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在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第十屆中國價值地產年會上,碧桂園服務執行董事兼總裁李長江以「資本添翼大物管時代」為主題,並以碧桂園服務為例,作了一場精彩的物業主題演講。
李長江表示,為了迎接大物管的時代,物業企業要增強自身實力,上市則給物業企業帶來了更多的市場機會。通過發揮資本對物業的正向作用,物業企業可以實現軟實力的提升,融資能力更強,收併購機會更多,業務形態會更加豐富。
李長江在第十屆中國價值地產年會上作主題演講
大物管賦予物業多層次的外延
房地產行業下行周期中,物業管理行業因為具備良好的現金流和抗風險能力,越來越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上市熱潮也給物業企業帶來了很多積極的變化。
局中人的感受是最深的,「過去我們是很少參加地產活動的,今天代表物業企業站在這裡講一下與資本開展合作,也感覺到發生了很多的變化。」一登上第十屆中國價值地產年會的演講臺,李長江就如此笑言道。
物業企業與資本的合作越來越深入了。以碧桂園服務為例,從上市以來,公司的市值規模基本上引領著板塊。
李長江表示,登陸資本市場後,碧桂園服務發揮資本市場為實體經濟服務的能力,不僅增強了實力,也擴大了業務範圍的廣度,加大了服務能力的深度。
大物管為物業管理賦予了更為豐富、多層次的外延定義。除了傳統的住宅小區,碧桂園服務已經進入了商寫樓宇、樓堂館所、城市服務及公建項目。
在中國城市化進程的持續深化下,物業服務正在積極拓展業務邊界,為客戶的居家生活空間、工作休閒空間、公共城市空間保駕護航。
從橫向來看,碧桂園服務的業務類型不斷延展,包括生活服務、資產服務、科技服務、設施管理、城市綜合服務等。而城市服務中又可以與政府合作,進入老舊小區改造、城市環境服務等。
這也源於碧桂園服務和長久以來的積累和沉澱。李長江舉例稱,碧桂園服務在住宅小區的管理上是以郊區大盤模式為主,其管理的樓盤超過10萬戶業主的有好幾個、超過1萬戶業主的有幾十個。對類似這樣的大盤,碧桂園服務都是將其當作一個小城市來服務的。
因此,碧桂園服務在城市服務業務上也早就積累的優勢,「我們是從大物管時代到城市服務,把一個鄉鎮當作一個項目看待,政府的關於物業服務方面的我們都能承接,比如環境衛生、綠化帶管理、路燈管理等等。而且,我們可以做到品質更好,成本還下降。」
縱向而言,碧桂園服務還從最基礎的物業服務延伸至更深入的綜合物業服務,向下包含了物業管理、設施管理,向上還包括對整個資產/設施的運營和資產價值管理,為業主或者客戶提供更大的價值服務。
要發揮資本對物業的正向作用
在李長江看來,物業企業上市後,需要思考如何發揮資本對物業的正向作用。「一定要用到位,擁抱大物業管理的時代」。不過,物業企業也需要增強自身實力。如果登陸資本市場,則是為物業企業插上高飛的翅膀。
通過上市,物業企業首先能有機會提升軟實力,公司治理更加規範,財務披露更加透明;外拓能力增強,第三方面積佔比顯著提升;激勵到位,團隊執行力行業最強。
李長江以碧桂園服務為例講述道,過去除了物業行業之外,很少有其他行業的人到碧桂園服務工作。現在,公司的高管有諮詢公司的、投行的、IT信息專家等等。「如果我們沒有上市,就沒有實力去擁抱這些人才。這也是為什麼碧桂園服務能夠高速發展的原因,因為人才是根本,機制是保障。」
其次,上市後,物業企業也可以增強融資能力,贏得國際信用機構背書;具備多元化融資渠道,有力支撐公司業務布局、助力長遠發展。再次,可以豐富業務形態。在基礎物管上發展多業態齊頭並進,比如社區增值、「三供一業」、設施設備管理、城市服務等等。
最後,就是大多數物業公司上市都會做的——擴大收併購。上市後,品牌效應、資金實力等會促進公司把握優質收併購機會;通過收併購,物業企業也可以主動進行地域、業態的戰略補充。
2020年上半年,碧桂園服務通過收併購獲取了超過600萬平方米的管理面積,不僅能增加規模效應,也能加速能力的整合和業務布局。
當然,李長江也指出,「不是大就一定好,大是有質量的大,有質量的規模擴張,而基礎是要把服務做好。」所以,碧桂園服務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這是碧桂園服務長遠發展的基石。
同時,碧桂園服務也在樹立品牌,以高品質服務贏得市場。通過服務標準化與精益管理,推動服務品質提升。「通過收併購(贏得市場)是要拿出錢來的,並且價格還不低。而在市場拓展的過程中,以品牌拓展市場,這樣的成本是最低的。」
為此,碧桂園服務建立並執行領先行業的完善品質管控機制:成立5類品質檢查團隊;制定並不斷修訂《標準化工作手冊》等10項服務品質管理與檢查標準;實施6大類內外部品質檢查,落實服務標準化、精品化。
物業行業更多地是靠人的行業
在本次演講中,李長江在現場多次強調了「人才」。目前,碧桂園職能條線本科及以上學歷平均比例超50%,大專學歷人數為3336人,本科學歷有3470人,碩士生有224人,博士有4人。
「我們這個行業更多地是靠人的服務,勤奮、智慧可以決定一切。」李長江表示,沒有人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沒有人是做不好服務的。
因此,碧桂園服務一直以來是以人為本,建立科學化人才培養體系推動集團高速發展。碧桂園服務通過內育外引,打通人才供應鏈,內部培養佔比為61%,外部引進佔比為39%。
碧桂園服務還建立了階梯式的人才培養機制,人才儲備充足。其中,區域/項目總經理、項目經理、社區增值業務骨幹、投資拓展總監儲備超810人。
另外,碧桂園服務也在進行科技賦能、智慧賦能,通過數位化應用突破能效的天花板。物業管理已經邁入了5億平方米甚至10億平方米的規模,管理數位化和服務數位化以及科技對外進行賦能,這是碧桂園的戰略選擇。
李長江認為,通過管理數位化,提質增效,通過服務數位化拓展服務的邊界,利用服務數位化提升業主的邊界生活、賦能社區增值服務的體系,為城市服務拓展奠基。
演講最後,李長江特別以社會責任結尾,「對人好、對社會好」,以服務成就美好生活。他認為,無論是對社區,還是對行業、社會,碧桂園服務要做的就是回歸服務本質,以服務成就更多人的美好生活。
這是物管的大時代,也是大物管的時代。傳統物業服務已經變得現代化,也越來越貼近業主的家庭生活,逐漸被更多人感知、被更多人需要。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