對2016年初香蕉船防曬霜功效缺乏的投訴,TGA實驗室對各種香蕉船防曬霜進行了化學測試,並發現沒有任何防曬霜存在質量問題。只有經過預先批准的成分才能被添加在防曬霜中,而其中每種成分都被TGA評估為有效的和安全的。」
要知道在澳洲,防曬霜被當做「藥品」一樣被TGA監管。
嚴格程度可想而已!
連藥監局的檢測結果都說了「沒,問,題」,
產品自然沒有被召回的理由!
近日熱點:
·澳村好物—星期四農莊 茶樹祛痘凝膠
·澳洲奶粉憑啥這麼火?史上最全澳洲大牌奶粉介紹
·揭秘火爆朋友圈的澳洲素顏霜
·澳洲本土各種護膚好物吐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