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在外的百萬武漢人:一夜間嘗遍人間冷暖

2021-01-08 新周刊

回家成了武漢人必須面對的一場考驗,他們中有人被拒絕、被排斥,在暗夜中心急如焚,求助無門 ; 也有人被善待、被溫暖。這些善與暖,終會照亮他們的歸家路。

李沐恩從沒想過,自己會一個人在杭州一家醫院的隔離病房度過春節。

1月19日,在武漢工作的李沐恩到杭州出差,一到酒店,她就感覺自己有些低燒。她去藥店買了藥,但吃下後全吐了。那時,關於「新冠肺炎」的消息已經傳出,但和大多數武漢人一樣,李沐恩並沒太在意。

1月20日,鍾南山首次肯定新冠肺炎「人傳人」。/央視新聞

1月20日,當鍾南山肯定新冠肺炎存在人傳人後,一切飛速變化,病情仍未好轉的李沐恩有點慌了。22日下午4點,她一個人來到醫院,先去了發熱科,測了體溫,低燒。她告訴醫生,自己常會嘔吐,對方建議她去消化科。

在消化科門口,李沐恩被攔下,再測體溫。護士問:「從哪來?」「武漢。」李沐恩答。至今,李沐恩都記得護士略帶驚恐與戒備的眼神。之後,她被帶回發熱科,「5點左右,我就進了隔離病房」。

李沐恩所在醫院的隔離房間,能放下三張病床。/受訪者供圖

那是一間有三張病床的房間,只有李沐恩一個人,「但是所有洗漱工具,包括衛生紙都要自己想辦法買」。李沐恩在杭州沒有朋友,她只能託醫生幫忙帶了一些生活必需品。

被隔離,代表著24小時不能出病房。李沐恩聽著門外護士的腳步聲,幾乎都是用跑的,「說話的聲音也疲憊,或許大家都沒想過疫情會變得這麼嚴重」。

最初的三天,李沐恩一直低燒,「沒有用藥,只有醫生送來的飯和水」。入院那天,她需要交預付款200元,「醫院幫訂盒飯,出院的時候多退少補」。

李沐恩(化名)在杭州某醫院隔離時的夥食。/受訪者供圖

隔離病房24小時亮著燈。大年初一那天,仍在發燒的李沐恩和父母通了電話後,開始不斷刷手機,直到凌晨4點仍無睡意,「看了太多不好的消息,我感覺自己精神都出了問題」,她擔心自己,也擔心身在黃岡的父母,「我需要一點溫暖的東西,讓自己有希望」。

被隔離那段時間,李沐恩的內心也發生著變化。最初她恐懼的是疾病本身,之後她擔心的是自己的武漢人身份。

1月26日,武漢市市長周先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有500多萬人離開武漢。此後,李沐恩不斷從手機上看到這樣的消息:隨著疫情日漸嚴重,類似她這樣出門在外的武漢人,逐漸被人當作「瘟神」——

1月26日,武漢市長周先旺稱,因為春節和疫情的因素,有500萬人離開武漢。/央視新聞

一開口,就會遭遇各種異樣目光;住酒店,會被拒絕甚至被驅趕;有些人的身份信息被洩漏;「鄂A」牌照的私家車,被圍堵被砸

武漢人,四處流動的武漢人、不聽勸解的武漢人,成了大家討伐甚至痛斥的對象。然而,和李沐恩一樣,他們中的大多數是在封城前離開的。

往日的武漢站。1月23日凌晨,武漢宣布封城。/圖蟲創意

他們中,有外來務工人員,有在武漢讀書的大學生,也有武漢本地人,由於遲到的預警,他們照常返鄉、探親、旅遊。

一道封城令,將他們阻隔在武漢之外。「可我們同樣是這場災難的受害者啊,」李沐恩很委屈,「我們真的不知道會這樣。」

「躺在這張病床上,

一天之內就能感受到太多冷暖」

李沐恩有時覺得自己還算幸運,在醫院隔離三天後,燒退了。

這對她無疑是個鼓勵。

她記得發燒那幾天抽了很多血,「第一天抽了一次血,我目測大概是10ml的管子抽了13管,50ml的抽了4瓶」。退燒後,仍需抽血,「大概是2管10ml、2管3ml,抽到左臂抬不起來。但我每天強迫自己吃飯,增強抵抗力」。此後,結合核酸檢測以及CT檢查,在隔離8天後,李沐恩被排除「疑似」,可以出院了。

然而離開醫院,去哪兒?

疫情下的醫護人員都在超負荷工作。/圖蟲創意

住院期間,李沐恩就已經著手聯絡杭州的酒店,「一聽說是湖北來的,基本都會拒絕」。終於找到一家,李沐恩喜出望外,只是幾個小時後她被告知,這家酒店停業了。

她也找過政府定點的可以收留湖北人的酒店,但負責人告訴她,入住酒店的人已經很多,如果她來,不能出房間門,「人家說得很委婉,不能完全肯定酒店裡所有人都是健康的,所以我去住,也有被感染的風險」。

眼見酒店機會渺茫,李沐恩開始找街道辦幫忙,因為對方有隔離區。街道負責人同樣委婉,他們告訴李沐恩,如果她能找到地方住,最好自己找,實在不行再和他們聯繫。

疫情之下,能找到一間酒店休息,是非常奢侈的事情。/圖蟲創意

李沐恩索性在朋友圈求助。有人幫她轉發,但回應者寥寥。一度,兩個開民宿的朋友告訴她,可以去民宿住,但後來又說不行,因為街道辦還有派出所不同意。

「躺在這張病床上,我一天之內就能感受到太多冷暖。」李沐恩覺得,「人性真的是兩面,善和惡都有,在災難面前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我經歷了被拒絕,經歷了不理解和責備,但最終還是有人願意站出來幫忙。」

出院後的李沐恩住進一家民宿,她還需隔離14天才能出門,「每天垃圾放在門口,老闆會叫人幫我收,叫外賣的話管理人員會專門送上來」。對於這個全新的「家」,李沐恩很滿足,「至少可以關燈睡覺了」。

幸好,還有民宿。/受訪者供圖

和李沐恩一樣,張平一家在得知武漢封城後,也意識到,家,暫時回不去了。

1月19日,張平和妻子、孩子從武漢出發,到新加坡旅行。這本應是一次期盼已久的快樂之旅,然而,23日之後,唯有孩子依舊是快樂的。

24日,當飛機從新加坡起飛,張平和妻子清楚,此時已不可能回武漢。航班最終降落至杭州蕭山機場,由於116名武漢乘客中有人體溫較高,張平一家和其他旅客一同被杭州政府安排進機場旁的一家酒店隔離,「住宿、餐食全部免費」。

「來了之後,每個人都唾液採樣,每天都要量體溫,有專人穿著防護服送餐,餐食每人每天至少50塊錢的標準。」張平說,據他所知,這些被隔離的人中,沒有再發生疑似或確診病例。但他也理解,不少浙江人對於他們這些被「空投」到這裡的武漢乘客的不滿,「換做我,也一樣不願意」。

張平每天期盼的,都是趕快回家,雖然他也不知道這個願望何時實現。「我做的是二手房交易,小本生意,如果武漢的流動人口變少了,或者人們不在武漢租房、買房,我的收入也會受影響。」

從隔離至今情緒始終平靜的張平,說到這兒,有些焦慮。

在這樣的緊要關頭,

不該讓武漢人感覺孤立無援

但張平的焦慮,遠沒有王楠的來得兇猛。

同樣是春節前,王楠一家從武漢啟程到江西九江旅遊。

同樣是23日,知道武漢封城,王楠知道無法返鄉了,他首先要給家人找到落腳的地方。

在給多家酒店打電話,都得到同樣的回覆——「沒有空房」後,王楠在網上找到了公益組織BottleDream。疫情爆發後,BottleDream就開始搭建信息平臺,幫湖北同胞尋找住處,他們搜集了全國可以接待湖北籍遊客的酒店信息,在網上發布。

志願者們自發整理了可接待湖北籍遊客的酒店信息。/@BottleDream

王楠找到了BottleDream的對接人吉娜,後者給了他當地疾控中心的聯繫方式,但電話始終佔線。

眼見這條路不通,吉娜開始幫王楠一家聯繫當地派出所,「派出所讓找消費者協會,消費者協會讓找衛健委,衛健委告訴我們有兩個酒店可以接收」。吉娜將消息轉告王楠,然而當這家人趕過去,還是被拒絕了。

「那時是晚上9點,九江很冷」,看著孩子凍得瑟瑟發抖,王楠心急如焚。無奈之下,他又找到了吉娜。「我們開始了新一輪聯繫。」吉娜說,此後是市監局出面和酒店協調,「告知他們,你們是定點酒店,如果不收,就會到消協投訴」,最後酒店收下了這家人。

彼時,已近午夜。

夜幕下的九江。

「我能理解為什麼很多酒店不接收武漢人,因為一旦有人是感染者,在缺乏相應的防護措施和解決方案下,盲目接收只會讓事態更嚴重。但他們的城市生病了,不是他們的錯。」

吉娜說,27日傍晚起,他們發現有越來越多的酒店被劃入政府接納湖北籍遊客定點酒店。「但每個地方、每家酒店的接收要求不同,所需出具的證明也不一樣。」

她記得,有酒店需要到居委會開證明;有的則是到酒店後,工作人員先上報,之後送入住者做體溫檢測;還有一些政府定點酒店,配有醫生、護士,人來便可入住;另外一些酒店明確表示,要通報當地衛健委才能入住。

「沒有統一規定,也就沒有通用的解決方式。」這無疑會增加吉娜團隊的溝通成本,「但能盡一份力,就盡一份力吧。處在疫情中心的武漢人,其實才是最大的受害者,他們比我們更希望這場災難儘快過去」。吉娜說,在這樣的緊要關頭,不該讓武漢人感覺孤立無援。

「下著雨,冷得要命。

起碼要給武漢同胞一種尊嚴」

「流浪」在外的劉芳,體會過和王楠一樣的無力感。

1月18日,劉芳和父母、丈夫以及兩個子女從武漢出發,駕車到海南過年。他們分別在湖南長沙、郴州嘉禾逗留,22日抵達廣東茂名,入住濱海新區一個旅遊景區內的酒店。

鄂字頭的車牌很快被其他住客發現,眾人「如臨大敵」。遭到投訴後,劉芳把車牌卸下。酒店也把他們一家安排到未對外開放的別墅區,每天由工作人員送餐。

此後,隨著廣東防控升級,旅遊景區關閉,劉芳預訂的酒店到期了。年初二,一家人駕車離開。

然而,要去哪呢?劉芳把車停在路邊,一家人想了整整4個小時。

流落在外的武漢人,不知道該去向何方。/圖蟲創意

之後,她向當地政府求助。那時濱海新區還沒有設置健康觀察定點酒店,政府先後找了廢棄的養老院、小學,又協調了幾個地方都沒成功,最後這家人被臨時安排在幾間閒置的板房裡。

「板房外長著雜草,一片荒涼」,劉芳當時就哭了。丈夫安慰她:「理解人家,畢竟大家都怕。」

整夜無眠的劉芳在凌晨4點發了一條朋友圈:請尊重流落在外的同胞。

天亮後,有朋友給她發消息:湛江徐聞有願意收留武漢人的酒店,當地政府免費提供飲食,由政府工作人員值守,一旦發生疫情,還能及時送往相應的醫院。看到消息的那一刻,劉芳又哭了。「無路可走的時候,有人忽然給了你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

年初三,當劉芳帶著家人住進徐聞華通酒店時,那裡已經接收了超過110名湖北人。「早晚量體溫,每天送三頓飯。還有許姐這樣的志願者,組織盒飯、口罩的發放。知道我們愛吃辣,許姐還從家裡帶來辣椒送給大家。」

人稱許姐的許程聰特別拉了一個微信群,群裡有志願者和所有滯留在徐聞的湖北客人,名字叫「湖北的同胞們有困難我們一起扛」。每天群裡最多的信息就是代購物品接龍,志願者免費為湖北客人「跑腿」,幫他們買洗手液、衣架、嬰兒奶粉,有人要瓶裝白酒且指定42度,有人想要「老乾媽」。甚至有群裡的湖北人開玩笑:「疫情過後,我們兩個地方的人要相親啊。」

災難面前,人人自危是常情,只是當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沒有人能真正置身事外。

隔離病毒,不隔離愛。

所幸,徐聞這種模式逐漸被不少地方政府採用。此外,很多普通人也行動起來。

在長沙,有市民擔心酒店不夠住,將自己的住房騰出,提前消毒,無償提供給滯留的武漢旅客;有餐館老闆免費給武漢旅客上門送早餐,在每份早餐袋裡留下紙條——「我們是親如手足的兄弟姐妹」;

有老人看到坐在一輛「鄂A」車裡的小夫妻沒吃沒喝,把剛買的饅頭、麵包、飲料全給了他們,那天下著雨,老人抹著眼淚說「誰家孩子出門都讓人心疼啊」;

鼓浪嶼家庭旅館協會會長收留了無數滯留在鼓浪嶼的武漢人,「下著雨,冷得要命,讓他們去哪兒」?他說,起碼要給武漢同胞一種尊嚴

照顧弱小,保持正直、善良與勇氣,或許是災難之中人類迸發的最高貴的情感。

劉芳記得,有一天她站在酒店窗前向下張望,一個四五歲的孩子正來來回回騎著小車玩耍。寒風料峭,他的彩色外套特別鮮亮。孩子戴著口罩,但眼睛似乎一直在笑。

那一刻,劉芳知道,生活仍在繼續,這也許就是它的迷人之處。

(應受訪者要求,李沐恩、張平、吉娜、王楠、劉芳均為化名)

作者 | 宋爽 羅嶼

原標題:「流浪」在外的500萬武漢人:一夜之間,嘗遍人間冷暖

本文首發於《新周刊》557期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啊2.0》:大冰新書,聽那萬重山水的煙火,嘗遍人間酸甜苦辣!
    01《越不愛人間,越覺人間好之濟南往事》「空悲眼界高,敢怨人間小。越不愛人間,越覺人間好」17歲便開始離家遠行的大冰,一路向前,遠離著故土,追風趕月不曾回頭。在《越不愛人間,越覺人間好之濟南往事》一文中,大冰講述了自己年少時在濟南生活工作的種種經歷,遇見各種人,有良人有惡人,有落魄有得意。舌尖唇畔,眼底心頭,濟南哦濟南。
  • 相伴嘗遍人間美味 徽宴遇
    一年365天我們常年在外奔波,可能遇見無數個人,他們也許是陌生的,也許是相識的,我們花了大量的時間和他們在一起,但是越長大和父母呆一起的機會就越少,我們往往最容易忽略的就是父母。窮其一生,我們都在為溫飽奔波,食無貴賤,情無高低,於茫茫人海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個他/她,於燈火闌珊處遇見對的他/她;於饕餮盛宴中一嘗美味,不論是燒、燉及燻、蒸的佳餚菜品,我們只求心安,願我們都能執子之手,相伴嘗遍人間美味—
  • 男孩問候流浪老人新年好,老人拿出碗裡最大面值給壓歲錢
    近日有網友曝光了一段視頻,視頻中的男孩跑到一位流浪老人的面前,問候老人新年好,老人先是愣了一下,他是怎麼也想不到還會有人問候他,然後老人笑著從碗裡找了半天
  • 「熱乾麵」醒了,湖北重啟完畢:願世人看繁華盛景,品可愛人間
    從3月25日0時開始,湖北(除武漢外)將解除所有離鄂通道管控。從此,被按下暫停鍵的湖北開始重啟。在新聞一出之後,人民日報和@陳小桃momo一起合作的#熱乾麵醒了#的萌系圖畫,也被人們頂上了熱搜首位。兩個月的堅守;兩個月的期盼;在這兩個月裡,他們嘗遍了世間悲歡離合,看遍了人間疾苦。他們用自己並不寬厚的肩膀承擔著全國人們對於他們的那份心,承擔著疫情之下的各種擔心、憂慮。如今面對著離鄂通道的解封,他們終於能夠走出湖北,走向正常的工作與生活。
  • 若未顛沛流離,豈知人間冷暖
    又不甚冷窗外的牆根下有一片草地草已經結籽有好聞的草香兩隻秋蟲藏在裡面自在吟唱此起彼伏聲音乾淨明亮窗裡卻不覺得吵這時候如果再落一點雨噗噗嗒嗒的夜就更加的清淨了臨睡前聽這樣的聲音讓人感到很滿足追逐月亮的人總會被月光照耀如果是有月亮的晚上走夜路的話
  • 華晨宇和毛不易歌曲的本質,一個嘗遍人間疾苦,一個處於高山流水
    其實這種比較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兩個人的側重點是不同的,對於毛不易來說他的優勢是歌詞,每一首歌都寫出了大部分普通人對於「生活的無奈和心酸」,而作為「半路」出道的毛不易,在作曲和唱功方面要稍遜一籌,所以毛不易的歌曲需要去「品」,沒有這種生活經歷的人,是很難發現他歌曲的魅力,而有這種生活經歷的人
  • 從《人間失格》到《不過人間》,人間的人情冷暖,我們如何感知?
    而最近在各大自媒體平臺上十分流行的歌曲《不過人間》也有幾分相似的情感表達和對人間冷暖的切膚感知。歌曲《不過人間》撕心裂肺地發問:「哪怕事事都大度寬容,傷害又何曾停止?哪怕事事都溫柔忍耐,難過又何曾減少?善良的你掏心掏肺,想看你出醜的人卻太多。」
  • 人閒,心靜,便勝卻人間無數
    張淑萍說:人生路上,最美的風景都盛開在心底,最美的心底都藏在最真摯的感情裡。嘗遍這世間冷暖,才能真正領悟一顆恬靜如初、溫潤如玉的心。往後餘生,掬一捧清水,握一份淡然,盈一眸清遠,靜以修身,隨遇而安。簡單的菜疏,乳白的茶葉,人間真正有滋味的,就是清淡的歡愉吧。於山水處從容,於無聲處清歡。生活,平淡才是圓滿,平凡方生暖意。
  • 視覺體驗 流浪人間
    視覺體驗 流浪人間 去見一見書裡描述的浪漫 公交站臺對面七旬老人的不渝扶持 聖索菲亞大教堂裡的雪中祈願 大草原牧羊人咿呀啊嘿的歌聲 海灘之上宇宙粒子聚集的迴響 攝影師相機裡定格的橘色落日 在這個人間肆意流浪
  • 香檀各色觀塵世,冷暖人間盡顯真
    情愛之花何處覓, 城南尋遍有誰陪。 (三) 秋韻清溪樹色黃, 粉紅嬉水畫蝶妝。 誰家女子蹁躚舞, 玉帝嬌花天落裳。
  • 周莊,一夜絕色.
    以光為衣,以水為韻夜色周莊帶著原生態的基調攜淺灣、古剎款款而來邀你聽一聽清麗的崑曲調子嘗一嘗醉人的月色清風良辰美景裡看遍了古今中國第一部呈現江南原生態文化的水鄉實景演出《四季周莊》也在這裡登場江南水鄉人民的生活畫卷徐徐展開漁歌、漁婦、漁燈、漁作生活氣息與市井民風撲面而來在周莊,一夜遊遍江南
  • 來臺北 一夜嘗遍上榜米其林指南的8家牛肉麵名店!
    原標題:來臺北一夜嘗遍上榜米其林指南的8家牛肉麵名店!  每個臺北人心裡,都有一碗記憶中的牛肉麵…  在首屆臺北米其林「必比登推介」榜單公布的夜晚,全城熱議榮獲推薦店家名單的同時,快和家人朋友一起開著車,按圖索驥,一夜嘗遍榜上的八家牛肉麵名店!
  • 陳星:「流浪歌王」皈依佛門後「低調」歸來
    說到陳星,相信在座的70、80後老朋友們立即會想到那首名為《流浪歌》的歌曲,漂泊多年返鄉後的遊子,甚至會忍不住跟著哼唱起來: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親愛的媽媽流浪的腳步走遍天涯沒有一個家冬天的風啊夾著雪花把我的淚吹下……90年代,在那個屬於「打工仔」的青蔥歲月,陳星無疑是家喻戶曉的明星
  • 三毛·流浪
    28年前,我們這一代人剛剛開始了解三毛和撒哈拉的故事。朋友來看望我時,說借了我的《撒哈拉的故事》,一直沒捨得還。三毛在我們的心裡種了一顆浪漫的流浪的種子,荒涼的撒哈拉,我們竟然相信是戀人思念時飄落的沙。夜裡點起白蠟燭,盡看它眼淚流成什麼形狀,完全忘了第二天老師要檢查的功課。沒關係,三毛教我們要自由自在的生活。
  • 《陳情令》義城篇之阿箐:嘗遍人間疾苦,星辰是救贖,卻也是執念
    她孤苦伶仃,無依無靠,嘗遍了人間疾苦,但依舊善良樂觀。後來她遇到了清風明月曉星塵,他規勸她改邪歸正,給了她家人般的溫暖,而她為了心中那份執念,堅守義城,為他報仇。她天生白瞳,從小無依無靠,為了活下去,她不得不扮作瞎子,用這份偽裝去博取人同情。直至遇上了一個白衣負劍的盲眼修士——曉星塵。那時的她,經歷過人間的苦辣酸甜,知道人間險惡,人心難測,但還是第一次遇到如此溫柔善良的白衣哥哥。
  • 時世|一夜之間,武漢人、湖北人怎麼就成洪水猛獸、過街老鼠了?
    一夜之間,武漢人、湖北人,乃至從湖北返鄉的人仿佛成了洪水猛獸、過街老鼠,遭遇冷嘲熱諷、圍追堵截、人人喊打。疫情面前每個人都是受害者大部分從湖北、武漢流出的人員都是在疫情爆發前或疫情未被公告的情況下出行的,他們或返鄉團聚、或出門旅遊、或正常差旅。
  • 運河「食」光知冷暖,人間有味是清歡
    無錫人的三鮮大餛飩,與上海蘇州的泡泡小餛飩不一樣,那只是擺個樣子喝個湯,如果不小心嘗到肉,簡直要被感動的。無錫人,過日腳總歸是實實惠惠,榨菜、豬肉和開洋剁細混合成餡,味鮮肉多,豬油、大蒜葉糅雜著的濃香四溢,一張嘴就知道,肚子裡有料,無錫話叫「扎墩」,不但解饞,而且可以吃飽。
  • 你是如何做到經歷了人生百態世間的冷暖後還保持笑容的溫暖純真?
    來自許巍的一句歌詞「經歷了人生百態世界的冷暖,這笑容溫暖純真。」步入社會,也希望幾十年以後,還能保持一顆溫暖純真的心,在對這個世界高度戒防的同時仍保留溫暖的善意和希望在心間。「深諳世故卻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用善意去看世界,世界會幹淨一些。」
  • 日本超強推理動漫《文豪野犬》:人活著,是為了救贖
    有這樣一部推理+異能作戰的動漫角色以歷史上各國的文豪為原型並把每個人物做了一些大膽新奇的設定讓這些大文豪們在動漫裡相遇相知並展開了一場又一場觸動人心的對決《文豪野犬》每個角色都有一個和他們現實中作品相關的超能力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宮澤賢治的「無畏懼雨」
  • 常州倍受女性歡迎的景區,園內花團錦簇,園外可嘗人間美味
    再搭配上標誌性的荷蘭風車,讓人仿佛置身於荷蘭如詩如畫的花花世界,沉醉不已。女性同胞都喜歡花這是毋庸置疑,並且會受到中老年媽媽們更深的青睞。在花谷奇緣裡,除了賞花,經常看到的場景還有媽媽們把五顏六色的絲巾飄起來,各種pose一頓操作,不用去管什麼攝影技術,開心比什麼都重要。