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本罕見的16世紀植物圖鑑

2020-12-14 澎湃新聞

這裡有本罕見的16世紀植物圖鑑

2020-03-27 14: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卞老師 利維坦

前幾日收到了一本非常古老的關於植物的作品,小心翼翼地翻開400多年前的書頁,仔細端詳書裡早期木版畫時,內心慢慢被喜悅和感動所填滿了,在曼妙的線條裡我好似觸摸到了風,聞見了香氣,看到了一座瑰麗的中世紀花園。那今天就同書友們分享一下這部1581年的作品,對它誕生的背景、意義以及收藏狀況等做一個簡要的梳理。

15世紀晚期西方學者們重新發現了古代植物學作品的魅力,人們開始再版希臘植物學家提奧夫拉斯圖斯(Theophrastus)、羅馬藥理學大師迪奧斯科裡德斯(Dioscorides)、還有老普林尼等古代學者的經典文本。這裡面迪奧斯科裡德斯的作品最為文藝復興時期的學者們看中,他的作品以植物的醫學價值為第一要旨,與當時人文主義學者推崇的方法論也十分契合。當時植物學還是依附於醫學而存在,自亞里斯多德傳承下來的方法論沒有大的變化,大部分描繪植物的作品都是以藥草為主,較少關注植物本身的自然屬性,與1530年之後出版的植物學作品相比較看起來還是寡淡了一些。

而今天我們分享的洛貝爾的《植物圖鑑》(Plantarum Seu Stirpium Icones)則是16世紀後期植物學蓬勃發展的一個新的方向和顯著代表,這部作品不僅有大量精美的木刻插圖,更重要的是洛貝爾嘗試對植物進行科學分類的方式影響深遠。

「植物學之父」洛貝爾。

洛貝爾(Mathias de l'Obel,1538–1616)被譽為佛蘭德的「植物學之父」,青年時期在法國蒙彼利埃大學求學,師從當時歐洲最著名的學者紀堯姆·龍德萊(Guillaume Rondolet),與後來盛名遠揚的卡羅盧斯·克盧修斯(Carolus Clusius)為同門。這一代青年學者成長於人類歷史最劇烈變化的時期,地理大發現極大地豐富了人們對物種的認識,從大洋彼岸源源不斷到來的新物種不斷點燃人們認識的激情。印刷術以及雕版技術此時已經相對成熟,據統計,在1531-1600年間,大約有650餘種植物學著作在義大利、法國、德國和尼德蘭出版。當時整個歐洲社會對植物尤其是來自異域的植物表現出空前的熱情,皇室、貴族、大學、修道院都以擁有獨一無二的花園為至高的榮耀,即使最貧困的學生也會想盡辦法和朋友及旅人交換種子。

義大利的埃斯特別墅花園(Gardens of the Villa d'Este),1573。

義大利的帕多瓦植物園(Padua Botanical Garden),創建於1545年。

在空前高漲的植物學熱潮下,學者們開始反思古代經典的權威性,同時也努力探索植物學研究的新方向。1530-1560年間,一些出色的學者,如奧託·布倫費爾斯(Otto Brunfels)、萊昂哈特·福克斯(Leonhard Fuchs)、亞當·朗尼切(Adam Lonicer)、康拉德·格斯納(Konrad Gesner)等根據對所生活區域的調查豐富了古代學者的作品,到了16世紀末洛貝爾、倫伯特·多多恩斯(Rembert Dodoens)、克盧修斯等學者開始謀求植物學獨立的地位,希望從長期從屬於醫藥學的附屬角色裡擺脫出來,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下面是將第一朵鬱金香帶入荷蘭的克盧修斯在其1601年再版的Rariorum plantarum historia 裡對鬱金香的描述:

對植物自然形態和特點的細緻展示已經是植物學作品非常重要的內容。反觀西方美術史,花卉植物變成獨立的審美個體成為繪畫的題材,也正是在16世紀晚期。原本植物的意象在中世紀承載著大量的宗教寓意,比如百合、玫瑰、鳶尾等都有其特定的隱喻,它們作為紋飾被廣泛地繪製於華麗的時禱書頁面邊緣作為點綴。然而這一現象隨著植物學逐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而獲得了極大地改觀,人們開始用一種嶄新的趣味審視美麗的植物,而插圖豐富的、帶來視覺享受的植物學作品在當時無疑是最受關注的了。

約1470年代晚期的佛蘭德時禱書,邊緣繪有華麗的花卉和蝴蝶。

洛貝爾第一部出版的作品是1571年題獻給伊莉莎白女王的Stirpium adversaria nova,這部作品被看過是植物學歷史上裡程碑式的作品,他提出醫學和植物學必須建立在全面且準確的觀察基礎上。五年之後,他又出版了Plantarum seu stirpium historia,這部作品帶來了一個全新的思考方式產生了更為深遠的影響,洛貝爾第一次提出了「genus and family」(植物學中屬和科)概念的雛形,後來這一觀念被瑞典學者林奈(Carl Linnaeus)發展成為現代植物學的命名法則。而1581年出版的《植物圖鑑》,雖然沒有明確標識是洛貝爾的作品,但學界一致認為是安特衛普著名的出版人克里斯多福·普蘭丁(Christophe Plantin)為當時普魯士公爵的私人醫生單獨製作出版的。

我們書店新收的這部善本,收錄了16世紀已知的幾乎所有植物物種,每頁包含了1-3種植物的木刻版畫,總共接近2200幅插圖,同時在末尾有近20頁的索引附錄,用7種語言標識了植物的物種信息。該版本開本宏大,因此插圖看起來非常悅目,畫面舒展,細節清晰,每一個單獨的植物插圖都代表要用到一個單獨的雕版,而插圖旁邊的名字是當時手工添加上去的,可見這部作品的製作是何等耗時費力,此外插圖裡還有2幅做了手工上彩,當時的印刷出版中還沒有成熟套色印刷技術,早期我們見到的彩色木刻或者彩色銅版其實都是需要經過手工上彩的。

目前根據Worldcat顯示該書公開的存量並不是很多,大多在歐洲頂級學府和博物館的圖書館中,比如瑞士的弗裡堡大學、荷蘭國家圖書館、安特衛普的莫雷圖斯博物館、威廉·萊布尼茨圖書館等地。而我收到的這本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內容完整,版畫清晰,全真皮裝幀,雖然年代久遠,書脊封面連接處有些脆弱,不過幾百年前的老書本就該小心翼翼捧在手裡瞻仰啦。

Plantarum Seu Stirpium Icones

作者:Mathias de l'Obel

出版商:Christophe Plantin

出版時間:1581

尺寸:22.5*18cm

印刷技法:早期活字印刷,木刻雕版

裝幀:棕色小牛皮全真皮精裝書口刷紅

▽想了解更多信息,可添加利維坦湖畔書店卞老師微信▽

如需購買請點擊閱讀原文

☟閱讀原文

原標題:《這裡有本罕見的16世紀植物圖鑑》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植物圖鑑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五本絕美的植物繪本圖鑑
    作者 Kathy Willis 從地球誕生的8億年後最早的藻類出現說起,再延伸到木本、草本、蘭科等植物發展脈絡,並由風格強烈的年輕插畫家 Katie Scott 執筆,如果喜歡這個風格,別錯過2014年Katie Scott 的成名作《動物博物館》,這兩本書現在都有容易取得的中譯本,繪本職人賴嘉綾說:「它是屬於圖鑑式的繪本,非常有名。
  • 17—19世紀的「動植物圖鑑」——古老插圖的魅力
    2011 年起,BHL「生物多樣性歷史文獻圖書館」就陸續把其館藏17 至 19 世紀的動、植物圖鑑發布在網絡上,一方面作為學術研究共享文獻,同時也讓充滿好奇心的人一睹古老插圖的魅力!BHL 按照書名建立了很多個主題相簿,有哺乳類、鳥類、魚類以及花卉等各種圖鑑,至今已多達15 萬張插圖,成為當今全球最大的數位化生物多樣性文獻圖庫。雖然手繪成冊的古老圖鑑不及當代攝影效果逼真,但卻是人類兩百年間憑藉畫筆,一一描繪地球上物種的成果,除了在自然科學領域上有極大貢獻外,更在歷史研究上有著重要價值。
  • 多肉植物圖鑑
    福桂花科、龍樹科、葫蘆科、桑科、辣木科和薯蕷科的多肉植物也有引進,還很稀有。也有的多肉植物的葉片有的地方是透明的。愛氏延命草花錦,番杏科菱鮫瑟普萊莎大戟,極其罕見也是一種極其罕見冰河世紀,擬石蓮花的園藝栽培變種
  • 書友提供 | 分享兩本人工溼地相關人事必讀書籍《中國溼地植物圖鑑》《水生植物圖鑑》
    今日小Y與大家分享的書籍是《中國溼地植物圖鑑》《水生植物圖鑑》《中國溼地植物圖鑑》:本書收錄我國常見溼地植物共365
  • 《植物的朋友圈》:這本寫給孩子的植物科普書,有趣又有料
    為什麼是這個味道呀……好在我早有準備,順勢拿出最近剛入手的植物科普繪本《植物的朋友圈》,翻到第6頁的馬蹄圖片告訴她:瞧,這就是馬蹄植株的樣子啦!馬蹄是挺水植物,你吃的果實就長在水下的泥巴裡呢!這本由瑞士兒童繪本作家埃德裡安娜·巴爾曼創作的植物科普繪本《植物的朋友圈》,以獨特的分類方法將760種植物分成51個朋友圈,既充滿趣味性,又飽含知識性,小朋友拿著一邊翻一邊念念有詞,看來已被成功「圈粉」!歸結起來,《植物的朋友圈》有以下幾個亮點。01.分類方法另闢蹊徑。
  • 真渴望自己變成一顆樹 ——讀《福建省主要森林植物彩色圖鑑》有感
    所以翻閱這本圖鑑,見到每一種植物的果實時,我都在猜想,那些是紅軍吃過的。譬如金桔、越桔、麻梨、海棠、野鴨椿、崔梅藤、枳椇、藍果樹、蒲桃、四照花、酸藤,還有各種野梅、野枇杷、野山楂、野木瓜、野山梨等等,也許我們的紅軍戰士,就是靠著這些果實,度過一個個的難關,渾身充滿戰勝艱難險阻,戰勝一切敵人的氣概和力量。節序光陰,四時不同。不同的季節呈現不同的景色,不同的植物呈現不同的色彩。
  • 《中國溼地植被與植物圖鑑》出版
    《中國溼地植被與植物圖鑑》出版 2020-08-18 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字體:   近日,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人員等編著的《中國溼地植被與植物圖鑑
  • 《漕澗林場林區植物圖鑑》出版
    《漕澗林場林區植物圖鑑》出版 2020-10-14 昆明植物研究所 【字體:大林區不但分布有雲南紅豆杉(Taxus yunnanensis)、長喙厚樸(Magnolia rostrata)、雲南擬單性木蘭(Parakmeria yunnanensis)、水青樹(Tetracentron sinense)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還有杜鵑花屬(Rhododendron)、槭屬(Acer
  • 《中國溼地植被與植物圖鑑》出版—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趙魁義、姜明、婁彥景聯合西南林業大學教授田昆編著的《中國溼地植被與植物圖鑑   據悉,作為野外識別溼地植被與植物的工具書,《中國溼地植被與植物圖鑑》共收錄我國溼地植被型59個群系67個群叢,以及常見的溼地植物659種(含變種和變型)。
  • 寧波這個大學生為母校編撰了一本植物圖鑑
    2020年6月,寧波工程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的賴麒光同學完成了一份特別的畢業設計——《寧波工程學院植物圖鑑》。大學四年,賴麒光用一輛單車、一臺相機,踏遍了學校大大小小的角落,在畢業之際完成了107種植物的採編,收入372張高清彩圖,編成了獨一份的母校植物圖鑑。當這份別具匠心的畢業設計作品呈現在答辯老師面前時,老師們被打動了。「圖片排版充滿直男的審美,但想法獨特,富有創意。」
  • 他為中國植物建檔案
    記者 張文豪攝核心閱讀走遍祖國大江南北採集標本,94歲依舊堅持每周兩次乘班車去上班,右眼失明的10多年間仍出版多本著作、完成幾十篇論文……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文採傾注畢生心血,為中國植物建檔案。王文採介紹,我國植物種類豐富,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外國人就開始到中國來採集標本,先後來了200多人,採集到了大量珍貴標本。可惜,那時我國的植物分類學研究還沒有起步。從事植物分類學研究後,王文採一直致力於野外考察工作,先後深入廣西、雲南、四川、湖南等地,到過許多人跡罕至的地方採集標本。野外考察很多時候是非常危險的。
  • 麗院植物圖鑑
    你知道麗院都有哪些特別的植物嗎?今天,就讓小園帶大家一起打開麗院專屬植物圖鑑,共同傾聽大自然的聲音,看看大家都和這些植物之間有著怎樣奇妙的際遇吧!From花花少女小芳:記得在麗院見到木芙蓉的第一眼,我便被它的美豔深深吸引了。恰巧父親是個植物專家,我便纏著他教我如何在寢室裡培育出一朵木芙蓉來。
  • 150種常見多肉植物圖鑑 + 多肉植物常見問題解答
    (作者所在地區:山東威海)      考慮到圖鑑上的信息不夠全面再補充一些常見的問題解答。      【多肉植物常見問題解答】  1.多肉植物的生長期與休眠期是什麼時候?   答:春秋季節是多肉植物的生長期,夏冬季節為休眠期,但是又因地域及氣候條件,某些地區夏季與冬季也是可以生長的。
  • 【神奇植物在哪裡】植物博主Aaron Apsley和他的植物水彩畫
    本文來自:神奇植物在哪裡(ID:fun_188)早年,他的作品多集中於仙人掌、景天科植物和空氣鳳梨:   目前,他在他的網站www.aaronapsley.com上銷售這些植物葉片的水彩畫。相信不久後,我們就可以在他的個人網站見到蔓綠絨屬的圖鑑作品了吧
  • 聚焦福建第一本原生淡水魚圖鑑:給福建魚兒留一份檔案
    (圖片由張繼靈提供) 今年9月,我省海峽書局出版了福建第一本原生淡水魚圖鑑。這是民間資深魚友張繼靈歷時2年精心採集、整理拍攝的成果。圖鑑第一次採用活體圖片,記錄了153種福建魚類,並首次披露3種本地原生魚新記錄 給福建魚兒留一份檔案 東南網11月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穎)近日,福建海峽出版發行集團的海峽書局出版了福建第一本原生淡水魚圖鑑——《福建野外常見淡水魚圖鑑》。
  • 「礦石上的植物圖鑑」華山文創園區開展
    今年世界歷經疫情的動蕩不安,回歸平凡日常成為許多人心中的想望,臺灣設計品牌「BLACK TAILORS 小黑尾巴」從自然裡找靈感,新品「礦石的上植物圖鑑」結合對地質學與植物學的研究,把 12 種花草印刻在品牌最具特色的礦石袋具物件,如同水泥牆裂縫長出的花草,遇到愈大的困難越要綻放美麗
  • 新世紀福音戰士EVA零號機模玩圖鑑
    EVA通常有專屬駕駛員,比如:碇真嗣總是駕駛初號機,而明日香則總是駕駛貳號機。赤木律子博士曾為了測試EVA之間駕駛員交換的可行性,而進行了一次相互兼容性試驗。當時,綾波麗與初號機之間同步良好,但當真嗣試圖與零號機同步時,零號機暴走導致試驗終止。之後,未再進行任何互換實驗。
  • 啥,植物也有「眼睛」?|草木圖鑑
    《奇異草木圖鑑:眼》 文/席金合 繪/冬天 1 怪物的眼睛:瓜拉納
  • PVZ3植物圖鑑大全:植物大戰殭屍3圖鑑中文翻譯介紹[多圖]
    PVZ3中的植物有哪些呢?它們有著什麼樣的特點以及攻擊方式是很多玩家朋友們都想要知道的,由於這款遊戲不是在國內首發所以大家對於遊戲植物的能力可能還不太了解,為了幫助大家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認識,今天小編將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新疆北部野生維管植物圖鑑》獲國家科技出版基金資助
    新疆日報訊  日前,由新疆民間植物學分類學研究者楊宗宗、遲建才、馬明編著的《新疆北部野生維管植物圖鑑》獲得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並將在明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是首部以彩色圖鑑的形式較為全面、系統地記載新疆北部野生維管植物的學術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